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出尔反尔

    回到宿舍楼下骑上自行车,便前往委托店,发现队伍比昨天更长。

    到了店门口,几乎完全关门状态的大门,突然打开一条缝,小刘冒出脑袋,对着罗光年招手道:“小同志,快进来。”

    “凭什么他能进去。”

    “对呀,凭什么他一来就能进。”

    “别说了,这位小同志昨天借了委托店几千元,委托店才能收购一些人的东西。”

    “你们要是把他骂跑了,委托店可就真的什么都不收了。”

    “几千?这么富有?”

    罗光年没有理会,停车锁好,然后跻身进入店内,见董来宝、廖见章等人又是愁眉苦脸状态。

    不过几人见到罗光年,还是有些高兴。

    罗光年先是有些歉意的对着五位普通员工微鞠躬,然后看着董来宝以及廖见章道:“董老,廖老,我想跟两位单独谈谈。”

    “可以,小同志跟我们到内堂来。”

    还没靠近内堂门口,罗光年就闻到一股让人心情愉悦的香气。进入内堂,就见到边上有个箩筐,箩筐里有一堆带有油性的腐朽木头。

    董来宝说道:“现在没什么人玩香,也就一些药厂收购,老夫打听过,收购价基本在十元到二十元每公斤。我们按品质定价,平均下来是一公斤十五元左右。”

    “劳烦董老了。”

    “小同志,你想谈什么?”

    “董老,廖老,实话实说,我此次过来,除了学院的工作之外,实则也是与一位友人合作,一起收购一些古董。没有投机倒把之意,但是将来,如果政策允许的话,我们还是想出售一些,换取钱财改善生活。”

    “如果国家一直不允许买卖,那我们就传给子孙后代。”

    两位老人都点头,便是认可。

    罗光年稍微松了一下口,这个时代人心淳朴,但是也有不少一根筋,有理说不通之人。

    见两位老人并不迂腐,罗光年继续说道:“说实话,本来我们也就打算收一些而已,并没有打算收太多,不曾想出现当下这种情况。”

    “然后我就想着,既然如此,那就适当多收一些,但也不能让我们两家伤筋动骨。我可以请友人直接汇款一万元到你们账上,不知道董老、廖老以为如何?”

    董来宝稽首道:“承蒙公子信任,老夫并无异议。”

    廖见章稽首不言。

    罗光年急忙让到一边,不敢接受,微微摇头又点点头道:“那晚辈晚点就去打电话,昨日已经约好六点通电话,若无意外,六点半左右便能汇款成功,至于何时收到汇款单,这点晚辈就不清楚了。”

    廖见章微微一笑道:“六点半过后,我们去邮政局询问。”

    “那,让晚辈先开开眼?”

    “公子请便。”

    罗光年先去看箩筐里的烂木头,最大的可能有四公斤,小的不足二两,十五块木头有着二十公斤左右,如此也才三百元左右而已,放到几十年后,谁敢想象。

    当然现在的人也难以想象,有人愿意花三百元,去买二十公斤的‘烂木头’。

    看过沉香,罗光年却没有看其它古董,而是看着两位老人道:“晚辈若是运太多的古董出门,恐怕会过于惹人眼球。”

    廖见章笑道:“我等早有准备,等会给你一个地址以及钥匙,你选好的东西,我们帮你送过去,你任何时候去搬走都成。”

    “劳烦董老,廖老费心了。”

    如此,罗光年才开始‘鉴宝’。

    其实也不用罗光年出手,因为在箩筐旁边有两个瓷缸,立马装有一些卷轴,应该是一些字画。旁边还有一堆将近两百件明显被人挑选出来的东西。

    哥窑,汝窑,元青花,大明成化斗彩等。

    拿起一个看起来满是裂纹的瓶子,端详片刻,突然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大块沉香是块绿奇楠,将来的价值一克上万,剩下的沉香同样也能价值过亿。

    两百来件古董,最差也在百万以上,那也是起码四五个亿。

    罗耀明一生五十万都没见过,如今随随便便就来几个亿?钱来的太容易,就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罗光年将瓶子放下,起身对两位老人道:“董老,廖老,你们按数额,给我分配足五千就行了,带盖子的香炉都要,其它的随意。”

    “嗯?不合心意?”

    “哪能不合心意呀,两位先生帮晚辈挑选出来的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宝物。然而常人求一件都万般艰难,晚辈一下子便得到两百来件,感觉得到的太容易,也少了一份求宝的乐趣。”

    “是我们做了多余之事。”

    “并没有,两位先生对晚辈的关照之意,晚辈感激于心。有了这些藏品托底,也算是有了一份收藏底蕴。以后如果遇到心仪之物,钱财求之不得,也可以拿这份底蕴之物去换取。”

    “是这么个理。”

    虽说突然得到太对珍贵之物,就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但是罗光年并没有离开,而是在内阁里寻一些不认识之物,进行请教,尤其是蔡古文喜好的古钱与花钱。

    董来宝与廖见章两人没有藏拙之意,几乎是知无不言。而罗光年也适当的说出一些后世才出现的一些鉴定知识,充当自己自学自悟的知识,让两人大为感叹。颇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在两位老人意犹未尽,罗光年却觉得时间差不多时,要了董来宝的具体信息,拿了一颗香薰炉,一块按体积与重量算,必然是沉水级的沉香,便告辞离开。

    到了邮政局,先将几封信寄出,等到六点便打电话。

    徐糖先接,然后交给徐颂德。

    “光年,你那边怎么样了?”

    “很热闹,德伯,我给你一个地址以及联系人,你再汇一个跟我一样的皮箱给他,其它一些比较具体的事情,我都写在信里了。”

    “好,那就先这样。”

    挂了电话,付了电话费,便前往医院。

    ……………………

    昨天,徐星宇回到家时,已经临近九点,听到罗光年准备明日六点通电话的消息,就哈哈大笑道:“光年做事果然靠谱。”

    今天天还没亮,徐星宇就出发了,到了市里的委托店,则见两条队伍,一条是昨日的一百号人,另外一条则是新来的。

    徐星宇刚下车,就被蔡古文拉倒店内,蔡古文小声道:“上次不卖黄花梨家具的两户人家昨晚找上我,说是打算出国,家里的家具,古董字画,古籍愿意一同出售。”

    “那两家我有些了解,收藏价值有高有低,不过收藏加上家具,大概可以定价到两千。而他们一户报价一千二,一户报价一千三,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徐星耀顿时举手表示:“表哥,我是不要家具了,我爸妈嫌弃家具太老旧,一点都不气派。”

    徐星空点头表达意见相同。

    徐星宇没好气道:“你们不要光年要,他不是有一大块宅基地吗,建了房子就用得上。问题是他们那些收藏~~”

    “光年说过,古时一些珍贵之物,将来未必有多少人喜欢,而喜欢的人少了,价值就高不到哪里去。”

    “他们只是报个价,我觉得你可以还价到一千。”

    徐星宇瞪眼,感觉重新认识了蔡古文似的。

    而蔡古文也不尴尬,直言道:“总好过他们将藏品带到国外。”

    徐星宇顿时了然,点头道:“好,但是我们按蔡叔你的定价六折收。”

    “这个方法好。”蔡古文眼前一亮。

    因为两户人家是打包价,可能会私藏一些,甚至是最好的都没拿出来。而六折,基本就等于是他们自己的报价了,然后如果他们想要更多的钱,就会拿出更多的藏品。

    徐星宇不定五折或者五点五折,是因为价格太低的话,两户人家可能会宁愿不卖,六折算是他们自己出的价格,理应是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预期的。

    然而~~

    收购到中午,蔡古文就带着徐星宇到了其中一户人家。

    蔡古文也直接跟对方说了徐星宇的收购价,对方欣然同意,没有一点讨价还价的打算,然后是全家老小,同时出动,将两百多件东西搬到了客厅中央。

    搬了五十来件东西的时候,蔡古文的脸色就有点发黑,当对方全家人都停止不在搬东西时,蔡古文表情已经可以用非常阴沉来形容了。

    蔡古文深呼吸几次,强行压下心中怒气,扭头对着徐星宇道:“徐先生,非常抱歉,我们去下一户人家里看看。”

    对方一家之主,年龄跟蔡古文差不多,本来是一直面带笑意,如今闻言顿时脸色阴沉道:“蔡兄,莫非在戏耍于我。”

    “我戏耍你?还是你崔明在耍我?昨天你说的包涵的几样东西呢?一件都没有,你想糊弄谁?”

    “当时是说好全部打包的呀,现在是六折收,那我留几样东西,不是很正常吗?”

    蔡古文一吸气,差点没背过气去。

    要是罗光年在这里,就能理解崔明一家的行为,毕竟是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名声脸面什么的,真的可以全部丢到地上,再亲自踩几脚。

    徐星宇急忙给蔡古文拍背,抚胸膛:“蔡先生消消气,消消气。买卖不在仁义在,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哈哈,还是徐先生深明大义。”

    蔡古文好不容易顺过一口气,又差点背气过去,咬牙切齿道:“你这些东西我确实可以定价,但也只是定价而已,至少一半我委托店平日就不收,更何况是现在,如果没有那几件东西,我有什么必要特意带徐先生上门来收你这些~~东西。”

    蔡古文有个人修养,垃圾二字没有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