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宅基地

    翻译这一块,对罗光年来说,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有些不懂的日语词语,可以通过英语词语去理解,反之亦然。

    不过罗光年主要需要的还是英语,所以他将一些翻译出来的英语词语,按照首字母,先抄写下来备用。

    因为一心二用,有时候会忘记时间,很多时候因为双腿僵硬,而不知不觉的扎了更长时间的马步。但是扎马步的时候可能没留意,一旦放松下来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扎马步两个小时,双腿痛苦程度是三的话,那么两个半小时就得到了五,不到三个小时就能飙升到八。

    徐老爷子也不提醒罗光年,一不小心扎了三个小时马步,他一整天,甚至是第二天早上,都很难站稳,需要借助两根拐杖才能缓慢挪动。老爷子见了还会讽刺一句自作自受,而且不顾罗光年的痛苦,要求罗光年继续扎马步。

    时间来到九月十五,可谓是后发先至一般,先收到罗祥誉寄回来的录音机以及五十盒空白磁带,还有二十盒港台地区的歌曲磁带。

    罗光年感觉小叔对自己还真是关怀备至,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时代,偶尔听一些‘老歌’,也是很不错的,而且罗耀明就知道,小姑罗春香很喜欢邓丽君的歌,唱邓丽君的歌也好听。

    如此罗光年就将音乐磁带一分为二,给徐烟雨一半。

    有了收录机之后,晚上的时候,罗光年就会在家中录音,录下一些徐烟雨很难说标准的词汇,然后拿个本子,用中文写上一些读词语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个单词读两遍,还有一句造句。本子上也会写出想对应的文字,还有空耳翻译的译文,口型舌头需要注意的事项,准确发音时会有什么感觉等等,五六个注意事项,可谓态度极为认真以及用心相当细致。

    一张磁带有两面,第一本笔记本封面写上,口语练习手册,徐烟雨专用,AB册,第二张磁带与第二本笔记本就是CD册。

    徐烟雨拿到AB册时,满脸通红,脑袋都要冒烟了似的,让罗光年一度怀疑这丫头是不是会燃烧起来。

    后来也不知道徐烟雨是不是故意,明明学习外语的天赋很高,学一些新单词时,口语方面总会出现这一点那一点的错误,导致罗光年给了做了十三个磁带,十三本专用练习册。

    过了九月中旬,对于罗祥荣来说,是先后来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就是,他的翻译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即将得到一些指定的翻译文献,如此翻译工作就不是一时三刻,而是有可能成为长期事业。另外稿酬提高到千字两元五角。

    第二个就是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函。来自南大的邀请函,邀请罗祥荣去南大帮忙翻译一些专业上的教学课本或者文献。

    收到邀请函时,罗祥荣表现的有些喜出望外,只是高兴之后,他就带着罗光年去了邮政局,拨打了邀请函上面的联系人的电话。然后向对方说明,自己妻子怀孕,不便远行,罗光年的英语能力比他好很多,希望罗光年能代替他过去参加工作。

    对方让罗光年接听电话,用英语跟罗光年交流了几句,然后读了一段中文让罗光年翻译,又读了一段英文让罗光年翻译。

    最后对方表示,会另外给罗光年发一封邀请函,以示尊重。

    罗光年先询问罗祥荣,因为另外发一封邀请函的话,就代表着父子俩都能去工作,但是罗祥荣却摇头,表示以前确实做出很多对不起陈秀莲的事情,将自己的无能降罪到她身上,现在他想好好弥补。

    想想也对,罗祥荣八月份的翻译稿酬将近一千五,以后还有专门指定的翻译任务,没有了生活压力,加上即将多一位孩子,心态就好转了起来,想法也有所改变。

    到了九月二十七这一天,罗祥荣似乎是突然真正的看开了,晚饭后带上罗光年去找罗祥福,问罗祥福要一块宅基地,准备建造一间新房子。

    罗祥福表示非常支持。不说别的,罗祥福是知道罗祥荣的大致家底的,认为罗祥荣确实应该换个好点的住所。

    别看罗光年口口声声说的要分家,他都没成家呢,分个屁的家,独自要一块宅基地根本就不可能。只不过如果他强烈提出请求的话,罗祥福大概是能给他安排一间无人居住的老屋,成家之后,才有资格获得一块宅基地。

    然后罗祥荣表示想要一块大一点的宅基地,最好能给罗祥誉以及罗光新一块。这点罗祥福就没办法了,毕竟两人的户口不在生产大队的名单之中。不过也表示,如果罗祥荣想将罗光年以及罗光华未来的房子一起建的话,还是能给一块相对大一点的宅基地,就是位置不是太好。

    说实话,罗光年是有个心理目标的,就是曾经罗光华的新家所在。

    当初,分田到户的时候,罗光华才十四五岁,陈秀莲又是没有什么主见之人,所以好的宅基地,都被其他人瓜分了,分到了一块几乎没人要的宅基地,后来事实证明,如果邻居人品好一点的话,那块宅基地的位置还是过得去的。

    而现在,如果可以将曾经邻居的那块地一并要过来,那就更好了。

    罗祥福说了三块地的位置,然后让罗光大带罗祥荣父子去看,不合适也没关系,还有好一点的位置的宅基地,就是没那么大而已。如果看中了,到时候再去丈量具体范围。

    一块地,就是罗永兴住所所在,以村路方向的斜对面。是一户人家的后面一块地,别的不说,如果选中,将来要自己修一段路,路小了不好用,路修的大一些,则需要减少宅基地的面积,用于置换一般。

    可能是有种没有门楣一般的感觉吧,罗祥荣很不喜欢。上寨也有一块地,罗祥荣直接放弃,因为那块地的位置靠近村边,而村边往外除了一小段农田之外,就是一片沙石地,实则为一片坟地。

    最后一块地,几乎是整条村路的中间,面向小溪垂直于村路,一排几乎是坐北向南,家家并联,另外一边,几乎是坐西向东,横向一排排四块宅基地,一共三排。两片宅基地之间形成一条小巷。

    而罗祥福划分的宅基地,就是横向的末尾一排。

    而末尾处,只有靠近小巷的两片半地面适合建房。两片半宅基地之外,是一片往内凹进且满是沙石的荒地,还不够一块正常的宅基地,却可以跟那半块地一起算成一块宅基地。

    再边上是一颗大龙眼树,虽然属下根茎范围不大,但是枝叶部分却是占了将近半块宅基地的面积。

    以前,靠近小巷的一块地是被别人家占领,罗光华只能选旁边的一块,建好房子之后,进出都要从邻居门坪前经过,下田地后路过留下泥土,还要被别人说。

    关系好的时候,两家建房,用同一面墙,省钱省事。关系不好的时候,对方借了门前一小块地说是种菜,结果有借无还。

    后来房子推倒重建,直接建成坐北向南,那半块宅基地经过一番波折也置换了过来,然后是从大龙眼树旁边进出,有种与对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

    事实上,邻居的情况跟罗光华当初的家境差不多,都是孤儿寡母的,不过对方寡母之余却有三个儿子,而且长子虽然驼背,终生未娶,但是分田到户时,终究过了十八,更有‘话语权’,或者说更有‘势力’。

    不过这个位置,前方一两块田地之后,就是小溪堤坝前的一片沙地了。根据过往历史,如果发洪水的话,洪水冲过堤坝就有可能蔓延到这里,而后建房的话,房子就有可能会进水,哪怕水位不深,终究还是个大麻烦。

    现在罗祥福划分给罗祥荣的,算是那半块宅基地以及第三块地。加起来比一般的宅基地要大很多,只不过建造起来会比较麻烦。

    这点跟罗光建的地有些相似,不过他可不是没有话语权。

    他住在坐北向南这一便的尾部,有一块完整的宅基地不说,旁边还有半块沙石之地算是他的额外自留地,就是需要他自己去开发。

    另外,也不知道现在还是将来,小巷尽头有条小水坑,小水坑前面的一座小鱼塘,也是罗光建的。

    而且罗光建的宅基地跟罗光荣,罗光明并联,他们也算是血缘比较亲近的堂兄弟。分家新房时,三家一起建,如此一来,年纪较小的罗光明,就可以不用建两面墙了。后来推倒重建也是如此,不过罗光明现在还没有成家,目前房子算是一位老太太的。这也算是罗光荣与罗光建特别关照罗光明的原因之一。

    在罗光年父子以及罗光大在看地的时候,罗光建,罗光荣与罗光明三人都走了过来,八卦一下,听闻罗光年家打算在这里建房,三人都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