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眼红与哭穷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难受到要命的陈秀莲,好像得到选宣泄口一样,连珠炮轰:“三百多斤呀,早上送的货,送回来百斤死鱼,发货后收起来的货,死了两百斤呀。要是自己抓的,死了就死了,但是那三百多斤,可都是用钱收回来的呀,三十块钱没了呀。”

    “妇人之见,做生意,有点损失在所难免,总体盈利就不算吃亏。”

    “哼~~反正以后到点没送来的都不收。”陈秀莲可能是伤心坏了,难得的反驳了罗祥荣一次。

    “你~~”罗祥荣有点气急败坏,但是面容并不狰狞,也没有要打爆陈秀莲的打算,然而陈秀莲还是吓了一跳,躲到晒鱼架之后,眼眶有些发红。

    罗光年有点无奈,却又微微一笑道:“妈,这一次爸说的没错。”

    “而且今日迟到的,显然是比较远的,如果不收,他们就会与比较近的人抢地盘,到时候内斗不说,我们的收获也会减少很多。”

    “正是此理。”

    “哦。”陈秀莲可能不太懂,但是既然老四如此说了,她就相信。反正她爱相信自家老四多过自家老公。

    罗祥荣看着罗光年道:“你福伯请你晚上过去吃饭。”

    罗光年点点头道:“家中有今日收购的账本吗?”

    “有,你福伯让光大送过来了。”

    “行,我看看。到时候顺便将货款送过去。”

    罗光年准备进屋,走到门口时,见三只小双手无力,神情无精打采,猜想三人是杀鱼杀到吐了。便对着陈秀莲道:“妈,家里还有糖吗?给三只小的吃点。”

    三条小咸鱼,瞬间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盯着陈秀莲。

    陈秀莲有点无奈,却又知道今日苦了三个孩子,便擦了双手道:“跟我进来,每人两颗。”

    “哇~~老哥万岁。”

    “万岁~~”

    “万万岁~~”

    三只小拿了两颗糖,就道门外去玩,罗光年则拿着一张纸看。就是七分收购价,收了多少鲶鱼,黄鳝,泥鳅。八分的收了多少,九分~~一角的收了多少。

    这个价钱是算上了生产大队的部分。

    总体上,七分钱收了三千两百一十一斤,八分收了三千五百八十九斤,九分收了五千三百三十斤,一角的两千一百一十二斤。

    看起来,好像是九的区域收获比较多,但是越往外,方圆面积就越大。一角之所以少,主要原因是去六公里之外捕鱼的人比较少。

    对于选择了一角区域之人来说,可更换的位置比较多。长远来看,一角区域的人的最终收益,会比一角以内以内的人多不少。

    当然,他们要收鱼笼在送到村里,几乎是通宵作业,多点辛苦钱也在情理之中。

    粗略账目之外,还有详细账目。

    罗光年想了想,先将已经送货部分的货款计算出来。大概在一千两百,再加两百的木桶钱,然后又拿了一百三十一,放在另外一个口袋。

    将剩下一千五百多块钱交给早已眼睛发直的陈秀莲,小声告诫道:“妈,你将钱藏好,千万要记住,对谁都不要声张。”

    陈秀莲胆战心惊的将黑布袋抱在怀里,又如做贼一般的往门口张望两眼,而后急忙走向主房。

    罗光年对着罗祥荣点头致意,于是父子俩便前往罗祥福家。

    院门没关,父子俩就直接走到门口,便见罗建国也在屋内客厅。

    罗建国一见到罗光年,就有些热情的笑了一下,然后就是有些嫉妒不甘道:“光年,你知道他们将鱼获卖了多少钱吗?”

    罗光年心中一动,却不动声色问道:“建国哥,你知道他们卖了多少钱?”

    “是啊,我偷听了几句,他们大概是四毛一斤卖的呀。我们这里收才七分到一毛,平均下来差了四五倍呀。他们怎么这么贪呀,怎么狠心赚那么高的差价呀。”

    这就是典型的眼红了。

    罗光年有点无奈道:“建国哥,你知道我出售给他们是多少钱吗?”

    “多少?”罗建国有点明知故问,又有点求知欲很强的味道。

    “一毛五。”

    “那你也赚了不少了,上千块了吧!”

    看似随意,实则眼珠子都有点血丝。

    然而罗光年却沮丧道:“怎么可能,就收购鱼这一块,我今天一分钱都没赚。”

    “开什么玩笑,赚多少说出来有什么关系,哥还不至于向你借钱。”

    “真的一分钱都没有,没准还要倒贴。”

    “算了,你不想说就算了,没必要说这种话。”

    罗光年坐到罗建国身边,叹息一声道:“建国哥呀,我真的没骗你。”

    “我们家,全村人都知道,我有什么背景,你也很清楚,你觉得这种一天能赚一千多快的生意,真的能轻易落到我的头上?”

    罗建国皱眉,不服气道:“是你的运气吧。”

    罗光年微微摇头:“什么运气呀,我一没身份,二没人脉没背景,上有老小有小,我这种人,在他们看来,就是最好拿捏的。别人将这个生意交给我,是因为我前两日认识的一位老人,别人是变相的孝敬那位老人呢。”

    “建国哥,我实话跟你说,收购这一块,不管收多少,我就是万斤五十元的提成,因为我爸说要让两厘给生产大队,也就是一万斤只有三十元的收益。但是出售的鱼中,运输中死了百斤,出货后收的已经死了两百斤,这些都算到我的头上,那就是三十块钱没了。”

    “今天一共收一万四千多斤,家中还有千斤左右,到明天,也不知道会死多少。所以说,收购这一块,我是真的没赚钱的呀。”

    罗建国似乎有些相信,却还是疑惑道:“那你图什么?”

    “嘿嘿,我说的只是收购鱼这一块没赚钱。不代表没有其他收入,就我自己卖的鱼,就是一份收入。另外丰县饭馆,少量且高价的收一点黄鳝鲶鱼。我送到丰县饭店去,一天能赚十块钱左右,一个月就是将近三百呀。”

    “建国哥,一个月三百不少了,你们砖厂的厂长,一个月可能也没我那么多吧。”

    “确实。”

    “这边才是大头,所以我才亲力亲为的呀,你看收鱼这一块,我有多关注?鱼都是叔伯兄弟们收,货还是你们运到半路,我才出现的是不是?”

    罗建国已经信了九成。

    罗光年再接再厉道:“另外,建国哥,我们也别看别人赚了多少,别人能将那么多的鱼获销售出去,本身需要动用人脉以及一些关系,以及向他们收购之人,也是需要打点的。所以单纯的以收购出售价去算,是不对的。”

    罗祥荣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建国,我如果每天请你开车,一天给你两块钱,你是不是觉得很赚?”

    罗建国点头。

    “那是因为车是砖厂的,如果拖拉机是你自己的呢?每天两块钱,还觉得很赚吗?”

    罗建国有点疑惑。

    “如果车是你自己的,按五年算,你开车五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左右的收入。但是你的车折损了多少,不说报废,起码折价过半,那就是起码损失了一千五六百,加上五年间的一些维修费用,你所得可能一千五,甚至是一千都不到。平均每个月就十来块钱,如此,你还觉得很赚吗?”

    “生意这一块,你别看商品的出货价与售价比相差很大,但是往往人情上的往来,才是最大的支出。有时候宁愿亏损,也要打好关系,为以后的生意铺路。”

    “建国,你看光年平时有带烟在身上吗?”

    “爸,我为什么要带烟?我又不抽,你也不抽呀。”

    “不抽,为什么就不能带烟?”罗祥荣斜眼看着罗光年。

    “呃。我觉得,反正叔伯兄弟们有实际的利益,被利用就利用了,也没必要巴结他们吧。”

    “为什么不能巴结一下?”

    “对哦,他们有这种能耐,没准将来还有其它生意,只要维护好关系,没准将来他们还会找到我,看来我以后真的要带一包好烟在身上才行。”

    “嗯!”

    罗建国已经全信了,点点头,不在气愤。

    “要带烟,要带烟,刚才是过于纠结,现在看来,那帮人其实还是很厚道的。”

    罗光年拿出一千二,拿出两百,在拿出一百三十一。

    “福伯,这一千二是已经出售的货款,今天迟到收的货,货款明天出货后才有。这一百是那位老板说买我们的二十个木桶。这一百三十一,说实话,刚才我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拿出来。”

    罗祥福有点疑惑道:“嗯~~这是那一部分?”

    “那位老板说,原本给我的价钱,其实就是算上了运输途中的损耗,现在他们都不过称,直接拿去出售,所有损耗都算到我的头上,所以一斤的价格多给了一分钱。”

    “这才算是给我的福利吧。但是我觉得,我们的货能让他们满意,是全生产大队所有人的功劳,自己一个人独享,有些说不过去,但是损耗又算到我个人头上,我又很吃亏。我刚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拿出来。”

    “既然是你的,你就拿回去吧。”罗祥福将一百三一元推回给罗光年。

    罗光年直勾勾的看着一百三十一块钱,片刻才一咬牙,看着罗祥福道:“福伯,还是算了,就交大队吧,但是有一件事我要是先明说。”

    “你说。”

    “以后,不管因为什么情况而迟到,我都不收了。他们自己拿回家去,死了多少,他们自己承担,不能怪我。我可以给叔伯兄弟们让利,但是也不能让我太吃亏啊。”

    “可以,第一天交易就迟到,本是就是他们有错在先,现在将过错算在你们家身上,确实不应该。晚点我挨家挨户去说。另外既然损耗算到你头上,那就每两万斤,你再交二十就行了。该你赚的,不能全都让给生产大队。”

    “也不必这么麻烦,就是要大家把话说明,免得他们怪我。我明明是为全生产大队谋取了福利,却又吃亏又被人怪罪,不是冤枉死了嘛。”

    “放心吧,不会让你受冤枉的。”罗建国点头道。

    如此,罗建国在罗光年三人无声的默契下,被完全忽悠了。

    三人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罗建国是村里唯一的一位工人,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如果他出去乱说,引发村民们的怨恨,不仅会得罪徐星宇等人,遇到一些上纲上线之人,罗光年一家可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总之,安抚好罗建国,还是很有必要的。

    事实上,就算将罗建国换成罗光田或者罗龙华,也一样,因为罗光年在过来之时,就已经做好好哭穷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