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极
繁体版

第六章 也许要找一只老母鸡

    朱红楼开着老旧的帕萨特,一路慢行跟到御景湾小区,那个学生已经进入小区大门。

    “师父,这学生有什么特殊的吗?”

    “不知道,不过反正也是要来这里看看。”

    巧合吗?不太算,这个小区在一中上学的少男少女少说有一二十个。

    “我也没感知到他身上有灵能者的气息,可能精神比较敏锐吧,中途似乎回头看了我们一眼,还好师父拐弯果断。”

    朱红楼不做声,点燃一支烟,似乎在观察四周,又似乎在思考些什么,葛兰香静静坐在副座也不打扰。

    良久,朱红楼开口:“宵夜吃啥?”

    葛兰香眼睛亮晶晶:“我知道附近有家烤串,价格公道,技术一流,原材料也很干净!”

    一指弹飞烟头,烟头在抛物线过程中如遇冰水般熄灭,帕萨特碾压着路面离去。

    ...

    卧室门被打开,穿着小黄鸭睡衣的周青籽拿着一本习题册径直走进来:“哥,教我物理,好难啊。”

    屋外传来廖秋萍的声音:“别总是去烦你哥,自己多动脑筋。再说你哥马上要高考了...”

    “好啦好啦知道啦,问一题就走。”

    正在书桌旁看书的周青果回过头来笑着道:“真只有一题?”

    周青籽嘻嘻笑,一巴掌拍在周青果肩膀,后者龇牙咧嘴地接过习题册,“哟,滑轮组啊,上上个星期咱们不是做过滑轮试验吗,这么快就忘啦?”

    “哎呀,你啰不啰嗦,看题看题。”

    周青果放下手上的《博弈论》,从书桌一角抽出一叠草稿纸,画图讲解受力,周青籽从客厅搬了把椅子在旁边、顺便翻了自己老娘一眼。在讲解了一题又一题后,直到廖秋萍在外面提醒到点了。

    “哥,周六我跟你一起过去吧?”周青籽用商量的语气道。

    周青果狐疑地看着她:“你?你去干嘛?”

    “瞻仰学霸们的风采嘛!”

    “你哥我就是,有什么好看的。”

    “不害臊。你就说答不答应?”

    “不答应。”周青果眼珠一转:“除非...”

    “除非什么?太过分的要求我可做不到。”

    “不过分不过分,很简单的。”

    “是什么?”

    “你给我洗两个星期袜子。”

    “这你还不过分?简直就是敲诈!”周青籽气愤道,不过很快语气又软下来:“一个星期最多了,不行我就不去了!”

    周青果迅疾抓住周青籽的手摆了两下,露出得逞的微笑:“成交!”

    周青籽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看着那可恶的笑容恨得牙痒痒,捏住周青果腰间软肉就是一百八十度,后者猝不及防下倒吸一口凉气。

    不得不说,这偷师的一手时机把握恰到好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夜深,周青果结束了识海中新知识的学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清晰了不少,也疑惑了不少。

    那位无名氏给他留下的信息,的确有种教授向中学生传授系统知识一般的高屋建瓴,框架极好,但是细节不够丰满,不能够满足周青果的好奇心。而且,毕竟是接受了马列主义熏陶那么多年的传统好学生,习惯了从物质的角度去思辨一切现象,新知识固然无比吸引他,可也在冲击他的物质观和价值观。

    就说构成灵能的基础——灵基子,简称灵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观测只能感知的最小构成单位,在不同类型的灵能者操控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火能力者操控下转变为火基,风能力者操控就变为风基,有多少种灵能就有多少种特性,跟万金油似的,这东西的存在实在是颠覆物质世界。

    自己如果真要对这些知识有完整的理解,需要一点一点去探索求证,这就跟学习高中知识一个道理,单就应试教育来说,就是刷题练脑。只不过现在自己面临的阻碍是,空有资源无法应用,那道门打不开一切都是白瞎。而按照无名氏所说,自己找到了窍门,这窍门无疑是利用幻境中父母妹妹的离去来抗争从而寻求突破,但那种孤立感经历了一次之后,自己真的不想再经历第二次。而且第一次没有彻底破开那道门,说明刺激还不够,再次承受的痛苦可能更加深刻,自己能不能扛过去都要打个问号。

    回望无名氏列出的那些破壳而出的看似不靠谱的办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

    1.天赋型选手,吃吃喝喝都能突破,老天爷赏饭吃。

    2.情感类选手,依靠特殊的情感刺激配合内心的挣扎,里应外合。

    3.危机类选手,从危险中窥探到机会,赌的成分比较浓,走钢丝一般,成王败寇,不成功则成仁。这种包含了第二类的情感因素,只不过这种情感特异化为类似紧张、惊吓等情绪,周青果甚至能感觉到其中肾上腺素的涌动。

    4.生理极限型选手,起点就比一般人高,比如极限运动爱好者,比如国家级运动员。看似和第三类很相似,但仔细想想其实区别很大,因为出发点不同。

    5.钞能力型选手,不拐弯抹角,走直线,砸钱请人或者砸钱买封印物。

    周青果总结完之后沉默了,然后想着是不是要谈一段注定被甩的恋爱试一试?

    ...

    “4.10”凶杀案对柳厚诚的调查持续了半天一夜,通过走访了其早年间的一些同事朋友,终于有了进展。

    柳厚诚,1970年生人,老家芦港镇新桥村,家中独子。早年贩卖过DVD,做过假证,后和两名同村人合伙开公司,贩卖一次性餐具用品,被蓝图生化收购,蓝图生化也就是兰洋生化的前身,三人继续原先的业务,身价却不可同日而语。但被收购的三年间,两名合伙人一人家中发生煤气泄漏发生爆炸而亡,一人发生车祸而亡。有传闻这两人是柳厚诚所害,原因有说是情杀,有说是仇杀,有说是夺权,众说纷纭,就是没有实证。

    死去的两人是表兄弟,留下一对遗孀和三个孩子,遗孀均已改嫁,蹊跷的是,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已经不知所踪,登入了失踪人口档案,还有一个孩子已经成年,现在英国留学。当下的户籍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十几年前的确有比较多漏洞,失踪人口未必失踪,也可能是改了姓名脱离原籍,但当时未留档,也难查。

    现在的线索,就只能从两位已经改嫁的遗孀处找,一位在G省,一位在H省,一南一北,警方叹气,这案子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