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我靠演技逆风翻盘
繁体版

第九章 进组通知

    霍钧航从上北电开始就一直待在BJ,一晃十年过去了,工作上还没什么起色。

    和他同班的甄爽、阚青子、柴碧芸,还有人间富贵花景恬,都已经大火了。

    因为生活比较拮据,他租在DX区的一个农村私房里,这地有一个好处就是离机场近。

    屋子也宽敞,两间平房,一间他住,一间屋主住,院子里还种了各种蔬果。

    屋主是一对七十来岁的夫妇,人很随和,他们的儿子在国外定居了,所以把霍钧航当自己孙子看待,在这里,他才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看着男主人在田里挑西瓜,刚起床的霍钧航招呼道:“沈爷爷,今天中午吃西瓜吗?”

    沈颇直起身子,操着一口老BJ土话,“对儿(duai),现在的瓜儿脆甜,待会儿冰镇着吃儿。”

    “好嘞!我去厨房帮程奶奶打下手。”霍钧航驾轻就熟的来到厨房。

    程佩芝正坐在小板凳上择菜,吹着电风扇,老人都比较节俭,舍不得开空调。

    BJ的七八月份就是桑拿天,闷热,太阳毒的很,哪怕这里是郊区也热的要命。

    霍钧航刚进老夫妇的屋子就已经汗流浃背,白色的T恤粘连着后背,后面一大块汗渍,下身不敢穿短裤。

    因为这里农村,毒蚊子多,刚住进这里时也是夏天,腿上被咬了到处是蚊子包,等过了中秋才消下去。

    自那之后,他也学老实了,无论天气多热都穿着长裤。

    “程奶奶,今天中午吃什么呀?我来给你打下手吧!”霍钧航洗完手,蹲下来帮程佩芝择菜。

    他做过几次饭,但因为南北口味的差异,老夫妇再也不让他掌勺了。

    老夫妇是BJ人爱吃咸口,而霍钧航是SH人爱吃甜口,喜欢浓油赤酱。

    年轻人对各个地方的口味接受度都比较高,而老一辈习惯吃本土菜,一时改不了。

    “今儿个吃炸酱面儿和芥末墩儿。”程佩芝笑眯着眼。

    “好嘞!那我去切点黄瓜丝、韭菜段、莴笋片。”他撸起袖子来到灶台边,拿起砧板。

    炸酱面在BJ家家户户都会做,而且每家做法都不同,下的配料也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外地游客千万不要去餐厅里点炸酱面,无论哪家店的都没人家里做的好吃。

    霍钧航刚来京求学那会儿,想着尝尝BJ美食,特地跑到饭馆里点炸酱面,发现没一家能吃的。

    芥末墩儿是将大白菜用芥末粉、糖、盐腌制,吃之前浇些白醋,非常清爽、利口、解腻,这个季节吃正好。

    吹着电风扇,吃着刚拌匀的炸酱面,左手拿着一瓣腊八蒜,这是地道的老BJ吃法。

    来BJ这几年,霍钧航早已经习惯了当地的口味,现在吃面不来点蒜还有些不习惯。

    吃完午饭,沈颇从冰箱里拿出切成两半的大兴西瓜,放在木桌上,切成片。

    大兴西瓜有千年历史,瓤色鲜艳,晶莹剔透,皮薄,瓜瓤脆沙,甘甜多汁,他们吃的品种是京欣一号。

    “沈爷爷,这西瓜脆沙爽口,真解暑。”霍钧航蹲在屋子门口,外面是泥地,流下的西瓜汁顺着手滴落在泥土里,籽也顺嘴吐在外头。

    就在他们吃的正欢时,突然,口袋里传出手机铃声。

    霍钧航赶忙吃完手里的西瓜,丢了瓜皮,跑到水龙头前冲了冲手。

    擦干后,才掏出手机。

    是《知否》剧组的电话,没想到三天时间还没到就打来了。

    对方声称是制片部门的,要和他谈片酬和工作档期。

    对于霍钧航这种三十八线的演员来说,能加入《知否》这样大班底的剧组,不要片酬都干。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盛长枫这个角色不是龙套,所以给的片酬是他这十年来拿的最高的一次。

    至于档期,他后面连活都没有,自然随时随地都能进组。

    最后,对方让他八月底进组,先熟悉起来,再找个时间去上康城公寓签约。

    挂完电话,他杵在原地,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没想到一切来的这么快。

    前几天还是连台词都不超过五句的龙套演员,连当副导演都被刁难辞退,今天就获得一个有名有姓有几十场戏的配角。

    难道这就是触底反弹、否极泰来?

    他立马将这个消息分享给赵立颖,这位推荐他去面试的恩人。

    虽然她在《倾时》剧组过的不开心,但她还是为霍钧航感到高兴,并相约到横店后一起吃饭。

    现在距离八月底不到一周,出去旅行又太热太赶,还是老老实实待在BJ。

    而这几天村子开始热闹起来,听说村口一家人的儿子要结婚,家里开始筹备起婚宴来。

    本地人结婚都不去酒店里办的,而是在家里吃饭,甚至会借用邻居家的场地,找上一条龙服务的师傅,上门炒菜。

    有的村子会有会所,都是给村里人结婚、办宴用的。

    这日,霍钧航和程家夫妇吃着晚饭,突然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进来。

    村子里的门都是敞开着的,除非家里没人才会关门。

    “小刘,晚饭吃儿了吗?坐下来吃点儿?”程佩芝笑眯眯的看着村口家的刘婶。

    “婶子,我哪有心情吃儿啊!”随即,她看向低头吃饭的霍钧航,“小霍啊!刘婶求您个儿事儿。”

    霍钧航咽下嘴里的菜,腼腆的看着她,“刘婶,你有什么事?”

    他性格内向,与刘婶也算不上熟,只是路过村口时会打声招呼。

    刘婶拖来一个小板凳,坐到他身旁,“其实呢!事儿是这样儿的,我儿子明儿个要结婚儿,但是他的伴郎儿今儿个出车祸儿,进医院儿了,腿儿都断儿,一时间儿找不到人儿,听说您是演员儿,所以刘婶想托儿您来当伴郎儿。”

    霍钧航抿了抿嘴,“刘婶,演员和当伴郎有什么关系?”

    她一拍大腿,“嘿!演员儿不是都会才艺儿嘛!迎亲时儿需要儿。再加上您摸样儿俊俏儿,我上哪儿再能找到像您这么合适儿的人儿。”

    “成,刘婶,有什么要注意的你可以和我说说。”

    刘婶一听他同意了,立马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