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人生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学做糕点

    郑初秋在西红柿棚里套种上了紫苏,她盘算等过完麦收,就出去学做煎饼和烧饼。那时女儿也放暑假在家,不用上学,还可以和弟弟玩。可她又不知道上哪儿去学。

    有一天初秋从电视广告里看到本市的一所技术培训学校的招生广告,在那儿设有糕点班和面食班,她看后为之心动,记下了那所学校的电话号码。她叫王福来骑摩托车带她到镇上的公用电话处,拨通了那所学校的电话。

    这是初秋从小到大第一次打电话,她激动的手有点发抖,内心突突的跳得厉害。她向对方询问了一些糕点班和面点班的学习情况,握电话的手已经抖的不行,因为她太紧张了。

    直到对方邀请初秋到技术培训学校去参观,她这才答应着如释重负地放下了电话。

    初秋要王福来陪同她到那所技术培训学校去看看。

    到达那里的服务大厅时,服务人员上前热情的接待了他俩,领他俩参观了培训现场,并告诉他俩一些关于学习糕点班和面点班的情况,包括吃饭住宿等等。令她遗憾的是从服务人员口中得知这两个班好像都不教怎么做煎饼和烧饼,不过她还是觉得只要是做吃的就行,总有适合加紫苏的吧!

    最后初秋选择了糕点班,和福来商量后决定先报上名,等这期学员培训结束,下期就来学习。

    告别技术培训学校的服务人员,郑初秋兴奋的和王福来踏上了回家的路。

    技术培训学校离郑初秋家只有四十公里远,吃住在学校,每个星期六下午回家。

    虽然去学习一个月,可孩子是母亲的牵挂,郑初秋更是如此,从小两个孩子一天也没离开过她,她有点不舍,她想为家安一个电话,也好知道孩子们在家的生活情况。

    不巧的是,镇上安电话的人告诉她村里的穿线管已经穿满,电话线接不进来。郑初秋对王福来说:“那怎么办呢?村里安电话那会儿,我们用不着它,现在用着了,却安不上了。”

    王福来说:“那也没有办法,早安我们也舍不得那部分钱呀!”

    “哎,”初秋叹了一口气,“要不咱也去买一块手机,就是太贵了。现在有很多人买上了手机,拿着手机出门可方便了。”

    福来听后忙说:“那也行,咱明天就去手机店看一看。”

    郑初秋答应着朝福来点了点头。

    第二天,吃过早饭,他俩一起赶到了镇上的手机店,手机店的老板给他俩介绍了几款手机,最后他俩相中了一块八百块钱的手机,在这个手机店里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了。

    他俩询问了这块手机的一些使用方法,最后郑初秋一狠心掏钱买了下来。要知道,她报的糕点技术培训班学费才八百元钱。

    技术培训学校很快开学,郑初秋带好学费和生活费,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王福来和两个孩子来到学校。

    老师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出头又非常文雅的中年妇女,她扎着马尾辫,戴了一顶白色的帽子,穿着一身技术培训学校的白色校服。她满脸微笑着给每一位新到的学员发放了一身服装和一个笔记本,然后教学员们做糕点的理论,并让学员们亲自动手和面做了起来,用烤箱烤出了一炉炉香喷喷的糕点。

    闻着糕点甜丝丝的香味,郑初秋感觉浑身都有劲。

    中午下了班,初秋给王福来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了一下两个孩子在家的事情,并告诉他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第二天在忙碌中很快过去。

    傍晚时分,郑初秋又去给王福来打电话,她拨了号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打通,只好失望的离开,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她不知道两个孩子睡了没有,王福来在家能不能照顾好他俩,后来她想的困了慢慢就睡了。

    几天过去了,郑初秋每天往家里打给福来的电话都没有接通。她盼望着星期六的到来能快点回家。

    晚上,初秋跟学员们出去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件红色小汽车玩具,她想到邻居的儿子有很多汽车玩具,自己却从来都舍不得给两个孩子买,这次出门,自己不在孩子身边,一定给两个孩子买一件回去,这样福来也好哄孩子玩。想到这些她掏钱给孩子买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