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辞仙
繁体版

第两百三十二章 杀手

    “帝师,今夜一战之后,小人就要回返武国国都了,对于大虞的征伐已经迫在眉睫,帝君希望我能带您回去!”

    刑部尚书宋祥的府中,正有一名武国之人跪在堂下,魁梧的身姿并没有因为下跪而减弱半分威仪,炽烈的武道气息即使内敛在体内,也是不由自主得散溢在空气之中,引起阵阵涟漪似的波动。这种境界,如非晋升四境圣人,便是走火入魔的迹象。

    宋祥背对着来人,他不能告诉聿图察,武国永远不可能占据中原,但他也不能阻止聿图察对大虞的侵扰,这么多年过去,武国厉兵秣马,筹备已久,正是实现聿图察野心的时刻。而武国,资源有限,终归是到了不侵扰中原难以维继的地步。除非,聿图察能够接受,武国回到之前的游牧状态,永生永世,臣服中原。

    “唉!”长长的叹息,掩不住宋祥对于武国的担忧,这一战之后,武国即便能够出其不意占据一些优势,也会在大虞的反扑之下,很快被击退。无论武国如何选择,最终都会回到原来那种游牧的生活态势,这是他们所处的地界决定的,不可更改的天命!

    为了延缓这个进程,宋祥身处大虞京都,却是始终在劝阻聿图察,只可守之不可攻之!只可惜,聿图察是个野心十足的帝王,如同大虞人皇付明学不愿臣服在承天道的摆弄之下,聿图察,也不愿一直对大虞俯首称臣。

    “法金爵,帝君仍然不肯听从我的叮嘱吗?”

    名为法金爵的武道三境修士回道:“帝师大人,非但是帝君不愿听从,整个武国,也没有人愿意考虑您的意愿。十几年的忍辱负重,武国上下已经做好了与大虞一决生死的地步。这个时候,所有阻拦在前的障碍,都会被一一铲除。而帝君,已经看在帝师您的份上,强自压抑了武国万民之心。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这样啊。”宋祥对此似乎早有所料,只是心中依然存着些许侥幸,或许武国还有生机。但法金爵的话,还是让他认清了现实。而到了如今,宋祥才真正明白,左相苏沐所说的话,未必没有道理。一个看不清自己所处局势的人,或者国家,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按照宋祥的安排,武国的确能维系数十年的安稳,即便是大虞解决所有内忧之后,只要武国态度端正,也不会被攻伐,毕竟那等苦寒之地,大虞无人愿意去生活。

    但是,按照聿图察的野心与壮志,一旦能够击败大虞,便是武国入主中原的机会,从此,武国所有民众的命运都将被改变,成为中原之主,富足、安康。

    无人能断言谁的谋划对武国更好,也无人能评判对错,一切,都只能看天意。

    “据我所知,你的修为应该是武道三境巅峰,为何这些时日,有了突破的迹象?”

    “帝师大人有需要,小人必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左相苏沐找过你吧。”

    “……一切都瞒不过帝师!”

    “他,怎么说的?”

    法金爵道:“左相苏沐只是告诉我,猎杀吏部尚书于洪,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书院除了诸葛行、周赋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三境战力,而且是在凌州大战中受益匪浅的人。”

    宋祥明白了,也许是当局者迷,他自己都快忘记了黄天引这个变数。

    “以你的修为,应该可以轻易击杀于洪才是,即便有黄天引从中作梗,也不是你的对手。”

    “是,黄天引只是后进之士,他拦不住我。但是在大虞京都之内刺杀一名尚书,还要力敌一名三境修士,小人无法在短时内做到。”

    “所以,你就接受了左相苏沐给予你的丹药。”

    “是!”

    “你不知道后果吗?”

    “知道。”

    宋祥垂下头,为了武国,曾经的国师在谋圣庞青云掌管陈国时便劳心碌力,到了虞朝镇守边关,又与舒海帆、付明宗等人杰为敌。即便是死了,也留下自己,以及诸多遍布大虞内部的星星之火。

    自己虽是武国帝师,却也只能看着武国一步步走向毁灭,无法真正阻拦。除了延续武国国祚之外,他这个帝师,实在不称职。

    而现在,武国帝君有承担千古骂名的气魄,也要为武国改天换地,一战中原大虞。

    他的亲卫,三境修士的法金爵,也有为了达到目标,不惜献祭生命的气概。

    相比之下,他这个武国帝师,似乎缺少了武国人的气质,这就是一生待在大虞的影响吧。

    “呵呵……”内心对自己极为鄙视的宋祥,只能转过身来,对法金爵道:“你去吧,除了刺杀于洪这个任务外,我还有另一项嘱托,你要牢记。”

    “帝师大人请说,在离开大虞之前,小人必当为您尽心竭力。”

    “我会拖住朝中大臣,为了争取时间,而你要活着,活着离开大虞,活着回到帝君的身边,他没有多少可以用的人,你更是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帝君自七岁起,便过着厮杀的生活,每一个对他好的人,他心里都记着。”

    法金爵重重叩首,宋祥是帝君的师傅,自然明白帝君的心思。只要帝君还是那个为了武国而拼搏的人,只要自己还是帝君的左膀右臂,那么,前面是刀山火海,他都会活着回去。

    “帝师大人保重,小人此去,便不再来了。”

    知晓宋祥的心意,法金爵是带不走帝师的,这个任务,他注定无法完成。而为了武国的将来,留下宋祥,也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权倾朝野的尚书大臣,却为了武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冠绝天下武道的修士,却为了家国舍生取义。这个世上,何曾有什么对错是非之分,不过是天道主导下的无奈之举罢了。

    而那些敢于向天道争锋,与天之战的人,方可称之为,修士!无论是文道还是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