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杀生大术三卷
繁体版

第4章 色即是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地球,2010年,朝市某乡镇,一名二十多岁的男性,名叫妘起。

    看着普通人一个,模样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帅气,但浑身上下透着干净与爽朗,却是别有一番清净味道。

    虽为男性,但一头过肩长发,只是随意的用发圈束着,眼中的清澈,挺直的腰背,却又有种洒脱出尘之意。

    虽然身上穿着都是大众货色,但整个人却不让人感觉有廉价感。

    房间不大,收拾得整洁,只见他坐在桌前的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细细读着,只是封面有两个大字——《心经》。

    国人知道《心经》的人不知凡几,能张嘴说出两句来的更是以亿为单位,研习之人也如过河之鲫,然而真正知晓其乃是一部无上修行秘典的,可就凤毛麟角了。

    可以说《心经》260个字,字字玑珠。

    妘起从知晓《心经》到修习,也有十年之久,然而即便是破色入空境,却还是迟迟不得入。

    或许很多人都能说出心经其中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然而却不知在修行里,这是两个大境界。

    凡夫破色入空难;而罗汉,破空入色难。

    虽然行者多嘲笑罗汉,多将罗汉比喻为“焦芽败种”,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达到罗汉境,何尝不是无比之难。

    妘起不禁叹了口气。

    修行啊,法、财、侣、地,缺一不可。

    尤其是法,无法便没法入门,若是连门都不得入,修行、还修个毛线啊。

    现实里无论哪个流派都讲究秘传,或者叫传口诀。

    没有师傅传授口诀,仅凭个人摸索,除非是那些上根器者,中下之姿的,想凭自己的那点小聪小慧研究几年就入门了,那是想屁吃呢。

    所以在当今的地球上,看上去那些所谓大师遍地都是,传说光一个京城就60万成道者。

    这里只能呵呵一声,都是咋呼小白的。

    没踏上行者路的,连个辨别的能力都没有,当然由着人家怎么忽悠怎么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被所谓大师骗的财、色双失的。

    “没明师便没明师吧,虽然还是无法入门,但在静心之处及修练神通方面,还是帮助挺大的。”

    妘起想到这里,又拿起经书,再细细的诵了一遍,以体悟其中之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就在妘起诵读过程之中,他仿佛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一般,给人一种越来越静谧的感觉,而那种出尘意,却是越发的浓郁。

    诵读刚毕,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拿起手机一看,备注是老爷子。

    心中不由轻叹一声。

    接起电话,就听电话那边透着冷漠的声音:“这边需要你过来一趟帮点忙,没什么事的话尽快过来吧。”

    也未等他这边有任何答复,那边就挂断了电话,仿佛知道他不会拒绝一样。

    放下手机抬头望向窗外,妘起不由得思绪纷飞。

    他和老爷子很多年没见面了,多到以十年为单位。

    说是爷孙,不过真没什么感情。

    老爷子今年60出头,在京城,追随一位贵人。

    对贵人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可也换得贵人信任。

    只是对自家的淡薄,让他这个做孙子的,感觉多有刻薄了。

    老爷子认为追随主子就该有追随主子的样子,在老爷子的眼里,妘起可是大逆不道。

    妘起在自己年幼的时候,父亲受主家牵连,殃及池鱼,死了。

    母亲受不了老爷子的价值观与对自己一家的冷漠,带着他回到朝市,只是10岁那年,一场意外母亲也去世。

    老爷子本人都没过来,知晓后只是打个电话让他在处理好母亲后事后去京城找他。

    可是他没去。

    从出生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经历了幼年丧父、少年丧母之哀事,后又饱尝人间之冷暖,他的心已磨炼得够坚韧。

    红尘炼心,经历了种种常人难忍之事,若不随波逐流,便也就炼出来了。

    万丈红尘,行行者之事,没有一颗坚韧之心,踏的出第一步吗?

    思绪到此,起身,找到双肩背包,放进去两件换洗衣服。

    将头发挽起,将墙上的挂着的剑抽出。

    只见剑身古朴,古拙之气喷薄而出。

    剑拿在手里舞了个剑花,再看时已缩小成一掌长,用这一掌长的小剑当簪子,将头发盘好,背着包便出了门。

    出门坐上公交车,直奔客运站。

    朝市客运站有直达京城的长途客车,八个小时。

    虽然十多年未到京城了,不过想来那边的态度不会因时间而有所改变。

    在普通人眼里,修行之人是不是都是绝情绝欲,很多小说里也在争,大道是有情道还是无情道。

    呵,传讹罢了。

    有情无情不在道,在于心罢了。

    就像仓央嘉措的诗里那句: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如果说绝情便是修行人,那么和妘起对比,老爷子更像修行中人。

    一路来到客运站,不理睬在客运站门前小贩的叫卖与各行拉客的,过安检,买票,在候车室候车。

    只是一路走来,在路人的眼里,这个小哥不仅仅是男性挽个发髻令人多看几眼,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帅气令人多看两眼,而是那种从内到外剔透干净的感觉,在他的周遭似乎有一种平和、宁静的磁场,接近中便不由得令人心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