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聊斋
繁体版

第九十三章 游戏人间

    李潇做生意向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到他店里吃了红薯粉的那几个安南商人,吃完了直接找了家客栈……

    第二天,他们又来找李潇。

    商人叫做阮天明,是安南海宁省的人,祖上是中国人,世代经商。

    这就是李潇要找的人了。

    安南对接中国的广宁省,在安南的《2019省级竞争力指数》排行第一,力压安南群雄,但他们一开始是没这么强的。

    广宁省是由广安省、海宁省合并而成,二合一了当然就强。

    之前李潇怀疑的敌对宗门雄踞广安省,而李潇只要扶持海宁省做大,不管海宁省的宗门是哪个,肯定要和世界和平产生摩擦。

    到时候李潇再找机会拱火,他们打着打着,自然就没人再注意李潇,到时候可以再想下一步。

    而且这么干,甚至不能把因果联系到李潇身上。

    就算怀疑错了对象,也不影响李潇布这个局,反正扶谁坑谁都一样。

    雄风焕发的阮天明先赞美了李潇的仙薯粉一番,然后问李潇能否大量出售,毕竟他能在大乾待的时间……不对,毕竟他朋友不在大乾。

    “可以啊,数量好商量。我手里有甲、乙两级的仙薯粉,都有补阳功效,你要是买的够多,我还送你补阳药粉、蓝色补阳小药丸。”

    阮天明很是心动:“不知两种仙薯粉是什么价格?”

    这会儿的安南市面流通的钱币,大多是大乾的货币,要么就是更往前的。历史上他们得到乾隆年间才拥有铸币技术。

    如今安南老百姓普通打工一天收入20到30个铜钱不等,扛麻包卖力气最高能到200。

    一斤米的价格是7文钱左右,按收入看是比较贵的了。

    李潇把乙级仙薯粉(古代产品)定价5倍米价,甲级(现代产品)定价10倍,反正就意思一下。

    他做着两种汤料,药物类的他磨成粉分包了,为了防止不凑效,他还买了蓝色小药丸。

    反正这玩意儿没办法做售后调查,谁被问了肯定都说雄风大振。

    当初玛卡火了三五年才被拆穿,就是这个原因,吃的人本身就不行,不可能说吃了之后也不行吧?

    什么螺旋藻、酵素、左旋,神话破灭太快,就是因为用户会互相讨论。

    阮天明第一次买红薯粉,也不敢买太多,他两个月后会再来大乾,到时候再找李潇。

    临走前阮天明还发现了蜂窝煤,李潇很慷慨的告诉他做法,送了他几个模具,这是打安南煤矿的主意。

    对方十分的感谢,说没什么回礼,想把侍女送给李潇。

    这……李潇是不会中丑人计的,果断拒绝了。

    被赞扬了一番高风亮节。

    大乾红薯玉米只要普及,短时间内必然成粮食出口大国,那就会成资源进口大国。

    而煤炭大量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会出现,李潇不去主导也会。

    他只需要思考历史的进程,稍稍动一点手脚。反正历史规律就是这样的,总有人走运,为什么不能是他?总有人倒霉,为什么不能是别人?

    很多事真的是运气问题吗?

    运气通常是强者的自谦,以及弱者的借口,事实未必如此。以及,许多人说话时候心口不一。

    阮天明拉着一船货物离开,心中还感慨不已,以往都是安南向大乾出口粮食,自己这次居然进口?

    想到李潇对什么事都不甚在意,那种洒脱,超然物外的态度,他站在船尾,看着城池渐远,不禁感慨:“真不像是开店做生意的。”

    “那像什么?”

    “像游戏人间的仙人。”

    把摊子丢下,李潇又回了陈塘镇。

    他得空就往返闽地各处和陈塘镇,夜晚出门钓鱼,做起了义务劳动,干掉了大量的害人妖鬼,留下了各种暗夜英雄的神话传说。

    除了练级,他还找到了许多古代宝藏,但他不需要卖掉东西,于是成了只进不出的貔貅。

    光是地行术发现不了宝藏,而光靠鳖宝又取不出很多东西,这一结合,便宜了李潇。

    杀了许多妖鬼,有一次特别让李潇印象深刻。

    有一伙人被吊靴鬼盯上了,暗中观察的李潇看到他们卖陪葬品,才知道这伙人是盗墓的。

    吊靴鬼跟着其中一人,在对方耳边吹气,对方害怕回头,吊脚鬼速度很快,从没有被看到过。

    于是就看到这人主动灭掉了肩头阳火,然后被害。

    吊靴鬼实力很弱,它花了几天才害死第一人,中途这人是去求过医的,医生说他染上了病。

    这伙人是盗墓贼,李潇一开始就没想出手,那吊靴鬼杀人速度越来越快,变成了厉鬼,剩下几个人也成了精神病……

    李潇才出的手,也就是三道掌心雷的事。

    这事从秋末到初冬,李潇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件事了。

    到了冬天,李潇想要猫冬,不想活动了,整天就带着邓金红、姚绣儿健身。

    古时候没有灯,李潇屋子一面墙有几个屏风,白底带画。屏风前是几排红烛,点燃后整个屋子都很明亮。

    李潇家用的蜡烛是羊油做的,一支20文钱,三排30支,可以想象一晚上烧掉多少钱,只有大富人家才能这么点蜡烛。

    李潇最近觉得人可以奢侈,不能浪费,虽然烧掉的蜡烛贵,但做蜡烛的人能挣到钱。

    现在身为有钱人,他有花钱的义务。

    姚绣儿气喘吁吁,好半晌过去,休息好了,才在被子里说:“夫君,今年冬天好像没有去年冷了。”

    “确实是。”

    大乾初期气温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都说瑞雪兆丰年,天气暖了,明年是不是种地收成就不好了?”

    “不会,仙薯和仙米慢慢推广,前二十年都是好年。”

    “夫君,你见过雪吗?”

    “见过啊。”

    “那雪是什么样子的?”

    李潇想了想,说:“要不我带你去武夷山玩,我们去山上看雪?”

    “诶?可以吗?”姚绣儿双手撑着床板,支起上半身,惊喜的问。

    “我有法宝地行梭,一个半时辰就能到那里,玩上半天,一个半时辰就可以回来,很方便的。”

    “……”

    后世的武夷山那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也不能说只是武夷山的问题,只能说景区都坑。

    但现在的武夷山,那真的是神仙居所,高人隐士住的地方。

    姚绣儿放现代社会,绝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寒暑假到处旅游的快乐孩子。放古代她能游玩的的地方就是二代们搞的诗会,真是苦了她了。

    反正最近没什么大事,李潇决定带她耍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