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芯永恒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媒体报道

    杨禹诚不在公司的日子,张旭坤帮着他做了不少事情,但是都是里子上的,唯独面子上的工作都留给杨禹诚亲自回来处理。

    今天大家都知道杨禹诚要回来办公,还不到上班时间,就已经自觉地在他的办公室门口排起队来,有的人找他签合同,有的找他谈招标,还有一位新招的媒体联络部负责人蒋小姐,找他约私家访谈的时间。

    “杨总,最近不少媒体都想找您做个人专访,我们挑了沪上口碑还不错的两家媒体,分别是《申城财经》《新光科技》”,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档期呢?

    “一定要接受采访的话,张经理也可以代我的。”这些天,杨禹诚也有收到消息,集团将任命张旭坤为上海分公司的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另外在总部派一名员工担任他的助理。虽然张旭坤职级还在他之下,但是随着分公司的壮大,会只接触核心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哪怕采购一台几千块钱的设备都要张负责。

    “不太好,这种独家访问还是杨总自己去吧,毕竟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我是把握不准的。”张旭坤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并且还递交了一堆表格。

    杨禹诚拾起前台Helen给他冲的拿铁,轻轻地抿了几口,若有所思地说:“最近辛苦你们了,访谈还是我去吧。忘了问你招人招得怎么样了?”

    他思来想去,考虑到张旭坤后面的调动,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前适应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了。

    “现在只招了开发、技术员和厂务,设备工程师、芯片设计师还没确定。”

    “因为工作地点太远吗?”杨禹诚又皱起了眉头。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给到的工资比总部低了一点,挺难招到满意的人。”张旭坤边说,边在给杨禹诚的一叠表格里找到了候选者名单。

    “又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这是痴人说梦呢!”杨禹诚冷笑。他明白这是因为集团给到的要求是要在四年内实现盈利,而设备、厂房等一次性摊销成本太高,可以做的就是缩减人工成本,提升产能和良品率。

    “您看看这份候选人名单,其中有几个男生是园区王总推荐的,您有觉得还不错的,可以由人事部苏青邀请见面。”说着张旭坤又把苏青叫了进来。

    “我看候选人其实学历都可以,就不用一个个复面了,不如都招进来,过了试用期的留下。”杨禹诚看了名单后,抬头示意苏青早点发offer。他知道以创芯“臭名远扬”的纪律管理模式,和与工作强度不匹配的薪水,很多年轻人都待不下去。当年要不是自己铁了心想回中国发展,真可能干几个月就去美国了。

    将琐事处理完毕后,杨禹诚关上了办公室的门,一个人静静地想了很久。

    现在还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创芯这次在内地建立的生产线要落后台湾很多代,这和他自己当初来大陆建分厂的初衷有所违背,估计要让园区投资者和争着来创芯上班的求职者感到失望。

    记得他当初在和园区几位领导谈条件的时候,一直释放的信号是生产线既不算先进,但也不会落后,可现在上线的却是总部要停产的制程,犹如云泥之别。

    今日,一直到夜色已深,所有员工下班后,杨禹诚才走出公室。对于他来说,他正在面临着个人职业生涯的重大转型,从一个成熟的技术工程师变成一个见机行事、左右逢源的管理人员。

    为了不影响投资者的热情,在《申城财经》《新光科技》的独家采访中,面对记者的发问,他没有选择逃避。虽没只透露将优先投产成熟产品线,但即便是这样轻描淡写的表述,依旧在市场上掀起了一波讨论。

    有些评论的声音比较刺耳,称创芯在获得优渥的政策后,立马将当初的承诺抛诸脑后,这是厚颜无耻的行为。也有比较冷静的声音,认为大陆本来技术就比较落后,这种成熟产品线市场大,对人员的要求也较低,当前大家最需要学习的是一线集成电路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经验,而不是顶尖技术。

    当然政府和园区一些领导的态度对于创芯在大陆的生存才是至关重要的。能当上领导的到底都见过世面的,终究也是有些这样或那样的能力在,他们心里都晓得口头承诺不作数,早已料想到这样的结果,所以并没有对这件事情做纠缠。

    尤其是园区王宏辉总还要求科创部、投资部负责人,要分别指派1-2名员工专门对接创芯国际,辅助申报市级和区级的专利奖金、项目补贴。

    “对不起,女士,杨总这会正在和总部开视频会议,如果您有什么事情要找杨总,可以转达给我,或者可以让张旭坤经理跟你对接。”是Helen的声音,温柔又不乏坚定。

    “涉及机密,我得亲自跟杨总沟通。不管多久,我都可以等。”只听一个女生音调很高,语气有点强势。

    “那您在这里等吧。”Helen无奈返回了自己的工位。

    大概过了1个多小时,杨禹诚的电话会议才结束。他将桌上的重要资料理了理,锁进了柜子。许是前些日子都没怎么讲过话,今天说得太多,控制不住的咳嗽。

    外面的人听到了声音,第一时间倒了一杯热水进来。杨禹诚本以为是Helen,没想到竟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他有点生气,认为是Helen没有管理好访客,幸好Helen还算机警,女生前脚刚进门,Helen后脚便跟着走进来做解释:“抱歉,杨总,还没来得及通知您,这位女士是园区的工作人员,她说一定要亲自跟您对接。”

    “杨总好,我叫许文靖,现在在莘江园区投资部工作,是我们部门的杨老师派我来跟您沟通后续的工作计划……”许文靖旁若无人,慷慨激昂地说了一堆。

    投资部?杨老师?杨禹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林抒。

    良久,杨禹诚说道:“以后跟我们财务部和市场部同事沟通就行了。虽然这里只是创芯一个小小的分公司,但是总部有的部门这里都不会少。”杨禹诚不喜欢别人用这样的方式跟他交流,表现得颇为冷漠。

    “我认为我接手的事情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都非常重要,所以必须跟您亲自沟通。”

    杨禹诚想说“笑话,一个实习生都敢说自己的工作特别重要。”如果每个人都像她这样办事,他早就病倒一百回了。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还是忍住了。

    “这样吧,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给我发邮件就可以了,不行打我的座机也行。我晚上还约了一个客户,得马上走了。”说着,杨禹诚拿起了公文包就往门外走去。

    许文靖看着他的背影直跺脚,心里满是不服。这一切都被Helen看在了眼里,她不自觉对许投出了鄙夷的目光。

    许文靖回去后,立马冲向了杨老师的办公室,将杨禹诚对自己的态度狠狠地抱怨了一遍。杨老师瞧她越说越离谱,便强行打断,认真地说道:“我让你问的事情你问了没有?”

    “问了,资金投入、成本支出、规模产出、毛利率这些我都核对了,和表上的数据是不一致的。”许文靖肯定地回答。

    “那就奇怪了,为何两个版本的数值会差这么多?”杨老师将胳膊抵着办公桌,摸了摸额头,厚重的粉底在手掌的碰触下逐渐变淡,暴露出了她一直试图隐藏的或深或浅的皱纹。

    “你先下班吧,有什么情况我再找你。”

    许文靖后脚刚离地,杨老师就拨通了王宏晖的电话。

    “王总,数据存在很大的出入。我们请教了行业专家,自己测算的主营收入要低于杨禹诚团队的。”

    电话那头,王宏晖的反应显然也有点大,“创芯这样老牌的企业,开头都这么难,其它那些创业公司就不用想了。”

    “前期设备折旧成本比较高,后面可能会好些。”杨老师补充。

    “但是我们还是要多留几个心眼,只有自己专业,别人才不敢骗你。”

    “那芯晖、绝岱这两家公司还要继续引入吗?”杨老师担心的问。

    “对于卡脖子的技术还是要继续大力支持。但是,对这些企业的盈利预期更放低,不能盲目投资。”

    “不过引入创芯的意义,绝不是赚钱,而是在园区建立产业生态圈;同时,创芯也是一个参考标的,通过这头大象,构建我们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王宏晖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投资理念,电话那头满是钦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