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文武双全
繁体版

第44章 凤姐与尤氏

    王熙凤嫁到荣国府之后,如鱼得水,混得一点儿也不像初嫁媳妇儿。

    靠着和王夫人的关系,甚至不用在邢夫人身边,伺候她这个正儿八经的婆婆,而是住在荣国府正堂这边,帮着王夫人料理家事。

    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从小便精明强干,很快便对偌大个荣国府了如指掌。

    除了逢迎王夫人,王熙凤仗着自己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在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面前,也十分讨巧。

    有贾母、王夫人这两尊大佛为她撑腰,王熙凤虽然在荣国府,是初嫁新妇,依然把荣国府上下近千人丁,治理得服服帖帖。

    至少在她王熙凤面前,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王熙凤一开始,对贾环这个便宜小叔子,没有什么特别的观感,他跟着贾宝玉一起叫自己“凤姐姐”,她也应着。

    这两年,贾环离府去金陵、扬州,尤其是在扬州滞留了一年多,已经在王夫人心中,扎下了一根刺。

    王夫人虽然没有把自己的心思明说出来,但是通过对赵姨娘、贾探春的态度,王熙凤也能猜测一二。

    于是决定,等贾环回府之后,对他也要远着些,免得招惹王夫人猜忌。

    可是,贾环现在嬉皮笑脸地凑过来,王熙凤也不会板着脸回应,抬手在贾环额头上戳了一下,说道,“大姐儿在东屋,我现在忙着呢,你别在这里捣乱。”

    贾环嘿嘿笑道,“那小弟先去和我大侄女儿亲近亲近。”

    说着,从正屋出来,拐进东屋,见大姐儿正被奶娘哄着玩耍。

    贾环上前,伸手从奶娘手中,把大姐儿接过来。

    奶娘小心翼翼地递过来,时刻准备着,大姐儿一旦苦恼,就赶紧把她接回去。

    却不想,大姐儿和贾环虽然才是第一次见面,却和他一点儿也不认生,被贾环逗得咯咯咯笑得十分欢快。

    奶娘见了,纳罕道,“环三爷,我们大姐儿一向认生,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她们都哄不好,一看到我们爷就是哭嚎,就连在我们奶奶面前,一旦气急了也是哭闹不止,怎的三爷一来,就乐成这个样子?”

    贾环哈哈笑道,“这说明我和咱们大姐儿有缘,大姐儿认我这个三叔,是不是?是不是?”

    后面两句问话,是在逗大姐儿,又逗得她咯咯咯咧嘴一阵大笑。

    王熙凤处理好今日事务,接过平儿端来的茶,喝了一口,忽然听到东屋里大姐儿的笑声,把茶杯递给平儿,起身出了正屋,也到东屋来。

    进来就看到,大姐儿在贾环怀中,笑得正开怀。

    王熙凤生了大姐儿大半年,竟然从不知道,大姐儿竟然能笑得如此欢快。

    头胎生了个女儿,对王熙凤而言,虽然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程度,但是身上的压力也多了几分。

    尤其是她嫁给贾琏以来,先后把贾琏婚前的房中人,以及她的陪嫁中,和她不一条心的几人,设法撵了出去。

    如今在她身边,只剩下平儿一个贴心的人,按照规矩,不得不给贾琏收了做通房,即便如此,也对平儿有所防范,轻易不让贾琏近她的身。

    更不用说让平儿生养了。

    怎么也得等到王熙凤给荣国府长房,诞下嫡长孙,才能开恩让平儿生养,好在府中有个依靠。

    大姐儿见不到贾琏,一看到他就哭闹不止,让贾琏对她并不亲近。

    王熙凤看到大姐儿的时候,也时常感叹,她怎么就生成了女儿,怎么没托生为儿子。

    要是她头胎生了个儿子的话,那么在荣国府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像宁荣二府这样的世家大族,嫡子嫡孙,是十分紧要的。

    王夫人为什么能在和贾母不一条心的情况下,仍然稳坐荣国府当家主母大位,肚子争气,生了二子一女,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李纨在贾珠早亡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在荣国府地位稳固,生下贾兰这个荣国府二房嫡长孙,是最大的依仗。

    邢夫人、尤氏,为什么在宁荣二府地位尴尬,除了她们都是继室的缘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进府多年,却始终无所出。

    好在贾赦已经有了嫡子贾琏,贾珍也有嫡子贾蓉,不然单是因为邢夫人、尤氏多年无所出,就将面临被休的危险。

    邢夫人、尤氏为什么在贾赦、贾珍面前只会一味俯身做小,对他们的荒唐行径不闻不问,不敢管也管不了,无所出也是症结之一。

    在王家,女儿都是家族的牺牲品,是联姻用的,王夫人、薛姨妈如此,王熙凤亦如此。

    就连不是王家人的薛宝钗,也在王家的谋划下,要面对和贾宝玉联姻的命运。

    宁荣二府的女儿,境遇要比王家好很多。

    也是多亏了有贾母这个喜欢热闹,怜爱孙子孙女儿的老祖宗,不管是庶出的贾迎春、贾探春,还是东府的贾惜春,在她的庇护下,这么多年来,过得一直安稳。

    大姐儿虽然不受自己的亲祖父亲夫宠爱,生母王熙凤,对她也感情复杂,难以言尽,不过一应待遇,却从未或缺。

    现在在三叔贾环这里,又获得了难得的欢笑,小小的人生,堪称圆满了。

    王熙凤看到他们叔侄二人亲热互动,一时间竟有些发痴,因为她小时候,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贾环在王熙凤、平儿、大姐儿乳母的注视下,陪大姐儿疯玩了一阵,直到看她面露倦色,把她横抱在怀,哼着小曲儿,三两下哄睡。

    乳母见状,小心翼翼帮贾环,把大姐儿放在炕上的软褥上,见大姐儿睡得香甜,不禁向王熙凤说道,“奶奶,我还是第一次见大姐儿这么顺利睡下呢。”

    王熙凤面带微笑,亲手帮大姐儿搭上被子,在她睡梦中,仍然笑着的小脸蛋儿抚摸了两下,说道,“环老三陪她疯玩了这么一通,她才八个月,哪有那么大的精神,肯定是累坏了,这才睡得快睡得香。”

    看着贾环,说道,“环老三,没想到你这么有孩子缘,当初兰哥儿和你就亲近,现在大姐儿又只跟你不认生。”

    贾环摆出一副臭屁的模样,鼻孔朝天道,“这是我的独门秘籍,你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平儿在一旁笑道,“依我看呐,环三爷今后还是少往我们院子来,少陪大姐儿疯玩,要是让大姐儿玩上瘾了,整天苦恼着去找你,看你怎么办!”

    贾环笑道,“大姐儿喜欢我陪她玩,我就天天来陪她玩,又能怎么样?”

    平儿笑道,“环三爷,你不去读书了?”

    贾环说道,“读书只用半天,还有半天呢。”

    平儿说道,“还有半天,三爷不得背书温习?你离府两年,落下那么多课业,不抓紧赶上,仔细二老爷打你板子。”

    贾环哼哼笑道,“平儿姐姐,你不知道吧,我在扬州的时候,可没有落下课业,跟着姑父家的塾师,不仅学了《四书》,连《五经》都通读过了。

    “我听说,二哥现在在家塾,才开始学《四书》,还没有我的进度快呢。”

    王熙凤大字不识几个,平儿作为她的贴身丫鬟,自然也没有什么学识。

    不过,和不思进取的王熙凤不同,平儿跟着王熙凤,嫁到荣国府之后,迅速和府中的原有大丫鬟群体,搞好了关系。

    和贾母房中的鸳鸯、琥珀,王夫人房中的金钏儿、彩霞,贾宝玉房中的袭人、茜雪,三春节目身边的司棋、侍书、入画等人,都已经十分熟悉。

    闲暇的时候,跟着她们认识了不少字。

    对学问高的人,也多几分钦佩。

    贾环现在年纪虽然只有九岁,但是身量比一般同龄的男孩要高不少,看上去像是十一二岁,快赶上王熙凤、平儿了。

    平儿和他说话,不用再俯视,只需平视即可。

    王熙凤嫁进荣国府的时候,年纪很小,甚至都还没有及笄(十五岁),现在虽然已经生养了一个女儿,却也才不过十五六岁而已。

    平儿只比她大了一两岁,现在也才十六七岁而已。

    放在后世,都还是高中生的年纪。

    现在却都已经做妇人装扮了。

    贾琏当初也在贾氏家塾读过书,不过成亲的时候,捐了个同知的官衔,就辍学不读了,学问比王熙凤、平儿是要高一些,但也只是半瓶水晃荡,能糊弄一下王熙凤、平儿。

    让他现在和贾环比试一下,可能都没贾环对四书五经掌握得熟练。

    王熙凤自己没学问,也最见不到,有人在她面前卖弄学问,看到贾环臭屁的模样,掐着嗓子说道,“哟哟哟,环老三,看你这样子,是说学问已经超过宝玉了?”

    贾环笑道,“宝二哥天资聪颖,我是比不过,但我会笨鸟先飞,现在的学问,不敢说超越宝二哥,至少没有两年前那么大的差距了。”

    王熙凤讥笑道,“环老三,你对自己的学问这么有信心,那什么时候去科场试一试呀?赶紧考个秀才、举人、进士什么的,好光耀你们贾家的门楣!”

    贾环笑道,“这倒不急,珠大哥十四岁的时候,才初试科场,一举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我比不上他,再学个五六七八年,再去科场试一试也不迟。”

    王熙凤笑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贾环笑道,“主要是,宝二哥排在我前面,我不能太早越过他去呀,不然的话......”

    贾环言下未尽,留了半句话尾。

    王熙凤却能听出他的未尽之意,抿嘴笑了笑,没有多话。

    贾环转移话题道,“琏二哥哪里去了?这两天都没看到他。”

    王熙凤没好气地说道,“谁知道呢!”

    平儿说道,“我们爷前日被老爷派去平安州做事,要十来天才能回来。”

    贾环点头道,“原来如此。”

    陪着王熙凤说了一会儿闲话,贾环告辞出来,想了想,回自己的小院,拿了些东西,从院子北边的东墙上开的小门,出到宁荣二府中间的私巷,又从宁国府西墙上的小门,进到宁国府会芳园。

    这是贾环先前,为了往来宁荣二府方便,找到了一条便道。

    进了会芳园,左绕右绕,来到尤氏的院子门口,不用门口侍奉的小厮通禀,贾环自己先扬声叫道,“大嫂子!大嫂子!我环老三回来了!”

    进到尤氏正房,看到秦可卿也在,正合了心意。

    尤氏看到贾环,笑着说道,“你这猴儿,跟着我们爷去了一趟金陵,竟然不回来了,那边有什么,让你乐不思归?”

    贾环嘿嘿笑着凑上去,在尤氏下首的椅子上坐下,说道,“小弟可不是乐不思归,是每天每夜都想着回来,好早看到大嫂子啊!”

    尤氏呸了一声,说道,“你别在我这里油水滑舌的,仔细我让人撕烂你的嘴。”

    贾环嘿嘿笑道,“大嫂子这是冤枉小弟了,我是真的想尽快回来看你,这不,昨天才进京,今儿个就巴巴地过来,把特意从金陵带的这些东西,给大嫂子送过来了。”

    尤氏身边的丫鬟银蝶,过来接过贾环带的东西,送到尤氏面前,让她瞧看。

    贾环给尤氏带的,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都是只在金陵才有的特产小玩意儿,是尤氏小时候见过玩过的。

    贾环虽然靠着抄书、金彩贿赂,攒了一千多两银子的体己,但是要真的敞开了花,也顶不了什么用。

    荣国府人丁众多,下人足有一千来人,要维持国公府的体面,一年光是正常花销,就得五万两银。

    宁国府人口要简单一些,下人也没有荣国府那么多,不过贾珍穷奢极欲,花钱如流水,一年怎么也要花出去三四万两银子。

    平均一个每个月,一个月也要三千多两银子。

    贾环好不容易积攒的一千多两体己银子,只够宁国府的十天开销。

    尤氏作为宁国府当家主母,虽然在府中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该有的尊崇还是有的,吃穿用度样样都是上好的,这几年帮着贾珍料理宁国府家业,往来的都是“四王八公”这个级别的权贵,见识增长了许多。

    贾环要真的送她平常礼物,尤氏还真的不放在眼里,倒是这样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勾起了尤氏的幽思,一样一样地拿起来仔细瞧看把玩,每看一样,都能想起几件与之相关的少女时代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