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文武双全
繁体版

第35章 初见薛宝钗

    贾环拿过一把长剑,演示了一把《雪山剑法》的七十二路招式。

    《雪山剑法》在《侠客行》中,只是一流剑法,距离《太玄经》那样绝顶神功,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比起《七宝刀法》,已经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贾环刚才展示《七宝刀法》的时候,薛蟠这个武功门外汉,都能看个热闹,孙长兴这样的内行,能够看出那套刀法的一些玄妙之处。

    但是到了《雪山剑法》,薛蟠只能看到,满眼的剑光,看不清任何一招剑法。

    孙长兴更是看得目瞪口呆,惊愕得连汗都来不及流了。

    贾环之前在扬州林府的时候,只能用木刀木剑,演练这两门武学,为了不惹眼,只能使一分力,要收敛九成。

    现在在薛府内厅,贾环无所顾忌,刀法剑法,都全力施为,感觉好不畅快。

    正酣畅淋漓的时候,忽听得厅外一声娇呼。

    贾环前一刻还动若脱兔,下一刻便收剑肃立,双目如电,看向厅外。

    透过厅上窗棂的玻璃,看到一位十二三岁模样的女孩,站在那边,正抬手揉着眼睛。

    孙长兴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从椅子上翻身而起,闪身来到窗边,透过玻璃,看清外边人的模样,连忙收起戒备,肃手叫道,“姑娘,你没事吧!”

    薛蟠前面看贾环演示《七宝刀法》,还能目眩神迷,刚才看贾环演示《雪山剑法》,已经不能用目眩神迷来形容,只觉得眼前满是剑光,根本看不到别的。

    见贾环忽然收起长剑,还有点莫名所以,又看到孙长兴的动作,听到他的话,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薛宝钗,不知道什么时候躲在内厅窗外,偷看贾环演练。

    贾环全力施展的《雪山剑法》,剑光太盛,刺痛了偷看的薛宝钗的眼睛,才让她惊呼出声,抬手揉眼。

    像薛宝钗这样的大户人家深闺女孩,本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根本不应该到内厅这边来,还在窗外偷看。

    可是,薛父在时,就对她颇为娇惯,商贾人家,也没有世家大族的规矩大,薛宝钗在内厅、后宅随意走动,已经习以为常了。

    薛蟠看到厅外的薛宝钗,也没有什么意外之情,走出去,来到薛宝钗身边,关心地问道,“妹妹,你怎么了?”

    薛宝钗掏出手绢,擦了擦眼眶泛出的泪花,眨了眨眼睛,见视线已经恢复正常,便笑道,“我没事!我听哥哥说,环兄弟要展示武功,一时好奇,想过来看一看,没想到环兄弟的武功竟然如此精妙,看得有点入神,眼睛被剑光闪了一下,已经没事了。”

    薛蟠松了口气,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妹妹想看环兄弟展示武功,何必在这里偷偷看,只管到厅内坐着看就是了。

    “妹妹和环兄弟还没见过面,来来来,我为你们引见。”

    薛宝钗刚才在窗外,偷看贾环演示武功,满眼刀光剑影,没看清贾环的相貌,对他有几分好奇,闻言心中虽然有点犹豫,但是转念一想,她和贾环虽然没有实在的血缘关系,不过从王夫人身上论的话,二人算是姨表姐弟,无需那么多忌讳。

    薛宝钗跟着薛蟠,走进薛府内厅,贾环已经提前看到,把手中长剑交给薛府下人,摆手让他们下去。

    孙长兴也识趣地走出内厅,在外边守候。

    薛蟠哈哈笑道,“环兄弟果然好武艺!前面那路刀法,在我看来,已经是世所罕见,没想到后面这套剑法,更胜一筹。

    “这是我妹妹,方才听说环兄弟要在厅上演示武功,一时好奇,跑出来也想看一看,大家都是至亲,我便把她叫进来与环兄弟相见。”

    贾环在薛蟠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停留在薛宝钗身上,把她好好打量了一番,心中和林黛玉做了一番比较,果然的芙蓉幽兰,各擅胜场。

    林黛玉的年纪,要比薛宝钗小三四岁,自幼身体较弱,好在林如海、贾敏,都身量颇高,她的基因不错,个子倒还正常,只是身上没有二两肉,宛若一阵清风,就能吹走一般。

    贾环在林府一年多,想尽各种办法,给林黛玉食补,好不容易才把她养胖了一点。

    可是,和薛宝钗,仍然远不能比。

    林黛玉病比西子的消瘦,薛宝钗则是相若玉环的丰韵。

    一个是瘦美人,一个是胖美人。

    薛蟠说完,薛宝钗先福身见礼道,“环兄弟。”

    贾环拱手回礼道,“宝姐姐。”

    薛蟠哈哈笑着,让薛宝钗、贾环坐下说话。

    薛蟠忽然苦恼道,“我前面看环兄弟的那路刀法很好,后面看这套剑法更强,环兄弟,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刀剑双@修,刀法剑法都学一学?”

    贾环笑道,“蟠大哥想都学,小弟自然会都倾囊相授。”

    薛蟠喜不自胜道,“好兄弟!”

    薛宝钗掩嘴笑道,“哥哥,妹妹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薛蟠说道,“妹妹有什么话,尽管说来,咱们兄妹,怎么还这么客气?”

    薛宝钗笑道,“哥哥听妹妹一言,你要是真想习武的话,只需要把那路刀法练好,就够了,这套剑法,还是不学为上。”

    薛蟠说道,“这是什么话?这套剑法,明显比刀法更强,我要是二者之中只能选其一,也应该学剑法才对呀。”

    薛宝钗说道,“哥哥,妹妹就直说了,得罪之处,还请哥哥担待。”

    薛蟠说道,“说说说,不论妹妹说什么,我都不会怪你的。”

    薛宝钗说道,“以妹妹对哥哥的了解,你要是学那路刀法,还有几分练出一些名堂的可能,要是选择学剑的话,可能连入门都做不到,这套剑法太过精妙高深,不适合哥哥你这样直来直去的性子。”

    薛蟠拧着眉头,抓了抓下巴,说道,“妹妹的意思,是我太笨,学不来这套精妙剑法呗。”

    薛宝钗点头道,“正是。而且,我看那路刀法,只有十八个招式,而剑法环兄弟只演示了一半,似乎已经有三四十招了,整套剑法招式更多,学习难度要比刀法高很多。”

    薛蟠转向贾环,问道,“环兄弟,你怎么说?”

    贾环说道,“那套刀法,确实只有十八个招式,剑法则有七十二个招式,是刀法的四倍,学习的困难程度,就不止四倍了。”

    薛蟠翻着眼睛,左思右想,实在舍不得放着看着就更厉害的剑法不学,只学习刀法。

    薛宝钗说道,“哥哥,妹妹不懂武术,你要是不相信我的分析,可以去请教一下孙叔,看他怎么说。”

    薛蟠击掌道,“妹妹说得对,环兄弟,你和妹妹在这里稍坐,我去去就来。”说罢,起身向厅外走去。

    厅上,只剩下薛宝钗、贾环二人。

    薛宝钗看着贾环脸上纯真的笑容,从王夫人的心中,对贾环产生的偏见,减少了几分,问道,“环兄弟,据我知道,你现在才八岁,怎么练成的如此高深武功?”

    贾环笑道,“练着练着就练成了呗,习武和读书一样,都没有什么捷径,习武要一招一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读书要一字一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诵读,如此而已。”

    薛宝钗说道,“那你一定吃了很多苦。”

    贾环笑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习武的日常,称不上辛苦;我现在跟着先生读四书五经,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相比之下,这个更加辛苦。”

    薛宝钗笑道,“环兄弟你既习武又学文,是打算文武双全吗?”

    贾环说道,“我们贾家是以武起家,习武是为了不忘祖志,学文走科举正途,是老太爷、老爷的殷殷教诲,我身为儿孙,当然不能辜负父祖的殷切期待。”

    薛宝钗掩嘴笑道,“有志气!”

    贾环咧嘴笑道,“宝姐姐不用夸我,只要别当我是在说大话就行。”

    薛宝钗自小便聪明伶俐,读书学习比薛蟠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薛父在时,常常感叹,可惜她生成了女儿身,若是生为男儿,必定能够撑起薛家家业,科举入仕,实现薛家祖祖辈辈的夙愿。

    薛宝钗听得多了,心中也留下了一个念想——她生为女儿身,无法科举入仕,哥哥薛蟠指望不上,将来一定要找一个配得上她,有上进心的夫婿,自己做好贤内助,教夫婿觅封侯!

    王子腾、王夫人和薛姨妈商议,让她和王夫人嫡子贾宝玉联姻,薛宝钗知道得一清二楚。

    薛姨妈大字不识几个,王子腾、王夫人的来信,都是薛宝钗为她读诵出来,回信也是由她代笔。

    在王夫人的信中,把贾宝玉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是这个世上再难找到第二个的优质婚配对象。

    薛宝钗对贾宝玉,抱有相当大的期待。

    这次进京,王家给她找的理由,是备选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实际上,早慧的薛宝钗,早就知道,以她的条件,根本选不上。

    且不说薛家商贾人家,和参选要求的仕宦名家之女,就不相符,薛家先祖,虽然也曾做个紫薇舍人,但那已经是三代之前的事情了,想往仕宦名家上牵扯都扯不上。

    再则,薛宝钗胎中带有一股热毒,身体丰韵,只是虚胖,算是带有隐疾,这一点也不符合参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