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文武双全
繁体版

第27章 深为盐政愁

    林府如今,算是林如海、林黛玉、贾环,再加上蒙师贾雨村,总共也只有二十来人,六千多斤番薯,也够他们吃的。

    番薯的味道虽然不错,但也不能顿顿都吃这个。

    林府如今虽然没有荣国府富贵,但是维持正常的官宦人家生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贾环买这么多番薯,自然不是全都要吃掉,要留出一多半,用于育苗。

    等《侠客行》的初稿誊写出来,已经进了腊月,扬州虽然地处江南,也已经飘过初雪,只是雪势和京城没法比。

    贾环在飘洒的飞雪中,向林黛玉展示《雪山剑法》,赢得她莞尔一笑。

    转眼,年关已近。

    这是贾环来到这个红楼世界,过的第八个新年。

    前面七个,都是在京中荣国府度过,这次却要在扬州的林府,和林如海、林黛玉一起过。

    年关之前,贾雨村因为要回乡过节,课业暂停。

    贾环和林黛玉,有了更多的时间,对第二部书《侠客行》进行修订。

    抄书虽然能赚润笔费,也能哄林黛玉开心,帮她打发时间,但终究不是正事,两个人每天之后抽出一两个时辰,用在这件事上,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四书五经正经课业上。

    贾雨村虽然告假返乡过节去了,林黛玉却能代替他,教导贾环。

    林黛玉现在的文气值,已经超过了40点,是贾环的三倍,当他的辅导老师,绰绰有余。

    况且,临近年关,巡盐御史衙门公务清闲,林如海也有了时间,陪伴林黛玉,顺便教导贾环。

    贾环给林黛玉说书,二人还把书稿誊写下来,汇集成书,去外边赚润笔费,当然瞒不过林如海。

    不过,林如海见他们两个,并没有因此耽误课业,林黛玉有了这件事分散心神,心情和身体都大有好转,林如海便听之任之。

    《三侠五义》被书铺雕版印刷出版之后,林如海还命人买了一套,看过之后,只觉词句粗陋,但是想到是七岁小儿编纂,没什么可指摘的。

    故事虽然离奇,但是多有劝人向善之语,主角包公为官清正,不畏强权,堪为官员典范,林如海对这个人物,颇为认可。

    至于两个七八岁的小儿,怎么能编纂出这么一部煌煌十万言的著作,林如海虽然纳罕,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认。

    或许贾环的天赋,不在经史子集上,而在此类话本小说上。

    但是,贾环这半年来,读书兢兢业业,课业进步明显,林如海挑不出什么错来。

    花二百两银子,买了几千斤番薯,虽然略显胡闹,但是钱是贾环自己赚的,番薯的味道也确实不错,林如海在这件事情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年前给贾政的信中,林如海自然不会提编书、买番薯的事情,重点都放在贾环的课业上,把他好好夸奖了一番。

    这一日,问过课业,贾环对林如海说道,“姑父,新年之后,小侄要告假几日,去金陵一趟。”

    林如海问道,“这是为何?”

    贾环说道,“先前小侄在京中,新年也会去东府祠堂祭祖,现在寄住在姑父府上,距离金陵不远,值此新春佳节,身为儿孙,总要去祖宅为先灵上一炷香,方显孝心。”

    林如海说道,“环儿,你有孝心,老夫知道,不过你年岁尚小,前番回金陵祭祖,是有你珍大哥作伴,现在你要独自回去,老夫实难放心。”

    贾环笑道,“姑父不必担心,小侄回去之前,先让人捎个信儿过去,一路上乘船而行,在金陵有祖宅老人接待,祭拜过祖陵,立即回来,来回两三日即可。

    “姑父要实在不放心,就让刘通赵顺跟小侄走一趟。”

    林如海闻言,沉吟了半晌,点头说道,“你既然有这份孝心,老夫不好阻拦,那你路上一切小心,早去早回,不要在金陵停留多久。”

    贾环领命说道,“姑父放心,小侄晓得。”

    贾环特意选择除夕之前,往金陵走了这一趟,赶在除夕当天返回,陪林如海、林黛玉吃年夜饭。

    去年此时,贾敏尚在,林家虽然人丁单薄,但是一家三口能够团圆,足慰人心。

    今年,贾敏仙逝,林家只剩下林如海、林黛玉这对寡父孤女,要是没有贾环,这顿年夜饭,不知是怎么凄凉景象。

    尚在贾敏孝期,林府即便是在新春佳节,也不能大摆筵席,贾环知道府中下人,和主人共处一室,反倒会吃喝不好,就没有强行摆出亲民姿态,只和林如海、林黛玉三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着闲话,时间倒也不算难熬。

    年关过后,林如海忙碌起来。

    出了正月,就是巡盐御史衙门,核消上一年盐引,发放今年盐引的日子,这是林如海每年最重要的工作。

    从今年开始,林如海已经进入到巡盐御史的第二个任期。

    第一个任期三年,林如海初来乍到,先要了解两淮盐业情况,又先后经历丧子丧妻之痛,着实无力对政务进行改革。

    如今得皇帝信赖,继续要在扬州巡盐御史任上,再干三年,林如海便想有一番作为。

    可是,两淮盐政,从前明开始,便是当下格局,其中虽然经历了南明与北元对峙的数十年战争,在大乾王朝定鼎之后,迅速又恢复旧观。

    大乾王朝立国已经近八十年,这么多年,两淮盐政,已经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像林如海这样的流官,一任三年,连摸排清楚其中的利益牵扯,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着手改革了。

    林如海面对这种局面,也有心无力,甚为忧虑。

    林黛玉和贾环,自然看得出他有心事,但是外衙之事,不是他们这样的七八岁孩童能够干涉插手的,帮林如海分不了忧,只能尽量不给他添麻烦,让他少为后宅之事操心。

    这个时候,京中来信,林如海看了,又多了一桩心事。

    出了正月,二月十二,是林黛玉的生日,在母亲孝期之内,这个生日也没有怎么过。

    《侠客行》书稿定稿,贾环让赵国基拿去找上次合作的书铺,这次书铺在审阅过书稿后,只愿意给400两润笔费。

    《侠客行》有三十多万字,字数是《三侠五义》的三倍,润笔费反而少了100两。

    因为,《侠客行》新派武侠风格,和当下话本小说的流行风格相差太大,书铺担心销量,润笔费给多了,恐有亏本的风险。

    润笔费不是贾环抄书的首要目标,只是搂草打兔子,顺手而为。

    400两就400两吧。

    二月过后,三月初二,是贾环的生日,算起来,他只比林黛玉小了二十天。

    到林府将近一年,贾环在这里住得心情舒畅,又因为抄书,得到“文武双全”的文气武气奖励,还得了两门刀法剑法,经常耍着木刀木剑练习,身量抽条很快。

    去年四月间,刚到林府的时候,贾环的个头,和林黛玉差不多,一年过去,已经比林黛玉高出半个头。

    林黛玉这一年,也长高了不少。

    虽然经历了丧母之痛,但是有同龄的贾环相伴,经常跟她玩笑玩闹,编书编故事哄她开心,林黛玉这一年笑的次数,比前面七年加起来还要多。

    身体也在贾环鼓捣出来的食补食谱的帮助下,比往年好转了许多。

    往年,在二三月间这样的换季时节,林黛玉总要犯一回旧疾,今年在贾环的精心照料下,竟然平平安安的过去了。

    阳春三月,扬州已经鸟语花香。

    林府尚在贾敏孝期,养不得花喂不了鸟,贾环便命人把花圃规整出来,种上了番薯。

    他去年花了二百两银子买的六千多斤番薯,一个冬天,林府上下二十来口人吃了两千来斤,剩下四千多斤,全都用于育苗,请林如海在姑苏原籍,和贾敏金陵的嫁妆里,分别划拨出一百亩地,试种番薯。

    林如海听贾环说,这番薯亩产能达到了三四千斤,怎么都不肯相信。

    江南的上等良田,夏秋两季庄稼,加起来的亩产不过七八百斤,其中水稻亩产能有五百斤左右,已经是好收成了。

    江南米价一斤十文钱,五百斤的产量,就是五千铜钱,银贵铜贱,大致能当四两银子。

    当然,实际并不能这样算,粮商卖米一斤十文钱,收购价肯定没有这么高,一斤能给五文钱就不错了,这样算的话,亩产五百斤的好年景,一亩地的收益,也只有二两银子。

    林家良善,地租只收三成,一千亩地,一季好年景的稻米,能收地租600两,再加上秋季地租,也有个两三百两,一年算下来,收入不足千两。

    番薯若是真能亩产三四千斤,就算与稻米同价,一年的收入,也能增加五六倍!

    关键还不是地主的地租收入,而是如此高产,对国家朝政,也能产生一些影响。

    林如海虽然没有做过亲民官,但也知道,民以食为天,只有让百姓吃饱穿暖,才能算是煌煌盛世。

    林如海先前去视察两淮盐场,看到那数万盐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辛苦劳作一年,除夕夜里的年夜饭,都见不到半点荤腥。

    两淮盐场每年产盐两三亿斤,朝廷只能收取七八十万两的盐税,盐工生活困苦,只是肥了大小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