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晋国沉浮录
繁体版

第五十章:宁绍府之行

    安宁五年九月二十日,马宪永正式下令,将在年底返回怀远照顾母亲。同时下令以马海晋代行晋公职权,刘愔、杜宽等辅佐。如遇重大事务报请怀远府。同时宣告明年是母亲百岁寿辰,让马海晋准备,待五月前返回庆祝。

    十月初,以马海晋为主导,韦昊英等人参与协助的基础上,以中书令刘愔领衔,马海晋、韦昊英等上书马宪永,重点是海山洲中心的北移和经营宁绍府。题为营建宁绍府,保障全东南

    大意是:

    今我东道地域以海山洲为中心,北抵浙东,西邻福兴府,东南两面皆为大海。而新得之宁绍府距离海山洲之兴北府约一千五百里,而离宁安府则约两千里。相距甚远,联络不畅。目下,李万杰荣膺江海左丞兼领浙东,与我友善,尚可无虑。然异日如有变动或者狄羯封锁海域围困突袭,宁绍府及昌宁县则实难久守。因此东道中心应该逐渐北移,以兴北府为宜。

    兴北府南有怀远,境内水陆纵横,经光化可抵宁安府,经东林可抵通远。宜继续扩大兴北府,改名为宁庆府。同时为保宁绍府之安定,以及昌宁之安全。宁绍府以静谧为宜,而飞扬岛、宁光岛及收复之岱阳岛、双卡岛及附近原有之子母、落叶岛等大小岛屿统归昌宁县。宁绍府之财赋可集中于飞扬岛、宁光岛,以确保昌宁之安全。同时,可将飞扬岛、宁光岛等地驻军统编为安北军,设都统制。以知县方明轩兼都统制,林威为副都统制。

    宁绍府境域东北两面皆海,西有明戍山可抵会安府,南有天湾山可通临海府,会安府、宁绍府及南部之临海府,西南之东阳州皆乃昔日繁华富庶之地,今虽狄羯凌虐,损失惨重,仍然远较他处殷实,仅此四地人口无虑四百多万,而我海山洲境内如今人口只有三百万,且狄国限制人员来往,生长有限。宁绍府境内原有大湖两处,灌溉沃野良田,然今日皆已所存无几。境内盐场甚多,且毗邻会安府及始宁园,可耕山田,保护湖泊水道,渐成沃野。而宁绍府之财赋除缴纳贡赋外,许以自留。然大部宜储存于昌宁县。同时确保海道安全,确保我海山洲所需之物资可从宁绍府而来。

    于我而言,宁绍府及昌宁县为我最北之门户,亦是我深入狄境内之唯一前沿,故应竭力死守。然而宁绍府毕竟距离我之核心尚远。而南部之连山、连海县距离宁西较近,联络通畅。因此可将昌宁之储存适量转移到江口岛、岚山岛等地。而宁绍府境内之要地于我而言,则在东南之象亭县。象亭为昌宁与连山县之中,因此如若宁绍府有危机,则可渐次撤往昌宁、象亭,然后逐步南下连山、连海。因此在象亭必须以我之人员为主,对狄羯境内之官员,则恩威笼络,使其名为狄官,实为我官。而对宁绍府尤为象亭百姓,则大施恩赏,使其为我所用。宁绍府境内目下尚有民众六十余万,如若六十万人有近半为我所用,则宁绍府必为我有之,进而可以逐渐渗透整个浙东,再以海山洲之势力向西道前行,则江海万里之地,数百万之民众则皆可为我所有。

    宁绍府西面为我始宁园之区域。始宁园地域如今尚有五十余顷,每年为我贡献财富不在少数。而我今有宁绍府,则始宁园之后方可有保障。宁绍府肥沃之地仍宜密建庄园,名为民产,缴纳赋税,恭顺守法,实则招募亡命,渗透四方,敛名器财富贿赂狄官,用彼之财办我之所事。则宁绍府必将成为我在内陆之前哨核心。

    宁绍府以李景文为知府,李景文忠心才具自可无疑,且李家与国有姻亲,则李家必将感恩于我。然而仍需戒备,可遣吕亮卿一族之人或他人继续经营昌宁,确保后路。同时以我之亲属心腹密布始宁园、象亭、昌宁等地。目下还宜赴昌宁、宁绍寻找良才,结以恩信,则可使宁绍府避免成为一家之地。

    狄羯自夺大卫为正统以来,已经近七十年。然而境内各种匪患不减,实则因为狄羯凌虐非其之族群,不可一体宽仁对待。臣等观察近年来狄羯之情形,三十年内必将小乱不止,且会有惊天大乱,而东南必将为首义之地。我海山洲孤悬海中,自可保无虞,然而东南为我财富命脉资源之所系,我之民众大部为东南民众之后裔,故对东南局势不可等闲视之。

    就我对东南方略而言之,孤守海山洲为下策,占有全部江海行省为上策,然上策,以我之实力绝无可能。而中策即争取影响控制东南财富富庶地区。无论彼之地方为狄为卫或为他,只要于我有用,皆可结纳。然目下仍以狄羯为主,且狄羯北方为其中枢核心所在,我即便结纳东南英豪,仍应对狄羯恪守前约,除非狄羯南方整体崩塌。

    狄羯整体崩塌,于心里而言则可为幸事,可慰昔日血战狄羯之先王及元老重臣之心。然而就我之安危而言,如若狄羯整体崩塌,则东南必将纷乱,群雄无主,不利于我之稳定。四处匪患海盗纷涌而起,必将影响我之财赋和人口生聚。故对狄羯和东南,不可使其乱,亦不可使其安。安则狄羯可集中东南财富兵力蚕食甚至鲸吞于我,乱则匪患海盗袭扰于我,皆不利于我之生存。只有狄羯之东南不安却不大乱,则可使我有利,使我安全得以发展。对狄羯东南之大乱宜协助平定,然对于小乱,则可视情而定。平大乱则我可加官进爵,家业不坠,对小乱视情而定,则可使我进退有余。

    刘愔、马海晋、韦昊英的计划得到了马宪永的极为赞同。此奏疏名为营建宁绍府,然要点则在于以宁绍府为根基,在浙东开花,进而争取结果。实际上是以宁绍府为北路据点,以连海、宁西为南部据点,海山洲为大本营,进而争取影响整个江海行省。是一个打着温和的幌子为名义的积极进取的计划。同时考虑到了狄羯东南的局势,并做出了对策。

    十月底,马宪永让刘愔、马海晋给张浩博下令,让他继续扩充营建兴北府,而名称暂不变动。同时,马宪永也有了一个计划,趁自己还能行走的动,想亲赴宁绍府和昌宁县去查看,寻找人才。不过这个计划他没有和任何人说,因为他目下的当务之急是准备母亲明年的百岁寿辰。准备在母亲百岁寿辰之后,择机前往宁绍府。

    十二月十日,马宪永、张铭静、马海宁等启程前往怀远府。马海晋、刘愔等人恭送。二十三日,马宪永、张铭静一行等抵达了怀远府。

    抵达怀远府后,马宪永、张铭静就去怀远宫觐见母亲。刘婷娜这段时间也听说了宁安府的一些事,对马海晋的表现很是感到高兴。而看到张铭静也和从前一样,是十分的感到高兴。刘婷娜同时询问了王弘博、田欣澜的身体情况。

    这已经是仅存的两个元老了。故而刘婷娜十分关注他们的情况。马宪永告知二人身体尚可,还有想来怀远探望的打算,刘婷娜很是高兴。

    安宁六年正月,马宪永在怀远府陪同母亲在此过年。

    四月中旬,马海晋夫妻、马海阳夫妻及已经卸任的王弘博、田欣澜和李绍铭等从宁安府长途跋涉来到了怀远府为五月十三日刘婷娜的百岁生辰庆祝。李绍邦也被邀请而来。

    五月十三日,刘婷娜的百岁寿辰,海山洲所有官员或者亲自前往,或者派人携带厚礼前往怀远府为刘婷娜祝寿。远在宁绍府的李景文无法前往,派儿子李凯勤携带的各种奇珍异宝前来祝寿。李凯勤代表父亲及宁绍府和昌宁县献出的珍奇最多,有千辛万苦转运来的已经调教好的适合南方的名马二十匹,这实际上是献给马宪永父子的。另外有纯金纯银打造的酒杯各一对,上写福寿二字。还有定窑瓷碗及各种瓷器、龙凤玉玦、西域和田玉、精美刺绣、锦缎布匹、各地特产茶叶蔬果、代北毛毯、代北风味小吃,以及金银首饰香料和名贵药材等。李景文为此花费了约数十万贯。李绍邦则直接报效了粮食五万石、钱二十万贯、蔬果茶叶各两千斤、猪羊各百头。其他各地官员也都有不等的报效。

    刘婷娜的寿辰,马海晋、马海阳夫妻都要前来。刘愔则留守宁安府,刘愔清廉,没有什么财富,不过刘愔文采好,字也好。就亲自撰写了名人名家的祝寿诗让马海晋代去。

    王弘博这一年也已经八十九岁,田欣澜也八十岁了。二人不顾老迈之躯,也都亲自前往。刘婷娜对这两人的到来是十分高兴的,这是仅存的两位元老了。尤其是王弘博,这是目下在世最长的元老了。刘婷娜让二人坐在自己的两旁,一起接受众人的祝贺,二人也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婷娜的寿辰宴花费不少,由马海晋、赵惠雄等筹办,各种花销约七十多万贯,但是马宪永、马海晋都是在所不惜,因为这将是刘婷娜最后一个整寿了。为了不至于过度让地方破费,马宪永特准从宁安库里调用了三十万贯和金银上万两,加上李绍邦报效的二十万,实际由马海晋、赵惠雄筹措的并不算多。但是无论是马宪永,还是刘愔、马海晋都知道地方必将摊派不少。因此在安宁四年底就下令怀远府免除两年田赋,通远州和远南县也是两年,其余各地一年。

    刘婷娜寿辰后,马宪永向母亲告知了自己想去宁绍府的打算。马宪永这一年也六十九岁了,刘婷娜是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远行,但是见到马宪永决心已下,也不再强求了。

    五月二十日,马宪永让马海晋、马海阳返回宁安府,办理留守事宜。他则和张铭静准备出发,马宪英也想和弟弟去,但是放不下母亲。最后决定张铭海、裴孝凝陪同,段进光、曹友庭、曹友忠、于宁清、刘进瀚等及亲随总计二十人陪同。张铭海外出,则以崔宁政代怀远宫留守。马海晋让于宁清、刘进瀚千万要保护好马宪永夫妻,二人自然不敢怠慢。

    六月一日,马宪永、张铭静拜别母亲。百岁高龄的刘婷娜看着年近七旬的儿子要远行,内心不忍,但仍然坚强。

    辞别母亲后,马宪永一行启程,七日抵达了兴北府。张浩博治理兴北府已经五年了,在裴孝安、李绍晏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对兴北府城的建设。兴北府城是原有兴北县和东兴县交界地而建。经过多年的建设,兴北府城的规模也颇为宏伟,大小城门十二座。虽然还不及怀远府和宁安府,但是也基本可以容纳日常所需。马宪永告知张浩博,让他继续扩充府城。要在府城内继续择地在三年内建一座城池。马宪永虽然没有明说中心北移,但是张浩博也知道兴北府将会继续升级扩大。

    六月十二日,马宪永一行离开兴北府,乘船从兴北府出发北上。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到七月十三日抵达了飞扬岛。这是马宪永也是所行人中第一次来到飞扬岛。马宪永去过许多地方,包括狄国的大京,但飞扬岛,这个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而张铭静则不是第一次来飞扬岛,徐娜、马心文去世时候,她曾和马宪英一起去过。但和马宪永来,则还是第一次。

    飞扬岛的气候与海山洲及其他地方不同,冬暖夏凉,温和湿润。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刚踏入飞扬岛的土地,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众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马宪永则说:“张利海当年果然有眼光,为父亲找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

    在场之人大多都不知道张利海这个人,即便是张铭海也是一知半解,听过而已。张铭静听父亲说过,但也并不了解,说:“就是那个曾经叛乱的人。”

    马宪永:“是啊,张利海能文能武,其才不可量。论学识,甚至在父亲、岳父和子建叔之上啊。”

    张铭海:“那他为什么叛乱?”

    马宪永笑着说:“原因很多啊,而真正知道的人已经没有了。”

    马宪永接着说:“当年随父亲流亡的人中,张利海是年龄最大的。也是他建议以飞扬岛为基地,占领海山洲,才有今天的。可以说他是大功臣,虽然后来叛乱,父亲还是不忍心杀他,最后选择了流放。并放在功臣图里。”

    确实,张利海当年的叛乱,是多种原因错综复杂的结果所致。有张利海自己的原因,也有孟沛菡的唆使,甚至有马文慧、张璇强、田欣勇的故意激怒原因,而这些人都已经不在了。而当年参与过平乱的人如李辉宣、高延恭、曹翰卿、段宏畅等也都去世了。如果张利海没有叛乱,晋公故友功臣图中,他的排名至少也是第五名,会在王弘博甚至曹允恭之上的。

    进入飞扬岛后,众人一直在逛,在寻找,这里确实让他们很喜欢。午后,他们在一小酒店吃饭,多是浙东风味为主,以鱼为主。毕竟这是个海岛,捕鱼业是主要生存方式之一。

    午后,他们继续前行,当夜在城外一个客栈休息,而没有急匆匆进城。这一天里,虽然没有进城,但城外乡间的景致已经很吸引他们了。次日一早,他们进城。

    飞扬岛的城池是以原马文慧的都督府逐步扩建而来的,都督府成为了内城。而在外修建了外城,徐娜时代正式成型。其城门有十二座,内外两城。马心文、徐显庆、韦昊英、李景文时代继续加以完善,重点是打造了城防设施。徐娜马心文时代,徐娜、马心文就在都督府也就是内城办理事务。而徐娜马心文去世后,徐显庆就建议自他开始以后之人不能随便进入都督府内城,都搬往内外城交界地带居住和处理公务。

    飞扬岛的城池就是昌宁县的县城所在,虽然只是县治,而且地域也不大,人口也被压缩到二十万以内了,但是却更加富庶了。

    进入县城后,张铭静就成了向导,毕竟她来过,不过也已经时隔多年,许多地方已经不存在了,不过大方向还是记得的。

    马宪永一行一路还打听方明轩、李凯勤的品行。百姓们大多不敢对当官的加以评论,但也有胆大的会说那么几句。不过就百姓生活而言,还是可以将就的,这其实已经不错了。而从怀康州到昌宁县这近七十年里,还活着的人对徐娜时代是比较怀念的。而管理最强有力和严苛的则是韦昊英治理时代。这其实都是意料之中的。徐娜时代,马文慧对徐娜信任有加,怀康州有诸多特权,赋税并不交付宁安府,而是自留使用,当然有部分直接交付马文慧的公府库。韦昊英是个武将出身,自然管理手段严苛。

    一行人进入城池后,就四处看。因为这些人除张铭静外大多是外地人,也都是第一次来,而马宪永、张铭静、张铭海、裴孝凝都是六十多的人了,虽然保养的不错,但毕竟上了年纪。而他们对许多都很好奇,穿着也比普通人强很多,自然引起了注意。这个时候,几个巡街的差役就发现他们不对劲,就上前要拿他们。张铭海要给钱打发,但这些人拿了钱依然不走,执意要带回去。曹友庭、曹友忠、段进光是武将出身,就要动手。被马宪永、张铭静拦住。然而这帮人不依不饶,要带他们进牢房。

    张铭静这时候对马宪永说:“我可不希望跟着你还有进牢房,再进去就是第三次了。”

    于宁清也说:“晋公如进去,必将有损体面和威望。”

    马宪永觉得妻子和于宁清说的很对,没办法,就只有动手了。在场之人,都是身手不错的,不过于宁清、裴孝凝是最弱的。自然成了重点打击对象,不过马宪永一行有约二十人,很容易的就打发他们走了。

    马宪永一行殴打了衙役,自然事情就闹大了。官吏随后就派人去四处缉拿他们,不过马宪永没有出面,而让张铭海、曹友庭出面。其实他们两个也够方明轩喝一壶了的了。方明轩前去迎接。

    方明轩是一任知县,刚刚上任没有一年,以前是军人出生,今年也才三十七岁。手下的人也都不可能认识马宪永、张铭静等人。李凯勤是李绍铭的孙子,李景文的儿子,不久前刘婷娜寿辰上见过马宪永、张铭静等人。不过此时正在外地公干,没有回来。

    于是之后的几天里,张铭海仿佛成了主人,带着马宪永四处逛逛。而方明轩总感觉不对劲,感觉到这不是一般人,认为这极有可能是马宪永,但还是不敢确定。七月二十日,李凯勤返回了县衙,方明轩告知了情况。李凯勤前去一看,确定这是马宪永、张铭静。方明轩、李凯勤赶紧前去迎接请罪。

    马宪永夫妻没有计较这些。方明轩则将都督府内城赶紧继续打扫干净,让马宪永在内城都督府马文慧故居中居住,并从安北军中抽调人员防守。

    马宪永这时第一次在父亲飞扬岛故居中居住,这里还留有不少父亲马文慧当年使用过的物件,睹物思人,十分伤感。

    马宪永夫妻在这里住了三天的时间,然后又听取了方明轩等人的呈奏,大体是比较满意的。对方明轩也比较满意,对年仅十八岁的李凯勤很是赞赏。晋升二人为正六品奉直大夫。

    七月二十五日,马宪永一行离开飞扬岛。临行前带走了一些父母在此用过的物件,还有飞扬岛的一把乡土。同时也去拜谒了徐娜、马心文的陵墓。在李凯勤的陪同下向西南抵达了宁光岛,在此居住了三天。

    八月一日,马宪永一行从宁光岛西行抵达宁绍府最东侧的穿山场。这是宁绍府的最东侧港口,也是一座盐场,是宁绍府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众人在此游览一番,破感觉纸醉金迷的意味,然后一行继续西行。

    八月三日,在宁绍府城内,李凯勤带马宪永在宁绍府的一座戏楼听戏。马宪永、张铭静、张铭海、裴孝凝对戏都没有什么兴趣,不过李凯勤盛情接待,他们也不好拒绝。段进光等人倒是颇感有意思,比较入迷。

    说是戏楼,但除了唱戏,也有杂技说唱等表演。他们对一个唱曲的姑娘产生了兴趣,听旁人说,这个姑娘只有二十一岁,叫丹丹。因为年轻且唱的好,很受欢迎,是戏楼的头牌,被许多豪门大户和富商争抢,但是丹丹虽然年轻有气节,不肯屈从。这一天,也发生了争抢的场景,被马宪永一行看到了,争抢的人还都上台动手。

    刘进瀚是穷苦人出身,最见不得被人欺负,就主动上前救下丹丹,但却引起了其余争抢的围殴。马宪永见状,只能让段进光等人跟着上,把丹丹救了下来。

    李凯勤这时候出来说话:“众位,何必如此啊,都是来消遣解闷的,何必大打出手啊。”

    那些人都说老子花了大价钱来听戏的,被搅扰了,要赔偿。

    李凯勤、于宁清叫来了戏楼的老板,说:“掌柜的,丹丹和她的家人,我们都买了,你开个价吧。”

    戏楼老板不愿意轻易就这么卖出去,是左推脱右扭捏的。

    李凯勤这时候说:“我出一千两,怎么样。”

    戏楼老板及众人见有人出这么高的价买一个人,自然是同意了。随后马宪永带着丹丹离开了戏楼进入宁绍府李景文的宅邸。

    李景文见儿子领着马宪永来也不打招呼,很是不高兴,责怪儿子处事不周。马宪永则为李凯勤说好话,李景文自然不能责备。

    当夜,李景文安排马宪永在府邸休息。马宪永、张铭静则留下了丹丹在自己的卧室。

    丹丹:“小女子丹丹,谢老爷、夫人救命之恩。”

    马宪永:“小姑娘,起来,快起来。”

    丹丹:“老爷、夫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愿做牛做马,终身服侍。”

    张铭静:“丹丹,你叫什么,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

    丹丹:“我姓马,就叫丹丹。是中原豫州人,因为战乱饥荒流离失所,和哥哥、弟弟逃荒。后来哥哥、弟弟被征兵,战死了。我被卖到了戏楼,学唱曲。”

    马宪永:“和我一个姓,是本家啊。”

    张铭静这时候悄悄对马宪永说:“你是不是也想学父亲收义女啊。”马宪永说:“怎么不可以,不过她二十一,都能当我的孙女了吧。”

    张铭静:“还是义女吧。海婷嫁给王峰睿后,我身边也好闷啊。”

    马宪永:“嗯嗯,好。”

    张铭静:“丹丹,你从今以后就跟着我,做我的女儿吧,怎么样。”

    马丹丹:“谢夫人,老爷,夫人大恩大德,丹丹永生不忘。”

    马宪永:“怎么还叫老爷、夫人啊。”

    马丹丹:“谢父母大人。”

    就这样,简简单单地,马宪永夫妻收养了一个女儿。其实张铭静这已经是第二次收养孩子了。

    次日,马宪永、张铭静让人给马丹丹重新洗漱打扮一番,马丹丹果然跟换了个样子似的。马丹丹虽然是唱曲的,不过也耍过杂技,而杂技也有一些武艺的成分,故而还会些最简单的功夫。马丹丹与马海婷的内敛乖巧不同,也与当年田欣澜的干练不同。她很讨人喜欢,有灵性。她在,总能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缓解心理压力。

    这几天里,张铭静和裴孝凝一直由马丹丹陪伴着。而马宪永、张铭海、于宁清则和李景文父子在商议着宁绍府的事情。因为马宪永身份特殊,故而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府衙后堂,对外则以是李景文的族叔做掩护。如果外出,马宪永、张铭海、于宁清也只是跟随,但尽量很少外出。

    李景文治理宁绍府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对宁绍府的情形已经熟悉并有了了解。趁此机会向马宪永提出了自己治理宁绍府的意见:

    李景文:“宁绍府重要且特殊,宜用狄国年号,按时按需缴纳赋税,以争取狄羯的支持和认可。因此,自然难有余力向海山洲缴纳赋税。不过可由昌宁县或者海山洲派人在宁绍府经营事业,会想办法特殊优待,让他们向海山洲缴纳赋税。另外可以在宁绍府购置土地兴建庄园,或者派人在宁绍府周围地方购买土地结纳权贵,以经营产业。另外,宁绍府受战乱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休养,已经通过李万杰向狄国朝廷奏请免除了宁绍府今年的税收。”

    马宪永允许了李景文的计划,于宁清则建议道:“李大人考虑周全,今年我们就宜派人在宁绍府开始经营产业,开垦山田,经营盐场,需要李大人多多关照。同时还请李大人转移部分实在生计艰难的人到连山、连海等地,这样既可以减少李大人的负担,也为连山、连海两地增加劳动力。”

    李景文:“这个我可以尽力办理,应该问题不大。”

    马宪永:“象亭的情况如何。”

    李景文:“象亭是宁绍府最东南的县,离连山很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目前在册人口约五万人左右,田地约二十万亩,主要是涂田和山田,每亩地一般都可年产两到三石。虽然也有水旱和大风影响,但大体来说,是个好地方。”

    马宪永:“这个地方一定要守好,它距离连山近,一旦有事,可从此撤离。”

    张铭海还询问了李景文此地的生产状况,李景文答复道,浙东人多地少,自然是寸土不舍进行耕种,而且有许多新式农具。如一种叫耘荡,大约长一尺多、宽约二寸、形如木屐的木块,底列短钉二十余枚,上面贯以竹柄,长五尺有余。耘田之际,农人执之,推荡禾垄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况所耘田数,日复兼倍。

    于宁清:“有如此器械,请李大人代为购置,在宁安府一带仿制使用。”

    李景文:“这个没有问题。”

    结束了与李景文的交谈后,马宪永与张铭海、于宁清返回住所。于宁清向马宪永建议道:“晋公,李景文为官一方,而且两地为官,虽然忠心可嘉,但毕竟独任一面,不可不预做准备。宁绍府邻近会安府,东阳州,距离大卫国从前之行在临康府也不远,是最富庶的地方。臣建议在象亭、昌宁及其身边多布人员。另外有些购买物件的事,可不必找他,可自行派人购置,然后转运,避免全部依赖于他。”

    张铭海:“宁清所言有理啊。”

    马宪永点了点头,然后说:“宁清,你这几天带人先购买有用的器具,然后交给曹友庭,让他能够转运的就运出去,有些东西带不走,但可以花重金买来图样,回去方便制造,最好能带走一些人和工具。”

    于宁清:“臣遵命。”

    之后的七天里,于宁清、曹友庭就办这件事去了。段进光、曹友忠则守护在马宪永夫妻周围。

    八月十三日,马宪永一行离开宁绍府,经过一天的行程,来到了宁绍府西面,会安府东侧的始宁园。这里是马宪永最熟悉却也是最好奇的地方,他听父亲说过多次这个地方,如今他终于来到了这里。

    管理始宁园的是徐显辉,也已经六十多了,不过身体还可以。徐显辉盛情招待了马宪永一行。虽然始宁园已经今不如昔,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始宁园依然占地有五十余顷地,总计约五千多亩地,每年的收租和药材收入都不少,大部分足可以自给自足。这里除了亭台楼阁,还有乡间别墅,农林牧副渔业无所不包,既种植粮食,也种植蔬菜瓜果,不过树木被砍伐了许多,其余粮食、药品、农具、果蔬、酒、布匹等都储存有不少,还藏有部分兵器。在始宁园耕种的还有约六百家约数千人。

    马宪永在此度过了一个中秋节,同时让徐显辉犒劳这些佃农,不要对他们过度剥削。马宪永对手下的人也都十分犒赏,众人都很感激。刘进瀚是粗人,这几天则是大吃大喝。马丹丹也跟着马宪永夫妻在此享受了几天,这是她二十一年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张铭海、裴孝凝也是第一次来到此地,也在此舒心惬意的生活了几天。

    与其他人不同,马宪永、张铭静则游览了始宁园,他们是这座始宁园的真正主人,然而很少来这里。作为主人反而对自家十分陌生,他们让徐显辉陪同,游览了这里的许多地方。同时也想起了父亲马文慧和周颖圆。

    八月二十五日,马宪永一行离开了始宁园,临行前二人无数次回望此地,下一次将不知是何时,甚至是否还会有下一次,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还算是有幸,而母亲刘婷娜一生也从未来过此地。

    从始宁园出发后,他们没有东兴经过宁绍府。而是一直向南,经过了新昌,由新昌向南,则是会安府与宁海府的交界地带。这里山势险峻,前代曾有造反之人据此抵抗官军。而此地还有一关口,名曰虎熊关,是会安府到宁海府的必经之路。从虎熊关南下,就到了天湾山,然后东行,抵达了临海府,然后再向东又到达了宁绍府的象亭县。这一路走了约大半个月,到了象亭县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二十日了。

    马宪永一行之所以绕远而来,实际上是为了查看宁绍府附近的地形。而于宁清出身浙南富户,对这一带相对比较了解,而所经之处都详加注意,夜晚则记录下来。来到象亭县后,于宁清向马宪永夫妻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即由人出面拜见象亭知县黄明焕,对其以重贿,为以后在此发展提供方便。马宪永觉得很大胆,可行,就决定由张铭海、于宁清、曹友庭三人出面。

    见一任地方官是不那么容易的,经过多方打听请客送礼,打听到了黄明焕的习惯和爱好,这个人不是那么爱财,但生性风流。张铭静给张铭海、于宁清出主意,搜集文玩字画和美女。象亭本地拿不出手,恐怕也不一定为其所爱,就让曹友忠、段进光从宁海赶紧找。最后直到十月底才找到了一些像样的,觉得可以拿出手的东西和美女。

    十月二十七日,张铭海、于宁清、曹友庭通过中间人拜见了黄明焕。直接行贿给钱给东西那是最愚蠢的,于宁清是没落富户出身,有一定的经验。就以请黄明焕鉴赏作品的名义让他收下了三件珍玩字画。而美女,黄明焕不敢明着收,不过最后还是收下了。拿人钱财,自然与人办事。

    张铭海:“久仰黄大人高雅,今日得见,甚为荣幸。”

    黄明焕:“不敢,不敢,张老爷过奖了。”

    张铭海看见黄明焕收了礼,却依然有愁容,就问及何事。

    张铭海:“黄大人,这几天有什么烦心事吗?”

    黄明焕:“不瞒张老爷,上面催粮催得急啊,河江省连年战乱,军粮年年都要从江海省来,虽然知府已经建议免除了本地的赋税,但上面说军粮不在赋税范围内,还得照缴,违令者要军法从事,目下还欠三万石。象亭虽然有不少田地,也不算太穷,可也经不住如此的催缴啊。”

    于宁清这时候说:“黄大人,我家老爷有个朋友,在宁海、会安府一带还有些田产,应该还能凑出四五万,权当给大人的军粮,应付了今年。”

    黄明焕:“当真?”

    张铭海:“绝不虚言。”

    黄明焕:“那就太感谢了,不过何时能完成交付啊。”

    于宁清:“最多二十日内,应没有问题。”

    黄明焕:“太好了,那就多谢了。如此帮助,诸位有何需要本官帮助的啊,总不能白那五万石粮食啊。”

    张铭海:“哎,能结交大人,是我们的福分,怎么敢让大人回报啊。”

    黄明焕:“有什么敬请直说。”

    于宁清:“我家老爷觉得象亭有山有海,又是往来贸易的要地,想在此置办些产业,只不过人生地不熟,不知这地......”

    黄明焕已经听出了意思,说:“这个好办,象亭最肥沃的地方是南部,农、盐都很适合,我可以帮助。另外象亭南部有三个小岛,叫做双晓岛、南山岛、火岩岛。火岩岛人烟最少,前两个地方虽然人不多,但土壤肥沃,适合耕种。前朝就已经有良田,后来人烟稀少,就逐渐荒芜了。”

    张铭海:“那就有劳大人,多谢大人关照了。”

    当夜拜见结束后,张铭海等人立即禀报马宪永。马宪永和张铭海签发手令,让于宁清立、曹友忠即带人出发前往宁光岛,调集粮食五万石,务必二十日内运抵象亭县。

    十月二十九日,于宁清带人来到了宁光岛,拿着马宪永、张铭海的手令,开始调粮。宁光岛的粮食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经过几天的调运,并从飞扬岛调来一批,很快凑齐了。

    十一月十五日,于宁清提前三天将五万石粮食交给了黄明焕,黄明焕大为高兴。于宁清对黄明焕说:“黄大人,这五万石粮食,三万石您交付军粮,其余的就您自己做主了。”

    黄明焕随后派人和于宁清南下双晓岛、南山岛。十九日,抵达了双晓岛,二十日抵达了南山岛。两岛人口加起来也不足万人,但是当地人说这两个岛可以种植稻米,还能养鱼塘,种植许多瓜菜。

    二十日,于宁清启程返回,二十三日回到了象亭县。和张铭海一起见了黄明焕,表示愿意在双晓岛、南山岛原有基础上开荒耕种。黄明焕表示支持,拨付了一些耕具和种子。

    二十三日夜,张铭海、于宁清见到了马宪永,提出了耕种发展这两个岛的建议,让其成为连山北部的屏障。人口可以从昌宁县及连山运来,距离近,比较方便,另外让李景文也放行人口,毕竟这也是他的地盘。得到了马宪永的同意。

    二十五日,马宪永一行离开象亭,然后又北上去了飞扬岛,命令方明轩、李凯勤以后要多在双晓岛、南山岛耕种,同时要建一些房屋。然后南下连山,连海县,十二月十日抵达了岚山岛。在此停留了一日,然后从岚山岛启程,直抵兴北府。因为途中遭遇风浪,回到兴北府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日了。

    回到兴北府后,马宪永就从兴北府南下,返回了怀远府是十二月二十八日了。

    此次马宪永出行,还是有所收获的。尤其是查看了宁绍府的地形,并事实上获得了两个小岛的使用权,还带回来一个马丹丹。

    马宪永将马丹丹带给了母亲刘婷娜,刘婷娜对马丹丹也很是喜爱,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张铭静舍不得,也没有办法。

    马宪永出行的这段时间里,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不过东林县八月发生了灾荒,幸而李卿泰处理及时,开仓放量,并有张浩博的支持,饥民没有四散,被控制在了东林县的范围内,而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另外就是杜坚于十月二十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岁。马海晋按照祖母刘婷娜的意思,追赠少师,通南军节度使,伯爵。

    安宁六年的正月,一切平静。然而二月二十一日,田欣澜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消息传到怀远府后,马宪永又得南下。他也七十了,不能总是这样奔波了。但是马宪永执意要去,张铭静、马宪英、崔宁政都去了。因为田欣澜看着他们这些长大,是姐姐,也差不多快成了半个母亲了。

    二月二十七日,马宪永四人及随从返回宁安府后,直奔田欣澜家中。马宪永四人是痛哭,哭的极为伤心,下令追赠诰命夫人。

    返回宁安宫后,刘愔、马海晋向马宪永禀报了一件事,即已经拟定了兴宁东康功臣录,请马宪永裁决。

    兴宁东康功臣录是旨在表彰兴宁东康总计六十二年里为海山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马文慧嫡系子孙不列入其中,分超品元勋和一二三等和义勇共五个级别五十人。

    超品元勋为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曹允恭、王弘博共五人;

    第一等为曹翰卿、王敏恺、董衡辅、顾琮峰、李辉宣、李宇新、费俊潇、杨婷、常丽玲、徐娜、马心文、马虎、王鸿刚、李宝、田欣澜共十五人;

    第二等为李良愬、段宏畅、史敬源、高延恭、张承宗、杜坚、杜宽、田欣勇、刘愔、李绍铭、崔宁政、张铭海、田安弘、王重晟共十四人;

    第三等为裴孝信、韦昊英、裴孝安、李绍晏、王重晟、田安弘、高敬武、徐显庆、程鸣松、张利海共十人。

    另外划设义勇一级,李绍邦、郭壮平、安大壮、林文明、赵勇虎、谢昌琰共六人。

    超品元勋划定五人是毫无疑义的,都是做过宰执级别的。王弘博是唯一健在的。王弘博资历比其余四人都浅,但却几乎贯穿了整个兴宁时代,参与决策了兴宁时代几乎所有大事,历练完整,故而得以跻身超品元勋。

    第一等都是方面大员或者是六部官、次官一级的成员。要么有过战功或者是久任地方的杰出者,普遍崛起于兴宁早中期。第二等是兴宁中期开始崛起的人员,大多是军人。多有南征洛那卡或者参加过与狄羯作战的功臣。第一第二等已经全部去世。第三等多是兴宁后期逐渐崛起的人,大都还在世。张利海因为叛乱,但毕竟有过功勋,仍然划在了功臣里,不过是第三等。义勇是指非官员出身的起自普通人的有忠义之心的人。李绍邦多次进献报效,故而列入其中。郭壮平、安大壮都是草莽出身,林文明、赵勇虎也是农家出身,参加了平定谢幼惠叛乱。谢昌琰大义告发父亲谢幼惠叛乱,也被纳入其中。

    这些人中杨婷、常丽玲、徐娜、田欣澜是女子,其余全为男子。刘愔、李绍铭、裴孝安、徐显庆是完完整整的文人出身,其余几乎都有军旅生涯。

    马宪永对这个名单表示满意,可以公布。

    同时刘愔、马海晋、裴孝安向马宪永提交了一份新的人员变动名单。将这几年六部不合格及年老的一些中层郎中、主事一级的官员如蔡文杰,林嘉维,于海滨,许昌黎、贺兰泰、孔杰瑞等十余人先后革职或者让其主动退隐。并提出了新的变动名单:

    宁安府知府于卓嘉升礼部次官;

    宁雄知县曹友渊升宁安府知府;

    安宁知县林文昂破格提升户部次官;

    宁祥知县方敬曦破格提升刑部次官;

    安宁、宁祥、宁雄三地知县交由这几年考试优异的方刚烈、裴明宽、辛仁雄出任。

    方刚烈是兴宁三十八年出生,裴明宽是兴宁三十六年出生,辛仁雄与方刚烈同岁,三人都是安宁二年考试的优异者,在礼部、学务司都任职三年了。

    马宪永同意这个变动,不过询问了这两个人的情况。方刚烈是怀远人,出身一般的家庭。裴明宽是东兴人,但与裴孝安一家并没有什么来往。

    马宪永这次出行对于宁清的能力非常赞赏,时年也只有三十八岁。就想提拔于宁清。

    马宪永:“于宁清能力出众,目前有无职位给他胜任啊。”

    刘愔:“中书六部目前都已满,恐怕在中书六部很难安排。”

    马宪永:“那府县一级呢。”

    马海晋:“府一级,恐怕只能是怀远府了,王老将军已经有卸任怀远府的打算了。”

    马宪永:“嗯,那就让王重晟留任都统制,怀远府让于宁清去试试。”

    马海晋:“是。”

    马宪永:“宁绍府、始宁园、昌宁县,以及双晓岛、南山岛都要开发,有无成才可以让他们去历练啊。徐显辉也老了,得有人帮他。”

    裴孝安:“两岛开发臣推荐钱益阳,沈光训,施明磊三人。三人都有经商和从事农田开发的经验,可以让他们去试试。”

    马宪永:“这三个人多大。”

    裴孝安:“钱益阳最年轻,刚三十岁,不过为人机敏干练。沈光训三十三岁,比较沉稳,颇有家资。施明磊三十六岁,看似圆融,但实际内心如其名字一样光明磊落,外圆内方。”

    马宪永:“不给职衔,让他们去干着试试。”

    裴孝安:“始宁园可以让安敬宁,田定义二人协助徐显辉大人。安敬玄长袖善舞,可以经商。田定义有胆识,可以补充其不足。”

    马宪永:“那宁绍府、昌宁县呢。”

    马海晋:“昌宁县建议王荣砚去协助,王荣砚现在在军中任校尉,可以协助方明轩管理军队。宁绍府建议柳敬亭、封舒明去。”

    马宪永:“这两个人是什么人。”

    刘愔:“柳敬亭三十五岁,东兴人。柳家是河东大族,祖上曾是最早流亡的一批人。柳敬亭还有一个弟弟柳林亭,三十二岁。他的家族在东兴、东林还有几个旁枝,比较有名气者有柳方言,柳礼僧,柳伯雄,柳瑞安等人,都在三十岁之间。”

    裴孝安:“柳敬亭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封舒明以勇武见长。而柳林亭爱好做生意。柳方言、柳瑞安稳重好读书,柳礼僧、柳伯雄则好舞枪弄棒,颇有武艺。”

    马宪永:“柳敬亭、封舒明可以去宁绍府,但是以什么身份去。”

    马海晋:“建议分别以同知、通判的身份去。”

    刘愔:“不可,宁绍府毕竟是狄羯的地盘,我们无法任命官员,还是建议以幕僚的身份去协助。”

    裴孝安:“是,还是幕僚身份好办。”

    马宪永:“是,确实还是以幕僚身份去,但是让他们多做多看少说。不要刺激到李景文,柳家那几个爱习武的兄弟可以让他们从军历练。”

    刘愔、马海晋、裴孝安:“是。”

    马宪永:“那就你们下令吧。”

    三月十五日,刘愔、马海晋以中书省名义下令:

    宁安府知府于卓嘉升礼部次官;

    宁雄知县曹友渊升宁安府知府;

    安宁知县林文昂破格提升户部次官;

    宁祥知县方敬曦破格提升刑部次官;

    安宁、宁祥两地知县方刚烈、裴明宽出任;

    王荣砚任安北军统制;

    田定义、安敬宁协办会安府始宁园事宜;

    安元林加防御使衔,李成川兼铁林军副都统制。

    柳敬亭、封舒明是以幕僚的身份去,而且宁绍府毕竟是狄羯地盘,因此不能下令,不过刘愔、马海晋给李景文写了一封信,让二人带去。

    钱益阳,沈光训,施明磊,则让他们去开发海岛,给了他们一万贯钱。其余自行筹措,并给了他们一道文书,让他们有事可以找方明轩、李凯勤商量。

    四月一日,柳敬亭、封舒明、安敬宁、田定义和王荣砚一起出发。

    四月十日,钱益阳,沈光训,施明磊筹措好后,带入前往象亭。

    三月的命令中,没有涉及王重晟。刘愔、马海晋顾及到王重晟毕竟是老将,已经六十二岁了,虽然没有多少战功,但文武兼备,威望宿著,不得不慎重。不过马海晋三月初就找了于宁清商议,询问他是否愿意去怀远府,而且明确表明是马宪永的意思和提拔。于宁清感恩戴德,也知道怀远府的地位,愿意去。但是于宁清建议:“王重晟老将军,有威望,不宜直接下令免职。臣可以先去协助他处理事务,待王老将军满意后,再行任命为宜。”

    于宁清的建议得到了刘愔、马海晋的同意。三月中旬,于宁清就去了怀远府。对王重晟是执礼甚恭,并前往怀远宫拜见了刘婷娜、张铭海、裴孝凝。谦恭有礼和稳重得到了元老的一致认可。之后的几个多月里,于宁清协助王重晟处理了许多日常事务,但事事都禀报王重晟,在外办事也都以王重晟名义办理,得到了王重晟和各级官员的喜欢和认可。连兴怀县的颜伯渊和怀通县李景耀也对这个于宁清产生了好感。本来王重晟如果退下,知府的人选,这两人最有希望,但于宁清从天而降,无疑堵住了他们。可是于宁清深通人情世故,与二人的关系还是融洽的。

    安宁六年八月十日,王重晟在彻底放心了于宁清后,奏请卸任怀远府知府兼都统制。八月二十日,中书省下令:

    王重晟加节度观察留后,上轻车都尉,留任宁安军都统制;

    于宁清同知怀远府;杜孝瑞为宁安军副都统制。

    这样,怀远府的接班事宜实际上已经安排完毕。为了尊崇王重晟,给其加了正四品的衔。而于宁清没有直接出任怀远府,为副职。杜孝瑞也没有直接出任都统制。

    十一月十日,于宁清正式实授怀远府知府,王重晟卸任怀远府知府,留任都统制。

    从二月马宪永返回宁安府后,马宪永也将于宁清带回的一些农具实物及图样交付中书省、户部、工部逐一仿造和试用。而于宁清作为直接带回来的使用者,从三月就开始在怀远府试用了。在拜见刘婷娜时候,就请准刘婷娜的同意,在安心园试用,半年下来,许多物件已经制作完成,并进行了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宁清已经有了打算,从安宁七年,开始在怀远府各地扩大试用,以提高收成。

    除了怀远府外,宁安府也在试用。林规横对兵器器械很感兴趣,但是对农具也有兴趣。从四月开始就根据图样让人仿造制作,制作好之后再在一个地方试验试用,然后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宁安府各地平原居多,不似怀远府相对而言地处中央,各种地形都有。因而林规横尤其重视水利和水车的使用与改进。他在于宁清带回来的高转筒车的基础上,根据宁安府的地形和百姓农民的使用经验予以改进,主要是利用海山洲木材多的情况,多用坚固木料制作,以确保器械的使用期限。又亲身和人实践操作,主张高转筒车和水转翻车配合使用,确保灌溉是时间和效率。同时还对纺车和织机也产生了兴趣,进行研究。希望能在海山洲也大力制造麻布、棉布。因为从于宁清回来的讲述说,狄国浙东和江南都已经大量生产棉布了。

    十二月初,马宪英、崔宁政返回怀远府。马宪永和张铭静则没有返回,准备次年再行返回。而刘婷娜自从有了马丹丹陪伴后,心情更加愉悦。马丹丹灵巧、活泼还可爱,又聪明能干,得到了刘婷娜和张铭海夫妇的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