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晋国沉浮录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妻儿争权

    兴宁三十五年上半年对洛那卡国的巨大胜利无疑刺激了马文慧,他原计划还想对麻逸国故技重施,但考虑到步子太大会得不偿失,而且麻逸国距离较远,所以就暂且放弃了,还是先巩固和发展在洛那卡国的利益为上,其余待日后再行定夺。

    下半年开始,马文慧在处理原有事务外,又有了突发奇想,他突然有称王的心思了,不过理性很快制止了他。下半年他频繁地去天威军、天鹰军,对军队的事务分外关心,不断鼓励程鸣松、高敬武,要让他们多担事儿,对马宪永、崔宁政要多帮助,实际上则是鼓励他们犯上。而马文慧在对外政策上,也变的非常强硬,不断派人渗透闽地和会安府,有些时候因为太过激烈,让哈珀尔、李万杰也非常难堪,哈珀尔和李万杰也让人带话给马文慧,要他适可而止,否则弄大了就不好收拾了。最终,哈珀尔在上面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了要出兵的准备,马文慧得知后才立即派人到闽州道歉赔礼和送礼,哈珀尔也就这样过去了,又和好如初了。同时马文慧为了积极南向,对宁安、思岭和怀远的剥削也就有所加重,在当年十月还闹出了一次百十人的小暴乱,亏多田欣勇、王鸿刚、李良愬等处置得当,及时的处理了。

    马文慧一连串的疯狂行为,让妻子和儿子以及崔子建,还有多年不问事务的老友张璇强也分外感到担忧,他们从十月底开始就不停地劝解马文慧,让他还是务持稳重宁静为上,但是马文慧总是虚与委蛇地应付他们。

    为了避免马文慧的进一步疯狂行动,妻子刘婷娜先和儿子商量,两人之后的几天里先后以各种名义召集田欣勇、田欣澜、杜宽、杜坚等人,言谈中已经流露出了一些意思,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

    而跟随马文慧多年的中生代元老中尤其又以王弘博、曹翰卿最具实力,也被召集,二人也都没有不同意见。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崔子建了,毕竟他时任中书令。

    刘婷娜之所以这么着急,一方面怕马文慧不理智之下做出不可收拾的事情,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刘婷娜感觉马文慧虽然年过古稀了,但并没有交权的意向,而儿子已经三十七岁的人了,如果他再不交权,儿子将来能否即位都是个问题,这实际上才是核心。

    十月二十日,刘婷娜带着去崔子建家和崔子建父子及杨筱婷商议此事。

    崔子建一家三人面对刘婷娜母子的到来是十分感到意外的,也不得不小心应对,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在客套礼毕后,五个人摒弃周围所有人开始商议。

    刘婷娜:“子建、婷妹,咱们都是四十多年的交情了,可谓是生死之交,又是亲家,文慧最近的所作所为你也看到了,你们作何感想啊。”

    崔子建:“嫂子,太尉毕竟上了年纪,人老了,古稀之人了,有些事自然有些随意,我们多体谅劝诫就能了。”

    杨筱婷:“是的,姐姐。”

    刘婷娜:“是啊,他是上了年纪了,所以是不是该休息了。”

    崔子建:“嫂子,你何出此言啊,你要做什么。”

    刘婷娜:“他是我的丈夫,我什么也不想对他做,我只想让他和我安安稳稳的生活,让他好好陪我,仅此而已。”

    崔子建:“那就好,我以为是......”

    刘婷娜:“你没有以为错,我是让他和我安安稳稳的和我生活,自然有些事他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一直在旁听着的马宪永和崔宁政,这时发觉了刘婷娜的意思是让马文慧退位,而马宪永开始以为母亲让他来只是为了再次集结众人的力量劝父亲而已。这时他开口说话了。“母亲,你真的要......”

    刘婷娜:“我意已决。我今天来只是希望获得你们的支持或者谅解,如果你们不同意或者告诉文慧,我也没有办法。”

    这时候敏感的崔子建、杨筱婷发现刘婷娜目光尖锐,语气严肃,丝毫没有了往日的和善目光,而且也预感到估计自己的府门外已经被刘婷娜派人包围了。

    崔子建:“嫂子,我也老了,老眼昏花,许多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也想休息了。”

    刘婷娜知道崔子建的话是在搪塞,但实际上也有默认和不干涉的意思。刘婷娜对崔宁政说:“宁政,你和宪永一起长大,我是放心的。”

    崔宁政:“我和宪永一起长大,宪永如同我的哥哥,宪英小时候就是我的姐姐,现在是我的妻子,我们是一家人。”

    刘婷娜:“那就好。”

    不一会儿,刘婷娜母子离开了。

    崔子建则叹气道:“哎,怎么会这一步。”

    杨筱婷:“你说她们母子会如何。”

    崔子建:“这实际上就是妻儿两人逼太尉交权,我们能怎么办,我们无法选边站,也选不了边啊。”

    杨筱婷:“那用不用给文慧提醒一下啊。”

    崔子建:“妇人之见,愚蠢,提醒了也没用,也不会听,反而会被怀疑。再说你现在能不能进去见到太尉都是问题了。”

    杨筱婷:“那她们母子会成功吗?”

    崔子建:“即便成功不了,太尉也得做出重大让步和变动。”

    杨筱婷:“那我们怎么办?”

    崔子建:“我们家没事儿,宁政怎么说也是他的女婿,我和他也是亲家,以及四十多年的交情,只不过我是不能干了,只不过是看自己辞还是被罢。”

    杨筱婷:“你下了,谁会上。”

    崔子建:“肯定是王弘博了,任命他做参知政事兼兵部时候就已经是公开了,再说他儿子也是你的侄女婿,我们家怎么都没事。宁政,你要注意尺度,对宪永和你岳父,一定要把握好,不可出格。”

    崔宁政:“是的,父亲。”

    崔子建:“哎,一个时代迟早要结束的。”

    刘婷娜母子的秘密行动,马文慧也不是没有察觉,但是他并不在意,他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过也确实收敛了许多。

    马文慧收敛许多后,马宪永又犹豫了,其实他还是害怕,虽然自己也有些能力和威望,但这些与父亲比起来,根本就什么也不说。

    而刘婷娜太知道丈夫和儿子的秉性了,他知道自己那相对温顺的儿子根本做不成这样的事儿,她必须亲自出面,而且她也确定没有任何人敢于对此事有什么异议和想法。

    十月二十五日,刘婷娜让马宪永、崔宁政请程鸣松、高敬武他们这两位副手在营中饮宴,然后将其灌醉软禁了起来。当日夜,马宪永、崔宁政秘密带领三千人进驻宁安府的枢要之地,同时刘婷娜则把李宇新调出,让他去思岭县给周颖圆送一些物品,李宇新也没有怀疑,因为以前也有这样的事儿。同时调费俊潇部亲军进驻太尉府四周,任何人不得进出。

    费俊潇对刘婷娜的命令是有怀疑的,但是马文慧曾有妻子的命令就是他的命令的话,即便怀疑也不敢不听了,只能是服从了。同时派了一部分人将张铭静、马宪英也同时监视了起来,怕与马文慧最密切的女儿和儿媳会给外通风报信。

    在一切安排停顿后,刘婷娜母子在深夜来到马文慧的卧房。马文慧见到妻儿才回来,以为是她们处理日常事务太累了。马文慧看到妻子后,给妻子让座,让儿子给母亲倒茶,然后说:“夫人,不要太累了,有些事让年轻人去做,你要多注意休息。”

    刘婷娜:“是啊,我们是多该休息,你也该多休息。”

    马文慧:“我还好,我自从去年那件事后,在夫人的管教下已经有所恢复了。”

    刘婷娜:“那就好,但是终究你是古稀了,我也接近古稀了,我们都该注意啊。”

    马文慧:“没事儿,我们还能继续,我还要等着回到海州和并州的那一天。”

    刘婷娜:“是啊,多么期待那一天。”

    马文慧:“一定能。”

    刘婷娜看着这个一直魂牵梦萦故乡的丈夫,心里真是无限的伤感。

    马文慧的思乡之情多年来虽然被掩藏,但梦中常梦到家乡,刘婷娜是心知肚明的。他觉的丈夫有时候就是个长不大的大男孩儿,想到此她落泪了,她真不想对丈夫如此,但他不能容忍丈夫无规则肆意的乱来。所以还是说出口了。

    刘婷娜:“文慧,你刚才不是说让年轻人多做些事,那么让宪永多做一些如何呢。”

    马文慧:“他在军中做的挺好的,地方上也练过,还想去那里。”

    刘婷娜见丈夫还没有松口的意思,就说:“我和你挑明了吧,我今天是希望你交权让位的,让给宪永。”

    马文慧大惊:“什么,让我让位。”

    刘婷娜:“是,让位。”

    马文慧:“我还好好的,为什么让位,宪永,你敢接吗。”

    马宪永站在那里支支吾吾不敢说,不过最后还是说:“如果父亲让我做,我自然当仁不让,父亲许多地方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危险。”

    然后针对马文慧过于急躁的南方冒进、西部渗透和征收过重的税赋一一进行了说明,马文慧没想到平时在自己和外人面前都很文雅稳重的儿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胆量,很是震惊,刘婷娜当时也有些意想不到。

    马文慧:“我不让,就不让。”

    刘婷娜:“你必须让位,这也是为你好。”

    随后拿出了草拟的命令,马宪永接任晋公、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节度使、江淮沿江沿海闽浙安抚制置使之位,包括狄羯授予的闽海路东道总管兼知宁安府的职位,并表示只要他签字盖印然后当众宣布即可。

    马文慧见状很不高兴,喊了声来人,但是无人应答。

    刘婷娜:“你别费心思了,李宇新被我派去思岭了,周围的人也都换了。”

    马文慧:“悔不该让你也同管亲军的。”

    然后又说:“哎,不过没有命令,他们也不敢不听你的啊。””

    刘婷娜:“你知道就好。怎么样,签字吧。”

    马文慧:“不,绝不。”

    刘婷娜和马宪永随后对马文慧进行了苦口婆心地劝说,但马文慧就是不签,他知道妻儿不能把他怎么样。而刘婷娜、马宪永也着实不能也不愿意把他怎么样,只好是继续软禁了。

    眼看局势陷入僵持,刘婷娜觉得不能这样久拖不决,连夜召集张璇强、崔子建、杜航、王弘博、马宪英来府中商议。几个人接到消息后都从床上爬起来连夜来到马文慧家中。

    刘婷娜对众人说:“我已经派兵封锁了宁安府,我不能让文慧这样乱来下去了,他这样会把我们带入不归路的。你们的意见呢。”

    众人对马文慧最近的疯狂举动都是有意见的,也都向他劝阻过,但无一不遭到了拒绝或者是虚与委蛇地对待,所以说他们对刘婷娜如此做,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是有些召集了,可没人敢说。

    张璇强这时候说话了,“嫂子,你准备要如何。”

    刘婷娜:“我意让文慧退位,宪永接替。”

    同时将逼迫马文慧让位的命令拿给了张璇强。

    张璇强看后说:“宪永接,是名正言顺的,也是迟早的,我们没有意见,对吧。”

    众人都点点头或者同意。

    张璇强:“但是你不能让太尉将所有职位都交了,这不合情理啊,而且现在的局势虽说安定,但隐患还是有的,有的职位不能让太尉全交了,如狄羯这个封官,虽然我们对内不用,但对狄羯是有用的,而且狄羯除了太尉是谁也不认的,也只有太尉在狄羯那里有威望,宪永目前还不可以。”

    众人以为然,刘婷娜也觉得有道理,问他该如何。

    张璇强:“嫂子既然做出了这一步,退已经没办法了,退了对你无所谓,太尉不会把你怎么样,可宪永就不一样了。太尉对宪永的看法,你是知道的,大家也是知道的。我的意思是逐步的退,你和太尉各让一步,太尉取名,你和宪永取实。开府仪同三司、宁远军节度使、江淮沿江沿海安抚制置使的职位让太尉交出来,这是可以的,太尉也估计不会有意见的。宪永这些可以接下来。”

    刘婷娜:“那其余的呢。”

    张璇强:“狄羯的官职还得是太尉做,而且仍然要保留,晋公也得保留。”

    刘婷娜:“这个可以。”

    众人也知道晋公只是爵位,狄羯的官职也离不开马文慧的威望震慑。

    张璇强:“关键是太尉这个职位啊。”

    刘婷娜:“这个也可以让他交出来啊。”

    张璇强:“子建,你说吧。让他们明白这个职位的意义。”

    崔子建:“好吧。我说吧。按照大卫曾经的制度,太尉是虚职,我们来到这里后,曾经也一度是虚职。但是从兴宁十四年编组新军开始,太尉这个虚职就有了实权,目前我们的军队主力是天鹰军、天威军和死士营。天鹰军是由原来的天雄军、飞雄军改编合并的,而这些军队占据目前六万步骑兵主力的一半以上,而且全部划归太尉府直辖,没有太尉的命令,任何人是无法调动的。这事情当初是太尉、璇强和我三个人参与策划和安排的,而且对外严格保密,没有任何人知道。之后的调动虽然都是以兵部、枢密院发文,但实际上都只是事后补个手序而已,真正的命令是太尉府太尉的命令令,或者有时候是我们三个人的签名。璇强退了后,就是太尉和我的签名。这几个主力没有太尉,或者和我的联名签字盖印,谁都调不动。即使是老杜和弘博,他们是知道的。你们这次调动,实际上是侥幸,因为两个副使被你们灌醉和软禁了,我也没有阻拦,否则宪永和宁政根本不可能调动的。如今你们让太尉交出其他职位,他也许没有意见,但太尉一职意味着兵权和身家性命,他怎么可能轻易交出来。退一万步讲,即使交了,宪永也未必能镇得住。”

    刘婷娜和众人这才意识到太尉这个职位的重要性,这倒反而更坚定了他为儿子争太尉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但是张璇强、崔子建都认为马文慧不可能轻易交出这个职位的。

    次日,刘婷娜和马宪永和马文慧再次商谈,让马文慧交权,并表示可以逐步来,果然,马文慧可以把开府仪同三司、宁远军节度使、江淮沿江沿海闽浙安抚制置使的职位让出来,甚至是晋公和狄羯的官职,但是一谈到让他交出太尉的兵权,就很不高兴,口气很强硬。

    马文慧甚至还对妻子说:“你干脆把我也发配到兰翁岛算了。”妻

    子被激怒的也不高兴了,随后和丈夫吵了起来。

    马宪永赶紧劝诫,外面的马宪英也赶紧进来。

    之后接连几天,无论谁劝都没有用,因为马文慧认为如果交了兵权,他有可能被彻底软禁了,他不是不相信妻子和儿子,而是担心儿子手下可能的阴谋人员。

    刘婷娜见谁劝都没用,最后决定在十一月五日派马宪英这个马文慧最疼爱宠爱的女儿去劝。

    马宪英进去后,马文慧知道她进来说什么,也是不怎么高兴的。

    马宪英:“父亲,你不要怪母亲和弟弟,他们也是自己人。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担心有人鼓动弟弟乱来。我也不劝你交出这个太尉的职位,但是我们也总不能这样僵持下去,这样会给外面的人以错觉,甚至让狄羯知道了会进犯啊,这些你想到了吗。”

    马文慧这时被点醒了,他其实不是没想到,而是几日来怒火已经让他有些再度丧失理智了,然后对女儿说:“那你说怎么办。”

    马宪英:“开府仪同三司、宁远军节度使、江淮沿江沿海安抚制置使的职位让弟弟去做,晋公你得保留,与洛那卡国及南方的来往,都还靠您和晋公的头衔。狄羯的那个官职,也需要您的威望来震慑。太尉的职位最重要,如今已经被公开了,就麻烦了。如果没有被公开,还好办,但众人都已经知道了,就难办了。本来您可以和母亲及弟弟讨价还价的,放弃一切保太尉一职的,现在他们则是放弃一切争太尉一职。”

    马文慧觉得女儿说的很有道理,如今后悔莫及了。

    马宪英:“您可以和母亲及弟弟这样商量,提出几个办法让他们选择。”

    马文慧:“你说。”

    马宪英:“第一,太尉一职可以虚化,宪永可以参与军务,但是兵权重新归中书省、兵部和枢密院三者分管,而您可以让您认为信任的人出任这三个职位,然后让重大军务由三者拟定后同报您裁决,您的晋公就有名有实了。第二,太尉一职不放弃,宪永可以参与军务决策,但宪永和宁政放弃天鹰军左右指挥使的职务,副使接替。日常事务您不过问,重大军务调动由您、中书省、兵部、枢密院、宪永五人共同签字盖印方可生效,这样您还可以掌握兵权。第三,太尉一职可以放弃,宪永实际接管军务,但划定一个方向,什么情况下以及大事必须请示您以后才能。让他们三选一,如果不答应,就继续拖下去,他们不想也不能拖了,就自然只能选择了。父亲要力争第一者,次是第三者,第二者最后。”

    马文慧:“你就把这个意见告诉你母亲他们,让他们去决断。还有,英儿,你怎么办啊。”

    马文慧直到此时,仍然想着女儿,他知道女儿无意接班,但是还是希望女儿能取得田欣澜或者刘婷娜的职位。

    马宪英很冷静地说道:“父亲,我没有那个心思,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如果弟弟或者家人有什么需要我的,我自当竭尽所能了。”

    马文慧:“好孩子,你要是男儿该多好。”

    六日,马宪英将这个建议告知了母亲和弟弟,二人也无法抉择,只能是找张璇强、崔子建、杜航、王弘博、杨筱婷商议。刘婷娜竭力是希望按照旧制让马文慧交出来,或者是让马文慧留名,马宪永取实,但这个遭到了众人的反对,认为马宪永目前还承担不起,而马宪永自己也觉得无法应对。而张璇强、崔子建、杜航、王弘博四个人老于军务,已经看出来三者的优劣了,但一直不说话。他们知道第一第二者看起来差不多,但第一个马文慧实权更大,他们也更有晋升的机会。而第三个估计刘婷娜、马宪永也不想。

    马宪英见众人都不说话,自己就开口说了:“母亲,宪永,各位叔叔,我们真不能这样拖下去了,必须三选一以安军心民心啊。”

    然后对着宪永说:“宪永,你对天鹰军左营能掌控,但是你对其他的呢,李辉宣、史敬源、李良愬、高延恭这些人你有绝对把握吗,一口气能吃成一个胖子吗。我劝你还是接受第一项吧,趁父亲健在,你不断历练,加上叔叔们都老了,迟早都是你的,我又是女孩子,你着急什么啊,你真的要让父亲和众人都认为你不孝吗。”

    然后痛哭了起来,崔子建等赶紧扶马宪英起来。马宪英的话是说马宪永,但也有指责母亲的意思,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会与弟弟抢的意思。这时候,张璇强、崔子建等也都劝刘婷娜接受第一方案。同时崔子建也说:“嫂子,你们接受第一方案后,我放弃中书令的职位,也交出兵权印信,我和璇强从此不再过问军务。中书令由弘博接任,同时管理兵部,枢密使还是老杜大哥,宪永可出任兵部次官,你看怎么样。”

    刘婷娜见状,觉得确实马宪永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能力和威望,她丈夫宠爱女儿,她则是有些爱儿子,但事实上儿子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这个能力,而且有时候似乎还不如女儿,自己对军务不甚了解,有些操之过急了,就答应好好考虑。不过她也决定放弃掌握长达三十五年之久的吏部,而杨筱婷见状也表示放弃管理户部的权力。

    当日夜,刘婷娜、张璇强、崔子建、杜航、马宪英、马宪永来到马文慧卧房,见到马文慧在静静地看书,虽然很平静,但这几天又确实苍老了许多。刘婷娜拿着按照马宪英意思写好的两道命令,请马文慧过目,然后和儿子深情地给马文慧下跪了,马文慧见状,赶紧扶起妻儿,伤感地说:“唇齿相依,吃饭咬了舌头啊,自家人的游戏。”这意思很明白,没事儿了,众人也都面露微笑。

    这第一道命令大意是:

    崔子建晋少师,开府仪同三司,免去中书令,杜航晋少傅;

    参知政事兼兵部官王弘博升中书令兼管兵部;

    工部官曹翰卿升中书侍郎兼管工部;

    程鸣松、高敬武升天鹰军左右军指挥使;

    天鹰军、天威军、死士营直隶于兵部、枢密院;

    军务调动、征战等均由中书省、兵部、枢密院会商后报晋公裁决。

    这第二道命令大意是:

    马宪永升宁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淮沿海沿江安抚制置使;

    著马宪永、崔宁政升参知政事兼兵部次官,免去天鹰军左右指挥使职;

    刘婷娜、杨筱婷均不再管理吏部、户部,由杨希媛、阚秀媛管理。

    同时马文慧还拿出一份起草的命令,大意是:

    日常军政事务皆由王弘博、曹翰卿、田欣澜领衔处理,马宪永、崔宁政协办,重大军政事务与张璇强、崔子建、杜航商议后报晋公及夫人裁决。

    马文慧拿出这份命令让众人过目,众人无异议。这样,马文慧实际上交出了除重大事务外的决策权,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的妻儿夺权行动最终是由马文慧与妻儿各让一步而结束了。而且进行了重新的洗牌,洗牌后的格局是:

    最高的元老决策者:

    晋公、太尉:马文慧,夫人:刘婷娜;

    少师、开府仪同三司:张璇强、崔子建;

    少傅、枢密使:杜航

    新的中书省六部格局:

    中书令:王弘博

    中书侍郎:曹翰卿

    参知政事:田欣澜、马宪永、崔宁政

    六部官:王弘博管兵部(兼)、曹翰卿管工部(兼)、杨希媛管吏部、阚秀媛管户部、王敏恺管刑部、顾琮峰管礼部。

    按中书侍郎与参知政事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是曹翰卿资历能力都在田欣澜、马宪永和崔宁政之上,故改为中书侍郎,以示尊崇元老。

    崔子建继张璇强之后也离开了舞台,杜航虽然还在台上,但也只剩下空名。中生代的王弘博正式登上了主角的位置。而张璇强、崔子建、杜航等人虽然还保留了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权尤其是军务兵权,但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谢幕,马宪永虽然没有一次性彻底接班,但也已经开始了他自己的时代。而马宪英则彻底放弃了与弟弟争权的任何心思,只想安安心心地在家陪伴父母亲、丈夫与儿女了。而刘婷娜,虽然没有将儿子彻底扶上大位,但已经完成了一半,而且自己取得了与丈夫一样的最高决策权。而至于马文慧,此次妻儿的夺权行动,他是很不满的,但是终究是自己的妻儿,还是交予了儿子以重权,不过出于对儿子的关爱和监护,还是将自己最信任的王弘博、曹翰卿和田欣澜安排在了前面,让他们教马宪永和崔宁政。马文慧对儿子或许有不满,但知道儿子没这么大的胆量,也知道此次的主使者是妻子刘婷娜,还与妻子争吵,但是他还是无法放弃对妻子的爱,并且让妻子与自己共同参与最后决策,而且将来终究是要交给儿子的。

    这件事情顺利结束后,马文慧与刘婷娜有过一次深谈。

    刘婷娜:“你不怨我吗,我这样对你。”

    马文慧:“怨,但是终究是一家人,你也是为了我,也是为了家啊。”

    刘婷娜:“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

    马文慧:“唇齿尚有互咬的时候,何况是人啊。我一辈子只有你一个人,也只有你最懂我,又是患难与共的感情,我能不了解你吗。这样也好,我们能享享清福,或许还能活个高寿呢。”

    刘婷娜:“我们辛苦操劳都是为了孩子们,如今孩子都不小了,我们也该歇歇了,余下的生活我陪你一起度过。”

    马文慧:“是啊,享清福也好,天伦之乐。我们终于是解脱了,多好啊。”

    刘婷娜:“你不想周颖圆吗,不想和她一起吗。”

    马文慧:“在没有遇到她以前,我的脑海里和心里只有你。可是如果不是战乱,我也不会遇到她。我是喜欢着她,她也是懂我关心我,但是你永远是无法取代的,我也是真的离不开你,我现在更是离不开你啊。”

    刘婷娜:“我相信你说的,当年我知道你找她的时候,内心十分火大,我恨不得把你们都杀了。可是后来看到周颖圆,再看到你对她的情谊,又想到你对处境,我慢慢地也就释怀了,心里已经原谅了你们。”

    马文慧:“贤妻良母无过于夫人啊。”

    同样是在兴宁三十五年,就是在年底十月的时候,张铭静又为马宪永生下了一个儿子,马文慧十分高兴,这个孩子他取名为马海宁。马文慧的意思是两个孙子尾名连起来是晋阳,第三个则是宁,如果还有下一个则就叫安,这样就是晋阳和宁安了。马文慧自己只有一个儿子,但如今却有了三个孙子,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但是也觉得辛苦了儿媳妇张铭静,几年的时间里,张铭静是非常的劳碌。张璇强也很心疼自己的女儿,但嫁入了马文慧家中,许多事他就无法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