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晋国沉浮录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剿抚并用

    兴宁二十八年二月,马文慧召集张璇强、崔子建及六官议事,经商议后对合围征剿做出了基本的部署:

    对马禄氏唯利是图的特点,重金厚贿,然后徐图瓦解;

    对长阁氏,以恩义为主,与之结盟,获得其帮助;

    对女郭鲁氏,做好剿杀准备,但不希望打,如果打就狠打。

    二月底,将崔宁政由东安调往怀远后,然后派他携带重金厚礼见了马禄氏,又送给他五个汉族美女和五个海外异域美女,经过一个多月的软磨硬泡,加上该部本来凝聚力就不高,又对手下长老拉拢行贿,这七千人的心理防线已经瓦解崩溃和瓦解了。到五月,该部虽然存在,实际上已经没什么能力了。马文慧派兵进驻该地,也没有反对。

    三月底,马文慧和张璇强及王鸿刚、张铭海等亲自去长阁部,见到了其族长长阁老者。马文慧开始几天只是与之喝酒饮宴,没有谈及具体的事情。到四月底,终于谈及正事,长阁老者表示欢迎他们,但部落土人的事情他希望自己解决,不想外人插手,语气很坚决但言辞比较委婉。马文慧表示可以理解,但内心并不高兴。王鸿刚建议趁机结果了这老者再吞并,被马文慧、张璇强拒绝了,认为这会适得其反。不过在五月初,事情有了转机。长阁老的最小的二十五岁的女儿长阁花在和马文慧等人一个多月接触中,看对了张铭海,并向其父表达了这个意愿,其父本不同意,但经不住女儿的纠缠,无奈只能在马文慧等人本来临走的时候又留下马文慧和张璇强二人,说有大喜事商量请他们赴宴,马文慧等人不解,但还是前去。

    宴会开头客套后,长阁老者也只能直说了。

    长阁老者:“马大人、张大人,今日只为一事。”

    马文慧、张璇强:“老族长,请讲,不必客气。”

    长阁老者:“不瞒诸位,我女儿长阁花儿看上了张大人的公子,我们土人说话爽快,没有你们那么大的礼仪,希望你们给个爽快话。”

    马文慧、张璇强大惊,不知如何开口。

    张璇强因为事关自己的儿子,就开口说:“此事太大,我们没有心理准备,可否过几日再另行答复。”

    长阁老者:“当然可以,婚姻大事,是要商量的。五日内给答复可否。”

    张璇强:“好。”

    二人离开后,回到土人安排的住地,二人一直不知怎么说,脑海里也在做着思量和斗争。张铭海回去看到马文慧和父亲心不在焉,就问发生什么事了,张璇强不说话,不知怎么说。马文慧只好说:“铭海,长阁老人的女儿长阁花儿看上你了,要我们五天内答复。”

    张铭海也很吃惊,虽然一个多月里,他也和包括长阁花儿在内的许多部族年轻人混的不错也很熟悉了,但根本没想到会有土人首领的女儿看对他,一时不知所措。马文慧见状,也不知该说什么。于公而言,如果能让张铭海娶了长阁花儿,对于争取该部和剿灭剩下的部族是有百利而无一弊。可于私而言,张铭海是张璇强唯一的儿子,又非常能干可爱,如果娶了土人,保不准会按土人风俗就得在部落了,这别说张璇强,换马文慧也接受不了的。

    马文慧对此确实不知怎么说,把王鸿刚拉出来,让他们父子静下来好好地想一想。王鸿刚曾问马文慧对此如何打算和怎么办,马文慧只说了:“难啊,换谁都难啊。”

    张璇强父子思考了五天,马文慧也一直不愿打扰,直到约定时间到来的前一天夜晚,马文慧不得已来询问。

    不等马文慧和张璇强开口,张铭海就说:“父亲、伯父,我答应。”

    张璇强:“你想好了吗。”

    张铭海:“想好了,如果以我一人,能让他这万人听我们的,也值了。”

    马文慧都有些感动了,张璇强不说话,实际上是默认了。

    马文慧随后说:“放心,我明天会极力争取的。”

    次日,马文慧和张璇强父子及王鸿刚与长阁老见面。马文慧开始与长阁老进行了谈话实际上也是利益的交换。

    长阁老:“二位大人意下如何啊。”

    马文慧:“老族长,我和张大人都同意,铭海也同意。我要问的是,如果联姻,我们是不是一家人了啊。”

    长阁老:“那当然。”

    马文慧:“如果是一家人,那就不说两家话,纳我们是不是以后就可以共同作战了。”

    长阁老:“一家人自然是要一起的。不过我膝下只有这么一个最小的女儿了,我不希望她离开我,希望铭海公子可以在部落。”

    马文慧:“老族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可以尊重你们的规矩,但大家都是为人父母的,希望你也替我们考虑考虑。张大人女儿已经嫁人了,儿子如果也离家,你让他们将来怎么办呢。”

    长阁老:“那大人的意思是要带走我的女儿,那可不能,我也舍不得啊。”

    马文慧:“大家都舍不得,不过我们可以想一些别的办法啊。”

    长阁老:“什么办法啊。”

    张璇强:“铭海和令女都还年轻,应该是大有作为的,你也不希望她就呆在部落里吧,出去见一见世面也好啊,您也可以跟女儿出去,您不想出去也可以,也可以让女儿随时回来吗。我们可以半年为界,半年在部落,半年在其余地方。同时我可以安排铭海就在离部落不远的地方为官,这样彼此都近,不影响他们发展,也不影响你们见女儿。”

    长阁老本来也想拒绝,但其女长阁花却提前答应了,马文慧很高兴,说:“那就一言为定,姑娘果然是爽快人。”

    长阁老见女儿答应了,也没有办法,不过要求次日就办婚礼,马文慧请张璇强决定,张璇强同意,次日在部落举行了婚礼。

    随后几天里,马文慧、张璇强与长阁老商议可否一起出兵攻打女郭鲁部,长阁老依然不同意,不过有了长阁老女儿的不断劝解,事情就变的简单许多了。六月的时候,双方达成一起攻打女郭鲁部的建议。主力是马文慧所部,长阁老部出五千人,其中三千人由长阁花儿率领,其余两千中有一千人被拆散实用,被分配到马文慧所部作为向导,另外一千由马文慧极力争取编入张铭海所率军中。六月下旬,马文慧、张璇强返回宁安府。张铭海被留在部落,马文慧派李宇新留下五百人保护张铭海,万一长阁部反悔,保护张铭海北上怀远。而在这几个月里,马文慧已经密令各部向女郭鲁部调动。

    高延恭、王鸿刚、崔宁政率怀远县及兴北、东安、新安一带驻军一万人由北向南进攻;

    王弘博率宁安府一带兵力一万人向东进攻;

    李辉宣率通南怀卡驻军一万人向西进攻;

    李良愬、马宪永率军向北进攻;

    史敬源率天雄军、飞雄军及死士营五千人驻守马禄部。

    对于马文慧的调动,女郭鲁部有所察觉,但没有想到会如此迅速。后听说长阁部与马文慧结盟还联姻,深感局势不妙,就于七月初首先发动进攻,主攻怀远。怀远南部遭到突袭,虽然损失不大,但给人以不小挫折。崔宁政则建议将计就计诱敌深入,然后伏击大败之。王弘博、李辉宣的进攻都很顺利,李良愬带兵到达史敬源驻地后,就商议如何进攻。女郭鲁部不像以前的土人还有几个城池或山寨,而是比较四散的。大部队无法集中使用,就决议也化整为零,由长阁部向导开路逐个进攻。经过近两个月跋涉,到九月基本把女郭鲁部主力歼灭。长阁部在七月中旬也向北进攻,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张铭海率军和长阁花部配合进攻,斩杀不少。因为女郭鲁部抵抗很激烈,马文慧下令也不必客气,投降的可以活命,不投降的就杀,采用李宝在南方对付海盗的办法,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同时重金对马禄部的精壮也征发了不少,间接消灭其实力。

    到九月底,两个月的剿灭行动结束了。此战马文慧动用了四万兵力,但真正的主力只有两万多,而且损失不多,不到两千人。其余主要是原来招抚的土人兵和强制征发及重金招募的土人兵和亡命徒或者附近囚犯盗贼等,他们熟悉地形,作战更便利。不过这些人损失不少,死伤五千人。总计歼灭反抗的土人上万人。到十月抓住了女郭鲁部首领,此人当时已经在五十岁左右了,但还有些风姿,不过也同当年孟沛菡一样属于蛇蝎女人,马文慧对其没有宽大,处死。而对该部剩下的两三千人则安抚优待。长阁部在此战有功,出动五千人,死伤一千多,大多是精壮,客观上也被削弱了。

    战后马文慧将长阁部和女郭鲁一半的区域设为远南县,而马禄部区域则被划归思岭县,其余战前就蚕食的诸多小片区域和女郭鲁部分别划归怀卡、通南、怀远和宁安府。实现了分割部落和犬牙交错的态势。长阁部长老被马文慧赐予许多礼物,还被封赐观察使头衔,允许世袭。但实际上他的区域已经被包围了,周围都是驻军,如果他冒头,就可能被打掉,如果不冒头,则就过安稳的生活,但他之后就难说了。而马禄部族长则被划入了思岭县,马文慧派人不断给其金银财宝和美女,实际上已经掏空了他的精神和身体,根本没有作为了,能活多久都数的见了。

    张铭海因为此战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被任命为知远南县,加团练使,成为年轻人中最早且地位最高的人。也许是为了弥补对老友的心灵损失,马文慧下令张璇强晋太保,黄佳郁一品诰命夫人,张铭静随时可以选择在娘家和夫家居住,不拘礼节。张璇强则深感不安,深怕功高震主,让黄佳郁谢绝,让张铭海也辞掉防御使,让女儿也不要轻易回来。但马文慧和刘婷娜不让,张璇强也只能收下。此时马文慧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无论如何,张铭静只能是马宪永的妻子,而且必将是唯一的妻子,算是作为对生死之交的弥补。

    自马文慧等定隆十一年占领海山洲以来到兴宁二十八年这次战斗结束,三十年里通过对土人不断的蚕食、征剿和安抚,基本上土人已经难有整片较大的区域了,全被分散包围了,难以有大的作为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马文慧还是密令李辉宣对东部区域可以征讨。一旦有几千人的大部族,就不断征剿。而对于其他土人区域,则安抚为主,不断同化和教化,逐渐让其移风易俗。马文慧对土人的政策是维持一定的规模,便于从中吸取精兵,因为他对土人兵精壮的战斗力是很看好的,但对土人头目是从不信任的。而对土人精兵虽然给予重赏,但让其不断征战实际上也是为了消灭他们。

    兴宁二十八年,对王弘博家庭还有好事。王永昌的次子出生了,叫王昱功。长孙名成,次孙名功。取成功的意思。杜航的孙子也诞生了,杜航给这个孙子取名为杜辰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