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晋国沉浮录
繁体版

第九章:返回与恢复(一)

    安隆元年五月七日,马文慧等从金龙岛启程,十一日抵达宁西岛,十六日,马文慧等终于抵达了阔别两年的海山洲。崔子建、杜航、张利海、曹允恭、杨筱婷、常丽玲等都到码头迎候二人的归来。回到海山洲,马文慧、崔子建、杜航、张利海、王弘博等,无不感慨万千。这也意味着征战近两年的他们,起码能暂时歇一歇了。

    五月十六日夜,马文慧领张璇强、崔子建、曹允恭等参见了在海山洲宁安府居住的这个安隆小皇帝赵罡璂。他只是个孩子,一切都由陆君善说了算。

    马文慧当夜就下令由亲军中抽出一千人专门保卫赵罡璂、陆君善和其余皇族成员,住在马文慧府邸之侧,便于保护,实际上也是便于监视。

    五月十七日夜,众人在安海道宁安府(海山洲宁安城)大宴,数十上百人得以一解两年多的惆怅辛苦,开怀畅饮。一向很少饮酒的马文慧、张璇强也都喝了不少,但还是很清醒的。宴会过后,众人散去。曹允恭从马文慧家中接回了两个侄子曹定昌和曹祥昌。这一年多里,刘婷娜一直对其非常照顾。

    马文慧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刘婷娜正在哄两个孩子睡觉,马文慧轻轻走到妻子身旁,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妻子。妻子刘婷娜也知道马文慧回来了,转过身与马文慧抱在了一起。两人都哭了,两年的分离,让他们似乎都感觉到有些陌生了。马文慧从回来到宴会,都没有见到妻子,他知道是什么原因。妻子虽然刚烈但也是女人,她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难掩内心的伤心,故而一直没有出门。马文慧深情饱含泪水的说:

    马文慧:“夫人,我终于回来了”

    刘婷娜:“日思夜想,终于把你盼回来了,我们以为你都回不来了”

    马文慧:“征战两年,九死一生,不过无一时不思念家中。”

    刘婷娜:“我知道,知道,来,快看看孩子。”

    马文慧到床前看到两个熟悉的孩子,孩子从定隆十三年三月出身,到如今已经是第二年的六月了,已经快一岁半了。马文慧一直喜欢孩子,如今人近不惑,终于得子,自然甚是高兴。问妻子给孩子起了什么名字。

    刘婷娜:“你也不再,我就给孩子起了,女孩儿大,叫宪英,男孩儿交宪永。”

    马文慧:“好,好,好,夫人起的好,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一代英杰。”

    在聊完孩子后,妻子询问了他一些在内地的战事及脱身,然后突然话锋一转,问:“她回来了吗?”

    马文慧疑惑:“她,是谁?”

    刘婷娜:“你在会安府做的,还需要人说吗”

    马文慧一听知道妻子是在说周颖圆,他最害怕妻子知道,但也知道根本瞒不住妻子,说:“夫人都知道了啊,我...我...”马文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卡住了。

    刘婷娜:“据说才貌双全,很漂亮,叫周颖圆是吧。”

    马文慧:“夫人都知道了,我就如实交代吧,什么也瞒不过夫人。”

    之后马文慧便向妻子坦白交代了整件事的过程。

    刘婷娜:“倒也是个有才情的女子,我跟你这么多年,辛苦经营给你买的房子和地,都没住过你的始宁园,倒成为你们的幽会之所了,哎。”

    马文慧听到此感到万分羞愧,想到了夫人的付出却从未享受过,不由得更加伤感。

    刘婷娜见丈夫有愧色,说道:“好了,过去了就不说了,你把她安顿到哪儿了。”

    马文慧:“会安府沦陷前,我让人将他转移到了宁光岛。”

    刘婷娜:“让她回来吧,我也想见见她。”

    马文慧:“这不合适吧。”

    刘婷娜:“你做都做了,害怕什么啊。”

    马文慧:“我怕夫人生气啊。”

    刘婷娜:“怕我生气你还是要乱来,那还是不怕呀。”

    马文慧:“夫人,我觉得她还是不用回来了。”

    刘婷娜:“让她先回来住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做打算吧。”

    马文慧:“夫人如此坚决,那好吧,多谢夫人了。”

    刘婷娜:“你和璇强已经结婚了,而你的部属不少还未结婚,为了将来能够安心,你也该让他们尽快安个家了。”

    马文慧:“不瞒夫人,我也想过,但战事频繁,也无从谈起啊。”

    刘婷娜:“现在回到了海山洲,算是基本稳定了,可以考虑了”

    马文慧:“最要紧的是崔子建、张利海、杜航、曹允恭、李宇新等,其余人都还相对年轻,不着急。”

    刘婷娜:“那你觉得我们周围有合适的吗。”

    马文慧:“据我观察,张利海生性淡薄,对这些考虑的少。李宇新粗中有细,也好像考虑的较少。其余人都应该有意,但并无合适人选吧。”

    刘婷娜:“这些事,我们先看看,然后相机而定吧。”

    马文慧:“好,这些事儿夫人看吧。夫人,夜已深沉,你看我们是不是......”

    刘婷娜:“哈哈,等不及了啊”

    听后,马文慧立即抱起刘婷娜上了卧榻入睡。两年多来,马文慧第一次睡的这么香。次日清晨,刘婷娜一如既往早早起来给他做饭,而马文慧依然沉睡,毕竟他太累了,妻子也想让他多睡一会儿。巳时,马文慧终于起来了,享受了一顿妻子的美味,然后在这三天里,他们夫妻和孩子在家中欢乐了的度过了三天,这是多年来他最高兴的几天。

    五月二十日,马文慧着急所有大员在议事厅内议事,有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刘婷娜、曹允恭、杨筱婷、常丽玲、王弘博、李宇新、王敏恺、费俊潇、董衡辅、曹翰卿、顾琮峰等。此次商讨的事情非常多,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入夜。

    主要商议的内容有:

    今后宁海军的发展;安海道如何发展;军队的问题;生产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军民分治的问题等。

    会场冷冷清清,因为刚刚撤退回来,一方面大家都很疲惫,另外就是虽然大部分安全撤了回来,但毕竟是战败了,失败和恐惧虽然没有在他们的口中流露出来,但是确实是国破家亡的感觉,而且目光和眼神上就能看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马文慧先说道:“大家应该都知道晋国大丞相王导新亭对泣的故事吧。我们虽然失败了,大卫国也确实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尚在,我们还有水陆兵丁十余万,户口百万。另外海山洲膏腴沃野之地,大海天堑比之大将更加险要,足以固守。我们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纵使不能克服中原,但足以自守,何必做楚囚之状乎?!”

    马文慧的话无疑给众人带起了一些信心,气氛开始有所改变。

    马文慧让张璇强、刘婷娜介绍了目前安海道即海山洲目前的情况:

    刘婷娜:“从定隆十二年十月开始到今年五月,历经近两年的作战,我军伤亡惨重。截止到五月,目前返回海山洲的军队总计十一万多。而这一年半里,转移到海山洲、怀康州等地的人口,以及加上我们原有还剩下的五十万流民,一共人口总计约一百多万。而出征前原有的物资储备有黄金三千两,白银三万两,马匹一万三千余匹,粮草三十万石,布帛绢等十二万匹,钱一百六十余万贯。经作战转运带回来的加上原有的储备,排除消耗掉的,目前有黄金一万二千两,白银三十万七千两,钱五百七十余万贯,粮草一百三十万石,布帛绢等五十余万匹。军备方面原有及储存的有铠甲八万余副,刀枪等长短兵器十余万,大小弩两万多张,箭簇三百多万支,战马七千余匹,攻守器械三千余件,大小船只六百余艘。另外还有珍贵图书典籍等近十万余,这也是财富。”

    “虽然账面上我们的物资储备不算少,但是我们的人口增加了也很多,这样算下来,我们的物资储备只是勉强够用而已,还远没有达到充足。所以我们今后还得继续加大生产垦荒经营,同时海山洲虽然建设粗具成效,但要真正开发起来还很难,必须继续招募人口,同时发展海外贸易,货通有无,以换取我们所必须的一些物资,来增加储备。”

    张璇强:“这几年我们着重经营原来的瓦琉城,现在改名为宁安府。经历几年的建设,扩建基本完成,城内的相关设施也陆续完工。也有不少居民入住。但是太尉将海山洲改为安海道,下设宁安府,兴北州、光化州及振东县,目前除了宁安府外,其余还只是个空名。而宁光岛、飞扬岛等地合并为怀康州,虽然两地有人员物资和驻军,但因为战事,还没有布设机构,安排人员等,也和空名差不多。”

    马文慧:“璇强、婷娜都说了基本的情况和意见,大家有什么都说说。”

    崔子建:“目前我军还有十一万,而人口总计一百多万,基本上是十个人养活一个军士,而就目前我们的物资状况来看,难度还是不小的。再加上这些军队中,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约一半,因此军队势必要遣散一部分。因此我建议,将军队保留五万人,其余分批遣散,让其耕种或者从事其他的行业。另外再从耕种的人中和其他人口中再招募最少约三万人,闲时训练,忙时耕种,作为后备的战斗力。而保留下来的军队,以主力驻守宁化府,在怀康州也驻扎一部分,而水军主力驻守宁西岛,以控扼东西来往。”

    曹允恭:“就军务而言,我同意崔子建将军的意见。此外为了开拓新的地盘,自然要征讨,而且军队也必须有一定的战事进行训练,否则会疏懒。既然设置了振东县,就有必要在大山以东进行逐步的招抚乃至征讨。因此可以抽出一部分兵力去东部征讨或者驻防,必要时可以轮换。”

    张利海:“既然已经设置了府县的区划,那我们就得准备实施了。宁化府目前规模粗备,怀康州如果配备一定的人员,也应该会相对快一些。而振东县可以逐步缓图,先以招抚征讨为主,再行筹备。兴北州、光化州为海山洲的北部地界,也可以逐步以人员、驻军为主渐渐安排铺设架构。个人愚见,兴北州一带地势险要,土壤也更适宜发展生产,可以优先铺排。”

    杨筱婷:“我们现在有一百三十万的人口,但这只是总数,而且主要分布在各个岛屿及海山洲。但考虑以后的情况,要逐步改变。我觉得北武岛、虎岩岛距离我们已经最远了,两地保留最多一千军队就够了,其余人口可以转移。双卡岛是我们最先开拓的南部岛屿,但也距离海山洲不近,兵力五百足矣。而且这三个岛距离我们太远了,万一有人攻打,我们是鞭长莫及的,所以可以逐步将现有的人口、军队、物资南撤。飞扬岛、宁光岛是我们真正崛起的开始,我海山洲北部屏障,虽然也有一千五百里,但是那是我们的起家之地,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放弃。而且目前看来狄国也没有攻打那里的意图。所以那里可以重点布防,配以一定的人口保障生产,并继续对内陆和其他地方贸易交流。不过因为那里距离我们也不近,因此在对外务要平和,不可生事。而闽东几个海岛,金龙岛最重要,其他为屏藩。闽东海岛离狄羯控制的闽海道距离太近,一旦有事,我们根本无法增援。因此闽东海岛要和飞扬岛、宁光岛呈南北犄角之势,互相依托。也都应该不要生事,务趋平和,同时要多利用其位置为我们做贸易中转之用。”

    常丽玲:“宁西岛一带距离宁安府最近,是通向海山洲的必经之地。必须重兵戍守,要以水军为主。同时也要配备一些居民,发展生产。而且宁西岛一带应该设县,可为宁西县,隶属于宁安府,必须选能员干将驻防。如果万一有人来攻,闽东海岛只可以作为牵制,拖延不论多久,宁西就成为了一线地带,必须集中主力以全力增援,换言之就是说宁西是大门,守住了宁西,就可御敌于大门之外。”

    董衡辅:“人口是财富,是赋税之来源,要大力鼓励生产和生育。所以必要时候可以强行安排结婚和生育,对生育多的有奖励。另外就是发展文教了。按照大卫礼制,要科考,但是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下,科考是不现实的。所以当务之急的重点是增加他们的基础文化,同时让百姓要树立两个意识,一是感恩晋公将他们带回来,另外就是让他们知道必须苦心经营死守宁西和海山洲,让他们知道如果这里也没有了,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人一旦被逼到了绝路,其精神和意志是难以想象的。”

    王弘博:“如今我们虽然是暂时安全了,但也十分虚弱,而且随时还会有危险。臣主张依然延续太尉在闽海路的办法,继续实行并强化保甲制度,不过可以适度变更,但根本不能变。”

    董衡辅:“在盗贼遍布的地方,可以权宜实施,如今局势初定,有些操之过急了吧,还是乡里制相对温和吧。”

    王弘博:“虽然局势初定,但人心未安,而且随时还有狄羯和土人袭扰,必须要有兵力。而我们目前难以维持足够的兵力,而保甲制可以提供一定的兵力,还可以节约部分军费,所以可以实施。另外现在实施难度要小,如果以后实施,难度会更大的,我们要看的长远一些。”

    董衡辅主张乡里制,张璇强、刘婷娜、常丽玲、杨筱婷、杜航也都倾向于董衡辅,而支持王弘博的则是崔子建、张利海、王敏恺等少数人,其余人则也说不出什么来。

    马文慧一直听众人的意见,最后说:“我认为还是弘博的建议更好,虽然可能目下有困难,但有利于长远及日后的治理。”

    马文慧一锤定音,保甲制最终成为晋国的最基层的治理方式。

    其余的意见,马文慧也都十分重视。

    正待马文慧要说时,李宇新等说:“自古道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大卫朝廷没有了,就有个小皇帝还有陆君善,狄羯仍然有攻打我们的意思,我们必须得有个名头。我觉得太尉干脆以目前的地盘立国称帝或者称王吧。”

    李宇新的发言,让马文慧等大惊,马文慧震怒:“住嘴,怎能说此大逆不道之言,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之主。”

    张璇强:“李宇新之言虽不中听,却也有一定道理,我们必须得有个名号,以安身立命啊。”

    崔子建、曹允恭等都应声道:“是啊。”

    马文慧:“我绝不称王称帝,要称王称帝,你们做,陛下尚在,我绝不为此叛逆之事。你们也不要派人逼迫陛下,否则休怪我不讲兄弟情面。”

    曹翰卿:“太尉既然不愿称王称帝,可仿春秋时代为一诸侯国或者公国。再者太尉有晋国公的头衔,这总是可以的,是名正言顺的啊。”

    王弘博:“是啊,我们如今控制的地方也和古时公国差不多,这还是可以的。再说我们做的是大卫的公国,这样对部属对军队对百姓也有个交代啊,也能够有影响力。”

    顾琮峰:“既然立公国,那么我们都直属于太尉,属于晋公,因此必须重新拟订职位,以名正言顺。”

    董衡辅:“既然立公国,那么给我就必须也同时在原有职位上做一些取舍。否则身兼多任,必将难以兼顾。”

    马文慧:“做晋公可以,我原来领的江淮闽浙安抚制置使的职衔放弃,废除。节度使、太尉可以保留。”

    张璇强:“我将辞去闽海浙东两路安抚使知闽州的职务,但太尉的江淮闽浙安抚制置使还是应该保留。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太尉保留的这个职务虽说是虚名,但对我们招抚沿海流民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不可轻废。”

    刘婷娜:“我也放弃闽海路安抚副使,节制安海道兼知宁安府的职务。”

    曹允恭:“我与夫人虽未谋面,但夫人之才早已天下闻名,夫人不可开缺。”

    崔子建:“夫人不可开缺。”

    刘婷娜:“我本来就是女流,不能出面为官,所以我必须放弃。之前出任也是迫不得已。再者安海道兼知宁安府和我们现在的地盘,就是一样的,我担任这个职务,和文慧不就对等了,岂不政出多门,你们要让我们内讧吗。还有我什么都干了,家里面谁照顾,他倒落的清闲了。”

    刘婷娜的理由面面俱到,又十分在理还有些幽默,众人大笑也认为确实。

    王弘博:“太尉如此,可是陆相如何安置啊,他还是枢密使,与大哥是平级的。”

    张璇强:“陆相与太尉志同道合,又都属同乡,我们都应对其尊敬,但是他毕竟与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只是面子上尊崇,实际上仍然以太尉为主。至于陆相的官爵,我们可让陛下下令封其为平章军国重事,作为一种荣誉职位。另外,以后应下令在海山洲大卫国和晋公国可同时并用,但是日后要多用晋公国的名号,渐渐让人们感恩于晋公。”

    马文慧不说话,他不能说什么,于是众人就看着刘婷娜。刘婷娜点点头,就意味着同意了。

    张璇强:“另外依我看,安海道如同闽海路安抚使、副使这个职务可以闲置,但暂时不要废除。况且我们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设个安海道,但是不能废除。朝廷所授官爵不可由我们臣子废除。一旦有全面大的战事,可以择良臣出任以安军心。至于知宁安府,可由晋公兼任,暂时由人协助处理。还有就接下来的官职划定,就由我、夫人主持拟定,其余等协助,然后报晋公定夺。”

    众人以为然。马文慧心想张璇强这几年更加稳重了,他和夫人的地位一直是人所公认的,由他牵头,别人协助参与,人心便可以大安,也免的有人也不敢有人会觊觎。

    崔子建此时说:“如今朝廷已经不在了,我们该有个年号啊。”

    马文慧本不想定年号,但众人都同意,最后在常丽玲建议下自明年正月开始改为兴宁元年,取振兴宁安府之意。

    同时决定在几天后让赵罡璂正式在宁安府称帝,彰显大卫国的正朔。

    张璇强继续说道:“我建议以后武将仍以节度使为最高荣誉职衔,虽然说是虚衔。以下依次为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其中节度使不变,以七人为最高限额,除去世或者免职外,不予除授。文臣除立大功者亦不可轻易除授。”

    众人对此无异议,在当时的人群中,也只有七个节度使。分别是最早授予的宁海军节度使马文慧,在定隆十三年二月,其次是五月的威安军节度使曹允恭,下来是同时在十二月被授予的安海军节度使张璇强、宁康军节度使崔子建、保安军节度使杜航、定海军节度使王弘博、威远军节度使张利海。这七个人是地位最高的,也是基本平级的,张璇强的建议无疑是确保了这七个人的最高权威。

    当天的议事一直持续到入夜,马文慧最后说:

    “我们现在虽然暂时得以安生,但是局面仍然很艰难。按照诸位的意见,我们暂时先整顿兵马,安抚生产。然后根据新的人员变动,各负其责,来发展海山洲的生产。在新的官职出现前,子建、允恭仍管理军务,务必约束士兵,不可滋事扰民。杨筱婷、丽玲仍办理后勤,璇强抓建设,利海协助。其余人各司其职。璇强和婷娜要在一月内拿出新的官职设置变动和发展条陈,然后诸位共同参决。没什么的话,诸位就散去,各自准备吧。”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刘婷娜突然又说:“诸位等等,我还有一句话要说。”

    马文慧:“夫人有什么话,请说。”

    刘婷娜:“来到海山洲我们的形势也基本稳定了。为了以后的发展,海山洲的男女都要参加劳动,男的没问题。而女的就有一定困难,那就是缠足的问题。我坚决反对缠足,今后要下令禁止女子缠足,违者治罪。同时已经缠足的能放开的全部放开。缠足后的女子挪动都非常不便,让他们帮男人下地劳作那不更难吗,你们说呢?”

    马文慧:“我同意夫人的意见,你们呢?”

    常丽玲、杨筱婷:“我们是女人,也同意夫人的意见。缠足在汉魏时代也没有,是后来才兴起的,我们不能继承这一点,这是糟粕。海山洲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宝地,一旦我们从现在开始就严令不许缠足,那么在此之后就会慢慢深入人心,日后海山洲的女子也能像男人一样耕作。”

    在场的三个女子都说话了,还有马文慧都点头了,其余人想反对也没有办法了,都只能同意。

    之后的一个月,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马文慧则让李宇新和费俊潇整顿自己周围的亲军,不时也去外视察驻防,同时也照顾孩子。

    而这一个月里,张璇强、刘婷娜最为忙碌,人员变动和官职安排最为复杂,牵扯到众多的人员。他们急需要量才而用,又要考虑平衡关系,顾及到各种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十分棘手的问题。马文慧看着妻子如此忙碌,就替他分担了不少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