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心
繁体版

楔子 北山三子说心道,南塘一僧论慧门

    昔历化民二年,帝唯妇人言是用,大兴土木以至天下动荡。时有四忌兽横空出世,玄兕引地动,昆仑崩裂,中原蜇陷,华岳岱宗鸣,河清数日,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鳌鱼出水,囚牛施威,东海倒灌,南海北侵,东南大风潮暴雨如注,扬沙拔木,漂没三州,浸数百里,城垂沦者半,马路行舟,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人淹毙者百万矣。文麐惹刀兵,东夷先犯,后西戎北狄南蛮群进中土,又生旱蝗,大饥疫。所过郡县,赤地无馀,家家伏尸,室室号泣,阖门而殪,举族皆丧。更产妖邪精怪趁时肆虐人间,生灵涂炭。时庙堂高卢天授智勇,纬武经文,感世之巨变,沉几观变,次第经略,以身之精气化七形,铸定风、镇水、辟地、息火四针分伏囚牛、鳌鱼、玄兕、文麐四兽,绰有成算。江湖释道众人齐心诸法压忌兽之体魄,摄其精魂困于四遗子体内,是谓“散劫”,距今已十载矣。——《天下新志》

    晓见翩翩蝶,春风瑟瑟残。江源支嫩叶,细雨舞清寒。

    扬州北境江左地界,空明山正府八音殿东南,穿清水上,设一小榭,名唤嘲风。此榭方面粗足,古朴自然。四面临水,各设阑槛。红柱朱栏,鹅颈承坐,驾临碧波之上;歇山回顶,四角翘起,仰望青空之际。

    此时值早,有一老者正躺靠在乌木栏嵌脂石板的破旧矮阔椅上,木椅吱吱呀呀的尽力保持着平衡,似乎老者稍一动弹就会解体散架。老者身侧左右各立一人。左侧青年绛色宽袍笼身,腰间系挂紫竹洞箫,天庭饱满,宽眉细目,鼻若悬胆,鬓发垂髫;右侧青年身着褐色短衫,灰麻长裤,柳叶眉,眯缝眼,执一短笛负手而立,四方髻整整齐齐。

    阔椅正前两步,设一小几,几上置琴。

    台长琴一尺,高二尺八寸,阔容三琴,雅也。

    琴乃红木而制,历年既久,漆光退尽,纹如梅花,黯若乌木。长约三尺一二,头宽九寸,琴尾略窄,约宽七寸。刻一篆字,“问”,清秀大方。琴头雕一反身瑞兽,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此琴一弦,细若蛛丝,韧若龙筋。于此世上,唯有麻桑黄母之元旬蚕方吐如此。且说这琴虽有一弦,但在琴头牵一木制弦轴,插一玉竹摇杆,形似翎羽,轻巧薄颤。

    一女娃儿正跪坐于蒲团之上,杏眼轻闭,倾首抚琴。正是金钗之年,面容清秀稚嫩,眉眼细致含笑。当真是“面如出水芙蓉不甚白,脸似望日婵娟润显皎。”

    再观老者,年近六旬,不见龙钟。面白唇润,浓眉短须。身形干瘦,粗布直裰。右袖微挽,左手托椅,闭目似瞑,斜倚似睡。

    一曲琴音,空灵传响。

    空山新雨后,松柏竹柳越发明亮,正与此刻雨后新泥相融,散发清香,阵阵扑鼻。难得的是,石垣外山上的草长的却是不急,倒正是应了那句话,“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曲作罢。不等少女睁目,老者闭着眼便问:“此曲何名?”

    “之心起名《梦江南》。”

    “梦江南,梦江南,梦慕江南思往外,一别经年何时还……”

    不道人如今面容虽老,睁开双眼却是依旧精明泛神,注视少女稚嫩的面庞,沉寂片刻,“你可决心?”

    “之心自小生长空明山,学琴十载,于外认知悉从师长书言。之心想亲自出去看看。”

    “那你可有领悟我门规禁?”

    “之心只知一二。”

    蓝不道暗自摇头,叹惋一声,“如今学礼已成,既从你心,由你自去。只是天下初定,官民不和,百家争先。我山门规也只不想弟子在外,牵连上其他事端。我门素来只求淡雅清高,一心琢磨乐理之道,你自知便好。”

    “之心明白。”那少女起身向蓝不道行礼道。

    “且先寻你诸山师兄晓礼,我后往百人厅详谈你事。”蓝不道说完,挥挥手,又靠在木椅上,闭住双眼养神。

    重山难比阔,细水长东流。江水下游位属扬州,以姑苏、余杭二城为界,南部称江南,北部唤江左。

    江下有一大片高挺绵延山脉,总名首山。首山群中第一峰,当属东端群音峰。群音峰周高山林立,第一山便是空明山。

    凭其地势宽阔平坦,山水互衬相间。沃土流清水,斜崖断触屏。有寒峰雪山之冰融于此顶,细流而下。他处冰化,汇成小江,在空明山一崖角处豁然宽涨,宣泄而出。

    此水名为音源水,那崖号作流源崖。

    空明山在十年前本为不道人蓝不道隐居之地。之后,蓝不道在此开门立派,群音峰主山也更名为空明山。

    十年前天下初定,有场江湖群英会。

    会中不道人以十孔埙及一本残破的《乐经》抄本成一曲《送群英》。哪曾想,这首惊鸿一曲,使他荣升一派掌门。

    根据百晓门书文记载,当时蓝不道那一曲人不识闻,听之莫不流涕。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忽而又有激愤昂扬之音,高音给人豪迈之感,让这些与天难魔兵,四方外敌斗争无数的各派老掌门们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之余都对他大加赞赏。

    尤其是释宗禅空大师,一生淡然,惟听此曲后,心中愤懑激昂,硬拉着道流张天尧,江湖百晓门任义三人与其结拜,共治武林。时人称其四位结拜的壮举为“佛道儒雅”四首会义。

    此事一日之后便轰动整个江湖,万千浪子游侠跑去扬州空明山想瞻仰蓝不道的真容。万财帮则是豪掷千万金银,凭资以供空明山兴门立派,帮主更是放言:每岁以帮中盈利十之三供空明山周转。更有数万江湖人士跪求蓝不道收徒入门。不为其他,虚荣便了。

    话说这江湖大小门派林立,百晓门中私藏一本《群英荟萃》,内撰整个武林大小一万八千零三家门派,其中精英者七十二门。

    蓝不道还未建立的雅乐空明山更是在之后的群英会中出人意料的跻身于七十二门派之末,以此名气,虽未成山,亦可压下无数小门小派。

    在这精英者中除了蓝不道的空明山以外,余下七十一门在江湖中皆是数一数二的百年帮派!在这七十二门之上,还有三十六门大派。这三十六派皆是威震天下的大家大派!有官场上四世三公,江湖中武震青州的袁家袁氏;簪缨之盛,莫如徐氏的荆州徐氏;历史悠久的扬州望族之最,江南华氏。还有如太白山等,动辄就是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大门派、大家族!

    三十六派顶头的几家,便是江湖中受人敬仰,最负威名的七大门派,各自都拥有着千年的历史。想这能与千年释宗,道流掌门结拜的,那能是平凡人?就算是平凡人,日后也风光无量!

    至于蓝不道当初吹的那首曲子,虽未有更多记载,但能让一个毫不起眼后生瞬间荣升为掌门人,想来也是能令众多江湖豪杰都为之叹服的曲子,自然无与伦比。当日,此曲被丐帮帮主定名为《群英会》,在这个武林中,至今唯空明山众人会吹奏。

    方之心轻轻说了句“之心不急,不烦师父”后,没有再多言语,轻轻的抱起自己的独弦琴,朝外走去。

    嘲风榭内,待方之心走后,蓝不道闭目言道:“山下何事?”

    绛袍亦言与身边五师弟孔汲对视一眼,轻声道:“回师父,蓝兑师弟昨日回山,其言近日山下各村各庄乃至求师林有众多武人入内,江湖更传我门内藏《承云》之事,师妹如今下山是否……为时尚早?况且当初……”

    话未言明,蓝不道摆手,“此子性情平雅温淑,故其体内忌兽精魂稳固十年不曾引得劫难反化精元可受其用,已是非凡。如今年岁渐长,思外也是应该,况她气脉皆止,下山之事,我另有斟酌,不会有祸。”

    “何时授师妹御气法门?”孔汲问道。

    “不急。”

    亦言欲言又止,低头沉思。

    片刻,孔汲再问:“师妹此去诸山,是否先行知会各圣?”

    “言与不言,无关紧要。”

    二人道声“明白”,先后退去。

    方之心出了嘲风榭,走在石子碎瓦斜砌的小径上,雨久生苔,自然古色。走不多时,便能看到音心桥。

    音心桥坐落音心湖上,名源于此。桥乃石砌拱桥,桥面下宽上窄,两侧置有尺余高的条木栏杆,杆刻诸木,各嵌八个立石望柱,柱绘百草,柱头顶端各雕群花,栩栩如生。故此山中人又称此桥“木草花”。湖心立有一亭,是为寂阶亭。

    寂阶亭,此亭由八根硬木支撑,朱砂为漆。八根支柱上下分刻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字篆隶草行楷五文。

    亭顶乃是一块块云纹合金欢木以榫卯搭并,形似鬼车。神鸟头朝东南,似是在看错渡舫上那面侧卧大铜鼓。亭阶挨桥处铺石砖,皆是由八寸长宽,八寸高的石砖个个相列,采用道流众派特赠“得道石”打磨而成。亭内置有圆桌,围有平矮湖石。亭下石墩,瓦墩散置四傍,俱置不用。

    “哎,师妹今日有心来此?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