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工匠
繁体版

七十五、万里真吾乡

    文昌鸡是海南久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号称“四大名菜”之首,其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东山羊肥而不腻、食无膻味,且有滋补养颜防湿热之功效,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加积鸭脯大、肉嫩不肥腻,有滋补功效,民间把加积鸭视为补虚劳之食,与糯米煮鸭粥共食,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效;和乐蟹以甲壳坚硬,肉肥膏满著称,尤其以清蒸为佳,既保持了其原味之鲜,又具原色之美。

    听了介绍再吃起来真是感觉不同,黄师木由衷地佩服仙枝的见多识广,紫霖和大板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黄师木为仙枝倒了杯酒,仙枝脸一红,有些难为情,紫霖也跟着助兴,结果是四个人端起杯来,大家一起干了一杯。

    黄师木本想回客栈后再商量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行程,看到此刻大家都很放松,尽兴的说道:“我们一路上虽吃了很多辛苦,但终于踏上了海南这片热土,并破天荒的第一次看见了自然生长着的黄花梨大树。要知道无论是在京城还是江南苏州,有多少名家木坊掌柜和能工巧匠,每天都在用黄花梨木料做着家具器物,可终其一生也没能亲眼见到这自然生长的大树。看来我们是幸运的,也是老天格外关照我们。可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并不是只看一眼大树就满足了,我们还要再往南,到王下峒,尖峰岭,吊罗山,到大山深处去寻找成片生长的黄花梨单纯林,那里肯定会有与它共生的其它良材佳木。”

    黄师木的一席话,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三人都豪气高涨,仿佛这一路上所吃的辛苦和遇到的艰难都算不了什么,更不要说有什么抱怨了。看着这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人们胃口大开,仿佛为即将开始的南行积攒能量,心情也都为之振奋起来,身体也感到有使不完的力气。

    黄师木两眼柔情的看着仙枝,亲切说道:“我们明早就动身起程,但此次不同于以往骑马上路,这是要在深山密林中行走,还不止是峰高谷险,崖危涧深。听过山龙说,山里多毒蛇猛兽,蚊虫马蜂更是凶狠,有一定的危险。我是这样打算的,你和大板两人就留此等候。我和紫霖、过山龙三人继续南下,时间必不会很长,等我们回来聚齐。”

    仙枝心里似早有预感,听了丈夫这一番话,也明白他是为自己担心,怕出意外。可自己这一路也历经千山万水,风餐露宿,如同西天取经路上的唐三藏,这九九八十一难都坚持过来了,眼看到了雷音寺,却要止步于此,怎肯轻言放弃。先不说仙枝这心里不情愿,再说楚大板一听不让他去,呼地站了起来,脸红脖子粗的对师傅说:“师傅,我们自打离开京城时,这南下一路,爬山涉水,我们也都没落后吧,今已渡海到此,眼前就是满山的黄花梨树了,你却不让我再往前走了,这怎么能行。再说了,离开家时奶奶也曾嘱咐我,让我一路上照看好你,不让我离开你,这是奶奶的原话,我可不敢不听。我不呆在这,我要跟你一起进山。”黄师木没想到先反对的竟然是楚大板,刚想要劝他,仙枝却抓住时机补充说道:“我看大板说得对,这前面就是大山了,眼看着成功就在眼前,大家都十分高兴,正在兴头上,怎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呆在客栈确实安逸,可这哪是我的选择,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坚持随你一同南下。我们一同头顶烈日,汗水洗身,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迎满天星月,披一身霞衣。虽说你是为顾虑我的安全才做这样安排,可我也担心你啊。离家时父亲曾说,此番在岛上会有一难,若不在你身边,我怎么能放下心来。这一路上我们风雨同行、甘苦与共,虽有艰难却总能平安。眼下我们更应该危险同担,共克时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寻找良材佳木是你多年的心愿,也是天下良工共同的期盼,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我们都由衷的为你高兴。可你是否知道,在我心中,也有一个向往的南药情怀。我自学医以来,针灸药散都有所学,可在医馆日常坐诊时,面对个别患疑难杂症病患者时,深感力不从心。自古医者仁心,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还年轻。我在金坛跟王恩师学医时,听他讲过在成祖永乐帝时,曾有交趾人在南京行医,其南药对一些妇科病效果明显,只是如今没能留传下来。

    自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南药、北药的药性及特点,虽然搜寻到一些医方,但一切都需要实践来验证和完善。其实我们如今的许多药材都是从交趾引进的。最早东汉名将马援南征交趾时,将薏苡带回岭南,自此,中原开始有了南药。三国时张津在交趾做刺史,把益智子带回魏国;南北朝时已经有沉香、郁金、苏合、水苏和石硫黄等药物引进到中原。到了唐代,随着两地联系的深入,又有白花藤、丁香、苏方木、白茅香等相继输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成药玉龙膏。宋时更多了使君子、麒麟竭、光香、降真香等药物。到大明永乐朝时黄福为交趾布政司,曾访求当地有成就的医师和药师,将他们护送到南京任职,《菊堂遣草》、《药草新编》医药巨著就是在此时引进而来。

    琼州岛气候及自然条件都和交趾相近,在这深山密林中不只有良材佳木,还有着无数珍贵的山草药。一直生活于此的黎峒人及苗寨人,他们千百年来面对着骄阳酷暑,瘴气毒虫,对抗着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有病自医,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医药体系,这正是我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如今这一切就在眼前,换位思考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仙枝的一番话讲得是有情有理,让黄师木无法拒绝。自古男人以事业心为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如今在仙枝身上,他看到了不仅是红颜不让须眉的精神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她坚定自信的个性和独立人格思想,这也正是让他敬佩和欣赏之处。仙枝讲的这些,叫他再没有拒绝的理由。

    楚大板听了师娘的一番陈述,心里那个佩服劲就不用说了,差点叫起好来;紫霖也听得动了情,他知道,此时已不用自己再说什么了,四人一同继续前行已成定局,不会有任何悬念。

    黄师木看着仙枝,心头一热,目光变得柔和,一脸歉意的看着仙枝。若是没有紫霖、大板二人在场,他会将她拥抱在怀。虽说这次仙枝没有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她的意愿,但所讲的一切也是出于实情,并不担心有考虑不周之处,她知道丈夫也不会因此犯难。楚大板正为自己嘴笨讲不出充足的理由,这时却突然想起曾走过的路,忙插嘴说到:“武夷山我们不也是一起走过来了吗,这里比武夷山又能如何。我们又不是每天都要穿密林,再说人多走山路和钻山林都能有个照应。我们这一路上也遇到很多困难,只要有师娘在,遇到急事时她总能想出好主意解决。”大板也是急中生智,他这话讲得正是时候,黄师木看到他一脸坚定的神情,起身拍了一下他肩膀说:“好,我们还在一起,绝不分开,有困难共同面对。人心齐,泰山移,连老天都关照我们,我们还怕什么。”黄师木总结性的话一落地,大家都开心的笑了,这一餐饭吃得很尽兴,饭后本想再逛逛街,可是午后太阳灼热,大地如火烤一般,四人回到客栈休息。

    由于午饭吃得稍迟,晚饭也往后推了。太阳落山后已是酉时,天气犹自闷热,大家这才领略到了海南酷暑的厉害。天黑的时候才起了一点风,几人也没有走远,就在客栈对面街边的一家小饭馆里吃了晚餐。

    第二天一早,众人洗漱罢吃过早餐,来到了知府衙门,见过山龙牵马已等在那里。他远远看到黄师木四人走来,忙叫衙役向里通报。闽和也早来到府衙,听到通报后出来相迎,与黄师木揖礼问候。衙役将马牵来,闽和说:“这是挑选的四匹良马,虽非千里驹,但脚力甚健,惯走山路。”紫霖上前接过马缰绳,看了看这几匹马,体型较小,知道这马若是跑长路和自己的马是无法比,但此处天气炎热,且要穿山过林,此马必非比寻常。黄师木答谢道:“有劳闽知府费心了,我们这就出发,知府请回吧。”闽和却坚持着要送出城,黄师木也不好推辞。黄师木与闽和两人走在前面,过山龙、紫霖牵马随后紧随,仙枝与大板断后。直到出了城东门,闽和还要再往前送,黄师木劝道:“就到此吧,你还有公事,我也好趁天凉早赶路。”闽和停下脚步,众人上马挥手告别。

    由于起得早,天还没有热起来。黄师木明白,若是等到午时就很难赶路了,众人催马,过山龙马快,冲在最前。紫霖看前面有了领路人,楚大板紧随师傅之后,自己则随仙枝殿后。出城没几里就进了山路,岛上果然不比大陆,就是州府的规模也只如此,可想下面的县城多不是很大。进了山路后体现出了地方马的特长,马身不大却很灵活,尤其在林中穿行,真是各有所长。及至中午,到了澄迈。

    澄迈于汉武帝元封元年设置苟中县,隋大业三年更名澄迈,因西有“澄江”东有“迈山”而取澄江,迈山之首字,名澄迈县。

    过山龙每年都要数次来澄迈,熟悉这里的大街小巷,带众人来到客栈,将马交给店小二嘱咐他要饮水喂料。众人进了院子,过山龙自己到井前打水,天热水凉,清澈甘爽,每人喝了一大碗,然后又打了几盆水开始洗漱。黄师木看墙上石壁刻有一诗,乃苏东坡路经通潮阁时作别琼州的诗。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当年苏轼被贬儋州时,已是六十二岁高龄,已年过花甲的还他被流放南下,过海到此荒凉之地。这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衣食住行都很艰难,他与小儿子苏过二人忍受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虽说苏轼当时自忖难以生还,打算死后就葬在海南,立下了遗嘱并对后事也作了交待。但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始终“超然自得,不改其度”,著书做诗,讲学明道。正因如此,当诗人听到北归的赦令时,并没有惊呼狂喜,展示出他那种超然处世思想和达观的心胸境界。

    店小二端上饭菜,众人用餐。过山龙边吃边介绍澄迈周边景致和风土人情,澄迈七景远近闻名,始建于洪武年间的金山寺就在城外,层层殿宇建筑在岭腰间,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工艺精湛。若不是天气炎热,黄师木真想去观望一番,下午还要赶路,饭后众人各自回房间休息。

    中午小睡了一会儿,过了未时,众人上马,出澄迈县城往西南行。天气更加炎热,半个时辰后开始进入山林地带,只见林海莽莽,万木葱茏。黄师木见状停下马来,由于不知此山纵深有多远,担心的看了仙枝一眼。仙枝明白了丈夫的心思,上前询问过山龙:“此处山路要行多久?”过山龙回答说:“这山林不是很大,穿过这片林间地带后我们可从山脚下绕行过去。”黄师木一听,心里的顾虑消除了,两人对视了一下目光,彼此会意微笑。

    进了林间,地势虽平坦,但藤萝环绕,已不能骑马,众人牵马而行。但见林间小溪,潺潺流水,奇峰怪石间鸟鸣兽跃,植物交互杂生,野果挂枝。黄师木每见到参天巨木,都要走到近前仔细观察;过山龙紧跟在身后,看他又要朝前走时,牵马快步赶上,拉住了黄师木的手。他指了指前面的一棵四丈多高的厚皮树,一条黑花大蟒蛇盘在树间。黄师木虽有些惊惧,但没敢出声,他是怕吓到仙枝。二人悄悄退了回去,仙枝遥指着一棵高达十丈的青皮树,黄师木顺着目光看去,并没有看见什么,于是走到树的近前,目测这颗树干的胸径有四尺以上,树皮青灰色,幼枝和嫩叶密被星状毛。黄师伸手向上扬了扬,只见一只藤狸快速窜到树顶,黄师明白了仙枝刚才的所指。再往前行路有些渐宽,可以骑马了,众人上马,行进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绕过山林就走出了山地,往南的路也变得平坦。这时天气开始转阴刮起了风,众人快马加鞭,行了近一个时辰没有停歇,来到一条小河时,五人下马休息。马也跑得浑身是汗,紫霖将马牵向河边饮水,过山龙爬到一颗椰子树上,用腰刀砍下十几只椰子,这个季节正是椰子成熟时候。楚大板拾起来放在一处,紫霖也是来广州后才见过椰子,他拿出从黑风林带回来的飞刀剥开皮,掏个圆洞分给众人。这椰子汁清澈甘甜,晶莹透亮,喝起来十分爽口,清凉又解渴。

    正是: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