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工匠
繁体版

七十二、又作远行人

    程光阳怎么也没想到黄师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将“皇木采购”事情办完了,这一切完全出乎他意料。还以为这几天一直在休息呢,也就没有过去看,于是劝说道:“黄大人,这又不是什么军情大事,您千万别急,最好再等段时间。现在正是三伏天,高温酷暑,且不要说广州了,就是在京城也是摇扇子喝茶乘凉,何苦还要再受这罪。且从广州到琼州岛毕竟要渡海乘船,这其中多有风险。”

    黄师木答道:“我本工匠出身,虽在工部担当侍郎一职,可职责就是管理工程建造一事。而木料可以说是我们的粮食,对这些名贵硬木,不但要了解其材质特性,还要对其生长分布情况及存量多少都有所掌握。如今要找寻良材佳木,若不深入到木料原产地,不到深山密林之中,怎么能掌握这第一手资料,如何完成圣上所托。我想,海南由于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十分适合各种名贵硬木生长,我们只有去实地考察,才能期望有所发现。我作为工部侍郎有责任有义务去完成这一行动,这不仅是皇上的期盼,也是我父亲未能实现的心愿。我从苏州南下一路走来,虽然沿途看到了一些材质不错的硬木,但还没能达到紫檀和黄花梨的性能。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生长黄花梨的地方,一定还会有其它良材相伴生长,这也是我所以要坚持到海南实地考察的原由。”

    听了黄师木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程光阳十分激动,感慨道:“这工部侍郎真如一名良工,不仅做事工序分明,更难得的是敬业之心。若朝廷上下官员都如此,则是大明朝廷之幸,更是天下百姓之福。看来谋事要周,做事要细,唯不惧千难万险,才能成就大业。”

    黄师木又向程光阳了解这几年广州港对外贸易的情况,他最关心的还是木料交易。得知当下不只是有紫檀,还有来自交趾的“红酸木”。红酸木很多年前就在广州出现,只是近几年才受人关注,因料大材好,重硬油润,且纹理炫丽,价格比紫檀和黄花梨又低很多,因此很受欢迎。

    红酸木在广州家具行及木作坊内比黄花梨更受欢迎,也由于木料在市场存量很大,常年都有,从不担心会断货。一边站着的张谦得知黄师木要去琼州岛,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作了打算。黄师木又与程光阳谈论了一会当下木料市场交易情况,看时间不早,起身说:“我这几匹马可要交给你来照看了,我们回去时还要靠它出力。”程光阳当即答应说:“我们这里有专门的马厩,用来安置从不同地方来广州办差人员的马匹。”黄师木提醒他说:“这里面有两匹汗血宝马,可是皇上为我从东厂借的,你可别大意了。”程光阳嘴上说请放心,可心里却记下了,这还真不能大意,看来要找个专业懂马的人来照看才好,否则出了问题自己可无法交差。这里介绍一下,正是由于黄师木的交待,让知府程光阳开始重视,由此才有老河东的出现。这是一位真正懂马的北方人。黄师木说完告辞出来;程光阳又将联系搭乘去海南船的事交张谦去办,张谦允诺。程光阳送到门外,两人作揖告别。

    第二天一早,黄师木一行人再次来到码头时,看到剩余的四船木料也已经已装好了。深感这百工百业,各有所长,并叹服这些码头装船工的专业技能真是很强。楚大板昨晚在师娘的劝说下,主动找师父讲明自己购进一船黄花梨的事情,当时紫霖并没在场。黄师木听后目光严峻起来,马上起身要去码头。后来听说是发往江南苏州的,这才缓和下来。但还是严肃的批评了大板,并告诫他这样做的危害和后果。楚大板低头认错并做了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其实,在这之前,仙枝已经耐心的和大板讲清了这其中的道理。大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知道现在自己的身份不只是跟着师傅学艺的徒弟,还是作为朝廷办差的随行人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师傅的声誉和京城官员的形象。楚大板出了师傅房间,又找到紫霖,将师傅批评自己的事情讲给他听,还非常后怕的说:“若不是你考虑得仔细将木料改发到了苏州,我这下可真要闯出天大的祸来。”

    船家起得很早,等张谦赶到后看到木料全部都已装好,于是将装船费结清,双方将拟好的清单互相签字,各执一份,待船到达目的地验收后,再结算船运费。

    黄师木和张谦随船主登上了大船,紫霖见状也跟随身后一同上了船。当看到木料整齐的堆放在上面,并用缆绳捆紧。黄师木长呼了口气,感到身心轻松愉快。船老大上前说:“我们这样大的船体又有了重物压在上面,船在海上航行会很平稳,就是遇到风浪,也不会散落的。”黄师木想起了出发前晓诚的交待,仔细打量着船的结构,又向船老大详细了解大海船的性能和要求。

    这几天来的紧张和忙碌,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接下来将是下一站,大海对面的琼州岛。站在船上感觉到了风很大,黄师木又看了几处后问是否马上就要出发。船老大说:“我们大船远航,走的又是海路,须备足了这一路上所需的淡水和食物,还要采办一天的时间。”黄师木知道不用再等船离港了,至此,他采办皇木的差事已顺利完成,现在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另一件事,跨过对面的海峡,到海南岛的深山老林中去实地考察黄花梨木分布和存量状况,期待能发现新的可用之材。

    黄师木知道张谦一大早就赶过来肯定没吃早饭,就问了句;张谦只是笑笑。仙枝知道当地人将早饭称早茶,微笑着对张谦说:“来了几天,一直在跟着我们忙,现在所做的事情也都告一段落了,我们要请你“吃早茶”,你看下我们去哪里好。”黄师木应和道:“是啊,就听张谦安排。”张谦这下明白了,不好意思的说:“应该做的,这都是我职责内的事,大人们才是辛苦,还是我来尽地主之情,请大人们一次。我们去吃河粉可好,广州城最有特色风味的美食,十分可口。”黄师木扬手一笑说:“那我们就去品尝美食。”张谦走在前,一行人跟着来到当街拐角处一家小店。掌柜的认识张谦,看他带着几位北方客人来,热情的往里相请,众人进去找了张桌子围而坐下。

    张谦介绍道:“广州河粉中以‘沙河粉’最为有名,口感细腻、清淡,这家店就是‘夏记沙河粉’,百年老字号,远近闻名。”来吃河粉的人很多,不大会儿,店小二端出五盘河粉上桌,每人一盘。这河粉看起来晶莹剔透,吃一口,口感细滑,加上店家配以沙河鸡块和新鲜蔬菜,真是别有风味。看到黄师木几人吃得很香,张谦为自己挑选了这么一个场所而高兴。他左瞧右看,得意的望着别人吃。待别人快吃完了他才吃起来,结果待他吃好后,仙枝已抢先付了河粉钱。张谦没能付款,站在一旁直叹。黄师木安慰说:“感谢你带我们来了这么个好地方,这沙河粉我可是记下了,下次来还要再吃。”张谦问道:“黄大人,你们这几日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做。”黄师木说:“正要问你,我们想去琼州岛,如何行走要听听你的意见。”张谦说:“看你们数千里之遥,从京城到此,千山万水也走来了,琼州岛虽近在咫尺,可却有一海之隔,骑马是过不去的。而走陆路到徐闻,非常绕远,且现在又是盛夏,这火热的天,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还是真接在这里乘船走水路最好,白天虽酷热难耐,可夜晚却有海风,会凉快些,正好休息。至于马匹,您已经和知府大人说了,想必他会上心的,虽然我不懂马,但早晚去给添料加水还是可以的。船只也很方便找,这里每天都有去琼州岛的船,我昨晚还去码头看了下,有一艘大船上午要装些货物,不会太多,未时启航。我可以去和他们说好,如大人觉得可以,可乘此船前往琼岛。”

    黄师木看了看仙枝,昨晚睡前也曾和仙枝商量过,几匹马可能要寄放在这里,如今果然要这样。黄师木说:“就按你所说,我们下午乘船,那就有劳你费心了,我们这就回去收拾一下。”昨晚楚大板和紫霖在一起也谈论上岛的事,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二人一同去后院马厩看马。这几日虽说天热,可紫霖、大板每天给马洗澡,草料不缺,饮水充足,马的状态也正常。紫霖又给马添了些草料,说了声:“老伙计,我们要分别几日了,你们在这里好好歇着,回家时还要依赖你的脚力。”

    黄师木和仙枝回到客栈收拾行李,因考虑到半个月后还要回来,仙枝将暂不用的东西打了几个包,准备存放在市舶司,好轻装上路。等楚大板、紫霖二人回来时,告诉他们两人:“我们下午出发,现在时间还早,这几天你们也很累,装船又守了一夜,不如休息一下,攒足体力。”楚大板本想拉紫霖去外面逛逛,就看了看紫霖;紫霖也明白了大板的心思,说道:“我们坐船总要带些吃的东西吧,我和大板出去买些水果来。”黄师木看看仙枝,意思是要不要也一起走走,仙枝看着外面太阳又热起来了,想丈夫这几日更是辛劳,还是让他休息下吧,就表示不出去了。

    紫霖和大板走后,黄师木果然躺在床上就睡着了。仙枝坐在一边看着睡得香甜的丈夫,心里为他而欣慰。有事业的男人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风光体面的背后却是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前瞻性的眼光,只是他还不懂得照顾自己,只凭着自己工匠的身子骨去和疲劳困倦硬扛,自己苦撑着。仙枝的眼睛盯着丈夫,脑海里又想起哥哥,他似在朝自己微笑,这时父亲在做什么呢,苏州的天气是风和日丽还是烟雨濛濛……,仙枝朦胧中快要睡去时,听见了脚步声,知是紫霖和大板回来,忙起身站了起来。黄师木也睁眼醒来,看到仙枝就在自己身边,劝她也睡一会儿。仙枝说:“已中午了,紫霖、大板也回来了,我们就在客馆里吃午饭吧。”

    仙枝要去打水,黄师木叫住了她,自己出门到院子里从“三眼泉”井里提上一桶水,倒进木盆,就在井台上洗了把脸。这三眼泉的水远近闻名,清冽甘甜,听说就因这井的水质好,市舶司才在这里建起了洋商客馆。

    中午饭后,紫霖和大板去马厩牵马,要送到知府衙门的马厩去。从清风寨牵回来的大白马这几天马还是在分开喂,这还是紫霖想出的主意,他们将这匹照雪玉狮子拴在马厩的一旁,后来中间加了块木板,马能互相看得见,但是彼此踢不到对方,想这样慢慢适应一段时间,等从海南回来后再撤掉木板,那时彼此就相安无事了。等紫霖和大板从知府衙门回来后,黄师木看看时间将近,仙枝已结算了店钱,四人带着东西来到了港口。

    张谦正等在那里,黄师木将几个包裹交给张谦说:“这暂存放你处。”张谦接过来背在身上,指着不远处的一艘船说道:“就是这艘船,货也已装好,我们这就上船吧。”说着领着四人向停船走去,因张谦和船家早已交待了搭船的是京城官员,一路上要多加关照,上船后又给双方做了介绍。船主叫孟海公,常年在琼岛到广州间跑船,因此熟悉张谦,对他交待的事也非常尽心。孟海公慷慨说道:“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照顾好黄大人。”紫霖上前交待张谦说:“我那几匹马可就全拜托你了,广州天热,别缺水,马厩里也要常洒些水,保持通风。”张谦对紫霖说:“你放心吧,黄大人已经和知府大人交待好了,看知府大人的心思是要找一位专业养马的人来照看,若真是要我来照看这几匹马,我还真不在行。”

    仙枝拿出一只早已备好的苏州檀香折扇,对张谦说:“连日来让你受累了,这把折扇是我从苏州带来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张谦十分感动,他身为府吏,每天在知府身边,接待的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只知惟命是从,何曾受过奖励。他也知道这檀香扇子的价值,知府大人迎来送往礼物馈赠也不过就是这水准了,自己哪能承受得了这么贵重的礼物。在广州城这把檀香扇十两银子也买不到,弥足珍贵,十分难得。

    苏州制扇历史悠久,在南宋时已很有名,元、明两代制扇名家辈出,均以制作精巧而闻名于当时,其精心设计款式达数百种,其中最负盛名的有檀香扇、绢宫扇和折扇。苏州折扇不止是平日里纳凉生风的用具,也是人们把玩和收藏的珍品。小小方寸间集型款、字画、雕刻于一身,形成精细雅致风格。

    正是: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