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工匠
繁体版

五十七、繁华广州府

    四人不畏艰难,忍着饥饿冒雨继续前行;五匹马这几天也是草料不继,瘦了许多,晚上终于赶到了广州。

    广州乃著名港口城市,万商云集,洪武年间工部织染局使顺德人孙蕡《广州歌》写得好: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

    少年行乐随处佳,城南濠畔更繁华。

    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

    秦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在“番禺”,三国时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一分为二,“广州”由此得名。经过了两宋时期商品贸易发展,到大明一统天下时,广州城市建设已颇具规模,城内屋宇建筑整齐,街道、店铺、民房、书院、祠寺、官衙等布局合理。城内里巷遍地,房屋众多,集市繁华,大路笔直宽广四通八达,可并驾四马。集市店铺延绵数里,货物贸易极为繁华,由中心向四周辐射。

    广州贸易兴盛,为大明朝海外贸易第一大港。这里常年靠岸停泊的船只数量稳定在数百艘,今天来十几艘,明天走十几艘,数量保持平衡。来往船只均是满舱而来,卸货交易后,再购所需物品满载而回。从南洋而来的船只大多是运载胡椒、苏木、象牙、檀香、沉香、木料及其它经济物品,船只返航后运走的是布匹、丝绸、瓷器、铁器、茶叶和家居工艺品。

    黄师木考虑为方便了解木料行情和办事方便,选择靠近码头木料交易市场的“洋商客馆”住宿,同时这里距市舶司也很近。看到码头上来往的货船,黄师木想起了晓诚的嘱托,待完成“皇木”采购后要抽时间了解大型海船情况。这连日来的长途跋涉,众人身体都有些透支,一路上不是头顶烈日就是大雨淋身,吃了不少辛苦。好在四人不畏艰辛,一直不停歇的向前行进。当时仙枝鼓励大家说:“荒郊野外,我们没有躲雨和遮阳的去处,不如就这样冒雨前行,我们每向前行走一步,就离广州近了三尺,争取早日赶到广州。到广州后我们再好好休息,那时躺在床上,吹着小风,好好睡它两天。”可现在真的到了广州,大家心情激动,都有些兴奋,反而睡不着了。

    要说天下美食尽在广州,果然不虚。但见街头巷里、市井茶坊无不罗列美食,香飘四溢;吃法上也是多种多样,就连夜半时分,依然是掌上华灯,酒席喧哗。

    黄师木四人在客馆休息了一整天,到傍晚时分才出来在附近街区转了转,来到集市繁华处。但见:

    万户千家绿树环绕,六市三街溢彩流金。丝竹箫管,声闻歌台街巷;银筝象板,响彻舞榭茶楼。满目歌舞升平,市民欢庆;放眼太平盛世,物阜民丰。四海商旅云集,展琳琅满目;八方财富荟萃,聚金银万千。香风飘处,柳巷花街,无限风流歌妓;妙曲传来,秦楼楚馆,许多美艳名姬。享尽荣华,豪客商贾寻欢处;追欢逐乐,风流公子买笑来。正是:万客云集无双地,百业兴盛第一城。

    当时海外各国将大明王朝视为天朝大国,物产奉为珍贵奢侈品。这其中主要有产自江浙一带的绫罗绸缎,丝帛锦绢;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及福建德化的瓷器,浙江、福建的茶叶。明中叶以后,商品货币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丝织品、棉布、糖、瓷器、铁器,还是粮食、药材等产品,都享有声誉。而从南洋各国运住广州的有胡椒、苏木、象牙、檀香、沉香、紫檀、橄榄油等货物,贸易的差额则由大量的银子作为补偿。明代广州的海外贸易分为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万历朝以后,南洋和西方各国商人于每年夏冬两季到广州参加定期集市贸易,每次为期数周或数月。此时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地商人源源不断地把货物运来广州与外国商人贸易,使广州成为当时海外贸易商品集散交易中心。

    洋商客馆靠近码头,离市舶司和木料市场都不远,当初选择住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办事方便,所以才没刻意去寻安逸的客栈。几人并没走多远,只在街市吃了顿晚餐后又回到客栈。

    这一夜睡眠缓解了疲劳,恢复了体力。第二日一早起来,黄师木换上官服,楚大板带上公文印信跟随在后,二人先来到知府衙门。广州的官府衙门建筑十分豪华,门廊高大、巍峨雄壮,彰显出官府的尊贵与威严,大门、走廊、台阶、栏杆的设计和建造十分精美,院内花木葱茏,池鱼遊戏。

    衙役向内通报后,得知工部左侍郎黄大人奉旨南下采办皇木,知府程光阳带同僚出来相迎。自万历朝后期,皇木采办已停办多年,如今是新皇登基,万象更新,程光阳猜测朝廷这是要开始维修三大殿和新开工建设。而这些年广州的木料市场交易是越来越红火,不仅有来自海南岛的黄花梨、子京、坡垒,还有广西运来的柚木、铁力木、格木,更有南洋一带海运而来的紫檀、红酸木等多种名贵硬木,有木材商常年住在广州。

    程光阳乃福建晋江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天启二年上任广州知府,正四品。其职责范围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朝廷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其下共有五品同知一人,六品通判一人,七品推官一人,九品知事一人。知府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员,掌管着人事任命及地方施政的权力。

    由于广州地方富庶繁华,为西方及南洋各国商贸货物交易的集散地,身为知府,不仅能接触到各色富豪及来自海外各国的商人,还有前来朝贡的使者,往来应酬之频繁自不必说,其享用的待遇之优厚较它地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程光阳初来之时本也立志做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父母官,施展才华,治理地方,为民造福。这若是在他的老家福建或者偏远之地,或许没有那么多的诱惑,而他却如同一个深山的修行者,突然来到这繁华都市之中,周围所处的生金长银的环境和他高高在上的位置,加上手中掌握的无限权力,让人很难一尘不染。且不说与各地商贾的应酬往来,只每天面对的那些各地来请示的下属和待批的公文,也非常容易模糊公与私的界限,很难分清哪些是分内的事,哪些是额外的事。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光怪陆离的色彩、迷情醉人的音乐、甘鲜甜美的滋味、纵情声色的冶游、价值连城的珍宝都能愉悦人的各种感官,刺激人的性情欲望,试探人的心里承受,让人贪念滋生,欲望膨胀,行为乖张……。一旦把持不住就会导致迷心乱性,坠入欲望的深渊,从而丧失自我,忘却初心。

    初来乍到的程光阳很快品尝到富贵至极的生活和地方诸侯的感受。在此之前,他还是个不为人所关注的进士,这一下如空降一般成为南国富庶之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贵如一方诸侯。且不说俸禄的增加,在面对下属恭恭敬敬的参拜面前,那种感受已让人觉得十分自豪,无比尊贵。要说以前的寒窗苦读换来了今天的富贵荣华是生活给他的回报,那上天应该是公正的。他终于松了口气,要慢慢享受这无上的尊荣和奢华的生活。现在不仅家中有丫环仆人照顾其生活,就是在知府也有专人侍奉他,其属下衙役更是任由他驱使。这应酬之多,时间之密,让他分身乏术,每天都需要下属按重要性为其排列出三六九等,这一般性的纯吃喝的应酬自然是首先被推掉的,而那些有求于他的宴席也要看面子大小,能不去的就不去了。只有高级别的如各地的王室亲眷或差人来广州,这等同于京官一样,他一向十分重视,一定要出面接待并设宴相请。再就是同级别的知府卫指挥佥事或者各国的朝贡使者,市舶司提举等有活动时,他也是要出面的。可见广州知府官威之大,远高于其它地方。

    对于黄师木的到来,倒是让程光阳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因黄师木并不像其他官员,每到一处,声势浩大,惊动地方,所以之前他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但大明律例,知府虽是正四品官员,按照京官高于地方官原则,也就是说京官与地方官相同品级情况下京官为大。知府若要往上升迁,其途径也就是正四品京官或者佥都御史、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等,更何况黄师木的工部左侍郎是正三品,所以他恭恭敬敬的带着属下前来迎拜。

    看到工部侍郎只带一名随从来,他有些不知所措。众人向黄师木行揖礼,黄师木还礼,双方一番客套后,黄师木在众官员簇拥之下走进知府大厅。他还真不习惯这样的阵势,楚大板倒是觉得很有面子,昂首挺胸的跟着师傅,坐在了知府的大厅里,衙役前来上茶。

    一杯茶饮罢,黄师木将来此目的和一路上的经过略述了一遍。说起新皇继位,百废待兴,而工部担负着全国土木工程兴建维护,水利系统疏浚完善诸多事项。如今维修三大殿就是头件大事,今奉旨南下采办皇木,广州府要给予协助。程光阳听后当即表态一定会尽力,他心里明白,采办皇木这事在广州并不困难。现在不比以往,自隆庆开关以来,贸易兴盛,市场活跃,且不说其它外来商品,就拿木料来说,木材商大多集中在此,不仅优良木材种类繁多,且数量充足,尽可挑选。只是海外的木料交易归市舶司管辖,这事需要和市舶司提举协调。程光阳当即叫来府吏张谦,当面吩咐令其负责协助黄大人办理在广州期间的所有事项。张谦过来揖礼拜见,黄师木见是个标致的广州小伙子,年轻俊郎,人很机灵,反应也快。心想自己言语不通,人生地不熟,有了张谦在,在广州的一切事都可放心了。黄师木同程知府交谈了一个多时辰,看看将近中午,程光阳在南粤酒楼安排了午饭;黄师木想自己在广州要办的事情很多,不能少了他的帮助,就没有推辞。

    自古有“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之说。粤菜精致美味,食谱之广,敢称天下先,而享受美味也是粤人的一大喜好。黄师木从苏州经杭州一路南下,苏州的市贸繁华和杭州的美丽风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番来到广州,要领略这里以食为上的特色文化,新奇精致的菜肴不仅能让人饱口福,也令人开眼界。

    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口味比较清淡。广州自古即商埠,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和邻国贸易往来;唐朝时,广州成为世界著名港口,并专设“市舶司”总管对外贸易与收税。南末后期,对外贸易中心虽然逐渐转移至泉州,但广州仍有一定的优势。明朝中叶,由于沿海地区常遭日本倭寇骚扰,朝廷封闭了泉州与宁波两个港口,仅留广州一处,并设“怀远驿”,建屋一百二十间以居外侨,此举竟使得广州港口建设发展一家独大,商品贸易加速增长。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不仅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由此广府菜吸取中外菜肴文化之精华,在融合消化外来菜肴并使自身菜系精细和多样化。广府菜以地方风味特色为基础,兼具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并自成体系。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广府菜取料广泛,品种花样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草里蹦的,地下钻的全都能上席。不必说飞禽走兽和鱼鳖虾蟹了,就是蛙、虫、蝉、鼠均在烹制之列,包括雀、狸、猫、狗、蛇、猴、龟、虫等也在食谱之中。

    众人按位次坐好,一杯茶后开始上菜。第一道菜是乌石什锦参,接着东江盐焗鸡、清白灼鲜虾、香芋蒸扣肉。四道热菜上齐,小二将众人酒杯斟满,程光阳劝酒:“黄大人肩负朝廷重任,自京城南下广州,数千里之遥,又值盛夏酷暑之际,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如此之敬业实乃下官之楷模。我这里敬黄大人一杯,”说罢看着黄师木。黄师木端起杯子,二人一饮而尽,大家也跟着喝干杯中酒。

    店小二为每人添满杯后,又一轮烧好的菜相继端上桌,有五彩炒蛇丝、红烧全雁鹅、菊花龙凤羹。程光阳再劝酒,两杯饮尽后,黄师木回敬了一杯。这时上来一盘大菜,小二高叫道:风云龙虎斗。黄师木早在京城就听说过广州有这一道菜,只是未曾见过。他对这些平日里看都不看的东西,并不想品尝,但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无奈之下,不得已只是象征性的动了动筷子。

    正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