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嫡女太难娶
繁体版

002 重生

    残冬腊月,寒风凛冽。

    冬日的阳光并不温暖,透过薄云洒在雪地。点点闪烁,犹如满地黄金。

    西梢间,地龙被烧的火热,一缕青烟从青铜兽口中悠悠飘出。

    温暖的厢房,熟悉的檀香味。陶清涵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繁复的木雕图案。

    她被救了吗?

    “圆圆醒了!”

    圆圆是她的小名。

    只是……这个声音?陶清涵心中一紧,微微转过头,却见得一穿戴华贵,面色憔悴的女子。

    女子还很年轻,皮肤细白,朱唇皓齿。只是,一双杏眸中布满了红血丝,眼下更是一圈乌黑。

    “圆圆怎么了?不认识为娘吗?”谢氏见她小脸满是茫然不说话,不由得担忧起来。

    “母亲……”陶清涵感觉嗓子干的不行,但精神上的刺激已经超过了生理上的不适。

    她已经死了啊……这里是地府吗?为什么地府的装饰和她曾经的家一样?她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有些高兴。

    终于再见到母亲了…

    “母亲……”陶清涵前倾身子,抱住了谢氏。明亮的杏眸中,氤氲着一层水雾。能再次见到母亲,她很开心。

    “可是委屈了?”谢氏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抚道,“莫怕,有娘在,你想要什么都有。不过是一个发簪,娘给你买个更好的。”

    陶清涵身子微僵,她能感受到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自己的后背。一切都那么真实……

    她下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

    难道之前的一切,才是自己做的一场梦?可是梦中的寒冷,心痛那么真切……她甚至还记得国公府被抄家的景象……

    她看着自己白嫩细腻的小手,才发觉自己如今还很小。她摸了摸头,头上被缠上了一层层纱布。

    她从小尊贵的很,唯一一次受伤是因为一根发簪。

    陶清涵记得清楚,当时她因为自己不要的发簪被父亲送给了庶姐而生气。

    后又受身边李妈妈的挑拨,追到了庶姐的别院,去抢她的发簪。

    结果因为路滑,摔在地上,正好磕破了头。

    这与梦中的一切都那么吻合。

    难道是上天垂怜,让自己预知了未来?还是……给了一次让自己重来的机会?

    “圆圆?”谢氏见怀中的小人不说话,心中不免担忧起来,“别是磕坏了脑子……苍笙!去把李大夫请来。”

    “是。”名唤苍笙的丫鬟福了福身,走出房间。

    越过谢氏单薄的身子,陶清涵看见了苍笙,母亲的贴身丫鬟。母亲去世后,她也离开了国公府。

    但她离开之前,曾找过自己。说母亲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还说让自己一个人要万事小心之类的……

    她当时欲言又止,但最终出口的只有这一句话。

    后来,便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陶清涵总感觉她想说的话与母亲有关。她甚至怀疑,母亲的死有蹊跷。

    可还未等她查明原因,便嫁人了。

    也正因为如此,她心怀愧疚,恨自己当时没在母亲身边……

    母亲直到去世,都没等来自己……那会是什么心情?

    重来一世,她定要尽自己所能,好好保护母亲,让她长命百岁。

    “我没事。”陶清涵嘴角扬起,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母亲放心。”

    “没事便好。”谢氏嘴上如此说,但眼中皆是担忧。

    前世这个时候,自己还是个懵懂无知,有些嚣张的女孩。醒来之后便向母亲告状,说是庶姐推的,导致谢氏教训了庶姐。

    原本与庶姐关系便不好,如此一来,关系更差了……

    虽然前世自己只活到了十七,还有很多大道理不明白,但她的性子已经比此刻好得太多,母亲的死,也让她嚣张的性格被磨平了不少。

    以至于后来的自己,可是有名的端庄贤淑……

    苍笙复又走入房间,身后还跟着个白须老人。老人身材肥胖,眯着小眼,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便为陶清涵把了脉,又看了头部的伤。

    这便是母亲身边的李大夫。

    陶清涵对他印象不是很好。李大夫为人爱喝酒,喝点酒便喜欢找人搭话。也正因他贪酒,才发生了酒后乱性,轻薄张姨娘这件事。

    事后,她父亲为了保住颜面,将其杖毙了。

    真是活该,况且碰谁不好?非要碰张姨娘。

    她侧了侧头,有些嫌弃的不想看他。

    李大夫自然不知道自己被嫌弃了,他规规矩矩的写好药方交给谢氏身旁的苍笙,才告辞离开。

    见谢氏起身去送李大夫,陶清涵连忙招来站在角落的小元宝。

    “姑娘?”元宝睁着大大的眼睛,疑惑的看着她。

    此时的小元宝身材瘦弱。皮肤却很白,一双眼睛更是水灵灵的惹人怜爱。

    想起大冷天,她为自己偷食物受伤。照顾自己,一直吊着自己的命。陶清涵心中顿时沉甸甸的。

    “现在是什么年份?”陶清涵问道。

    “回姑娘,元辰二十三年。”

    元辰……二十三年?

    她回到了七年前!那她如今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娃娃啊……

    那……未来的一切,都还有时间挽救……吧……

    谢氏刚送走李大夫,回来便看见陶清涵正倚着床柱,与身旁的元宝说着话。

    “圆圆快躺下休息。”谢氏心中一紧,生怕孩子出什么事。

    “没关系的,母亲。”陶清涵扬起笑容,嘴角泛起了淡淡的梨涡。

    小女孩粉妆玉琢,但笑容中却带着一种经历了许多事故的沧桑。谢氏有些发愣,晃神之间,她突然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像长大了。

    “夫人,老爷来了。”一丫鬟进入房间,通报道。

    “他终于想起这个女儿了吗?”谢氏回过神,冷笑了一声。

    “母亲……”陶清涵拉了拉她的衣袖,前世她父母感情便不顺。母亲有她一个孩子后,便再无所出。此次重来,她也想让父母感情如初。最好,填一个胞弟。

    有了兄弟,她便可以选择不嫁人了……

    “圆圆莫怕。”谢氏以为她害怕父亲,忙柔声安慰,“有娘在,他不会说你的。”

    正说着,门外走进一身材高大的男子。男子穿着绛紫色对襟长袍,剑眉星目,意气风发。其身后还跟着个小巧玲珑的姑娘。

    这便是她的父亲,当朝太傅,陶明宏。而他身后,便是她的庶姐,陶清淳。

    “圆圆怎么样了?”陶明宏问道。

    “爹爹,我没事了。”陶清涵还有些虚弱,但语气却极为柔和。

    “事情,你长姐跟我说了。”陶明宏道,“你与你长姐乃是一家人,不应当为了一个簪子动手动脚……”

    “父亲教训的是,女儿知错了。”陶清涵低着头。

    前世,父亲也如此教训了她,但当时她觉得父亲偏爱庶姐,便出口反驳父亲。一番唇枪舌战下,两人都气的不轻。

    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不可救药,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只会气他。

    “知错便好,跟你长姐道歉。”陶明宏心中虽对她变得如此乖巧感到疑惑,却还是保持着严肃的语气。

    “是。”陶清涵对此自然不敢有异议。虽然,她与长姐不和,但面子上还是要装装样子的。

    于是她抬头看向陶清淳,“长姐对不住,是我小性子,不该拿你的发簪。”

    陶清淳被这一幕吓了一跳,这个一向嚣张的家伙怎么向自己道歉了?她可不需要这么乖的妹妹……

    “二妹妹不必如此。”陶清淳反应过来,连忙摆手。

    听闻,陶清涵对她淡淡一笑,只是这个笑容冷淡疏远。

    歉道完了,一时又两相无言。

    气氛逐渐有些尴尬,谢氏准备送客。恰巧此刻又听丫鬟来报。

    “老爷,夫人,张姨娘来了。”

    听见张姨娘来,谢氏脸色有些不好。

    还未听得脚步声,便见张姨娘扭着婀娜身姿踏入了房间。

    她进屋后向陶明宏,谢氏请安。随即又走到陶清涵身边,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涵姐头还疼不疼?都怪那不懂事的丫头,不过是个发簪,姐儿喜欢,哪有不给之理?”

    她今年虽比谢氏还要大个几岁,身材却管理的非常好,即使是厚重的冬衣也无法遮住她那玲珑身材。没人说的话,根本不会知道,这个女人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没事,那发簪我不要了。”陶清涵不动声色的向后一仰,离开了她的手。

    “呵呵~多谢二姑娘……”张姨娘讪讪一笑,走到陶清淳身边,拍了拍她,“向你二妹妹道谢,谢谢她把簪子送你。”

    陶清淳心中虽不喜,却还是规规矩矩的按张姨娘所说做了。

    一旁的陶明宏将这幅场景看在眼里,心中有些不快。这明明是他送的,居然还要跟陶清涵道声谢?

    难不成送个簪子还需要征得她的同意?

    陶清涵在家中是有多霸道?

    这样一想,他看向陶清涵的目光有些深沉了。

    陶清涵暗道张姨娘说的话真是好,轻飘飘一句话又坐实了自己“嚣张跋扈”的头衔。

    这张姨娘原本是陶明宏的通房丫鬟,后来生下了庶子庶女才被抬为了姨娘。

    母亲死后,她便开始掌家了。如今看来,确实有些能耐。

    “虽说圆圆是嫡女,但你也不至于低声下气的道谢。”陶明宏开口道,“那已经是淳姐的发簪了,好好收着吧。你也不必太过自卑,事事都让。”

    “是,婢妾省得。”张姨娘微微躬身,眼底划过一丝笑意。

    “爹爹真好!”陶清淳上前拉住陶明宏的衣袖,满脸笑容,看上去纯真又可爱。

    陶清涵冷眼看着,她的父亲,什么都好,就是看不清女人得性质。张姨娘不过一句话,便能勾引他的保护欲,怜香惜玉之情。当朝太傅,智商全奉献给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