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石之寻三朝之恋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招兵选人

    翌日上午练兵场内

    得到大将军的授意后,冯旭跟着刘裕一早就来到练兵场。

    训练的教头看到他们二人,便迎了上来。

    “刘参军,昨日在军帐的一番话,我等也是感同身受,战场上谁愿意放弃自己的战友袍泽,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牺牲在所难免,你也不要太难过。”

    刘裕低头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这会教头的肩膀,并没有说什么,也不需要说什么。

    教头调整好情绪,用手指着一旁正在训练的士兵说道:

    “那些都是昨日接到命令后,为你准备的二十名将士,我去把他们叫过来。”

    此次任务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一早就从大军中挑选出一批精锐。

    “等等!”冯旭抢先一步说道。

    可是那边已经把人带了过来了,那就先看看吧。

    教头看了冯旭一眼,没有在意,继续说道:

    “这二十人都是我挑选出的精英,个个身手不错,作战经验丰富,保证能配合你们完成任务,放心大胆的指挥。”

    冯旭上前眼神扫过众人,看着身体素质确实,都是精兵好手。

    但是我们是去执行潜伏任务的,不是去正面硬刚的。

    于是冯旭对着教头问道:

    “这里有没有读书人或者做过生意的人,入伍前从事些走街穿巷活计的人。”

    教头看了看冯旭,又看向刘裕,他可不认识冯旭是什么人。

    刘裕见状对着教头笑了笑:“这是小兄弟,也是我副将,他想要一些不一样的将士。”

    于是教头不再多想,指着那边其他人说道:

    “当然有,我们北府军的组建,就是大量由北方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南方的汉民组成,,当然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冯旭听到这样的回复,心里也有些底了:

    “我能不能从里面挑选几人?”

    教头点了点头,便带着他们来到更大的练习场中,大声喊了一声:“大家,列队,稍微停一下!”

    “这位是刘参军,今日过来挑选人手,去执行一个任务,如果任务完成成功,各位都会被记头功。”

    说完后,示意冯旭上前。

    冯旭抱拳感谢一下,然后走到人群前面,大声说道:

    “你们有谁以前是做生意,什么生意都可以,不管之前是伙计还是老板?”

    问完这句话,教头又看向冯旭,就连刘裕对这个问题都有些诧异。

    冯旭又重复了一遍,说完人群中走出几十号人,开始自我介绍着。

    “我以前是开布店的。”

    “我是开饭馆的,我是店里的伙计。”

    “我以前是押镖的。”

    “我以前是做强盗的。”众人被这一嗓子给吸引了过去。

    那人连忙解释道:“额,我都是打劫的北方蛮子的,你都别看着我啊,我已经洗白了。”

    众人还没缓过来,又一个声音传来。

    “我以前在窑子里工作过。”听到这个职业,大家不由又一起看向,这个有些瘦弱的小子。

    这小子用翘着兰花指,指着其他人说道:

    “哎呀,都看我干嘛,我是正当职业,已经从良了,我......。”

    他还没说完,教头一脚就已经踹了过去。

    “我是.......。”

    底下还有人七嘴八舌的介绍着自己过往,真是无奇不有。

    听到这里刘裕和冯旭,包括教头都听的脑袋都大了,毕竟人有点太多,而且什么人都有,这个冯旭自己都没有想到,有点失算,没有考虑周全。

    冯旭只能叫停:“好了,先这样吧,我也了解差不多了,我现在出几道题,看看大家是否能回答?”

    “啊,还要回答问题啊,切...”

    “当兵不武选,搞文选,什么意思啊?”

    “考状元啊,搞这些,要是我足够聪明,我来当兵。”

    “你说说看,什么问题?”

    底下士兵议论纷纷,教头也不知冯旭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没干涉,随便你折腾,反正到时候完成不了任务,那可是你们自己的问题。

    冯旭也没当回事,看向他们说道:

    “第一题:现在有两个空杯,一个装满水为三斛,一个装满为五斛,重复使用这两个容器,怎么最快并准确的测量出四斛的水?”

    说完第一题后,冯旭看着下面有人已经开始思考了,便随后又说出了第二题。

    “第二题:一口井七尺深,有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向上爬三尺,晚上往下掉两尺,问蜗牛多少天能从井里爬出?”

    “有谁知道答案后,举手告诉我。”

    大家面面相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脑子都没身体好,根本反应不过来,心想这是人问的问题吗?

    但是对于经常做生意的人来说,脑子就要比一般人灵活不少。

    此时已经有的人蹲在地上开始计算了,刘裕与教头也只能跟着一起挠头。

    一刻钟后,就有人举手说道:

    “我知道第二题,要七日时间。”说完满脸期待的看着冯旭,见冯旭微笑不语,就知道答案是错的。

    有了第一个人回答的,很快陆续就有人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

    “我知道!”一位中年男人也举手来。

    “第一题,先将三斛倒满,再倒入五斛杯中,然后再将三斛装满,倒入五斛杯中装满,这时三斛杯中还有一斛水。

    再将五斛水全部倒掉,然后将一斛水倒入五斛杯中,再取三斛水倒入五斛杯中,这时原有一斛水加上新倒入的三斛水,一共四斛。”

    冯旭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反应很快,逻辑很清晰。”

    紧接着这人又继续说道:

    “第二题更简单,蜗牛白天爬三尺掉二尺,最终每天向上前进一尺,到达第四天时离井口还有三尺,这时蜗牛一次性就可以向上三尺,直接出了进口”

    回答完后,那人看向冯旭。

    冯旭也微笑的看着那人,这两题难度其实不大,主要是观察答题者是否心细,在解答过程中有比较好的逻辑性。

    古人是非常有智慧,他们只是受到知识储备的限制,在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问题和现象时,都会被按照神魔鬼怪来理解,其实不代表他们智商落后于现代人。

    “很不错啊,你叫什么名字,之前都是做什么的?”冯旭连续追问了几句。

    “回大人,我叫宗沧,我家本是北方洛阳府中从事布料生意,因为战乱无奈逃到南方,家人在逃难中大多数已经死了,来到南方为了谋生,就入了这北府军。”

    “好,就你了。”冯旭确定好以后。

    又从刚才自我介绍的人堆里选了两人。

    一位名叫褚信,三十左右,性格内向话少、沉稳刚直,原来从事镖局生意。

    后走镖时半路为了救人,被后秦军队追杀,导致镖局兄弟都惨死,然后他自己逃亡到南方加入了北府军,一直都想为兄弟报仇,为人忠、信、有义气。

    “最后一人,唉~就是你,在窑子里有工作经验的那小子。”冯旭指着他:“别看了,就是你。”

    “我?是我?”那人用手指了指自己,有些不敢相信,很是兴奋。

    刚才虽然他是第一个回答问题的,但是都是他瞎说的,他是一点都不想再待在兵营里了,因为总是被其他人欺负。

    这人名叫做尹忧长,这名字真职业,此人也只有十六岁,在窑子里因为看到不该看的人,得罪了某些大人物,为了保命,逃出来加入了北府军,为人机灵,懂得察言观色,敢第一个回答,就知道很会投机取巧。

    冯旭最终只从这么多人中,选出三人作为他自己的助手,便又问到教头。

    “对了,这里有负责铁器制造的部门吗?”

    “这个肯定有啊,随行军肯定需要铁器制造,虽然主要兵器由朝廷统一配发,但是日常的车马、兵器还有盔甲的修复保养,还是需要有人来做。”

    “那我能不能带选一个人走?”我追问道。

    “应该可以,就是一些一般的铁匠没什么不行的,不知道你要带上他们干嘛,他们又不是正常的士兵,可不能上战场。”

    “哦,那算了。”

    几人又聊了一会,最终刘裕又从剩下的队伍里,挑选了七名老兵和一开始那些精锐里面挑选十人,组成了一支二十人的小队。

    将这二十人带回到刘裕行帐中,一下子帐内就显得有些拥挤,刘裕看向冯旭说道:

    “你有什么安排就说吧。”

    狭小的空间大家站立在一旁看了过来.

    “接下来,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由我和刘参军带领。

    我负责收集孙恩的情报、散布谣言和鼓动城内动乱。

    大哥你主要负责侦查城中军力部署情况,伺机斩首,和在正式开战后接应城外大军进城,至于那个徐黄到时候,给他安排一个他自己都不会推辞的任务。”

    众人没有意见,冯旭继续说道:

    “宗沧、尹忧长、褚信,还有你们两个,一共五人跟我。

    我们进城以后,在城里的身份是从事布匹生意的,宗沧账房管事、尹犹长我是侍从、褚信和其他两人是护卫和伙计,其他人跟刘参军进城以后,分三路行事。”

    “有什么不明白的尽快问,后天凌晨出发,到时候大哥你去找刘将军,让他们去正面佯攻,把注意力吸引过去,给我们进城争取一些的时间,具体实施计划进城以后见机行事。”

    “好,没问题!”刘裕听到冯旭的安排沉思了一下,便拍着胸脯保证道。

    冯旭心想:“刚出来,又要回去,是福是祸都要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