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我家娘子是水神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新任知府

    回到家里。

    已经躺在床榻上的秦微婉抓了抓李负的衣袖,有些忐忑的问道:“莫负,我手腕的红绳断了,你说她还会不会再出来?”

    “你这种情况,应该类似于双重人格,以后你们可能会完全融合,但也有可能共存。”

    “双重人格?”

    “也就是你的身体拥有两个魂魄。”

    “那她以后再出来,伤害你怎么办。”

    “放心吧,不会的,刚才不是好好的。好了别胡思乱想,你早点休息。”

    “嗯。”

    李负给她盖好被子,轻轻揉了揉她的秀发,浑身疲惫的秦微婉很快便沉沉睡去。

    见此,李负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上床盘膝而坐,默默修炼。

    “得想个办法,快速提升修为才行,不能再这么咸鱼下去了。”

    …………

    昨日一场雨,让整个璃安城犹如枯木逢春,人们都有了些许笑容,邻里之间见面了也笑语盈盈的打招呼。

    一夜起来,秦微婉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早早的起来烧水。

    “我上衙了。”

    “嗯,早些回来。”

    来到衙门,过了片刻,冯萧走了进来,说道:“知府大人已经派人来报,今日午后左右便会到达璃安,届时别忘了去城外迎接。”

    “放心吧班头,我们还是懂的分寸的。”

    “知道分寸就好,事情我已经跟你们说了,知府大人到任,诸位都小心一点吧,该收敛的地方就收敛,别到时候丢了差事找我哭诉也是没有用的。”

    冯萧借机敲打了一下手下,这才晃悠悠的走了。

    领导一走,这些个捕快又一副吊儿郎当,懒散的模样,三五成群,勾肩搭背的出了府衙。

    李负三人也是在茶楼混了一个上午,吃了午饭这才晃晃悠悠的向着北城门外走去。

    刚出了城门,李负一看,好家伙,官道两旁人山人海,都是来迎接新任知府的。

    除了严鸿等官员外,竟然连附近书院的师生也都来了十之八九。

    眼见这个架势,李负不禁啊暗暗咂舌,心想这位新任的知府大人怕是大有来头,要不然不可能让这么多人前来欢迎。

    尤其是读书人,个个都是心高气傲,能够让他们甘愿出城迎接的人,恐怕只有名声显赫的文坛大佬,才能让他们如此纡尊降贵。

    平时不怎么关注,到现在李负也只是知道新任知府姓苏而已。

    “苏公可是文曲星下凡,有神灵庇佑。这次来到咱们璃安当知府,定能造福百姓,保佑我们璃安风调雨顺。”

    “昨晚虽然下了一场雨,但也只是暂时解决了吃水,今年大家都没收成,有水无粮也是没法子活下去啊,唉,希望苏公能够帮帮我们这些老百姓吧。”

    说话的是一位老农,眼下岁末还是很冷的天气里也只是一身粗布麻衣,草鞋一双,枯槁的身材很是单薄,给人一种一阵风就能吹倒了的感觉。

    放眼看去,如老农一般的是多数,大人小孩身上所穿的粗布麻衣都是左补一块,右补一块的缝缝补补。

    即便如此穷困潦倒,他们还是忍着饥寒交迫,早早的排在在官道两旁,希翼的目光里是对新任知府的期望。

    站在路中间是严鸿为首的一群官员,还有大儒,读书人,商贾,无不是锦衣玉带,更有甚者仆从如云。

    和官道两旁的百姓是泾渭分明,然而这种强烈的反差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不适。

    “来了!”

    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就见前方的官道隐约可见有数辆马车,十几个仆从护佑左右,一路浩浩荡荡而来。

    见此一幕,吵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了起来,人人都是翘首以盼。

    不多时,车马行至人群前停了下来,为首的马车里走出一人,年约五旬左右,身穿黑白相间的圆领襕衫,头戴黑色乌角巾,宽袍大袖,颌下美髯,随风飘动,举手投足间无不透出大儒风采。

    严鸿微笑的作揖行礼道:“大人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下官已经备好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

    “有劳你们费心了。”

    苏玉局只是轻轻地点头致意,便面相璃安府本地的师生拱手道:“没想到诸位先生,百忙之中还亲自前来迎接,苏某受宠若惊。”

    “苏龙图折煞我等了。”

    能够任职龙图阁学士的,都是皇帝极为器重的大臣,诸位大儒都不敢懈怠,纷纷拱手回礼。

    况且,在整个大康文坛之中,苏玉局也是举足轻重的大佬,前朝诗歌盛行,词作只是小家,可到了他手里却能打破以诗为尊的桎梏将词作推至巅峰,其佳作无数,传播甚广,得到了文人的广泛认可。

    就连大康的数个比邻之国,或许瞧不起大康朝的软弱无能,但对其文风鼎盛却是羡慕不已,谈论起苏玉局的词作也是推崇备至的。

    这样闻名遐迩的文坛大佬,所以本地师生才会出城迎接,换作一般人,这些个恃才傲物的读书人,根本是不屑一顾。

    “诸位学子,还有各位贤达,你们都有心了,苏某多谢诸位厚爱了。”

    相比于官绅们的热情,苏玉局的反应显然有些冷淡,只是随便客气了几句话便邀请众人入城。

    “苏大人!”

    “苏大人!……”

    行至百姓欢迎的队伍时,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喊声响起。

    苏玉局停了脚步,面对那一张张蓬头垢面的脸,看过来的期望眼神,心中莫名的一酸。

    “各位乡亲父老,你们辛苦了,行至璃安地界我才知道此处旱灾已经严重至此了,我知道你们都在忍受着饥饿和寒冷在苦苦坚持。父老乡亲们,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度过难关,熬过这场天灾。”

    “好!”

    “苏大人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人群一阵欢呼,不少人泛着泪光声音哽咽。都是一群安分守己的老实人,他们只是努力的活下去,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哪怕只是一些小恩小惠就会让他们情难自禁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