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五章 李治的爱情

    很多人看历史,觉得李治是个懦弱无能的形象。

    李治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小的时候他在父母面前装弱,在兄弟面前装怂,在大臣面前装嫩,在老婆面前装柔弱。

    其实这是个毒辣的家伙,他总能收获美名,同时又把污水让别人带走。

    就说这世上这么多皇帝,敢于娶自己的庶母的能有几个?

    把后母扶上后位能有几个?

    这种天大的伦理道德的底线。

    轻轻松松被他突破。

    还能说他懦弱?

    而且他和武则天的关系是让正常人琢磨不透的。

    他和武媚娘之间所谓的爱,是非常具有反派特点的爱。

    如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没有心的东西。

    至少在良心和道德方面,都是极其欠缺。

    所以你会看他们俩爱情中有非常多难以理解的事,什么李治睡大姨子啊,李治要废后啊。再比如武瞾拉男宠,不顾一点老公面子,杀光李氏宗亲。

    阿武和稚奴本性就是那个样。

    这就叫叫婊子配狗,天长地久。

    在他俩心目中,唯一配得上自己的只有彼此,其他人在他们心中只有工具人一条用途。

    稚奴可以作践自己的亲生孩子来讨阿武欢喜,阿武也可以恶意打击武氏宗亲来让稚奴安心。

    李治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关在宫中不嫁人(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勒令儿子不得进京朝见(李素节)。

    从父亲的角度看,算是缺了大德。

    这样两个没有道德底线和缺乏正常感情的人,是不可能演的出传统晋江文里那种甜宠文。

    也不可能扮演的了李世民长孙皇后那样的恩爱帝后。

    他们能演的只有十八禁的权利游戏,彼此厌恶又彼此深爱,彼此猜忌又彼此信任。

    这种真爱,一般人消受不起,更无法理解。

    闲话少叙。

    当李治把武媚娘接入宫中,大为高兴,没几天封了宸妃。

    武媚娘是先皇遗孀的消息也在权贵里小规模公开。

    还没快活几天。

    却意外收到了李佑送来的大礼。

    李佑早早就得知了这桩丑闻,一直引而不发,就是等着李治完成历史上的操作。

    果然历史还是有其惯性。

    一得到长安传来的消息。

    当即表示,九弟干得好。

    从前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这不可以用了吗?

    于是也模仿骆宾王写了一篇《替天伐李治檄》:伪唐宸妃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秦逆下陈,曾以更衣入侍,秽乱春宫。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伪帝李治僭位,竟纳秦逆之妃,此人伦天地所不容也。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今发兵百万,替天伐逆。

    移檄州郡,咸使闻知。

    不仅写了文言文版本,还写了翻译成白文的版本。

    毕竟读书的人是少数。

    精通文言文的也是少数。

    不如写白话文版本,然后再雇佣一些乞丐,破落户等要钱不要命的勇气去各地传播李治和武则天那一点烂事。

    会让传播速度变得更加快速。

    果然一下子让整个北方流言四起,皇帝娶了自己的小妈,这一丑闻,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

    太刺激了。

    不过也没薛万彻想象的其他州郡望风而降的局面出现。

    这当然是正常的。

    现在朝中还有几个老臣坚持,长孙无忌李勣等人还没死呢。

    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员怎么可能会因为一点流言,大好的高官不做,跑来追求正义?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薛万彻为什么总是历史上造反不成的原因就找到了,他自己虽然没有道德观念,但是他天真的认为别人有。

    这也是李佑人命他当宰相的原因。

    事实也的确如此,只要李治不承认,事实也只能算造谣,那这些官员也就当无事发生。

    当然这也在李佑的预料中。

    嘴炮再厉害,王师不到,也拉不来对方的一个兵。

    玩政治这几年,占见见过的官员也不下几百,这些人尖子的底线往往要比普通人还要低。

    翻脸转型的速度也是老百姓想象不到的。

    要不资本家怎么成事的?

    政治也一样,不要脸是每个政客的必修课。

    政治是不讲道德的。

    其实这只不过是李佑动员社会底层老百姓。

    从而再次发动战争的理由。

    就说自己和李治谁更父慈子孝,都不知道。

    可以说是大哥别说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