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繁体版

第八十九章 李世民驾崩

    李治知道李世民喜欢服用丹药。

    于是找了个江湖术士。

    李治谎称有灵药。

    据说很有道行。

    于是李世民从病榻上坐起来,召见了术士。

    李世民喜不自禁。

    听这位叫米负子的道长一番解释。

    说是必定“药到病除”。

    李世民表示病好以后一定重赏。

    乐得嘴角咧到了耳朵旁,伺候李世民服下了丹药。

    隔了一阵,李世民开始感到肚内像火一样焚烧,热得大汗淋漓。

    继而又像发疟疾一样感到冷彻骨髓,四肢冰凉。

    病情急剧恶化,御医束手无策。

    求仁得仁,这次虽然不是印度妖僧,但是李世民还是没有逃过丹药丧命的结局。

    贞观二十年三月初八。

    李世民进入了弥留状态。

    酷似油灯熄灭前闪闪烁烁。

    然而意识相当清醒。

    他不想死。

    惧怕死。

    谁都知道人死不能复生。

    但太子懦弱,使他放心不下。

    李治:父皇你确定?

    高丽还没有打下来。

    李佑这个逆子还在为祸江南,非把它制服不可。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未竟之志。

    他虽然自从贞观十七年以来,诸事不顺,但是李世民越挫越勇。

    还是雄心不灭。

    决计把贞观之治推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天不假年,痛心疾首。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他觉得死神在向他步步逼近。

    强打起精神单独召见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跪倒御榻跟前。

    李世民示意他坐拢来,伸手摸着他的脑袋,泣不成声。

    长孙无忌百感交集。

    心潮翻滚。

    看着病榻上衰弱的皇帝。

    长孙无忌不由自主回想起少年时代的友谊。

    长期相处的美好情景。

    以及人生意气和君臣大义。

    一下子抛弃了近年来与李世民相处不快。

    眼泪扑簌簌地成串滚下。

    哭得哽咽难言,悲痛欲绝。

    君臣二人都无法抑制激动,煞似做梦一样,思绪混乱,心里涌起了千言万语,可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悲痛不已的李世民挥了挥无力的手,

    让长孙无忌退了出去。

    隔了一天。

    三月初九。

    李世民回光返照,急召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至含风殿托孤。

    “现在,朕将后事全都托付给你们。太子仁慈孝顺,你们都了解。希望你们能好好辅佐他平定叛乱,成为一位圣天子。”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

    已经无人走动,静悄悄地待在原地长吁短叹。

    好些感情脆弱的妃嫔宫女甚至流出了泪水。

    这也不奇怪。

    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坐立不安。

    她们都害怕皇上驾崩,然而又无精打采,悲观失望,万念俱灰。

    李世民曾经立下规矩,凡受过宠幸而未生育的妃嫔宫女,一律入庵受戒做尼姑,祈祷冥福。

    李世民的目光转到太子身上。

    带着鼓励的口气安慰说:“只要有无忌和遂良在你身旁,大唐的江山就没有忧虑。你要多听他们的话。“

    “儿臣谨记父皇的圣谕。”

    李治连连点头,继续跪在御榻侧边。

    李世民的呼吸艰难异样。

    让侍从扶起他,靠到垫高的枕头上。

    这才又对褚遂良说,“辅机与朕风雨同舟,忠贞不渝,我能登上帝座,他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我死以后,要竭力防止小人进谗言,挑拨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

    “臣遵旨。”褚遂良就地跪了下来,“我一定和赵公同心同德,肝脑涂地,永不叛心。”

    李世民又用眼光把李治和长孙无忌召拢来:“今后你们虽为君臣,但不可忘记又是甥舅。娘亲舅大,雉奴离不开舅舅的扶持。无忌要忠心辅主,把我们共同开创的贞观之治发扬光大。”

    太子李治也不知道是内疚还是难过,柔肠百转,涕泪交流。

    呜呜咽咽哭个不停。

    李世民见到李治这样的表现。

    大为宽慰。

    觉得李治再怎么样还是孝顺。

    哄堂大孝了家人们。

    于是伸出一只手,搁到他的肩上。

    语重心长饱含深情地告诫说:“接管朝廷,治理天下,朕的体验是,虚己求谏,则功业兴隆。”

    “然而忠言逆耳,并不那么顺心遂意。一旦言路闭塞,任情恣性,必然走上穷途末路,导致国破家亡。”

    “儿臣牢记在心,一定慎之又慎。”

    “任贤纳谏,是成败得失的关键,也是朕的最后遗言。”

    李世民喉咙管呼噜呼噜地响。

    极不舒服地扭歪了脸。

    示意大小杨妃抽出垫高的枕头。

    把他放平躺下。

    令褚遂良草拟遗诏。

    默认遗诏后,李世民有气无力地合上了眼睛,像是睡着了一样永远地睡过去了。誉满九州内外的明君、天可汗,走完了人生的历程。

    比历史上早驾崩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