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拭长刀
繁体版

第一章 弃儿

    清风叨扰,竹涛阵阵,朦胧的云雨散去,村子才重现世间。

    村子叫赵家村,和世俗中那些难染红尘的偏塞村子一样,土里土气。那些俗世中的小村小镇,虽多荒僻,可起码昼夜轮回有度,风雨排布调和。这赵家村是寒风吹细雨,白昼见日难,常年冷意绵延。建村至此是逃灾避难还是另有渊源,村里人大多说不上来,只知道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于此,传承于此。

    村子很小,却有着满满的烟火气。罗汉竹和茅草搭建的简陋屋舍歪歪扭扭地随意排布,散养的鸡鸭凑巧可以飞上不高的屋顶筑巢下蛋。寅时刚过,夜色还浓,去往村东头小河边的路上已有老妇打水归来,有的屋外已升起袅袅炊烟,西边的小山坡上竟有老头伴着星光跟黄狗打拳……

    赵存林是村里的族长,虽须发皆白却身形挺拔,精神抖擞,完全不像是古稀之年的岁数。老人的屋子也同他的穿着一般,收拾地十分干净利落,全然没有一点杂物,因此,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宜需要商议时,往往就在此进行。

    这不,现在屋子里面就挤了男男女女不下十人。

    赵存林在屋东面到屋西面这不足两丈的长度上不知踱了多少个来回,终于停下身,郑重说道:“你们都是村子里能抗得起担子的中坚力量,都说说吧,怎么处理?”

    一张被族长夫人擦拭地发亮的老松木短案是这屋子里唯一的摆件,此时,大伙都围着这张短案神态各异。有龇牙咧嘴的,有唉声叹气的,有眉飞色舞的,有犹豫不决的,反倒对族长的话都置若罔闻。

    案上,放着一只还沾着泥水的襁褓,襁褓中正躺着一个生的白白净净的婴儿。这孩子看着不过刚满月的样子,却长了一对又大又亮的眼睛,而且他也不认生,逢人就笑,十分讨喜。

    赵存林偷偷撇了一眼孩子,暗自叹了口气。于情于理,村里都应该收留这个可怜的孩子,可不允许外人涉足赵家村是族里自古传下的规矩,这规矩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绝不能在他手上被打破。一时陷入两难境地的他也只能发动大家群策群力,希望能想出个折中的办法。

    大家迟迟不发表意见,赵存林也不愿强求,只是朝着阴暗的墙角处轻声说道:“存祥,孩子是你捡回来的,你说该怎么办?”

    这时,大家才看到,原来背光的墙角处还蹲着一人。此人许是正在做梦,恍惚间听到族长喊自己的名字,便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顿时,整个屋子被浓郁的酒味铺满。除了族长,其余人对此人的出现都是嗤之以鼻。

    这人叫赵存祥,与族长乃是实打实的亲兄弟,只不过其个子矮小,还长了只大大的酒糟鼻子,整日醉醺醺的红着张脸,论卖相,比起亲哥哥赵存林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但是,以此人极高的辈分和特殊的身份,无论如何,村民们都该以礼相对,可偏偏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对他十分鄙夷,甚至有些厌恶。

    这还要归咎于他三十多年前的无故消失,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他回来以后,便嗜酒成性,整日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状态,不用指望他能说出什么振聋发聩的正经言语,就是回答个村里人的嘘寒问暖,那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利索。

    如此倒也罢了,也不至于村民对其咬牙切齿。可这老头撒起酒泼来,简直就是为老不尊的典型。不是调戏从他眼前路过的妙龄小娘说:你这娘子的屁股真是又大又翘,准是块生儿子的好地;就是鬼鬼祟祟爬上人家年轻鸳侣的房头,看人家行那鱼水之欢的妙事,兴之所至,还不忘灌上一口烈酒,点头大喊道:小子加把劲,爷爷看好你。村里多少眷侣佳人让这老色鬼害的是苦不堪言~

    赵存祥慢悠悠地呡了口酒,然后咂么了咂么嘴巴,说道:“这孩子既然是被我带回来的,我当然要收留他,抚养他。”

    “你?你自己的生活都料理不好,拿什么去抚养孩子?”赵存祥话刚说完,名叫赵如茵的妇人便持着一副严重怀疑的口吻说道。

    赵存祥哼了一声:“妇人之见”,就又独自品起酒来。

    “不妥”,一位体态雄壮的汉子出声道:“咱们村自古就不允许外人踏足,何况是把一个不知根底的孩子养在村里,万一是有心人故意为之,恐怕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啊。”

    已是耄耋之年的赵存德是赵存林、存祥两兄弟的表哥,他皱着眉头,神色担忧地说道:“旭宣说的也正是我所担忧的,万一这一切都是人设计好的,那么~”

    “存德呀,用不着杞人忧天。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看这孩子可爱的紧,咱们就把他收下,交由一对精干却无法生育的年轻人抚养吧”年近百岁的赵存生抚摸着胡须笑吟吟道。

    赵存生德高望重,眼光独到,最擅长细微之处洞察秋毫,赵存林拿不准的事情总会来听听他的建议。因此,听到赵存生都这么说,赵存林心中对孩子的安置也算有了答案。

    不曾想,听到此言的赵存祥却发起飙来,他往地上啐了口吐沫,然后指着众人恶狠狠地说道:“我看谁敢动这孩子,实话跟你们说,赵老二活了大半辈子,早就没了继续活下去的心气儿,如今,老天爷把这孩子带到我身边,那就是给我养老送终来了。”

    众人一阵哀叹,神色中不免有些平常绝不可能见到的怜悯。

    赵存生摇了摇头,致歉道:“存祥兄弟,是老哥考虑不周了。”

    “老哥哥哪里的话,存祥他绝没有斥责你的意思”赵存林见气氛不妙,赶紧打了个圆场,同时朝赵存祥的屁股狠狠地踹了一脚:“也快七十岁的人了,还耍什么酒疯。”

    赵存林是村里唯一敢在赵存祥这位太岁头上动土的人了。小时候他们娘亲走的早,父亲又常年泡在山里,到头来,还是赵存林这个当哥哥的负责起全家的生活起居。赵存祥性子顽劣,时常招惹是非,也总是他这个哥哥替他赔罪,给他擦屁股。有时候回到家中,赵存林一看到弟弟不成材的模样,就忍不住对他拳打脚踢。

    对外跋扈的赵存祥从来都没有怪过他。

    赵存祥揉了揉屁股,眼神幽怨地睕了赵存林一眼,然后缓缓走到孩子身边,平静地说道:“你们看,这孩子天生就与我亲近。”

    果然,孩子竟然主动伸出了双手,在赵存祥支撑下爬在了他的怀中,然后笑得格外开心。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这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然,日后这孩子展现出来的江海般的酒量也侧面应证了这句老话。

    这时,又有人提议道:“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按照族谱序列,该是宇字辈了。”

    “不用了,他已经有名字了”赵存祥从孩子的胸口摸出一块质地细腻的银佩,只见上面以隶体篆刻着李无攸三字,字迹刚正凌厉,其中李字尤为苍劲,似有万钧之势。

    “这,孩子不姓赵,怕是不好融入族里吧?”

    赵存祥摇了摇头,还是坚持用孩子的本名,他说道:“既然生来凄苦,若再不能堂堂正正做自己,那便与死去无异了”这番与他在村民心中既往形象极不相符的要道妙言着实让人黯然,众人缄默,再没有了给孩子更名换姓的念头。

    就这样,本应持续三四个时辰的商议会草草结束,在族长赵存林的暗中推动下,孩子最终还是被赵存祥带回家里。赵存祥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会带孩子的人,李无攸在左邻右舍的接济下断断续续地喝了一个月的羊奶后,便再没尝过鲜奶的滋味。之后就一直跟着赵存祥吃五谷喝白水,实在闹得厉害了,赵存祥就会趁着四下无人,偷偷打开酒壶给孩子灌上一口,说来也怪,孩子当下就乖了,这么一来二去,竟然还养出了不俗的酒量,让酒鬼赵老二开心的不行。

    一晃七个年头过去,赵存祥许是因为孩子的缘故,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自己的穿着打理的得体不说,屋里屋外也拾掇的十分入眼。这不,老头正弯着腰,在灶火上慢条斯理地准备着早饭。

    “李二蛋起床了,起来了,爷爷给你熬了你最喜欢喝的丝瓜粥,还给你煎了两个蛋,闻闻这味道,可是香死老夫啰”赵存祥面容慈祥,用木铲铲起刚刚煎到四分熟的鸡蛋,凑近鼻尖闻了闻,满脸的陶醉。

    等了片刻,屋里没传来任何动静,赵存祥无奈地摇摇头,然后清了清嗓子低声喊道“二蛋,爷爷跟你说这鸡蛋可不是普通的鸡蛋,这可是爷爷从你二大娘家里偷,呃,不对是从你二大娘家借来的。她家那只神竣异常如落草凤凰的母鸡你知道吧?上回你小子还被那只母鸡追着跑了两三里路来着,这蛋可是那畜生下的,我知道你小子早就惦记上了,确定不起来尝尝?”

    屋里还是一点动静没有,赵存祥正要转身进屋,就看到赵旭宣石化般杵在身边。老头脸色立马阴沉下来,近乎逼问地说道:“旭宣,你听到了什么?”

    “没,我什么都没有听到”汉子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赶忙回答道。

    赵存祥的老脸顿时笑开了花,踮起脚尖在汉子的肩头重重拍了拍,低声说道:“我炕头还有半瓶二十年的竹叶青,去,拿去喝。”

    赵旭宣受宠若惊,他知道赵存祥藏的酒可都是顶顶的好酒,平时这老头抠搜的要命,哪舍得与村里人分享个一杯半盏的,当下,自己不过是不得罪人地装傻扮楞,老头竟愿意给他半瓶竹叶青。他抬起脑袋看了看天空,暗中寻思:这太阳也没打西边出来呀~

    “话说,你来我这儿干什么?”

    赵旭宣立马回过神来,吞吞吐吐地说:“存祥叔,村,村长叫你过去一趟。”

    “我哥喊我?”赵存祥眯起了眼睛问道:“该不会是那群老不死的又再告我孙子的状吧?”

    赵旭宣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赵存祥重重地哼了一声,象征性地整理了下衣服,然后背着手,仰着下巴,十分牛气地朝村长家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