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娘子官夫人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挣点小钱钱

    八月十三,离中秋节还有两天,桂花已经开满枝头,四处弥漫着浓郁的花香。秋桐县的梧桐树落叶缤纷,街道旁的枫树、银杏满枝桠鲜艳的红色、饱满的黄色,为一片青黛瓦楞的街道添上几分别样的风姿。

    这天秋桐县的百姓发现,开在热闹繁华清泉街的卖面脂、香包的玉颜坊卖起月饼来,这一件难得新巧事,不一会儿就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成为整条清泉街茶余谈资。

    不过孟青青不知道这事,要是知道她必是要偷笑一番,这白来的宣传。

    一大早将昨日烘烤出来的月饼全部运到铺子里,孟青青带着半夏和林氏将月饼装好。

    玉颜坊平日里招待的多是女子,而且卖的都是味道比较清雅的香包护肤品,自然糕点不能混在一起,不然味道就杂了。

    在铺子门口支了一个简易的小摊,就这样胡乱卖了,反正也只是挣一波热钱。

    铺子里只摆了一些没有放月饼的精巧的礼盒,招待进出客人的时候,也拿月饼做点心,也能吸引一些感兴趣的客人。

    将沈湛亲手操笔画的宣传板搬到门口,铺子也就开门了。

    正是赶着中秋节前后,节日气氛挺浓,加上孟青青这些点心比较新巧,讨了中秋节的好意头,卖的倒也不差。

    秋桐县因为靠着京南运河的原因,很是繁华,不缺大地主大商户一类,平常百姓的收入也较其他地区高上不少,碰上中秋这样一年到头就一次的重要节日也很愿意花点钱甜个嘴。

    当然孟青青玉颜坊的月饼也确实不便宜。

    甜口的月饼不管酥皮还是广式都是十文一只,鲜肉和蛋黄十五文一只,而孟青青特质研究了大半天的冰皮蛋黄酥一只二十文,也不过巴掌大小,寻常百姓是舍不得的。

    要知道一般的月饼好一点的也就十来文,差些的五六文就可以。

    但谁让孟青青的月饼又香又甜,关键还非常精致好看。

    “赵夫人,赵小姐。”孟青青正忙着给客人装月饼,抬头看见玉颜坊的常客,也是孟青青治好荨麻疹的赵夫人和赵小姐进来,她赶紧将手头的工作交给林氏,自己前去招呼。

    这可是铺子里的大主顾,要好生招待。

    赵夫人和赵小姐来玉颜坊是准备买些面脂膏子,没想到一来便见这铺子门口热闹的不像样子,而且买的还是点心,要不是在门口望见了孟青青都差点以为这铺子换人了。

    “青姐姐!”赵小姐已经完全康复了,看见孟青青便甜甜的喊了一声,孟青青冲她笑着点点头。

    “孟姑娘,哎,你嫁人啦?”赵夫人本来想问眼前状况,但是被孟青青妇人发式惊了一下。

    “对,八月初九办的宴。”孟青青还是第一次被人问这个问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哎呀,你这孩子也不告诉我一声,到时候我补一份礼送上。”赵夫人嗔怪一声,拉过他的手,低声问道:“你夫家是...”

    “夫人你太客气了。他姓沈,眼下跟着李夫子读书。”

    赵夫人心下一动,跟着李夫子读书,姓沈?

    “莫不是沈湛沈郎君?”

    “夫人怎么知道我相公名讳?”孟青青神色难掩讶异。

    “沈夫人,你我还真有些缘分,我侄儿唤周连,沈郎君是同窗,他常将沈郎君挂在嘴边,说他学问如何好,人也妥当大方的很。”赵夫人想着自家老爷对沈湛的评论,待孟青青更亲和几分。

    周连她听沈湛提起过,没想到这秋桐县可真小,七扯八拉都能连上些关系。

    “这是我的福分了,夫人也别叫我沈夫人,叫青青就行。”

    “行,那我托大叫你一声青青。”赵夫人笑着应下,复又指了指门口,笑道:“你这是又弄出了什么好东西,怎么这么热闹?”

    “这不应着中秋的景,卖月饼呢!”孟青青将赵小姐和赵夫人请到一边用屏风隔开的小隔间,让半夏招呼其余客人。

    自己则沏了一壶茶,切了一盘子月饼过来,让赵夫人和赵小姐尝尝。

    “哟,青青,你这月饼做得好看的呀,还是酥皮的?”赵夫人看着切成拇指大小的三角形月饼,切口处露出干净的橙黄色,也不知道是什么馅,一点也没露出来,整整齐齐的同饼面挤挨在一起。

    赵夫人尝了半块,一口下去那酥软的面皮就在舌尖炸开,嚼了两下,赵夫人睁大了眼睛,满口的咸香,风味独特,她睁大眼睛奇道:“这是咸口的?加了什么?”又仔细的品了半刻,点头道:“别说这味道还真挺不错的,我还是头一次吃到咸味的月饼呢。”

    “哇,娘,这还有肉的!”赵小姐尝到一块鲜肉月饼,满脸惊喜道。

    “还有肉馅的?”赵夫人也奇,孟青青赶紧找了一块给她尝尝。

    比之咸蛋黄的味重,鲜肉月饼则更加鲜美一点,和吃肉包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种尝起来依旧是糕点味道,但是因为是咸口则更加特别一点。

    赵夫人心想他家老爷不爱吃甜的,这个肉馅的他保证喜欢。

    “赵夫人,你再尝尝这个冰皮蛋黄酥。”孟青青又拿了蛋黄酥过来。

    蛋黄酥表面也是酥皮的,然后有一层冰皮一层豆沙再是一颗流油的蛋黄,那一口下去先是酥软,再是冰皮带点凉意的粘牙,然后是豆沙甜腻,最后是蛋黄的咸香,而在口腔混成一体之后说不来的香甜软糯,美味异常。

    吃的赵夫人都有些意犹未尽,而赵小姐显然爱上了,孟青青也没有不舍的,专门拿了一个给赵小姐吃。

    “青青你这手艺和京城酒楼里的大厨都有的一比,这真是好心思!”

    “我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聪明,当不得夫人这般夸奖。”孟青青谦虚道,复又介绍了下自己准备好的礼盒,只要是说明用来送礼好看有面子。

    礼盒有两个款式,小礼盒是寻常的木质镶嵌的盒子,盒盖上雕着蟾宫折桂的花样。

    而大礼盒则做成了三阶似的抽屉形式,底下两层可放六个月饼,最上面一层放着赠送的一只雕着玉兔捣药的香包,盖子是做的镂空花样,雕的也是玉兔捣药。

    看的赵夫人啧啧称奇,尤其是那香包上的玉兔,也不知道怎么绣的简直像活过来一样。

    “娘,我喜欢那个兔子。”赵小姐指着那玉兔香包大眼睛里全是我想要。

    “行,敏儿喜欢,娘给买。”

    赵夫人看着这月饼礼盒心里有了成算,每到这种过节的时候,总免不了送礼收礼,那年不为哪家送礼送些什么头疼心烦的。这新巧的月饼礼盒很是拿的出手,当下就同孟青青定下了好大一批。

    赵家是做生意的,生意人的感情联络,人脉打点全靠过年过节的来,所要的数量也好看的紧。

    大小礼盒各百件,大的送礼,小的赏人,另外又将各色月饼称了一堆,一下子差点把孟青青的库存清空。

    赵夫人大卖特卖花了一笔银子心情舒畅的回府,而孟青青也心满意足的数着银子开心,也不枉她一番殷勤的招待,盐商家的大夫人很是给力。

    麦冬看着自家主子一会儿功夫完成这么一大单生意,心下佩服的紧,招待顾客的态度就愈发的春风和煦、舌灿莲花,让人生出一种我要是不买就亏大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