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形态
繁体版

第16章 划时代的进步

    “请进!”

    办公室内,传来了方舒桐教授略显疲惫的声音。

    陈远推开门走了进去,看见方舒桐教授正在收拾办公室内的书籍和个人物品。

    这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专业撤销也已经正式下发了文件。

    方舒桐教授对于陈远这个项目内心是不抱希望的,时间太短,缺经费,所以他近期就没再过问,任由陈远三个年轻人在折腾。

    “小远,来啦!选好了换到哪个专业了吗?其实你不用特意过来的,发个电子申请表给我就行,我会帮你们三个统一交到学院里去。”

    方舒桐教授看起来苍老了不少,面露心灰意冷之色。

    “教授,我是来跟你汇报实验进展的。”陈远自顾自坐到座位上,将实验结果报告递到了方舒桐教授面前。

    方舒桐教授打量了一眼,并没有翻开,而是反问道:“实验经费已经不够了吧?没成功?”

    “成功了!”

    “没成功也不要……。嗯?你说什么?”

    方舒桐教授本想勉励陈远一番,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似乎陈远说的不是他想象中的答案。

    “教授,你没听错,我们成功了!”陈远给出了坚定有力的回答。

    “这……,我……”

    方舒桐教授的手颤抖着伸向那份实验结果报告,激动的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陈远分明看到,他的眼中饱含热泪。

    陈远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也可以理解。方舒桐教授大半辈子都在为细胞生物学这个不受重视的学科而努力,至今已有200多年。

    200多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让方舒桐教授饱受来自同行的挤兑,在私下里不知道流了多少泪。

    方舒桐教授如捧至宝一般,小心翼翼地翻开那份实验结果报告,一字一句的翻阅起来。

    办公室内,只剩下翻页和方舒桐教授越来越粗的喘息声。

    一个小时后,方舒桐教授合上了报告,手重重的压在报告上,脸上露出精彩纷呈的表情。

    有欣慰、有开心、有解气,还有一丝释怀。

    “小远,恭喜你!你创造了历史!”方舒桐教授满是真诚的对陈远发出了祝贺。

    对此,陈远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谦逊有礼的回道:“教授,整个实验过程中,您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没有您的经验,我们没办法这么快完成实验。”

    陈远说的并不是客套话,方舒桐教授确实在细胞领域研究的非常深,给予了他非常多的帮助。

    方舒桐教授面露开心而又欣慰的神色,缓缓摆了摆手道:“小远,我只是做了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老头子也只有这点本事了。对了,知道实验成功的还有谁?”

    陈远不明白方舒桐教授怎么会突然这样问,不过还是认真的回道:“除了我们三个直接实验者,您是第一个知道的!”

    听到陈远的回答,方舒桐教授松了口气,随后满脸郑重的说道:“小远,暂时不要对外透露你的研究成果。这份成果是划时代的进步,突然扔进生物界,那威力不下于歼星炮。”

    “现有的生物学格局将被打破,产生的影响就无法估算。而且还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

    方教授的话,令陈远心中咯噔一下,他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说实话,他来之前根本就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他只想和方舒桐教授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

    但是,经过方舒桐教授的提醒,他就不得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现有的即得利益团体,是围绕基因补强而存在的。

    他们在这个领域经营了数百年,早已经成了庞然大物,就比如联邦第一的超能生物公司。

    如果突然之间出现一个外来者要来跟他们抢蛋糕,而且他们的技术又远远落后于这个外来者。

    那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趁着这个外来者还没成长起来之前,要么抢夺,要么扼杀。

    现在陈远就是这个外来者,如果贸然推出这个成果,他确实可以在当前生物界打响第一炮,并且青史留名。

    但他,也将被各方势力撕成碎片,然后被吃的渣都不剩。

    想的越多,陈远内心就越是升起一股无力感。

    毕竟他只有18岁,智商再高,阅历摆在那里。

    最终,陈远有些不甘心的问道:“教授,难道我们就让这份成果停留在纸面上吗?”

    方舒桐教授笑了笑道:“孩子,你听过一句古诗吗?”

    “什么古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什么意思?”

    “这句话,一个潜,一个润,蕴含着成功学的无上哲理。当你弱小时,你应该在这个大环境中潜伏起来,慢慢的去改变一些你想改变的东西。通俗讲,就是闷声发大财!”

    “教授,我还是不太明白,还请您不吝赐教。”

    “那好,我问你,假如现在有两条路给你走,一条是将你的成果送给超能生物公司,然后你将得到一大笔钱,不过你的成果将与你再无瓜葛;一条是自己默默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你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你的方向,最终实现你的终极梦想。你选哪一条?”

    面对方舒桐教授的问题,陈远仔细的思考起来。

    第一条路,看似可行,实际上却根本行不通,只要他交出成果,超能生物公司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要么绑上战车,要么抹杀。

    陈远又不想被别人掌控,失去自主权。

    而第二条路,前期虽然艰难,但是就像方舒桐教授讲的,稳住别浪,徐徐图之,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毕竟有潜力的新生事物,想上车的大有人在,完全可以发展以他为龙头的利益集团。

    想到这,陈远认真的回道:“教授,我选第二条!”

    听到陈远的回答,方舒桐教授明显松了口气,随后便赞许的说道:“小远,你的选择很正确。你知道超能生物公司投入到基因补强上的资金有多少吗?”

    “不知道。”陈远摇头。

    方舒桐教授竖起来两根手指,说道:“每年2万亿联邦币。他们公司已经将近300年在原地踏步,支撑他们公司的仅有第一代和第二代基因药剂,第三代基因药剂还遥遥无期,也就勉强保持收支平衡而已。别看它表面光鲜,背后却一地鸡毛。即便你把成果给他们了,他们也不会用,因为他们已经尾大不掉,全球十几亿人依附于他们生存。”

    “贸然改变方向,几亿人将因为没有技术支持而面临破产,联邦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所以,你只有自己发展,潜移默化的在全联邦建立起基于你研究成果的生态圈。”

    听完了方舒桐教授的分析,陈远不禁脱口而出道:“教授,那我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