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了若干影帝
繁体版

第十四章【我的大刀饥渴难耐】

    卖力鼓掌的人是被李昆吸引来的那些人,

    这些人大部分是驰润辉影视传媒文化娱乐公司的人,也有一部分来这里办事经过这的,

    他们被震撼到了,有感而发地给了李昆“所做的诗”以极大的肯定,

    幸好这些人有一定素养,而不是冒失,

    要是在大街上随便的一些爱发朋友圈的瓜众,恐怕要闯进来跟李昆合影发图了,

    接待女子听到身后打雷一样的掌声,这才意识到门是打开的,

    工作谨慎的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连忙转身朝门外的人挥挥手,小声说了句“不好意思,面试呢,不适合观看”,马上把门关好,从里面叉了,回过头来,不敢正眼看三位面试官,低眉顺眼地肃立站好,

    三位面试官,不同于门口那些过客,

    他们要保持理性,

    所以,当李昆朗诵结束,杜醇从诗的意境中拔出来,含蓄地拍了一二三,三下巴掌,

    左右地,和导副还有女助理对了一下眼神,互相点点头,等接待女子把门关好后,杜醇发话,

    他没有褒扬李昆的诗,也没有表扬李昆,

    “可以来一段感情戏吗?”杜醇压下心里起的波澜,脸上换了一丝和气地说道,

    听他说话的语气,从命令式变成了征求式,

    选演员,要看演技,

    杜醇让李昆朗诵诗歌,只是考查一下他吐字归音是否到位,

    结果,“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全诗最后一句刚一落地,三位面试官已经把印象分给李昆达到最高,

    这个李昆可以啊,先说诗的质量,绝对不是一般胸怀的人能写出来的,

    再说李昆的表达能力,那还用说吗,招来门口那多驻足者,掌声的热烈程度足以说明,

    听到杜醇的新考核项目,李昆眨着眼睛,略一思考,

    “杜导,那我演《过了十八岁》中的一个片段。”这部卫视热播过都市情感剧,是李昆这具身体的前身留给李昆的记忆,

    给面试官演戏,当然要演他们熟悉的,才更有代入感,

    当然,难度自然也就大了起来,看过的剧,必然会有先入为主的效应,

    如果表演得的感情不如原剧中角色充沛,那会减分的,

    杜醇微微点头,“来吧,我跟你搭词儿。”

    没有酝酿太长时间,3,2,1,三秒钟过后,李昆演得许京飞来了,

    只见李昆靠在椅子上,把双腿翘到会议桌上,眯着眼打盹,

    杜醇那里配合一下,啪地,一拍桌子,

    李昆唰地把双腿从桌子上撤下来,往右边瞅了一眼,右边没人,赶忙再把脑袋扭到左边,笑嘻嘻,贱贱地喊了声:“老婆,啥时候来滴?”

    杜醇厉声配合李昆,道:“谁是你老婆。”

    李昆贼眉鼠眼地,抬起屁股往周围看了一眼都在假装埋头苦干的公司同事,又将屁股放下来,把空气想成老婆苏暖的胳膊,摇着撒欢,小声求饶道:“老婆大人饶了我,回家咱再制裁嘛,一日三餐,洗衣做饭,擦地板倒垃圾,老公全包圆,并且……”

    停顿一下,洞察一下苏暖的脸,

    “并且以后绝不会再和女同事出去吃饭,”李昆说这句话时,把底气泄下去,

    关于绝不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已经是第N次说了,

    杜醇朝女助理示意一下,女助理过去揪了李昆耳朵,

    李昆立马“哎哟哎哟,老婆老婆,轻点轻点,拧死老公你可就守寡了,”

    “哎哟哎哟,我要是再敢跟女同事出去吃饭,我就是王八蛋,要是再敢K歌到深夜才回家,我出门被车给撞……哎哟哎哟,”

    “停吧。”杜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跟杜醇一起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是能看到杜醇对谁笑一笑,堪比跟国家总统握一回手,太稀缺了,

    笑,代表杜导对李昆的认可,

    “不错,”杜醇歪头跟导副小声说了一句,

    女助理回到原位坐直,

    杜醇继续,“试试镜吧,”

    听杜醇这么一说,李昆心里“我去”,刚才的这些累,不算呀,

    挑战还开始啊,

    杜醇朝接待女子扬了一下头,“让摄影师带设备过来吧,”

    很快,脑袋顶上扎着小揪揪辫儿,下嘴唇下方蓄了阿拉伯数字1字胡的摄像,扛着摄像机进来,

    其实,不见得真录像,

    就是把镜头摆在李昆眼前,考察他的镜头感,

    有的演员被镜头对准时,会产生一定的心里压力,从对表演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这正是剧组在面试演员时,必须要让演员试镜的道理所在,

    因为在演员上了片场真正拍戏时,你是必须要面对镜头的,

    作为演员,不应该怕镜头,要视镜头如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乃至父母,要喜欢它,甚至爱上它,愿意为它付出,

    “你过来,把这段戏看一看,你演张耀焘,十分钟之内开始,”杜醇把一沓A4纸交给李昆,他起身出去了,

    可能是去厕所,或者去喝水,

    导副和女助理,见导演出去,他们先后也走了,

    十分钟呢,相当于一个课间,

    在这里等着,多没意思啊,出去回复个微信消息啥的,会抽烟的抽袋烟,

    剧本拿到手后,上面给李昆勾选了一小段戏,

    李昆连着看了三遍,

    第一遍,先把要表演的剧本部分和这部分之前的内容,粗略过一遍,对故事构成和要表达的事件有一个大概的整体了解,

    《出鞘》是一部战争剧,题材依然是围绕着国.共抗日,

    李昆试镜要演的张耀焘,是我军独立团团长赵云鹏的警卫员,

    因为赵云鹏几乎每天都是活动在小鬼子兵团的牙齿上,

    所以,作为赵团长贴身警卫员的张耀焘,每时每刻都有保护团长的职责,

    只要有赵云鹏在,基本上都会有张耀焘在,直到张耀焘牺牲,

    第二遍,李昆逐句逐字地细看他要表演的这段,已经不能用嚼字形容,应该说一头就扎进了剧本人物角色里面,

    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个女接待来到李昆身边给他换了一杯热水放下,李昆居然没觉察到,真的太投入了,

    如果此刻李昆能分出神来,把自己当下这种专注程度跟拿大奖系统联系一下,他会更加深刻地懂了系统里“演技周边能力”这个参数是什么含义,

    这么高度专注,李昆在高考时都做不到,

    等把这段戏看完,李昆基本上在心里形成角色形象,并且,把故事发生地已经置景,呈现给观众的视觉感受以及心里感受也已定位准确,

    第三遍,他背台词儿,

    并不是像学生背七律诗那么,只把话过喉,而是将语言和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表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李昆惊奇地发现自己背词儿背得相当快,

    看一句台词儿,望一眼天花板想一下,就准确地记下来了,

    要不是有那个女接待在房间里面,李昆会出声试一试的,他胸间好像有一簇小火苗子,表演的渴望喷薄欲出,

    老话说的好啊——我的大刀饥渴难耐,

    他很喜欢张耀焘这个角色,

    杜醇给他划定的这一段剧情,挺合李昆胃口,轻松幽默,最后还大获全胜,把一屋子鬼子军官全部干翻,表演起来会爽感十足,

    三遍过后,大概用了七分钟,

    觉得没有太大问题了,李昆才恋恋不舍地从戏里把自己拔出来,低头看到水杯,端起喝了一口,这才想起女接待给送的水,朝她笑笑说了声“谢谢你”,

    女接待很实在,看李昆喝了半杯下去,过来拿了李昆的杯子,又跑去饮水机给他接,还双手放到李昆跟前的桌子上,眼睛里满是钦佩,

    李昆心想,这个丫头不会是文青吧,听到《海燕》被染到了,

    接下来,用了不到一分钟,李昆把要表演的戏段过了一遍脑子,台词儿顺着就跟下来了,

    抬头刚一看墙上的石英钟,还差一分钟就到了十分钟,杜醇他们三位进来了,

    李昆站起来微笑,同时心里在想,杜大导演的时间观念超强,说十分钟内,真是内啊,

    三位面试官坐到原先的位置,杜醇没问李昆是不是准备好了,直接就说:“开始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雷厉风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