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妖实录
繁体版

第三章 花洲书院

    在处理好了案发现场的一些事宜之后,杨落堂早早离开了许书生家,不知所踪。

    而甘县尉自然是要吩咐捕快们帮着仵作将许书生的尸身收敛好,抬回平康公廨中去。

    怪不得是要张集现场勘验尸身,这支离破碎的躯体实在是难以收拾,若是抬回公廨再行勘验,这七零八碎的一地东西怕还真是不好处理。

    待到甘县尉和一众吏员回到公廨后,每个人都是疲累不堪。

    甘乐成的侄子甘白,更是因为见了血腥场景呕吐过多,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来,脸色十分难看。

    因此,甘县尉索性就早早放衙,让众人回家好好歇息一阵,毕竟他们面对的真凶极有可能是妖邪。

    待到杨落堂查清案件,免不了一场硬仗。

    相比于早早放衙回家的众人,杨落堂却丝毫没有闲着。

    他离开许书生家之后,便直接找上了许书生就读的书院。

    要说这书院,还真是有个不小的来历。

    此地乃东南地区,气候宜人,潮州城外更有好几处游山玩水的名胜之地,大周不少文人墨客和公卿大臣都曾在这附近留下过不少的诗词大作,并且将潮州城称之为东南形胜之地。

    自潮州城东门而出,快马加鞭三刻钟,便能看到一处雅致的书院。

    那书院正门有河流穿过,将整个书院一分为二,此书院的建造者便是刻意让这条花河分割书院。

    而这一段花河,顾名思义,正是流经潮州城外百里花海的一条河流。

    这书院,便称之为,花洲书院。

    在漫山遍野的鲜花掩映之下,一座雅致的书院中传来朗朗读书声,这副景象确实是称得上大周绝妙一景。

    五十年前,花洲书院落成之际,便有不少朝堂上的文臣表示了艳羡之意,纷纷戏称自己真是早生了五十年,不然非得要去那花洲书院中度过自己苦读的岁月,若是那样,定然能将这苦字给摘了去。

    当时的周明帝当然知道这些大臣的戏言,不过都是给花洲书院的建设者——已经告老还乡的右相黄夷抬轿子而已。

    不过对于这座花洲书院,周明帝也是大加赞赏,彰显大周风采,当然是好事,但就怕让读书的士子有些懈怠。

    此等环境,读书人可还能坚持刻苦?

    事实证明,周明帝的担心不无道理。

    潮州城繁华,名胜众多,花洲书院便属天下一景,名气大噪,况且还是前右相黄夷回乡筹建,前来拜入书院的士子数不胜数。

    在此后的五十年中,往来的大小官员,文人墨客更是频频光顾此地。

    可以说,只要你坐在书院里读书,每年都能看见不少平日里难以接触的人物,因此,书院名额更加紧俏。

    想要拜入书院,要么有钱打点关系,运作来一个名额。要么,就要凭借自身才学,在入学考夺取名额。

    但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导致在这花洲书院中的士子都有些本末倒置,天天赏景冶游,饮酒作乐,一心想要攀附上那些前来一览花洲书院盛景的文人官员们。

    即便是那些没钱运作,靠着自己努力考入书院的士子都被带坏,整个书院的风气一塌糊涂。

    到今天,花洲书院已有四十五年不曾出过进士,这招牌,现在天下人也只是关注前两字而已,后两字,名存实亡。

    死者许因,便是考入花洲书院的士子,拜入书院一年有余。

    杨落堂此番前往花洲书院,便是为了他和那个同窗卫辇,乘着胯下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从潮州城东门疾驰而出。

    沿途路上有不少正在进进出出的行商走货之人,还看见了一行身着各色劲装的江湖人,有男有女,腰间配挎刀剑。

    从衣着和眼神来看,不像是走江湖的穷苦武夫,倒像是哪些高门大族里的公子小姐。

    奇怪,潮州城中有什么热闹可凑吗?比武招亲还是以武会友?都没听说啊。

    杨落堂仅仅是略微想了一下,就不再去管,比起这些人的来历和目的,还是许因的事情更为紧要。

    “驾!”

    一骑绝尘。

    约莫三刻钟后,经过无边的绚烂花海,杨落堂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眼前这座花洲书院的杂役仆人急忙迎了上来。

    “见过杨令师!”

    杂役恭恭敬敬的行礼,躬身抱拳,一丝不苟,显然是知道杨落堂的身份。

    “就拴在门口吧,有急事。”

    杨落堂将手中缰绳往这个杂役怀中一塞,便跨步走入书院中去。

    脚下花河缓缓流过,将这书院分割两半。

    此刻正值午初,一上午的时间倏忽而过,散学的士子三三两两,都在高声阔谈。

    他们谈的是学问吗?

    很遗憾并不是,而是潮州城中善艺坊,清香阁等花柳之地的趣闻。

    此等地方的女子皆是私妓,各个能歌善舞,知书温婉,成为不少人沉溺其中的温柔乡,却对外宣称什么卖艺不卖身。

    在杨落堂看来这其实就是个幌子,为了抬价的。

    私妓,又不是官妓,何况官妓都无法免俗的事情,你私妓如何能卖艺不卖身?

    对这些事情本就敬而远之的杨落堂皱着眉,接连路过了不少脸上带着荡漾笑意的学子。

    一间间课室找过来,他终于看到一个教书先生还在收拾书本,未曾离去。

    “先生留步。”

    杨落堂走入课室之内,对着正抱着书本的教书先生行礼。

    “这位……令师,有何贵干?”

    教书先生放下手中书本,对其还礼,张口称呼时却看见此人身着红纹黑色锦袍,乃是令师官服,不由得心生诧异。

    “先生可认识许因?”

    杨落堂正色问道。

    “嘶,许因?”

    教书先生皱眉思索,不自觉地捋着胡子,“有点印象,好像是在承安兄那里。”

    “正好要去寻他,令师可随我来。”

    杨落堂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还请先生带路。”

    甫一打探,便找到了方向,看来今天的运气还算不错。

    在教书先生的引路下,杨落堂跟在一旁,要去找寻此人口中的承安兄。

    经过寒暄闲扯,杨落堂已经知道这位先生姓彭,在此教书已经十年,而且就住在安康县内。

    安康县和平康县将潮州城一分为二,各据西东,彭先生来此教书,还算是较远的。

    两人路上闲聊间,仍然看见不少学子,他们在看见彭先生的时候都会恭恭敬敬行礼,但口中寻欢作乐之事依然没有什么收敛。

    见状,彭先生也只是叹气摇头。

    不多时,两人便走到一个小院之中。

    这在花洲书院里,是单独为各位教书先生特地准备的休憩之所,窗外便是花海。

    “承安兄,平康令师上门,还不快快出来啊?”

    彭先生乐呵呵的抱着书本走去,嘴里打趣不停。

    看得出来,两人关系一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