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繁体版

渐次兴隆(下)

    在白雪彻底笼罩库叶岛时,岛上赫然已经出现了一座无郭之城——镇北城。该城坐库页岛之南,依海傍山而建。东北是冷兵器工坊,由于尚未完全建设完成显得有些空旷;西北是预留的火药工坊和热兵器工坊,只是当前建设并未开始;正北则是衙署预留地,当前也只建了几座稍高大些的瓦房;整个城南,于城北隔着一条宽阔得可以用作校场的大街,占据大半个城,是城中将士于工匠的居住地。在整个城池的南方,是宽阔的滩涂,其中点缀着一个小小的港湾,码头上是那块铭刻着:“北镇雄军”的巨石,冰层上则是两艘福船。对于将衙署修在火药场边,王守忠多有劝谏,希望置于南城。刘陵只回应若建南城,一旦失事,伤损当多,若另建他地,则转运不便,日后冬日亦难运行。在“帅府”,最为便宜,如果自己都信不过工坊又怎能让士兵放心。

    砖头、瓦片自然难不倒有着众多工匠和壮劳动力,红砖墙,黑瓦顶,城外虽是白雪皑皑一片肃杀城内却是红红火火,处处充满了活力。打铁声阵阵,是打制刀枪甲片的声音。有鉴于当下的物质条件和工匠水平,刘陵构想的复合棱甲仍不能实现,故而暂时打制的是双层磷甲,开春化冻后再发船去购置些棉花做棉甲便能满足当前军队的基本防护要求。部队已经满足改为混编的条件,武器打制自然要跟进。蒙者厚厚铁皮的圆盾、长巨盾,雁翎刀、杆用硬木矛头于矛身同粗细的丈半铁矛、镗耙、旗枪、标枪、尖扁担都在工坊中打制拼装。另一边,还有一间长日不熄火保持温度的屋子,里面熬制的正是复合弓弓弦,其弓身则用牛角和经加工的木材制作,这些弓箭将主要装配给女真诸部征召兵。

    至于普通士兵,此时在忙活的则是自己瓦房中的窝棚。三五军中战友合作,互助搭起火炕,用毛皮拼接成床褥。艰难的环境中的协作最能锻炼浓厚真挚的战友情,这也是一支铁军的灵魂。晚上,张峰几人就凑在一间已经完成了火炕和床褥的房间里,至于它到底是谁的,已经不再重要。

    “王哥,搭把手,聚下柴禾”张峰一边说一边用火折子点燃枯草。几人七手八脚一阵忙活后,稳定而明亮的火焰在炕底燃起,将整间房子映照的橙橙的,暖暖的。火焰的摇动,几人蹲坐成一圈,晃动的人影摇曳着。

    “真暖和,真好,就像在家里一样。”张峰说着说着,眼泪不住的便流了下来。

    “娃子,想家了?”那位被称为王哥的人问道。张峰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诶,这些年来,自经朝鲜这一乱套寇也不安生,我也好些年没怎着家了。”李狗蛋也深有感触。“这老奴也是,自己不愿意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让天下人都不得生!只愿这天下早日再归太平吧,这乱世人民不值钱啊……不说这些了,若没有大帅将我们带出那死人堆,我们也不能今日在这里说这些了。现在生活环境虽然苦了些,但饱暖可期,虽有他处万般好,哪来为士兵考虑的大帅呢?听说大帅怕我们微险,还把火器坊安置在了帅府旁……不说这些了只便多打杀些可恨的建虏好了。”

    “王哥”感慨过后,屋子里陷入了一阵沉默,“睡觉”“王哥”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很快屋子里又静了下来,只剩下柴禾的噼啪声……

    冬日里,出城不便,刘陵在城内整训部队。参考戚家军编制和士兵意见,刘陵最终确定了混改方案:基层单位为一旗,设旗总一人,其中两人持圆盾雁翎刀,腰挂飞镖;一人持巨盾,所有持盾者为减重和灵活性于火器兵一样,只使用之前棉甲内置甲片,不使用内置棉甲的杀手队磷甲重甲。除三名盾手外,编三名长枪手,一名镗耙手,队长持旗枪,同属杀手队。在旗内另编六名火枪手,暂时使用目前所有的鸟铳,一人负责百虎齐奔,发射时置于镗耙上,另有辅兵二人持尖扁担由纤夫中选取。整队共计十七人,实现了最小指挥层级上的多兵种混合编制,可以更好适应小规模交战和袭扰战山地丛林战,在大规模交战中也避免了军种协同不灵的问题。由于大部分明军数百同一军种者由同一人指挥,与其他军种队配合时各队依自己意志,这一问题相当常见。在训练和指挥上,同一小队中同一兵种如盾兵长枪兵有一固定长官,但没有职位也没有报功等权力。军中最小权力单位即特混旗,因旗长负责基层考功、管理,刘陵特令旗长必须参加识字班。为避免其滥用职权,刘陵也令每一名普通士兵都可以向镇抚申诉。刘陵不认为这会动摇军官权威,他一直认为公平的环境可以让士兵对军队更有归属感。

    五个小旗,留(暂缺)编制五人弗朗机炮队(炮用马拉跟随行军),加镇抚一人,百长一人,副一人,卫队两人,塘马两人,鼓号三人,后勤支队二十人(由纤夫中产生)共计百二十人为一司。

    五司,加(暂缺)炮队计十弗朗机,乃至两门轻质化红夷大炮(炮用马拉跟随行军)七十人,加(暂缺)冲击重骑二十人,加塘马二十人,加鼓号二十人,加后勤总队二百人(由后勤总队中产生),加营卫队百人(由千总确定其编制和武备),加镇抚总队二十人,正副千总两人为一营,计一千零五十二人。

    另有骑兵营,编重甲冲击骑兵百人(暂缺),配备三眼铳、长矛、骑兵磷甲的常规骑兵三百人,仅批披甲,持弓及弯刀以及个人擅长武器如线枪等的轻甲侦骑也就是夜不收百人,共计五百人,设五骑兵佰总,设一骑兵把总。

    女真人整编计两千人,以什、佰、仟为单位编制,设两千总。

    另编亲兵营,设五百总一把总,均为可以骑马、步战两用的部队,武备配置全军最为齐全,军兵也是经过选拔最为勇悍忠诚的。

    其中第一营由杨立任千总,驻扎镇北城。

    第二营由李平任千总,驻扎镇北城。

    第三营由张立万任千总,驻扎努尔干城(庙街),其部超五百人尚在镇北城,在春节后转移至努尔干城。

    骑兵营,由赵英任把总,驻破虏寨(即靠近原登陆地点的北方营寨,同时管辖原海筏)。

    亲兵营,由陈庭任把总,始终跟随主帅刘陵。其五位百总均为原锦衣卫成员。

    两个女真兵千总队,其中百总以下军官由女真人自行推举,百总由在女真人中取得威信的宣教者和女真人中忠诚且汉文化程度高且有一定威望的人各占一半。千总则是两名原锦衣卫成员,分别是顾迁和陆卓,因为在一路转战中表现突出且熟悉女真语言获得任用。其驻扎地在赫哲部大寨,也是名义上的卫城。

    在人事和编制得到确认后,各部很快进入紧张的拉练中,以期尽快形成战斗力。

    紧张的气氛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告一段落。全军编练暂停,在物资紧缺的条件下凑出了两挂鞭炮的红纸、火药,很多军士第一次对鞭炮的制成如此期盼。灯笼苦于原料不足,无法扎起,但在全军的努力下,凑出了够照亮全城的火把;至于饺子,在当下粮食肉类都不缺乏的岛上自然不是问题。

    随着除夕夜的降临,士兵们自发聚集在大帅府面前,看着刘陵点燃了新年的两挂鞭炮。有的人竟然对着闪动着火光,爆发着声响的鞭炮许下了愿。开始只有几人,后来竟至成百上千人,也难怪,在这艰苦的条件下总要有分美好的愿景和心灵中的平静。

    鞭炮放罢,便是本夜的重头戏——数千将士一起在校场上吃大锅煮出的饺子。各级将官于士兵不分彼此,都用洗干净的树枝从大锅中捞着饺子,香味飘遍了全城,欢笑声也充满了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