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诏令
繁体版

第十三章 并非无心 奈何无能

    给李兰脱了外衣擦了身,再把她额上搭着的那条毛巾拿下来洗洗,坐在床边,张显忠没哭,他只有点觉得一股咸水在往心里流。

    被抱进屋后,李兰被安排躺在了床榻上,或许是因为有了张显忠的悉心照料,这会,李兰的呼吸和心跳可算是平缓了不少。

    没再像之前那样,像条从池塘中被甩出来的,那么条暴晒在阳光底下的鱼,眼睛死死地凝视着太阳。

    这也让张显忠在心里庆幸,他想着,自家婆娘还好只是中暑了,要是有个别的,这大热天的,又没在城里,就算赶得上去城里的末班车,路上行程一颠簸,一耽搁,人可就救不回来了。

    张显忠觉得,只要人还能喘气,情况能缓的过来,就算头磕破了皮,那也是没什么大事的,他以自己的常识认为,李兰这症状是中暑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磕到脑袋可不是什么小事,小的算淤青外伤,往大了算,那可是脑溢血脑震荡这类的大病。

    即使张显忠认为自家婆娘这会只是中暑,但他坐在床边守着的时候,也还是觉得自己有种说不出的窝囊。

    人只要不经历个什么事,就容易有种错觉,这种错觉叫安于现状。

    一旦遇上事了吧,这人又会有种,宿醉麻痹自己后所换来的那股清醒。

    其实,张显忠一直都觉得自己物欲挺低的,他觉得生活富足也好,苦一点也罢,不去想那个,每天做做农活,靠自己劳作,吃有的吃,穿有的穿就行。

    只要不缺,好点坏点又有什么呢?一家五口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好。

    直到他回家,看到自家婆娘倒在地上,地上还血星点点的,他才感觉自己慌了神。

    “还是条件太苦了啊......”张显忠突然觉得儿媳的话非常有道理,搬到县城里面去住,可能还是要好很多。

    只是现在钱不够,县城的房子一平就得两百来块钱,按小了算,只算个一家五口能挤挤住下的,再一个,能给张兆灵空间房,留给他长大了用来接媳妇的,那至少也得要个七八十来平吧?

    不过现在还好,儿子儿媳有出息了,现在在外面做工,一个月下来除开日用开销,能攒下个两百来块。

    家里自己这两个老的也跟上吧,把鸡崽子养好,多养点,多卖点。

    再这么大概地一算,日子就有了盼头,想到过几年家里就能往城里搬了,张显忠心里那还泛着的眼泪,这会才算是彻底止住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要流啊,那也只流在心间。

    牵起老婆的手,粗糙的大掌里合着一只纤细又干瘦的手,这手上,还有个没结痂的小口子,大掌里感受到的尽是做农活做家务干出来的老茧。

    虽然在这个年代,村里待着的妇女基本都是这样式的,多多少少都会帮着自家男人,一起担着担,但是张显忠还是觉得愧疚。

    都是过了半百的年纪了,还这么操劳,想着想着张显忠就开始觉得自己对媳妇不好了。

    瞧瞧村里别家的,哪家妇女像自己家这个傻女人一样,像养鸡养着了魔,整村算起来,都没几个像自家这个这样,愿意这么累着自己的。

    就比如张猎户家那恶婆娘,天天在家看电视嗑瓜子,夏天不晒冬天不冷的,完了时不时还能支张猎户去城里卖完货,回来给捎带件花布衣裳。

    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再一个就是肯定不能给差的比,正常人肯定得和好的比啊,也不说一定要不自量力地和城里的家庭比。

    只提个村里张猎户对他老婆如何,张显忠自认自己连对方一半都比不上。

    况且,张显忠也知道自己婆娘对这个家的付出,他也知道李兰对金钱事物之类的为什么会那么在乎,那也都是为了这个家。

    要是自己赚的够多,够家里用的,媳妇也不会对外太过斤斤计较。

    所以,前些年婆娘对李贤文有那么多不讲理的举措言辞,张显忠也没好去说些什么,只有给人赔礼道歉,自己多担着。

    等回家了吧,在快睡觉的时候和婆娘谈谈心,把该讲的道理讲给她听。

    张显忠一直都觉得,只要自己在教,婆娘多多少少都会听进去一点,时间长了,自然会好。

    “不能就这么坐着,兆灵等会也该回来了,婆娘醒了也要吃饭。”

    看到李兰气息平稳,翻了个身,又像是要醒的样子,张显忠决定先去把饭做好,后面想办法给自己老婆补充点营养,看看鸡还有多少,实在不行就多拿些鸡蛋,去猎户张那里换点山鹿肉来让老婆和兆灵尝尝。

    钱给少了,张猎户不一定愿意卖,但拿蛋去换,张猎户是愿意的,他家养了几条撵山狗,张猎户家虽然富裕倒不至于喂肉,但出于对狗的喜爱,撵山狗不吃荤的,腿脚就没有力气,于是张显忠时不时会看到,看到张猎户把那生鸡蛋拌在饭里喂狗。

    而村里人都知道,张猎户是不让他婆娘养鸡养鸭拿去卖的,他家里有那几只只,还都是他本人在养,养来吧,也只是在等女儿女婿小外孙回来,等回来了好多添两个菜。

    所以,拿蛋换肉是换得的,再加上乡里乡亲的人情关系,张猎户一般都会卖个面子,把拿来换肉的东西,价值往高了算,好让乡亲多换点肉吃。

    而这,大概也是张猎户能变成张老板的原因,仁心仁义又不伤人脸面。

    因为这个,本村邻村的村民,大多更愿意与他做生意,这也是村民愿意把一些季节性紧俏的东西留着也要卖给他的原因。

    但现在没那个时间了,天色开始暗了下来,太阳正准备下山,家里三张嘴巴也等着吃饭,张显忠现在要是再不去把饭做了,那再等会,去厨房就得点灯了。

    开着灯做饭,他可舍不得,要不是当初儿子儿媳执意要装这个,说什么担心老两口在家摸黑看不清,容易摔跤。

    花了那么大几十块钱的材料就装了几处电灯,即使是儿子儿媳出的钱,张显忠心里也十分不情愿,舍不得。

    在他看来,只要拉了灯,钱就会顺着那根细细的胶皮线,持续地流向城里电力公司的收费员那里。

    电费一度得好几毛呢,这用一度电,就得花上好几个的鸡蛋钱,虽然张显忠他本人对一度电能用多久并没有什么概念,他也不知道一度电能让自己家那颗二十五瓦的老灯泡亮上一整天。

    虽然每年电费都是欠着等儿子回来结,但张显忠他知道能省则省这个道理。

    系着旧衣改的围裙在灶台边忙活,烟从墙洞作的烟囱往外散去,一点农家菜籽油加一大碗水就炒了个豆角萝卜,撒点盐巴上去,掐几节小葱就算出锅。

    把饭罐子从火上拎走,一旁的簸箕下面还盖了两碗蒸蛋,很明显,张显忠舍不得给自己做一碗。

    在他收拾碗筷的时候,院子里才传来一串小小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