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搏
繁体版

第二百零二章 吐露心事

    “跟你哥的生活状况差不多呀。”

    张智看着妹妹和妹夫在北京租住的这套一居室的房子,感慨地说。

    他是利用来北京出差的机会到妹妹这里的。

    “小亮怎么样,忙吧?”

    “天天几乎都住在公司了。”

    张智心里咯噔一下,问:“没其他什么事吧?”

    他的心里有一种担心,不过,是那种说不出口的。

    “我俩现在是,我支持他创业,我说我是他的退路。他说,别让他感觉到有退路,否则会影响他的干劲的。”张婧说话的眼神满含对靳小亮的崇拜。

    “其实我也真是挺佩服小亮的,不像你哥我,抱着公家的饭碗不敢撒手。”

    “你去过他公司看过吗?”张智问。

    “还真没有。有一次他说起他的项目,让我去看看,可到现在我也没去过。”

    张智拿出手机看看,说:“现在是四点多,要不咱俩去看看小亮,然后一块儿出去吃个饭?”

    “行,那我先给他打个电话,要不怕他时间安排不开。”张婧说。

    靳小亮的公司,规模比之前大了些,除了研发人员的那间大办公室,另外还建起了摆满研发设备的实验室。

    “现在,国内的千人计划已经引进两千多人,其中有将近五百人都集中在了这里,可以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处都是创业故事。”靳小亮带着张智参观他的公司时,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说。

    “你们做的这个嵌入式系统怎么理解?”张智边查看一台实验设备,边问靳小亮。

    “这个系统就是围绕着终端应用,依靠计算机技术,对软硬件进行裁剪取舍,最终满足终端客户对功能、可靠性、成本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你们是打算做技术服务,还是直接自己做产品?现在国内很多人对技术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们认为买技术不如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张智说。

    “对,国内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我在美国做博后时考虑的思路也一直在进行调整,现在主要是做技术应用,自己出实体产品,然后直接对接市场。”靳小亮说。

    “这种产品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张智又问。

    “从专业上说,就是工业用无线智能手持终端。通俗点说,就是可以在许多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像手机一样的通讯设备。”

    靳小亮进一步解释:“很多人都知道在加油站是不能打电话的,那是因为手机产生的静电可能会引爆可燃气体,而类似这样的布满了各种可燃气体的场景有很多,为了保证安全,就不能打电话,这时,就可以用这种产品来代替。现在,我们已经在和地下作业、天然气开采、电力生产这些系统进行对接。”

    “难吧?”

    “唉,难难难。如果不是我这不服输的性格,可能坚持不下来。不过好在总公司那边,陆铭也是看准这一块儿了,一直特别支持。”

    靳小亮又感慨地说:“哥,科研这块儿你肯定比我体会深,其实有时候,看似无路可走了,却往往就是出现转机的时候,因为之前的错误都被一一排除掉了,可能马上面临的就是一个正确的方法或思路。那种感觉特别难得。”

    “的确是这样一个过程。”张智想起了自己在曙光院的时候,每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都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那种感觉,在失败和成功之间不停地转换着,有时会让人特别兴奋。

    “下一步打算怎么干呢?”

    “现在,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生产工艺上,都已经具备了条件,我和陆铭正在分头谈投资,只要投资到位,产品生产、销路,都没问题。”

    “做下去吧,很有希望啊。”张智由衷地说道。

    在靳小亮公司附近,张智请靳小亮和妹妹一起吃了晚饭,靳小亮说他还得回公司去,张智便和妹妹重新回到家里。

    张婧忙着给哥哥沏茶水。

    “看小亮的劲头,公司说不定很快就会做大,我挺羡慕的。你哥是不行了。”兄妹两人坐在餐桌旁,张智叹着气说。

    “咱家人可能都属于一个性格,有些事敢想,而且思路都对,但是求稳,不敢去做,顾虑太多。你看看,现在,咱俩都躲到大学里来了。”张婧自嘲地说。

    “唉,现在到大学里当教授都成一种时髦了。可是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我并不适合来高校。”张智情绪有些低落。

    “哥,其实你最适合了。首先,你不用再考虑评职称的事。你看我现在,从副教授到教授太难了。从国外名校回来的越来越多,这样,越往后越难。其实,那次你想让我去应聘科技副县长,我没去,现在想想多少还有点后悔呢。”张婧说。

    “难也得硬着头皮往下走啊。”张智说着站起来,在不大的房间里来回踱起步来。

    “婧子,有些事我一直没法说。咱爸咱妈上次去海东看病的时候,眼看着他们都老了,我这个当儿子的总好像欠下了什么,总觉得对不起爸妈。”

    “你咋会突然有这种想法?”

    “咱爸妈在海东也都见过了,你现在这个嫂子,他们好像也是不满意啊,嫌她年纪大,主要是考虑不能再要孩子了。”张智说完这句话停了好大一会儿,突然脸憋得通红地接着说,“其实——其实,我们早就有孩子了。”

    张智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把这句话说了出来,像是终于把多年积压在嗓子眼里的那个东西吐了出来一样,他随即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可是,听到哥哥的话,张婧却像是被人点了穴似的,嘴里惊讶地发出“啊”的一声后,整个人差不多都僵在了那里。

    “你听我跟你说。”话已经说开,张智似乎已经没有了顾虑,便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向妹妹和盘托出。

    “要是这种情况,如果跟咱爸咱妈说了,他们不知道会咋样?”张婧紧蹙眉头说。

    张智无言以对。

    缓了一阵,张婧又说道:“哥,我可真想不到你会发生这种事。你要是觉得不好开口,要不,我去跟咱爸咱妈说?”

    “别别别,你知道就行了,现在还不到说的时候,而且,你千万也不能跟小亮提起啊。”张智交待妹妹。

    “那你下来打算咋办?”

    “我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就是这事烦得不得了。加上我可能真是不适应大学里的工作,心里天天不踏实。我不像我那个同学甄福喜,人家在大学里真是如鱼得水。我不行。”

    张智的话,让张婧的情绪也低落起来。

    “那,这事你可得想个万全之策呀哥,弄不好——”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人生真是互为因果。年轻时的每一次选择,走的每一步路,就好比你要在棋盘上布局你人生的最初几个棋子,但是,因为年轻,因为气盛,这几个棋子的摆放,会有些漫不经心,可是,快到终盘时,这几个棋子却显得生死攸关。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你才会体会到,它们决定的是你人生整盘棋的格局与大势。”

    “哥,你这话就有点太悲观了。在外人看来,咱们兄妹今天奋斗的结果,是多少人都在羡慕的呀。”张婧开导哥哥。

    “是啊,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活出让别人欣赏的样子,却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www&#”

    话说到这里,兄妹俩不由得沉默起来。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心里一直想着。娄峰马上毕业了,咱姐姐身体又不好,姐夫一点也指望不上,娄峰的工作就得咱俩考虑。可是,咱俩都窝在学校里,社会交往太受限制,娄峰又是一个职业学院出来的大专生,咋办呢?”张智跟妹妹商量。

    “这事我也想过,不行就等到小亮这边慢慢做起来了,让娄峰也来北京给他找个事干。”张婧说。

    “那就先这样考虑吧。哎,婧子,记住,那件事暂时千万不要再跟任何人说。”张智再次叮嘱妹妹。

    “我知道,哥。”

    “你说,咱家出了你我两个博士,可是给家里啥忙也帮不上,尤其是我这个当儿子的。唉——”

    张智这个已经是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无法让自己成为身边这个烟火世界的局外人。

    他深沉,智慧,对人生有更多的期盼,也就让自己背负了更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