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搏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九章 缘分已尽

    西城市第一批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打捆贷款项目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月十日,国家开发银行考察团一行在H省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来西城实地察看项目建设和贷款使用情况。

    上午八点四十分左右,西城市李市长带领市有关部门领导,迎候在高速公路出入口。

    朱墨和西城市电视台、电台,以及H省省级媒体驻西城记者站的记者,随同采访。

    天气刚过立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马路两边,绿树葱茏,生机盎然。

    不远处,大片大片黄橙橙的麦田,被不时掠过的阵阵微风,翻卷出层层轻柔的麦浪。

    迎候的车队一字排开停靠在路边。

    记者们站在自己乘坐的面包车旁,一边等待着他们的采访对象,一边享受着春夏之交郊野的清新畅爽,谈论着季节的变化交错。

    车上,司机正舒适地靠在自己的座位上,专注地听着音响里播放的那首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白狐》——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你看衣袂飘飘衣袂飘飘

    海誓山盟都化做虚无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只为你临别时的那一次回顾……

    这首歌,描写了一只狐妖跟一个书生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滚滚红尘中,一只为了爱的成全,而无悔选择放弃和离开的白狐,跟自己恋人告别时的心情。

    歌曲旋律凄美、幽怨,却又颇具节奏感,引得那个又高又壮的电视台记者赵京,拉起与他同行的女主持人,和着音响里的节拍跳起四步舞来。

    眼前的场景,好似一次开心的集体郊游。

    朱墨每次外出采访都有一个习惯。

    采访之前,只要条件允许,她都会尽量收集好稿件中有可能用到的相关资料。

    这样,既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去进一步发现深层次的素材,而且,最大的好处是,采访结束后,写稿的过程非常顺利。

    今天的采访,朱墨同样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

    她随身携带的采访本上已经记录了如下内容: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等长期融资领域的主力银行,主要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一九九八年,西城市在H省率先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申请贷款建设六个基础设施项目;

    这批项目包括,城市北出入口工程、西出入口工程、东出入口工程,以及滨河路、城南路、集中供热工程;

    工程总投资12.67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5.2亿元;

    这批贷款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西城市的市容市貌,为西城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促进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了这些背景材料,再将采访内容稍加整理充实其中,一个动态稿件很快就可以成稿。

    朱墨就是带着这样一种轻松的心情,和大家一道,一边欣赏着远处的层层麦浪,一边陶醉在耳边动人心扉的音乐声中,等待着采访对象的远道而来。

    就在这时,朱墨手机里的自制铃声响了起来。

    她推开手机来看,是西城本地一个座机电话打来的。

    这是个陌生的号码。

    她按下接听键:“喂,你好。”

    “你是朱墨吧?”

    电话里是个女人的声音,说着明显带有西城口音的普通话。

    “对,你哪里呀?”

    “我是东城区法院。”

    “法院?你哪位呀,找我什么事?”

    一听是法院的电话,朱墨心里不由得咯噔惊了一下,她明显感觉到自己开始气短心慌,有一种特别不好的预感。

    “你看你是不是这两天抽空来法院一趟?”

    “什么事?”

    “是这样,张智已经向东城区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已经立案,具体情况等你过来再说吧,你来的时候,直接到民二庭就可以了。”

    电话挂了。

    朱墨的心情顿时像跌入万丈深渊。

    她有点站立不住,一种说不出的惊悸、悲伤,瞬间在全身弥漫开来。

    “来啦。”身旁不知谁说了句。

    他们等待的车队,正一辆接着一辆共六辆黑色轿车,从收费站那儿鱼贯而出,而后停在了路边迎候车队的旁边。

    恭候多时的西城的官员们赶紧迎上去前。

    六辆黑色轿车车门陆陆续续地打开。

    赵京扛着摄像机忙着寻找拍摄角度。其他记者也都随着围拢过去。

    朱墨呆呆地盯着眼前的场景,心里却全都是那令她站立不稳的惊悸、悲伤……

    “上车了朱墨。”

    电台的女记者杨洋从车里探出头来招呼朱墨。

    朱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挪动脚步上的车。

    车门在她的身后自动关闭后,司机立刻熟练地让自己的这辆车紧跟在车队的后面,向市区疾驶而去。

    朱墨脸色阴郁,坐在杨洋的身边默不作声,心里翻江倒海般地难受。

    她终于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外强中干的人。

    接到这个电话,她整个人就像是突然生起了大病一样,感到心力交瘁。

    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

    车队在往市区行进的途中,就把顺路可以看到的一些城建项目向考察团一行一一呈现。

    进入市区,考察团车队直接来到那家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开始参观考察西城的工业发展项目。

    午饭后,经过短暂休息,考察团一行又前往参观西城的另外两家大型工业企业。

    下午五点左右,考察日程安排的座谈会即将开始。

    会场安排在考察团准备下榻的宾馆会议室。

    宾主双方已经围坐在一张大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

    跟随采访的记者们,被安排坐在了旁边一字排开的两张长桌前。

    会议开始。

    一整天都心神不宁的朱墨,强迫自己把慌乱不堪的心暂时收回来。

    “无论如何也要先把今天的采访和写稿任务完成。”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可是,她已经没有了平日采访时那种跃跃欲试要去发掘更多新闻素材的激情。

    随着座谈会的进行,她硬撑着,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录了以下主要内容:

    “座谈会上,西城市又向国家开发银行推荐了九个近期拟利用开行资金建设的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工业和加工工业项目,总投资125.7亿元,其中需要银行贷款77亿元;

    针对上述推荐项目,国家及省开发银行信贷管理负责人表示,将尽快进入授信贷款的实质性工作阶段,加速开展对西城市的信用评审工作;

    待信用等级评审结束,将以空前的授信额度,支持以西城新区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电力、石化、机械为主的能源及加工工业项目的实施。”

    座谈会最后,在李市长发言对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的时候,朱墨这才放下手中的笔,把脸埋进自己的双手中,让无以克制的泪水,从眼眶里稍稍释放出一些。

    这时,她心里不得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确认,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她和张智之间,已经是情断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