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搏
繁体版

第九十三章 以己之心(求收藏 推荐 订阅)

    听了姚副总告诉自己关于那个部级项目交给杨越去完成的事,张智生出了满心消极的想法。

    可是,张智想了这么多,唯独不会想到昨天上午林院长和王院士在办公室谈话时,专门提到了要在他张智学习结束回到曙光院后,给他身上加担子。

    加担子是什么?加担子就是曙光院对他张智的信任,是对他张智抱有很大的希望。

    只是,张智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这几年来已经形成的看法,还有心里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所以,他不会体察到曙光院的领导层十多年来对他的期许和重视。

    在这一点上,张智实在是看轻了自己。

    所以,当林院长找他谈话的时候,他是带着一种抵触心理的。他甚至认为,林院长是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旁敲侧击。

    若干年后,张智回想起林院长跟他的这次谈话,懊悔不止,心痛不已。若干年后的那段时间,他才明白,其实在自己的事业上,一直有人在关注他,在支持他,在把他往事业的高峰上托举。只是他自己太骄傲了,太自以为是了,他根本没把林院长的话听在心里,根本没把王院士的多次提醒放在心上。

    当然,张智悟出的这些,都是后话。

    林院长按照星期天上午和王院士在办公室聊天时的思路,专门找张智进行了谈话。谈话的时间是周四的下午。

    周四上午,曙光院刚刚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林院长星期天加班修改的讲话材料就是为这次会议准备的。

    会议是在职工食堂举行的。职工食堂的最东头专门搭建有一个主席台,平日不用的时候,主席台前面的幕布是拉上的,只有召开大会和举办文娱活动,才会把幕布拉开。

    上午快九点的时候,张智随着研究院机关人员的队伍进入会场,他和姚副总等中层干部,被安排坐在会场前面紧靠着主席台下面的几排长椅上,几排长椅的后面,是参加会议的其他职工的席位。

    进会场的时候,张智一直在和姚副总低着头走路说话,等到被安排坐在长椅上以后,他才抬头朝主席台上望去。只见主席台后面的深红色背景幕布上,用白色纸板裁剪出的八列宋体大字,被一个一个地固定在幕布上,显得格外醒目。他顺着一句一句念下去,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内容。

    院领导开始依次走上主席台就坐。会场安静了下来。

    会议由常务副院长董鑫主持。他首先宣读了关于在曙光研究院开展学习贯彻“八荣八耻”活动的通知。接着,曙光院党高官、院长林东强发表讲话。

    “‘八荣八耻’强调的是一种荣辱观。每个人的荣辱观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每个人的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林院长的讲话篇幅很长。

    他首先对“八荣八耻”进行详细的阐释。

    “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等等,这些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在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林院长继续说道:“今天,会场上在座的有不少人都到过国外,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现在,我们中的很多人,物质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国外大多数中产阶层的生活条件差,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彩电、冰箱、空调,拥有量几乎是世界第一。但是,在这种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下,我们许多人却越来越感受不到快乐。”

    林院长的话得到大家的点头认可。

    “我想,不快乐的原因不外乎有两方面:一个是人文环境造成的,一个是自然环境带来的。自然环境很好理解,我重点说一说人文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人文环境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改善。什么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说到底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林院长讲到这里,会议工作人员已经给他的茶杯里加了三次水。

    他停下来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后从座位上站起来,侧过身去,伸出右手手臂,将手掌对着后面的幕布,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幕布上的内容逐字诵读了一遍,然后重新在座位上坐好后接着讲话。

    “我们的天空为什么不蓝,我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缺少互助精神,我们呈现给别人的笑脸为什么太少,我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缺少相互信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照一下‘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看看我们每个人在人文环境方面,自己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接着,林院长带大家回顾了科学家钱学森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感人事迹。

    “中华民族的荣辱观和价值观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八荣八耻’为我们提供了日常道德生活中明辨是非的基本行动指南,遵循这一指南,我们就有了更加一致的价值判断,就有了更加一致的荣辱共识。”林院长最后说。

    林院长的嗓音澄澈洪亮,讲话激情昂扬,颇具感召力。有一年曙光院举办职工文艺演出,也是在这个台子上,院工会的那个主持人把压轴节目给了林院长的独唱。林院长那天兴味盎然,把那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演绎得让不少人想起了这首歌的原唱——那位着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演出被推向了**,台下的观众鼓掌、欢呼、叫好,台上等待表演最后一个节目《欢庆锣鼓》的演员们将锣鼓敲响,催促林院长返场,气氛好不热烈。

    此刻,大家沉浸在林院长讲话的氛围之中。

    只见林院长讲完后,合上自己的讲话稿,不等主持人董鑫宣布会议的下个议程,自己又对着话筒介绍:“王院士是我们曙光院的老院长,他几十年如一日,生活上克勤克俭,工作上兢兢业业。下面请王院士给大家讲几句。”

    林院长说着,带头为坐在自己身边的王院士鼓掌。

    “林院长刚才已经讲得很全面了,我接着林院长的讲话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吧。”王院士的话音很轻。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学习贯彻‘八荣八耻’活动,绝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大家认真看看‘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可以说是言之有物,朴实无华。”

    王院士接着说:“当你在外面一天回到家里,打开自来水龙头接上一大盆水洗把脸,会感到非常舒畅。用一盆清水洗脸洗手,对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平常到几乎算不上一件事。”

    王院士的表情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可是,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农村,我们这样洗手洗脸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就在离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只有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在西城市所属的一个县里的很多自然村,村民们常年的生活用水,是要依靠在一个用水泥沏成的池子里收集雨水来解决的。我在那里亲眼看到这个场景后,心里是有一种负罪感的。所以,简单的一盆水,在不同环境里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

    王院士说到这里,停顿下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林院长见此插话道:“‘八荣八耻’中最后一段内容,倡导我们每一个人,要以艰苦奋斗为荣、要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见荣辱。”

    王院士接着说:“我前一段到北京出差,听到了这么一种说法,很有意思,也很耐人寻味。说一个人如果能在中国这样的环境里开车,那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开车就是天堂。这说明,我们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缺少基本的公德意识。要我说,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我们在精神层面的东西,却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一个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推进。”

    王院士的话敲击着每个在座职工的心。

    “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与他有多少钱,受过什么教育,是否留过洋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八耻’为戒,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把耻辱当荣耀而不自知。”

    王院士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听到王院士最后讲的那句“千万不要把耻辱当荣耀而不自知”,张智觉得自己脸上的表情特别不自然,他的脸和耳根有点发热,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倾,并借机挪了挪坐久了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