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世三义
繁体版

刘表的无奈

    自胡望将荆州各势力摄服后,刘表的威望不复存在,貌似这荆州刺史的位置看似依旧在刘表手中,但其实已经暗中引渡到胡望的手中。..

    刘表近年来并未有所佳绩,而是因为胡望将他的佳绩全都盖住了,从而无法将刘表自身的能力展现出来。

    伊籍也曾找过刘表,但那次之后刘表手下基本没多少的人了,除了荆南四郡的郡守和一些武将可以有点联系外,剩下的几乎没什么交集了。

    “主公,如今征西将军已经将整个荆州的各个势力全部摄服,再这么下去,整个荆州无形间就会成为胡望的地盘了。”伊籍说道。

    “不是我不尽力,而是因为荆州士族全都归附胡望了我拿什么资本跟他斗?”刘表没精打采地说道。

    “您是皇叔,可以借助陛下的力量……”伊籍提醒道。

    “当初讨董我没去,而且陛下对胡望的信任简直比我这个皇叔这个亲戚的信任都大!”刘表没好气地回怼道。

    “这……若异度在,定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伊籍叹道。

    “传令荆南四郡,让他们巩固荆南四郡周边的城防,随时应对来自孙策的袭击。告诉刘磐,让他率一支偏军在长沙外每隔十里扎一寨,每个寨中兵马不用太多,多则两千,少则五百。”刘表令道。

    “这是为何?”伊籍问道。

    “孙策冠有小霸王之名,若孙策渡江必定攻打这些营寨,越打越多最后磨掉孙策的性子,像当年他的父亲被射死在砚山一样。”刘表淡淡地说道。

    “呵呵呵,主公依旧雄心壮志,属下敬服。”伊籍虽然对刘表的性格褒贬不一,但是对他的能力他一定是看好的。

    伊籍走后,空荡荡的议事厅内只留下了他一人孤零零的坐在座上。

    刘表回想着当年来到荆州的种种经历,树立威望,结交荆州名士,交好荆州士族为的是什么?为了巩固荆州政权他付出了太多,虽然这一切都让胡望夺走了,但他终究是那个狠不下心来的人。

    “夺了就夺了吧,我老了,这个时代终究会被年轻人们所替代。”刘表自言自语地说道。

    荆南四郡的各郡太守都已经得到了来自刘表的命令,长沙太守原本是孙坚,孙坚死后刘表上任荆州刺史就把长沙太守给换成了亲信韩玄。

    韩玄虽然没什么太大能耐,拍马屁倒是一流,但别以为他拍马屁麾下就没有强将。

    “主公,孙策平定山越后没有任何的动静。”一个头发花白,尽显老态的将军拜道。

    “汉升将军,辛苦了。来啊!给黄将军赐座。”韩玄见自己的第一上将练兵归来后马上着人给黄忠赐座。

    “谢主公。”黄忠谢过坐了下来。

    “主公,刺史大人说孙策真会进攻荆南四郡?”黄忠问道。

    “孙策雄心勃勃,倒也不是没有可能,荆州这个地方可是孙策的伤心地,毕竟孙坚死在了砚山。”韩玄倒了一杯茶递给了黄忠。

    “这倒也是……”黄忠满饮一盏茶,没有多说话。

    “叙儿如何?”韩玄看黄忠又忧郁了起来,这些年黄忠一直为自己的儿子黄叙奔波劳累,只为救儿一命。

    黄忠带着自己的骨肉在荆州遍寻名医,只为救黄叙一命,原长沙太守张仲景医术高超,但黄叙这种病他只能维持,若要根除,只能找到他师弟华佗协助他一同救治。

    黄忠没有多说,华佗名满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云游四方拯救天下百姓的华佗到哪里去找呢?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黄忠当时就想提刀砍了张仲景,只因为儿子重病,只能放下这念头寻找华佗。

    “哎……前太守说犬子只能活不到三年了。”黄忠一股浊气谈吐出来,一阵忧郁之情又发泄出来。

    “张仲景医术高超,不可能连小病都治不好吧?”韩玄有些怀疑,他再怎么能拍马屁还是以人命为先,关键这还是麾下第一上将黄忠的儿子,这个人情他必须得卖。

    “前太守说,唯有找到他师弟华佗才可一救,否则犬子便不可活了。”黄忠老泪纵横,才壮年时期的黄忠便满发苍白,可想他对儿子的爱有多么的深。

    “嗯……这样,我派人去寻找华佗,你就安心等待,若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韩玄说道。

    “真的?主公没骗末将?”黄忠摸了摸老泪,像小孩子一样问道。

    “你是吾的好兄长,吾怎么能骗你?你就在家安心等待,军中一切事务交给杨龄代理,若华佗到,叙儿大病得治,长沙一切军务就由老哥哥代劳了!”韩玄答应道。

    “末将不求高官厚禄,只求主公能够将神医请来,末将必以死相报!”黄忠拜道。

    “老哥哥不必如此,请回家歇息好好照顾叙儿吧。”韩玄扶起黄忠说道。

    “末将告退!”韩玄看着黄忠离去的身影,马上将亲信全部派出云游天下寻找华佗,找到了就把他给绑来,先救叙儿要紧。

    军中的大将已经没有几人了,张允还在江陵待着,蔡瑁已经举家搬迁至南阳郡,而蒯家则是在荆州各地将各商业置办的井井有条,所得利润皆交给了胡望充当军资。

    驻守夏口的文聘也被刘表调回,原本空缺的水军都督的位置由张允顶了上去,文聘担任了副都督屯驻南郡。

    伊籍则是内政一把抓,刘表擢升伊籍为刺史长史,又把荆州的一批贤才招拢过来,不过皆是他的老友。

    其中不乏有当年参加党锢之祸的名士,但都已经苍老,刘表便给了他们闲职,从中选举贤才。

    荆州才俊皆为胡望所得,刘表目前根本捞不到任何的贤才,充其量也能拉出来个二流的内政贤才或者是军事统帅。

    刘表很无奈,他现在的处境就是这样,骑虎难下,根本没办法从中捞点利益。

    “主公,虽然荆南四郡和襄阳一部在我们的手里,但只能维持现在的状态,我们没办法和胡望的实力比肩,因为实力的差距太大了。”伊籍摇头道。

    “哎……功败垂成,一切皆为天意,咳咳咳!”刘表的隐疾越来越明显,膝下只有嫡长子刘琦,庶子刘琮,蔡氏已经跟随蔡瑁离开了,而刘琮只能跟着刘表,顺应时事,刘表死后将刺史一位推举给胡望,将他儿子置闲职即可。

    刘协看后只能答应了刘表,刘琦刘琮两兄弟分别给他们封了安阳侯和博望侯的爵位,又分别领奉车都尉和江陵太守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