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在清朝
繁体版

十六章节 遇刺

    姐姐果西楚喀十五岁,为四贝勒叶布舒大福晋,妹妹那木伊尔哈为十三岁侧福晋,

    她们并非一母所生,是表姐妹,就镶蓝旗主济尔哈朗的两个儿子分别所生。

    这场婚姻也是奇妙,无形中,叶布舒这边势力多了一个潜在镶蓝旗。

    几方势力互相交织,各有所得,但多尔衮和多铎,却感觉到了一丝危险,豪格是长子,本就占有名分大义,再多了叶布舒的镶红旗,就和他们平分秋色了。

    这次又拉进去一个镶蓝旗,虽说娶了和硕英亲王的孙女,不代表一定会倾向叶布舒,但肯定不会向着多尔衮了!

    政治平衡不断被打破,就会不断被再平衡,不然社会就会出问题。

    这不!事就来了。

    豪格的原配福晋是皇太极的姐姐的女儿,努尔哈赤在世是特别宠爱,后来出嫁蒙古部落,后来皇太极几次征战,抢了这部落的财富和地盘,所以一直不满皇太极对他们的掠夺,决心要杀死皇太极,就在暗中行动培养杀手。

    1642年春天,满人开始一年一度的春天围猎开始了,皇太极像往年一年带着众人参加。

    四月的东北,冰雪消融,草长鹰飞,大地回暖。盛京得郊外,雪有残留,地有绿草,遍地的嫩绿的春草配上白色残雪,景色美到天际。

    吃着新鲜草料的战马也格外的兴奋。数千人的队伍浩荡的出了盛京城,前去郊外。

    两黄旗精锐铁骑五百,白甲兵五十护卫皇太极到城外打猎。

    在外围护卫的是多尔衮镶蓝旗五百骑兵,豪格ZLQ五百骑兵,其余旗主各带本部少量护卫前往叶布舒只带了两个护卫,两个下人。因为他觉得带多了没必要,这还能来个刺客不成。

    路上很安稳,人马到了营地,开始安兴扎在,开始准备狩猎,皇太极要在这里待三天

    当天,数千大军就把方圆十里清理个遍,凡事有可疑的人一律抓起来,路过的百姓一律赶走,当天皇太极带着众人打猎去了,一天下来收获不少、鹿、兔子、狍子。

    叶布舒也试着拿起弓箭,来了两把,看到结果后,告诉自己:“算了吧,这玩不了”

    “我就跟着大家看热闹吧”

    第二天,皇太极打猎的成果更多,竟然捕获一只熊,熊大来了,熊二估计也在附近,没一会又抓到一只熊,

    估计是两只熊刚冬眠睡醒,刚出来就给人抓住了,

    第三天,劳累的侍卫,明显有些不如前两天,动作,精气神都差一些。

    在和皇太极捕猎时队伍变的有些混乱。很快就到了中午,大家都有些劳累了。

    嗖,嗖嗖,三支由高处向低处发出的箭。在空气中极速飞行发出剌耳的声音,直奔人群中。

    皇太极打仗场,反应不慢,见边上寒光一闪,预敢不妙,甩出手中刀阻拦,“当当”两声,挡下两只箭,身边一侍卫双手撑马背,借力跃起,千钧一发之间,挡在皇太极一侧,只见侍卫胸口中箭,当场已经半死。

    “有刺客”,侍卫们慌了神,皇太极要是有个好歹,他们没一个能活。

    很快有一队护卫就追刺客去了。

    皇太极到底杀场出来的,也不慌张,命令到,:

    “骑马的去追刺客,其它人不要动,白甲兵围在周围,赶快护卫朕回营,路上敢有进前者杀无赦”

    五十白甲兵护卫皇太极到了大营,皇太极立刻传旨:

    镶黄正黄旗调来两千人马,接替了在外围护卫的多尔衮和豪格两人。多尔衮和豪格两人带兵回去待命,这就是谁也不相信,谁都有嫌疑的节奏,

    叶布舒得知消息后,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但会是谁呢?

    告诉身边人和镶红旗带过来的护卫,对任何人都不要谈论这事。凡是在重大关口,只有闭嘴才能活下去。

    当天夜里皇太极回到盛京宫中,没有通知任何人,

    不久在搜捕中,围住了其中两名刺客,一番打斗,两个刺客一死一伤,经过审讯交代出背后主使莽古济,豪格的岳母兼姑姑。

    消息传开,豪格一筹莫展,皇太极也通过这件事,对豪格产生了怀疑,毕竟如果皇太极突然离世,豪格是最有可能继承打位的,说是豪格参与其中也无法辩驳,

    豪格这时是气急攻心,有口难辩。

    豪格福晋是他的堂妹哈达纳喇氏,哈达纳喇氏更是觉得委屈,嫁到豪格这里多年,和娘家很少来往,再说他母亲,要做什么也不会告诉她,整天哭泣。

    三天后,宫里来了旨意,让豪格在家养病,户部差事先不要管了。ZLQ的事,也先放下,

    “我没病,让我在家养什么病”豪格在家里气愤的叫嚷!

    一但失去了户部差事和旗主的权利,这个和硕肃亲王也就当到头了。

    别说什么继承大位了,能活到哪天都是个问题!

    我不能坐以待毙,怎么办呢?

    于是豪格干了一件看似无奈。却丧失人心的事。

    这天,豪格遣走家中下人奴仆,只剩福晋和豪格自己,

    “你母谋反,刺杀皇帝,眼看就要祸及这个家了,为保住多年家业,上下百余口性命,就只能委屈你了。

    “夫妻本事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是我母亲作下的事,又与我何干?”

    “说什么为了全家上下,只是为你能当上这大清的皇位,拿我的命去换罢了。”

    豪格这时一脸阴沉,也不言语。哈达纳喇氏看到这里,也知道自己逃不过了:

    “大贝勒,哪天你当上了皇帝,记得到我坟头上告诉我一声,哈哈哈”

    说完,拿起白布在豪格眼前上吊了,

    为表示忠诚。豪格逼死了他的福晋,一石千层浪。

    在多尔衮的府上,多铎一边喝着酒,一边说话:“还真是小瞧了这豪格,还真下的去手”。

    “事情办的有股狠劲,但如此没有担当,连老婆都能往外扔,跟着他的人就更别指望了”

    “兄长说的是,皇太极的老四吧?”

    “包括他,但不只是他,”多尔衮解释道。

    在皇宫中,皇太极拿着豪格的奏报,一言不发,沉默良久。把奏章丢到书案上,长叹一口气!

    “你看看吧!”洪承畴拿起看了一眼,就合上了,

    “这是皇上家事。臣不便置喙!”

    “朕非要你讲”

    “褒奖,只能是褒奖“

    “你下去吧“,皇太极对着洪承畴说完,就不再说话。

    洪承畴见状,起身告辞,

    皇太极心里有了基本的想法,但还是有一点纠结,没最后拿定主意:

    “传英亲王济而哈朗”

    离开大殿的洪承畴正准备离开皇宫,远远见济尔哈朗从宫外进来,便稍作停留,等济尔哈朗经过自己身边时,上前拦住:

    “英亲王一向可好啊”济尔哈朗和汉官很少往来,但看是洪承畴,也就回了一句。

    “皇上召见,不知洪大人有保指教”

    “亲王说笑了,保人敢指教英亲王,只是洪某刚从里面出来”

    “可知是何事情?这里不便多说,老亲王只要记得“褒奖”二字便可,老头呵呵一笑,

    ”你我素无来往,却告知我如此大事何意?”

    洪承畴也不做作,要不看在是四贝勒福晋是你孙女份上,老夫才不会讲这个。

    “不必生气,本亲王替孙女谢你了,明日到我府上一叙。”

    “求之不得”说完两人拱手离开。

    在皇太极那里,亲王济尔哈朗同样看到了豪格给皇太极的奏章,

    心里一阵鄙视:原先还以为他是个人物。如今看,胆小如鼠,外强中干。

    就想大骂豪格,突然想到了洪承畴的叮嘱,忍了下来。

    “豪格这事做的虽有些莽撞,但毕竟表明其心忠于皇上,与莽古济也并无牵连。

    只能予以嘉奖,

    济尔哈朗回到王府:“请洪承畴大人到府上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