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夜话之君临天下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旧案重提

    郝叔洗漱完毕,先给姐姐道晚安,然后和伊卿视频。

    伊卿正在看书,是郝叔的藏书,见是郝叔的视频邀请,立刻接通,然后笑得花儿一样,甜甜地问候:

    “老公,今天忙吗?累了吧?”

    “有点忙,不累。”

    “老公,告诉你个秘密。”

    “好啊。快说说。”

    “我和小五一家能聊天,它爸爸妈妈答应了,等小五长大了陪着我。哈哈。以后我就可以客串雁姐姐,肩膀上站着小五:‘我是阴阳使者,这是鬼信使,你做了什么坏事,速速招来!’小五在肩膀上说:‘速速招来!速速招来!’哈哈哈哈,老公,原来凤凰神教我们的鸟语是真的!呵呵呵。”

    “噢?呵呵呵呵,不过你一点儿都不吓人,只有可爱。呵呵,那么现在,凤凰神真的寄留在扳指里了,只是现在不知道去哪儿了。”

    “是啊!好神奇啊!”

    “嗯,以后多了凰神保护你,它们还答应帮助玉龙佩珠,它们答应的一切都是真的。对了!玉龙佩珠也是真的!老婆,你真的怀孕了!哈哈!”

    “是啊是啊!”

    “老婆,以后你会很辛苦。”

    “不是辛苦,是幸福!哈哈!我有宝宝了!还是龙凤胎!还是两个小仙人!哈哈!想想都美!”

    “是啊。老婆,我也美。嘿嘿。”

    “只是,老公,没有人和我们分享,有点小遗憾。嘿嘿。”

    “有的。爸爸妈妈,姐姐,还有飞雁,单行,都可以分享,他们不会说出去的。”

    “嗯!足够了。老公,我好幸福。不知道说什么了。嘻嘻。”

    “我也是。那,我们就这样互相看着睡觉,像刚认识的时候一样。”

    “好啊好啊,那时候憧憬将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嘻嘻。”

    “是啊。当时我怕你嫌我老,都不好意思。”

    “嘻嘻,我也怕你嫌我小,其实我才二十四岁。嘻嘻。老公,你被我骗了。谁让你那么可爱呢。哈哈。”

    “噢?呵呵呵,小调皮,没想到你这么小。不过,谢谢你骗了我。老婆,爱你!”

    “嗯!老公,我永远陪着你!爱你!”

    “嗯!老婆,你太美了!你发现没?你现在更美了。”

    “嗯!发现了。老公,你也更帅气了。是爱情的滋润。嘻嘻。”

    “呵呵呵,我不反对。但应该也是因为凤凰戒和虬龙佩。”

    “噢,对呀。这几天我总是神清气爽的,累了也很快就恢复过来了。老公,传说果然都是真的!”

    “嗯!我们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幸运儿。”

    “是啊!不对,老公,是你,你才是。认识你之后,你的幸运眷顾了我,我才有这么多幸运,之前都没人理我,我好孤独,所以,我只是有幸认识了你。老公,这样说,我才是最幸运的!不对,好像也不对呀,噢!明白了,老公,是你的善行感动了世界之神,你的幸运是神仙给你的奖励,然后,我又得到了你的眷顾,有了无上的幸运。对,就是这样。这就通了嘛。哈哈!老公,谢谢!嘻嘻,嘻嘻嘻嘻。”

    “呵呵呵,好吧,听你的。老婆,今天鸟儿们有没有粘着你啊?”

    “有啊,不过,它们都很可爱,不忍心赶走它们。我让它们不要太聚集,它们很听话。今天的校园,下课时欢声笑语,百鸟欢歌。好美,好祥和!”

    “嗯!凤凰是祥和之神,它们会带来吉祥如意。我这里状况和你差不多,不过我这里好像爱玩的鸟儿比较少,虽然数量很多,但比较安静,也没引起别人注意。”

    “噢,这样看来,凤是王,凰是后,啊,我这里女生多,你那里男生多。哈哈。”

    “呵呵呵,也许是吧。”

    “嘻嘻,我都兴奋得不困了。老公,你先睡,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呢。我看着你睡。嘻嘻。”

    “好的。老婆晚安!”

    “晚安,老公。嘻嘻。”

    郝叔美滋滋地睡了,伊卿含情脉脉地看着她的完美男人,不知何时也睡着了。

    晨起,郝叔依着习惯晨练,因为不熟悉地形,只好向分局方向沿街跑出去,万一有什么急事也离得近。没有二里远,遇见了郑浩然,于是简单聊了几句,两人一起跑回分局。

    原来,郑浩然昨晚重新研究了一下发回的案件,是一起八年前的旧案,案件嫌疑人已经定罪服刑完毕。但是,嫌疑人出狱后一直上访申冤,持续了近两年之久。最高检验证之后,认为,该案件虽然人证物证充足,但事件的逻辑线条不严密,有失公理,便将案件发回原籍重新调查。而当年侦破案件的就是郑浩然所在的分局,当然,郑浩然是在那起案件之后三年才调过来的。这也是郑浩然求助郝叔的主要原因,而酆都小镇的事情,郑浩然认为不过是个无厘头的闹剧,只是搞得干警们头大,才让郝叔首先看看怎么回事。他知道,郝叔对稀奇古怪的事情有办法。昨晚甄馨回家,说已经处理好了,郑浩然今早便早早到了分局,然后跑步去宾馆找郝叔,顺便晨练。

    两人冲洗更衣,出去简单吃了点,便回分局研究案情。

    案情在表面看很简单:盗窃,数额巨大。失主身份在保密中,失窃数额是现金二十万,金项链一条,翡翠手镯一对,钻石戒指一对,购买总价值近十万元,在家中丢失。据失主说,他家的这套住房是给孩子结婚准备的,后来没用上,也没有急于出售,所以也不常住,但每周都过去打扫。时间长了,有些日常用品就多了,那里也有。丢失的现金是因为孩子要买车,担心销售店里没有对应的银行卡业务,无法刷卡支付,便在前一天提取了现金。但是,去了几个店面,由于没有看中的车,便没有买。刚好最后距离那套房子很近,也累了,便住在那里了。第二天因为有急事上班比较早,便没有随身带着现金,放在了那里。晚上下班回家也没有过去看一看。转天,因为不忙,便早早过去拿钱,准备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再存进去,但是,钱已经没了。于是,便检查是不是丢了别的贵重物品,才知道贵重首饰也都丢了。于是便报案了。

    侦办过程的记录非常详细,内容也很多,尤其是审讯记录副本。但归纳起来却很简单:接到报案后,便立即勘察了现场,从外面的监控录像断定,嫌疑人确实进入了相应楼道,在楼道里也提取到了嫌疑人的脚印,符合;而嫌疑人却没有找到和他见面的人。从进户门的把手,到室内的衣柜和抽屉拉手上,都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而没有别人的指纹。为此,刑警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家人的指纹一个都没有,给出的解释是,他们每次住留之后都做一次清洁打扫。之后的侦查也很顺利,因为失主有收藏人民币的习惯,就是每次提取现金的时候,号码最后一位是“8”的,都收藏起来,为此,提取现金也尽量要新币,但其实很少实现想法,因为银行没有这种服务,新旧都是随机的。而丢失的现金恰好都是连号的新币,所以,刑警从收藏的钞票号码推断出失窃的绝大部分钞票号码,从银行的新币流通记录和现存检查中,也确定了那些号码的新币确实是流通出去了,时间上也符合。于是,便发出联查通知,以号码查找那些失窃现金。由于只是百元大钞的检查,很快就接到了连续不断的报告。刑警便一一上门换回失窃现金,同时通过监控对比锁定了花钱的嫌疑人,是个普通的中年妇女。于是传唤闻讯,妇女说她花的都是丈夫的私房钱。于是又传唤其丈夫,也就是后来确定的罪犯嫌疑人。嫌疑人是有过案底的小偷,但没有受到过刑事处罚,只有一次行政拘留处罚。经过问讯,嫌疑人交代,因为他家的承包田被企业排放废水污染了,有一亩多的面积不长庄稼,其它面积产量也急剧下降,他举报了污染企业。但是,一年多了,也没有得到处理结果和补偿,为此,他上访了几次,也没有明确答复。那天,他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失主的秘书,要他到失主家里谈有关他的补偿问题。因为失主是行政主管,他感觉应该是有了结果,可能有些事不宜声张,便去了。到了地方,电梯坏了,便从楼道走到十三楼。秘书和他谈的很好,说是领导有交代,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只要不再继续上访就好,因为涉及到经济发展,很多事需要一步步来,不要着急,先给他一些补偿。然后,在秘书的极力保证下,他听从秘书的安排,只要他喜欢,屋里的所有钱和值钱的东西都可以拿走,然后君子协定,不用他签字收款。他便看看衣柜和抽屉,拿走了二十万现金和贵重首饰,他觉得,那些钱物足以达到他的土地三五十年的收入了。回家后,他拿出一万元,分别放在室内不同的地方,其它的藏在了杂物房的棚上,因为他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千块,突然有了这么多钱,老婆会有疑问,他不好解释,他答应了人家保密,另外,他也不敢存银行,不敢变卖首饰,不敢花钱太多,怕引起邻里朋友的追问,便想着等以后孩子用钱了再拿出来。但是,经过面对面核实,约见他的并不是主管的秘书,两人也不认识。打那个联系电话,是空号。于是,他作为嫌疑人,刑警随他回家取回了失窃物品和现金,核算之后,现金只少了两千多块。

    于是。刑警断定嫌疑人撒谎,认定他有开锁的能力,入室盗窃,理由是门锁有被小工具打开的遗留痕迹。而嫌疑人坚称,自己在年轻时因为偷吃了邻居的狗被拘留之后,再也没有偷过东西。然而,百口莫辩,人脏俱在,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刑满释放之后,成了孤家寡人的他持续上访,最终,案件被发回重审,然后又被要求重查。

    看完了所有档案,郝叔思索了一阵,郑浩然开会回来了,问道:

    “有什么想法?”

    “我也感觉逻辑不严密。”郝叔答道。

    “指纹的问题?”

    “是。现场勘查之前,失主是最后一个进入房间的人,如果失主没有洁癖,那么,就应该不止一处留下指纹,除非总是带着手套。有奇怪洁癖的人是有的,但这一点,警方没有确认。还有,门锁并不是密码锁,也没有被撬,警方没有确认开锁方法和嫌疑人的开锁能力,没有检查窗户和邻居窗门,不能断定是入室盗窃,仅仅从证物推断只能是怀疑层面。另外,警方没有确认嫌疑人反映的污染问题,虽然与失窃案无关,但符合嫌疑人得到财物的逻辑。表面上看,如果嫌疑人撒谎,而且无论在哪个节点撒谎,都能推定入室盗窃的结论。但是,这是先入为主的做法,仅仅是一个假设,一旦假设不成立,结论就没有其它推定理由了,就只是一种可能。因为证物只能证明位置转换,不能证明转换方法。比如,二十万现金虽然能够确认是从银行流通出去的,但是不能确认是失主本人支取的。从嫌疑人处理赃物的方法来看,嫌疑人要么真的胆小,就能推定他没有撒谎;要么胆大心细,谎言完美,但又可以推定他不至于生活拮据,因为真正胆大心细的人智商都很高,有很多办法赚到钱。所以,案件的推理逻辑漏洞百出,仅仅满足了证人证物的要求,远远不能还原真像。就整个案件情况看,假设推定其有罪没错,但逻辑不合理没有受到重视。那么,为什么没有验证另一个假设呢?”

    郝叔说到这里停了下来,郑浩然道:

    “嫌疑人没有撒谎?”

    “是。这很重要。”

    “但是,逻辑上也不通。如果当时很忙,不去验证也可以理解。”

    “很忙,我不反对。但是,逻辑上是通的。这又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假设造成的不通,就是,认定了失主没有撒谎,而后来也证明了失主确实丢了东西,反向证明了嫌疑人不撒谎是不通的。但是,如果假设失主撒谎,再推定嫌疑人没有撒谎,逻辑就通了。”

    “可失主确实丢了东西,他没有撒谎啊。”

    “不是这个谎,是那个‘秘书’真的存在。”

    “噢,你是说,这是一个圈套?”

    “是。”

    “那也不够严密,他真的给封口费才说得通,嫌疑人是个没什么能力的穷困农民,失主没必要大费周章去害他。”

    “这是你的行为逻辑,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宽宏大量。任何身份都有任何行为逻辑的人。”

    “还是不能说服我。”

    “好吧。我给你讲个故事,你看看哪里有逻辑不通的地方。”

    “明白。你说吧。”

    “好。一个人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生活拮据,暂且叫他“小乙”。有一次,邻居家的狗又来小乙家找寻好吃的,因为小乙的剩菜骨头什么的总是喂给那只狗。但是,这次刚好小乙又馋了,又没有钱,便把狗弄死吃了。小乙认为,不过是一条狗,也没什么,也没有保密。但是,邻居不答应了,小乙又没钱赔,邻居便把小乙举报了。小乙因此被行政拘留了几天,还得赔偿人家一条狗的钱。之后,小乙臭名在外了,不敢再有什么非分之想,守着几亩薄田艰难度日。然而,污染使得小乙的活命的收入也没有了,小乙只好讨要赔偿,却被企业拒绝了。于是,小乙借鉴了邻居的做法,举报企业污染,但是,久久无果。

    小乙不知道,他的行为触动了一整条利益链,他因为伸张赔偿而找到的人都瞧不起他,推诿、欺骗、甚至恐吓他,要他息事宁人。但是,没有了土地收入,小乙无法生活了,于是,现实逼迫他长着胆子继续伸张说法,他认为他这次没有犯法。最后,小乙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赔偿,准备安心过个小日子。然而没过几天,小乙得到的赔偿变成了盗窃赃物,他懵了,百口莫辩,他坐了牢。

    原来,小乙也不知道,他所举报的事情被另外一个胆大心细的人知道了。那个人找到了一处秘密房产,入户盗窃,意外盗走数额巨大到能让主人吃一辈子牢饭的巨款。当然,这个人也可能是偶尔的一个小偷,碰巧了,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过了这么久,这偶尔遇到的小偷早就被捕了,主人藏有巨款的事也便大白于天下了。

    这个主人,暂且叫‘小甲’,在取钱使用的时候,才发现失窃了,但他不敢报案。于是,小甲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取出二十万正常收入来源的钱,安排一个外地人,办一张电话卡,联系小乙给予赔偿。这个外地人自然不是普通的外地人,是他们一个链条上的,他根据小甲提供的具体信息,躲过监控,完成了任务,注销了电话卡。为了逼真,他们特意放置贵重首饰,引导小乙自己取钱取物,以便留下证据。这样做,小甲便有理由向污染企业收取自己实际丢失数目的钱,填补本不属于他们的损失,然后,整个利益链条就基本修复了。至于污染问题,小甲是不关心的。小甲认为,小乙坐牢之后,就再也不敢举报污染的事了,也就万事大吉了。至于是不是有什么漏洞或不妥,小甲认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者利用权力干预一下也就是了。结果证明,小甲成功了。

    然而,小甲没想到,小乙虽然不再举报污染的事,却偷偷上访自己被冤枉的事,终于,案件重审重查了。但小乙并不知道结果,而且,出狱之后,他的家没了,田地早已荒废,草都不长了,他又找不到工作,只好打零工度日,没有钱了,便偷点东西换吃的,小乙变成了真正的小偷。而小甲依旧过着颐指气使的富足生活,而且高升了。”

    郝叔讲完故事,停下来看着郑浩然。郑浩然沉思一下问道:

    “故事没问题,很通顺,也符合逻辑。但是,怎样断定巨款的?”

    “我说过,作为警察,要会做贼而不做贼,会犯罪而不犯罪。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推论一下。现代社会,入室盗窃的贼,不会留下明显的指纹,所以,小乙入室盗窃基本是不成立的。然后,小甲报案就有嫌疑了。那么,小甲不是贼,他的嫁祸灵感来源于哪里呢?就是他被盗了。多大的损失令他铤而走险,亲自上阵,去对付一个小乙那样的令他不放在眼里的人呢?一定非常大,而且大到他值得冒险,况且,在小甲看来,也没什么风险。如果真的只有二、三十万的损失,基于小甲的身份,安排一下谁都可以搞定。事实上,小甲的那套房子里很可能存放着他所有的见不得光的财物,也很有可能包含利益攸关者的财物,而小甲每个月需要的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可能供着几套房,可能需要打点关系,可能养着帮手或女人。被盗之后,小甲很可能暴雷财产或者影响仕途,所以,他急于填补损失,也便亲自出手了,他担心委派别人来办,一旦出现无法弥补的漏洞,一切都完了。而这个做法,仅仅是个表面功夫,我刚才说了,小甲的真正目的是拿回所有的财物,他索要的时候,会说实际丢失的都被小乙一伙人偷去了,警方只追回了二十多万。这样,一切都通了。”

    “故事是通了。逻辑也说得过去,但是又出现了同样尴尬的问题,我们不能凭通顺的故事办案。而且,现在小甲的身份已经和我不相上下,我也没有权利随便调查他,他也不会配合。如果真的有问题,调查反而变成了打草惊蛇,更加不利。”

    “你可以找到小乙,让他再一次到你这里报案污染农田的事,或者让小乙到企业去强行索要赔偿,必然遭到驱逐甚至打骂等等,事情就变成了治安案件。加上原有的污染农田的举报材料,你们刑警直接介入就有理由。强制封账几天,你还是有权利的。拘留嫌疑人48小时你也有权利。来个雷厉风行,直接扣押查阅小乙被捕后那段时间的账目,所有参与行动的人提前收缴手机。同时,派得力干警监视监听小甲,一旦拿到证据,立即申请批捕。他们来不及串通,便可以各个击破。不过,这个风险很大,不是小甲无罪,而是你能不能抗住压力。”

    “这样下来,确实牵涉面很广,搞不好会演变成大案。万一到了我无权过问的时候就前功尽弃了。”

    “关键不是身份问题,而是证据。小乙在并不能还原真像的情况下,有证据也是可以批捕的,而真正的罪犯,在证据面前充其量就是不言不语,他们知道抵赖不掉了。所以,你们需要厚积薄发,秘密调查,查实来龙去脉再去拿证据,然后同时收网。审讯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告诉他,别人已经都说了,他只需要陈述一下心路历程,也是主动从轻,他们就会招拱。因为他们之间都是相互怀疑防备的,没有真正自己想扛下所有的。当然,这个过程不会很短,而且基础只是一个猜想,是否值得冒险一试,你自己决定。我是顾问嘛,不用负太大责任。所以,需要周密考量,不急于一时。如果需要帮忙,可以直接说。”

    “我个人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不能冤枉了任何人,这不是吵架,有理没理,结果都无所谓。”

    “是。所以需要缜密考虑。这样,我先看看他们训练状况,你有决定了再告诉我。行不?”

    “行。我考虑一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