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爱
繁体版

22.忙着拖后腿

    三五天一晃就过去了。

    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应对客户的验厂,我们老板说趁这个机会也提升一下我们的公司整体水平,努力地向现代化企业转型。也就是我们也不是装装样子的,要趁机改制、改革了。

    改革呢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先打赢“验厂”这场攻坚战。这话是宁爱讲的。

    生产现场,车间忙的很,工作原因我去看过两次叶晓小姑娘,她都没怎么搭理我,说好忙,这个要放好,那个要归位,通道要留出来,本来六个小时的活,现在八个小时都干不完。

    车间工人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抱怨在抱怨,但是工作还在继续,这时候娄主任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抛妻弃子,每天加班。

    除了生产部,质量部,工程部,也就一些相关的图纸、文件补充一下,最忙的就是我们行政部了,各种程序文件,分析报表啥的满满一文件柜,做假也要时间呢,小罗也愿意,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蹭公司的晚饭,加班,有工资的那种,王琰的话忙着加班偶尔请个假谈个对象,胡姐周末没办法加班,要照顾孩子。

    就我不愿意加,不过也没办法,宁爱天天加班,大家基本上都在加班,也没人跟我一起玩,也只好被迫营业,顺便也能薅点老板的羊毛。

    这个景象堪比当年砸锅卖铁大炼钢铁的情景。反正大家伙在努力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公司层面上也没闲着,加饭加菜,加热饮,最主要的还加了钱。

    反正大家都很忙,我也没闲着。

    我要做的工作就是重新编一份考勤表,不过糊弄对于我来说还是简单的,凑凑合合差不多三天时间我的任务完成。

    看着别人忙着,我也不能闲着,刘部长安排我一个新任务,就是负责沟通车间工人,辅助像娄主任这类的车间主任,帮他们的6s提上个台阶。有时候召集个会议,跟他们讲讲以后,谈谈过去,作作比较,整体素质,环境质量都上去,形成习惯了,过去6小时的活,现在要8小时,以后可能就5小时,4小时也有可能的,慢慢改进,逐步提升,到时候总会留下一批优秀的人,淘汰那批做不好的人。有些人能听,有些人不听。

    听或者不听都没事,因为我还有一柄尚方宝剑,可以对每个人作考核,考核会对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别怀疑,我就是个拿鸡毛当令箭的人。

    反正渐渐的,事情总是朝着有序、良好的一端在发展。

    在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有个例外,杨芸很空,那天开会的时候刘部长本来也交代了她挺多的事情,面试表格,入职登记表,入职体检表,入职培训记录什么的有一大堆。

    我也没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反正我看到的时候她都没在做。有时候跟胡姐在那边叽里咕噜地说尽整这些没用的浪费大家时间啥的,至于这些她也不会跟我说,知道我对她不感冒,我也是不小心才听到的。

    还有一个就是生产部经理,杨建华,本来应该是最忙的一个人。不过他也忙,忙着拖后腿。

    杨经理也在开会,跟着一部分主任主管一起开小会。讨论着怎么样反对车间改制的持续发酵,因为这个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至少在目前来看,对他们的绩效考核是有影响的,或者还触碰了他们的利益?

    并且行政部把手都伸到生产了,意思很明显了,生产部的管理水平不够,需要外部支援了,这也是我偶然的一次机会找杨经理签字刚好听到的。

    “杨经理,我觉得他们都有点过了,欺负到我们生产部头上了。”五金车间的一个主管。

    “是的,我觉得这次借验厂改革我们生产车间,是有打压我们的意思。”一个头发不多的主任。

    “还有就是行政部那几个人,天天这个那个的找茬,接下来我们别说奖金,工资都不能着落了。”一个年纪跟我差不多的小伙子。

    “就是就是,我怕是行政部的这次目的是不是把我们生产部直接干掉,并到他们部门下面。”还是五金车间那个主管有点夸张的讲着。

    “是啊,行政部这个刘培娜不简单,一来就把人事部撤了,接着吃掉生产部也不是不可能。”生产助理林科,35岁,是杨经理的一个亲戚。

    “我觉得事情可能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可能是小老板那边授权。”一个统计文员角色的中年妇女自以为是地说道。

    他们习惯把宁爱叫作小老板,把宁爱爸叫大老板。

    “杨经理,杨少那边……”生产助理林科说了半句,看到我在门口,没把话说完,

    扒门缝虽然不道德,可我在门口已经听了好一会了。

    林科接着问我啥事,我说找杨经理签个字,签字之后我就回去了。

    后面他们谈了什么我不知道。

    不知道他们脑子里居然想着什么,想象力真丰富,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能联系到一起,搞得公司的改革好像是专门为了针对他们一样。又听到了杨少的大名,或许他们这个小团队准备或者正在策划着什么。

    这个事情我装作不知道呢,还是跟宁爱说一下,跟她说的话,宁爱又会不会觉得我太八卦了。

    不可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我想了想还是跟刘部长简单地提一下,具体怎么做让他们高层去决定。

    “刘部长。”我组织了语言,接着把那天我偷听到,这次没添油加醋,也没发表我自己的看法,差不多意思的跟刘部长转述一下。

    “改革遇到一点点阻力也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困难,逆流而上。”她看了看我,摆了个官腔。

    我估计她来公司不久不敢确认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那我只能跟她透个底了,我说:“刘部长,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他们在预谋着什么。”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会跟宁总和梅副总反映的。”她接着把事情往上推了。

    “那好的,刘部长您先忙。”我礼貌性的告别。

    我只是反馈一个事实,至于接下来怎么操作,我真的不好说,毕竟职位在那里摆着嘛。

    我正准备出去继续努力工作。一阵慌慌张张的脚步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