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崛起系统之喀山汗国
繁体版

第五卷 第十六章:新大陆!

    1501年十一月末,老将军阿玛扎特上表请奏卸甲归田,时间在这个老将军的身上刻出了明显的痕迹,当年与他一同作战的扎曼拜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驾鹤西去。

    想来,自己也该归隐了,更何况自己的儿子已经在中央军任职,率领怯薛军简直是莫大的荣幸。

    伊尔哈木懂得阿玛扎特的想法,于是批准了这个奏表。

    这一年的白节格外的喜庆,在改革的春风下,各地人民都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期,尤其是福船在黑海流通之后,人民们的经济活动愈发频繁。

    在欢声笑语中,时间转眼来到了1502年五月。

    国力的上涨带来了知识分子数量爆发式的增长,国民对于国际事务也逐渐关心起来,现在,茶馆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谈论莫斯科的问题,甚至有人将喀山与莫斯科的历史编成了段子,在茶馆里面讲。

    茶馆里都是些穿长衫的,要么是蒙古的、鞑靼的武官,要么是罗斯的、立陶宛的、波兰的贵族,更多的还有各地县学的学生。

    他们对国家大事有着天然的兴趣,而不同的民族属性又给他们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敌人。

    在多民族的国家,官面上是依靠皇帝的威严来弥合各个族群,私下里则是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来建立共同体的概念。

    在喀山,这个共同意识形态就成了开疆拓土,攻略世界。

    那么在民众的眼中,就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敌人,供大家一起去征服。

    在这些敌人里,莫斯科显然是首位,紧随其后的就是立陶宛、波兰、奥斯曼、神圣罗马帝国。

    有时候,甚至于连大明、帖木儿、法兰西都在里面。放在几百年以后基本可以称呼他们为键盘侠。

    别看几百年后的键盘侠未必能掀起什么风浪,现在的这群书生可是能量巨大。

    5月23日,由太武府某高官带头,数百名书生和贵族尾随,上表朝廷,请求攻打莫斯科公国。

    他们给莫斯科大公国列出了很多条罪名。

    首当其冲,就是是莫斯科常年占据罗马疆土,此为窃土之罪,是第一大罪。

    莫斯科大公伊凡私下里还偷偷的自称凯撒之皇,此为僭越之罪,是第二大罪。

    莫斯科大公安插间谍到梁赞,意图颠覆政权,此为颠覆之罪,是第三大罪。

    莫斯科大公占据罗马疆土却不归顺,还常年纵容境内莠民来喀山劫掠,管理不善,此为教化无方之罪,是第四大罪。

    随后林林总总,共列出了九大罪名。

    开始伊尔哈木并没有把这群人放在眼里,随便说了与莫斯科有停战协定云云,就想糊弄过去。

    然而到了5月28日,太武府另外一名高官也被很多书生推举出来,上表进言欲征服莫斯科。

    这一次,伊尔哈木让御林台诸秘密校官们给了那个领头的官员一个警告,于是这次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令伊尔哈木没想到的是,6月1日,御林台某高级将领也上表支持前两个官员的意见。

    这就很匪夷所思了。

    伊尔哈木只能开始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此时进攻莫斯科,那定然是背信弃义,成了一个天下唾弃的小人。

    然而如果不去进攻,那么又会被天下的士子看成是懦弱之举。

    这简直是把伊尔哈木放在火上烧烤。

    就在这两难之时,乌彦巴根的一个上书,给他指出了一条哪方也不得罪的路。

    6月4日,伊尔哈木向莫斯科大公,发出了一封饱含恶意的国书。

    “你士兵手中的枪最擅长的是打中前排士兵的脑袋吧?哦我忘了,你们这群蛮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火枪!”

    开头就极其嘲讽,在接下来的几千字里,伊尔哈木字里行间将自己的“学识”都运用了出来,给伊凡骂了个不行。

    但善于隐忍的伊凡还是从中看出了伊尔哈木想让他忽略掉的东西。

    “如果你这个狗娘养的胆敢欺凌周围的国家、向他们进攻、妄想吞并他们的土地,我们将会派出天兵天将保护他们,我们那狗屎的停战协议也将作废!”

    在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地方,伊凡看到了这句话。

    “这是一个免责声明而已。”

    看完国书,伊凡将这张大纸仍在了角落里:“我怎么会上你的当?这点智商就别拿出来秀了”

    当然,伊尔哈木并没有最近就攻打莫斯科的意思,他只是用这篇极有煽动性的文章证明自己的立场而已。

    果然,国书的内容在伊尔哈木的授意下一周之内就传遍了各地的茶馆,各地的书生茶客们都拍手叫好,就好像写信的人是他们一样。

    再加上,伊尔哈木从六月就开始在高加索山南和基辅地区组建新军。这让大家对说书人的信息深信不疑。

    实际上,新组建的军队是为了进攻奥斯曼。

    如果再不限制奥斯曼的势力,恐怕过不了多久,奥斯曼苏丹就要策马扬刀维也纳了。

    欧洲东边是这样的情景。

    欧洲的西边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1492年,就在喀山与立陶宛开战前夕,一个叫做哥伦布的热那亚人,为了自己的航海梦加入了卡斯蒂利亚的国籍。

    在卡斯蒂利亚王的支持下,哥伦布组建了一支小型的远洋舰队,准备验证“地圆说”的这一猜想,也为了帮助卡斯蒂利亚王在海上建立与大明和印度的贸易。

    他沿着赤道暖流一直向西航行,终于在起航的两个月后发现了陆地。

    而这里,就是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

    他给他第一个发现的无人岛屿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乃是救世主之意,比起他发现美洲之后的事情,这个名字真还有点讽刺。

    随后他又航行了数个岛屿,并一一为其命名,在他的认知里,他应该是到达了中国的南海群岛。

    回到卡斯蒂利亚后,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报告给了卡斯蒂利亚王胡安三世,卡斯蒂利亚王大喜过望,随即又增加拨款,让他再次出航。

    于是,在随后的1493年、1498年,哥伦布几乎大部分时间都飘在海上。

    不过他始终没有发现中国或者印度的影子,他真的发现了大陆,并从大陆带回了很多新奇的物种和食物。

    虽然他并没有完成通航大明的任务,但他完成了更大的壮举。

    当然,这一壮举也为未来的美洲原住民带来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