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天上掉下个李银林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雨季提前

    云暮抱着云孜掠过几堵高墙,落在寿堂之上,与荆王一起赏烟火。

    “嘭”的一声,绚烂的礼花开在半空,照亮夜空。

    云孜一边兴高采烈的看着,一边对战王云凡道:“七王叔,战王妃醒了,等着你过去抱她呢!”

    声音不大不小,离他近的听得分明,掩唇暗笑之声不绝于耳。

    云凡因为要在寿堂候着,不能去守着李银林,而云暮又偏生带着云孜在那守着……

    他那颗郁郁的心立时放晴,冲玉衡勾唇一笑,两人便转向后院去了。

    李银林梳洗毕,精神了不少,靠在矮她半个头的玉烟郡主肩上,没个正经模样的正要出门。

    琅琊拿出装银针的盒子,笑道:“要不臣下给娘娘扎两针,保证娘娘立刻恢复气力!”

    李银林立时直起了身子,端起了一品正妃的架子,规规矩矩的领着玉烟郡主往外走。

    效果立针见影!果然是立刻针到“病”除!

    云凡想抱人……来得晚了,福利没了。

    当烟火开遍天际,满城无眠之时,众人再度举杯,向荆王贺寿。

    夜半时分,车轮在青石板街上轧轧的响着。

    因为下午睡了约两个时辰,李银林分外精神,一路神彩奕奕。

    云凡坐在她身旁,凝眸看着她喜气盈盈的模样。

    银林,你如此开心,是因了什么?

    是因了我,还是因了旁人?

    李银林此时此刻的好心情,只因为她看了一场绚美无匹的烟火。

    只因她一同观赏这场绚美盛宴的,是云暮。

    在另一个时空,因为环保的原因,城市里已经许久不曾放过焰火了。

    污染小杂质少的烟火大都高价,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在电视上见到。

    他因何在此,能否相认,对她而言已经不再重要。

    他好好的,好好的在她眼前。

    看着他幸福,能常常听见他爽朗的笑声,看见他的笑颜。

    李银林,夫复何求?

    能不能相认,又有何关系?

    七彩的烟火,开在夜空之中,虽绚丽无匹,却太过短暂。

    因为短暂,所以永恒。

    如同感情,因为遗憾,所以难忘。

    而有些遗憾,足以抱憾终生。

    人于逆境之时,绝境之中,所得到的点点温暖,便足以温暖劫后余生。

    云暮抱着云孜在怀,坐在镶金嵌玉的奢华马车上,看着暗沉沉的夜幕。

    今晚无星无月,明天,当是阴雨天。

    郢楚的雨季,终于要来了!

    第二日,太后千秋。

    杏花微雨,点点滴滴,轻柔的飘洒在郢都上空。

    李银林在床上睡的正香。

    云凡以战王妃为救太子强行引动真气,导致经脉受损需要卧床修养为由,替她挡下了前往韶华殿中贺寿一事。

    战王妃没有出现,名媛淑女们齐齐舒了一口气。

    毕竟太后寿宴与荆王寿宴不同。

    未婚的贵女们都等着在寿宴上献礼献艺,一展才艺,说不定便能就此成就一段好姻缘。

    女人嘛,上了年纪,最爱做的事情便是牵线搭桥,给小年青们操心婚嫁一事。

    不论放在哪个时空,哪个时代,阿姨们都乐此不疲。

    姑娘们在太后面前努力表一下,也许太后就能赐个好归宿。

    或者嫁入皇室。

    若有战王妃在,她们能做什么?

    吟诗作对还是歌舞弹唱?

    李银林没去,人人长吁一口气。

    ***

    郢楚眼下年龄适宜,而又无有婚约的,出身高的,只有两个。

    太后亲侄女,玉烟郡主,转眼就要奔十七了。

    宁贵妃亲妹,宁国公幼女,凌烟郡主,转眼就要奔十八了。

    因为昨儿皇上立了太子,今儿一早便已经传旨四方昭告天下。

    而太子生母宁贵妃却并没有被册为皇后,众臣猜测之余,纷纷想到未婚的玉烟郡主。

    所以纵是有心想求娶的,也不敢打她主意。

    至于凌烟郡主,原本被皇上罚了三个月禁足。

    昨儿个荆王寿宴她又出言不逊,今儿个,宁国公将她关在了祠堂。

    昨儿那般景况下,皇上立了太子,半句都没有提到宁贵妃。

    纵是想替宁贵妃谋皇后之位,也得等上朝之时,由旁人奏请。

    云暮立太子之时便已经深深看了宁国公一眼,宁国公便明白:他的外孙会成为太子,但他的女儿,不会成为皇后!

    凌烟郡主当众向皇帝讨要,也不拈拈自己经两?

    此举置宁贵妃于何地?岂非让别的嫔妃看宁贵妃笑话?

    让旁的大臣看宁国公的笑话?

    宁贵妃难堪事小,若两人就此生了嫌隙,对太子不利!

    所以若宁国公还敢放凌烟郡主出门,实属脑壳有包!

    最具威胁性的两个不在,名门贵女们自然是表演的相当卖力的。

    一大早的,太后眼见云凡一个人来的,不酸不淡的来了一句:“战王妃上回进宫还说要多多进宫来侍奉哀家,来替哀家松散筋骨!嘴上说说便罢了,如今啊连寿都不来给哀家贺了!”

    云凡浅浅笑了,没有回嘴,亦没有说话开解。

    谢安然一早来应了个卯便和云凡一块上兵部了,两人还要去安排军务呢。

    玉衡独自坐在战王席位上,替战王站台,面含浅笑,君子如玉。

    几位名门贵女分别献上琴萧之艺后,纷纷向玉衡请教,请他点评一二。

    他一概浅笑着应对。

    时间便在轻歌慢舞的乐声中缓缓流逝。

    午膳进行到一半时,云凡、琅琊与谢安然回来入席。

    卫国侯家的夫人张氏突然起身,向云凡执礼道:“战王殿下,而今您成婚已有月余,打算什么时候替琅琊、玉衡两位将军纳妇啊?”

    此言一出,云凡微微凝眸。

    张氏看向下首方才向太后敬献歌舞的莺莺燕燕中,径向玉衡道:“玉衡将军,战王府而今已有主母。您打算何时搬出来开门立府呢?我等也好为您做媒啊!”

    “可本王离不了玉衡!”云凡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懒散,“玉衡与本王的关系,你们人尽皆知。今儿是母后千秋,你们何必令本王不痛快呢?”

    “那琅琊将军呢?”卫国侯夫人浅笑道,“臣妾想替琅琊将军做媒,不知战王意下如何?”

    原来要玉衡出去立府,不过是个幌子。

    卫国侯夫人也算是聪明。

    云凡这会儿总不能说:他也离不开琅琊吧?

    琅琊径自起身,向云凡执礼道:“爷,臣突然想起,娘娘的调理的药中缺了一味药材,需要臣亲自去采买,臣先告退了!”

    琅琊说完便向太后与云暮告罪,云暮准了,他便洒然去了。

    待琅琊去了,卫国侯夫人兀自笑道:“琅琊将军行军打仗的,怎的如此脸皮薄?太后娘娘,不如您就赐一桩良缘与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