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何不叫我一声主公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桓温对杨业

    却说江左大战已然行至尾声。

    以司马睿为首的东晋军,携各路诸侯浩浩荡荡二十余万人,连续七日朝合肥城头发起猛攻。

    导致守兵不足三万的城池摇摇欲坠。

    负责守城的南宋大将岳飞,几次趁夜出城袭营,均被联军主帅谢玄给消弭于无形。

    不但损兵折将不说,还差点被尾随其后的北府兵给混进城池。

    若非杨再兴单人持枪断后,合肥早就成了联军的囊中之物。

    经此一役,合肥只能闭门困守,等待北宋的大军前来驰援。

    这日,有着金刀之称的北宋军先锋大将杨业,率领麾下万骑正沿着长江东岸五十余里处往合肥进发。

    大军行至栖隐山附近时,山路两旁突然各钻出一支身穿绿色军服的东晋兵,擂鼓齐鸣,喊杀震天!

    杨业心知中伏,连忙整顿兵马欲往后退,并派遣飞马火速朝中军主帅狄青作出警示。

    可怪的是,那两支东晋军见杨业主动退出山道,并未出山追击,而是死死扼守着隘口。

    似乎只是为了阻挡北宋大军驰援合肥。

    杨业暗道不好,以他的经验判断,合肥此时定是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刻,对方只是故作拖延之计,并不打算在此地与自己消耗。

    所以本来已经退出山道口的杨业又折了回来,并下令全军不计生死,打通这条通往合肥的必经之路!

    “这杨业,果真不怕死呢!”

    说话的将领名叫陶侃,他见宋军忽然又舍生忘死的调转了回来,不由得十分惊讶,栖隐山此地易守难攻,若想快速突破,势必会造成大量伤亡。

    “他今日就是不怕死那也得死!”

    另一员生得魁梧的浓眉中年将军冷笑一声:

    “素闻北宋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杨家军,今日我桓温倒是要领教领教!”

    陶侃连忙劝阻道:

    “元子,不可意气用事,谢帅只令我等固守便可,无须做那无谓之争!”

    桓温听罢十分轻蔑道:

    “那谢玄小儿何德何能坐上那主帅之位?我桓温哪点不如他?竟被他派到这栖隐山唬人?今日便是要让那姓谢的瞧瞧我桓温的手段!”

    陶侃知道桓温向来不服谢玄,只是没想到在这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他居然还想着违抗谢玄军令,急忙又劝说道:

    “我等此来只不过带了八千战兵,实在不宜与宋军正面相抗啊!”

    桓温冷笑一声,对陶侃说道:

    “不以少胜多,如何体现我桓温的手段?陶兄不必再说,你若是不放心,可自领四千人继续把守此地,弟带四千北府兵足矣!”

    陶侃见苦劝不住,只得摇头作罢。

    但他实在不放心桓温,于是又从自己营中拨给桓温千人,给他凑足五千整数,自己身边则只留三千人继续守在这山道两侧。

    而杨业此时,正一面组织麾下将士持盾冲入山道,一面又派人悄悄从山道两侧往东晋军摸去。

    结果上山的杨家军恰好碰见正准备带人下山的桓温。

    五千北府兵犹入下山猛虎之势,杀了杨家军一个措手不及!

    杨业见自己派到山上的人败退了下来,立刻又命冲入山道中的杨家军撤退。

    只是这一来一回,倒是平白折损了杨业手底下不少兵力。

    所以他愈发的怨念深重起来。

    你设伏就好好的设你伏,跑下山干嘛啊?

    你要是早早的下山与我军堂堂正正的对垒,我军也不用这么来回折腾不是?

    杨业对不按套路出牌的桓温恨得牙痒痒,他收拢兵势,也不等桓温完全立足整队,只要北府兵敢从林子里冒头,马上就是一轮箭雨招呼!

    桓温同样气得暴跳如雷,因为这趟出来埋伏宋军需要进山,为了不走漏风声,他们根本就没有配备马匹。

    因此少了马匹负重,很多装备都没带来,尤其是又大又重的盾牌,想着上山应该用不着,结果这会儿吃了个大亏,只能暂时缩在林子里躲避杨家军的锋矢!

    不过桓温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知道杨业急于突破栖隐山,因此干脆下令让将士们潜藏在半山腰的林子中。

    这样一来,无论杨业是打算继续派兵突破栖隐山道,还是直接攻打栖隐山,都无法使尽全力。

    杨业接到的死命令是五日内必须赶到巢湖与那里的南宋水师主帅宗泽汇合。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日,若是再在这栖隐山白白耗费时间,只怕事后会被施以军法。

    于是他咬牙命令麾下将士,步步往半山腰推进,意图先消灭桓温这个潜在的威胁。

    桓温见杨业主动朝自己过来,心中大喜,连忙命令北府军在林中呈一字型分散开。

    因为他发现杨家军大多使用枪戈这一类长兵器,若是在茂林中,多半难以施展开手脚,而北府军则不同了,个个都是使刀的好手,最适合小队抱团式的战斗。

    杨家军手端长枪以搜山的方式缓步向前。

    他们为了避免躲在草丛堆里的北府军突然发起偷袭,行进前,总会先用长枪刺击着那些茂盛得密不透风的矮树丛。

    只是桓温早就命部下分散开来,因此杨家军这么做没有收到半点成效。

    就在杨家军越走越深时。

    突然一只利箭毫无征兆的从林中射出,准确的洞穿了一名杨家军的脖子!

    接着,愈来愈多的箭矢从杨家军的两面射出,如果华阳在这儿,一眼就能看出东晋军用的是交叉火力的战法。

    这种战法的好处就是能毫无死角的将敌人射杀于箭下。

    哪怕躲在树干后面也没用,因为总有一个射击角度能瞄到你。

    杨家军如同惊弓之鸟,纷纷朝后退去。

    而分散开的北府兵在林中健步如飞,他们严格遵照着桓温规定好的路线,向前压缩着杨家军的空间。

    有些侥幸杀到北府兵跟前的杨家军,往往才来得及捅翻一名敌人,就发现周围的草丛里还隐藏了更多的北府军!

    杨家军因此大败!

    丢下一地尸首后,脸色铁青的杨业十分不甘心,又下达了一道命令:

    “用火箭!给本将烧死这群绿皮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