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三十六计
繁体版

第32章 烤鱼

    以往的鱼不是炖就是煮,偶尔也用油煎了吃,即使是这样,大家也吃腻了。李芙老早就让小旋风不用天天送,但他嘴上答应着,每天还是照样来,李芙十分无奈,这孩子也太轴了些。

    “烤鱼?”孩子们眼睛一亮,似乎烤鱼和鱼并不是一个东西。

    “对呀,想吃的举手!”李芙笑道,便看见一个个小手举了起来。全氏已经把晚饭都煮上了,李芙便叫她不要炒菜了,自己开始处理鱼。

    把鱼洗干剖净后,李芙用竹篾撑开,让全氏把灶里的火退了,饭已经差不多熟了。她找了个废铁锅,把炭火都装锅中,端到院子里,孩子们兴奋地跟着她转。

    李芙砍了两根树叉把鱼架在炭火上,刷了一遍油后在火上慢慢转动起来,不一会儿,一股香味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孩子们围在火边等着,即使被火烤得一头汗也不离开半分。

    过了会儿,见烤得差不多了,李芙便捏了点儿盐辣椒粉和花椒粉撒上去,花椒粉是自己磨的,自从发现了花椒的好处之后,全氏炒菜经常会加点儿进去调味,有时候不小心吃到了,嘴会麻上半天,于是她把花椒炒香磨成粉,这样大家就不会咬到了。

    以前原主不让全氏做饭,但来铺子里吃的都是全氏做的饭之后,李芙发现,全氏做的比张氏和邱氏好吃多了好嘛!

    第一条鱼终于烤好了,因为人多,李芙让孩子们先吃之后又接着烤第二条鱼,既然要吃就吃个痛快。

    “哇!好好吃啊!”铁柱大口吃着,含糊不清地说道,一改往日见鱼就皱眉的态度,而距离实现鱼肉自由也才个把月而已。

    “奶奶,烤鱼真好吃呀。”朵朵也狼吞虎咽地说,被全氏拍了一巴掌,让她慢着点儿,没人和她抢。

    “吧唧吧唧……”球球迫不及待地吃着张氏给她挑了刺的鱼肉,满足地吧唧着嘴。

    等第二条烤好大家都上桌了以后,第一条鱼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孩子们也饱了,张氏她们也觉得非常好吃,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

    李芙想着,有时间找小旋风多买点儿鱼,现在这个天气,晒糍粑鱼正好。虽然吃腻了,但鱼是真的很补,这段时间以来,孩子们肉眼可见地长好了不少,特别是铁柱,李芙都觉得他有些胖了,不过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过两年再看看吧,不窜个子再让他减肥。

    “娘,您这手艺都可以开酒楼了。”张氏夸道。

    全氏也点点头,最主要是吃法比较新颖,她可从来没想过要把鱼烤着吃,“等以后赚钱了咱再开个酒楼,娘你做主厨。”

    “开酒楼?”李芙倒真的思考起来了,不过她想的不是开酒楼,自己家就这么几个人,家里还有鱼呢,开酒楼是开不了了,但是能不能在不开酒楼的情况下赚钱呢?

    李芙眼睛一亮,把张氏她们吓了一跳,她们不过随口说说而已啊,娘可千万别真去造了,她们这个家庭,哪能开得起什么酒楼啊!就算要开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我们也许不用开酒楼就能赚钱呢!”李芙说,她决定明天关了店去镇上的两家酒楼试试,卖菜单有没有人要,不止烤鱼,什么糍粑鱼松鼠鱼叫花鸡烤鸭……都可以试一试嘛,特别是这边人虽然吃辣椒,但从来没有吃过火锅,如果能把这些推广开来,自己赚了钱也好去享享口福嘛。

    “还有这等好事儿?”大家怔怔,她们娘的脑瓜子怎么就这么好用呢?可惜就是开窍太晚了,要是早些开窍,家里说不定都是一镇首富了呢!

    “我明天去试试,”李芙也不多说,说了他们也不懂,只要他们支持自己就好了。

    吃完晚饭后,李芙点了灯,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三本破旧的书,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里面大部分的字她已经教过铁柱她们了,不认识的字以后刚好当新知识教给她们。

    因为孩子们过来了,她下午便跑镇上唯一的书店去问了一下,得知孩子们进学堂最先学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既可以识字又可以教她们做人的道理。于是她决定就从这些教起,她之前教她们的大多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字。

    虽然自己学过这几本书,但时间太久也记不清了,于是她打算给孩子们一人买一套,先教着。

    一问价格,李芙差点儿吓晕倒过去,光是一本三字经就要九百文,她掏荷包的手顿在了原地,她想过古代书贵,没成想这么贵,她甚至不敢直视那些看起来厚厚一本的书。

    掌柜见状,了然一笑,贴心地拿出了一本旧三字经,书页都有些破了,告诉李芙,“你也可以租这个拿回去抄,抄好了再还回来。”

    “那……是怎么租的?”李芙问道,她已经一点儿买书的念头都没有了。

    “三字经租一天一百二十文,百家姓一百三十文,千字文一百五十文,你要哪个?”掌柜的在柜台底下一顿翻找,三本书就全乎地放在了李芙面前……

    李芙交了押金又付了租金,把三本书带了回来。

    见孩子们要伸手过来拿,李芙赶紧提醒她们小心点儿千万别弄坏了,并告诉了她们买书到底有多贵,还押了一两银子在书店呢,要是弄坏了书,那钱就没有了。

    一听这么贵,孩子们也小心翼翼地起来,像是在拿什么稀世珍宝。

    由于时间紧迫,李芙分了任务,她抄一本,娇娇抄一本,铁柱抄一本。朵朵和沫沫就先练练字,等哥哥姐姐抄好了再给她们抄,毕竟她们毛笔不是太熟练,于是,大家都埋头苦干起来。

    因为书很贵,上学之后如果买不起这么多是可以借先生的书抄的,但书店是盈利的,抄书得付钱。所以李芙暗搓搓地为铁柱他们规划好了以后的路线,铁柱借先生的抄,娇娇借铁柱的抄,朵朵沫沫借姐姐的抄……这样不管再生几个,都不用怕了……

    铁柱和娇娇已经过了启蒙的年纪了,送去学堂李芙怕她们跟不上,能多教一点儿是一点儿。镇上的学堂是由组成镇的几个村子共同创办的,有点儿私塾的意思,好在大家都可以去,正儿八经的学院只有县里才有。

    学几年后男孩子就可以去县里参加童试了,然后像升级打怪一样一路往上考,但真正的一直往上考的很少,因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基本上考不中,听书店老板说,镇上一年能考上两个童生都不错了。考上的,便去县里的书院继续学习,考不上的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基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李芙不求她们学得多好,送他们去学,也只是想她们以后能过得更好,有更多的选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