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三十六计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养鱼技术哪家强

    在养殖场地全部准备就绪后,为了不影响村里人,也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李芙带领着杨老大他们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投放了鱼苗。

    望着一桶桶倾倒下去便游得无影无踪的小鱼儿,以及齐心协力的一家人,杨老大心中忽然涌起无限豪情壮志,清凉的夜风抹去他眼角的泪,跟在年老的母亲身后回了家。

    第二日,翻来覆去一晚上的杨老大向李芙提议,去稻田边上搭一个草棚子守夜,免得有人偷他们的鱼。李芙驳回了他的提议,“现在鱼苗还小,既不容易抓,也好躲藏,你可不要此地无银三百两!”

    杨老大听懂了前半句,没懂后半句,但理解的意思没差,就是不用建了,他对此感到十分惋惜,又翻来覆去好几个夜晚,确认田里的一切如常之后才放下心来。

    李芙只叫他们三个早晚轮流去巡田就行了,反正村里其他人每天也要去巡,按平常习惯来就好,过于特立独行反而容易引人注意。等后期鱼长大了不太好隐藏了以后,倒是可以把安保措施提上日程。

    自从上次李芙与里正详谈后,四散的村里人不知道具体结果,见后面杨家人没再挖了,只以为恢复了常态,便也不再关注了。

    李芙带着家里人躲家里安安心心地制作起喂鱼的“饲料”来。

    原本以为把鱼苗投放了就完事儿了的杨家人一脸疑惑,这鱼还要喂饲料?

    李芙解释,它们吃水里的浮萍或者浮游生物也可以活,只是养鱼嘛,当然希望它们长的快长得好,不然以后都要割谷子了还上不了餐桌。

    这就得时不时给它们加加餐了,而古代没有饲料,李芙就只能自己做饲料,还好她爱看农业频道,知道大概的做法。

    李芙指了指关新茅厕旁边的十五只小鸭子,这便是做饲料的秘诀。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节省饲养成本,几个孩子学习之余便在后院挖挖挖,又去后山挖挖挖,经常挖些虫子蚯蚓给鸭子们加餐,现在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的,吃得多便也拉得多。

    李芙之前让老三做了个竹篾垫鸭圈里,鸭粪都排在竹篾上,隔一天便让邱氏或者全氏扫起来,存一个大缸里。她们只以为李芙是要拿去沤肥,没想到她是用来做饲料的。

    其实李芙已经做好一小缸了,只是后期随着鱼越大,饲料便需要越多,凭她自己肯定是做不过来的,便要培训两个帮手,于是邱氏和全氏责无旁贷,三兄弟被李芙叫去修院墙去了,并叫他们记得在新院墙上留个门,方便孩子们去后山。

    李芙掀开她做好的饲料,只见里面装着满满一缸黄绿色的东西,还有股淡淡的酒味儿。

    “娘,这是鸭粪?”全氏捻起一点儿看了看,发现更像谷糠麦麸和一些其它的东西的混合物,甚至还有玉米粉。“一点儿都不臭啊!”邱氏说道。

    “这就是用鸭粪和一些谷糠麦麸搅一起,加点儿玉米粉加点儿红糖发酵……”李芙解释。

    “玉米粉和红糖?”邱氏和全氏惊叫道,“这哪里喂得起啊?”

    “就加了一点点,比你一顿吃的都少,这都能喂好几次了。”李芙没好气的说,做什么都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总不能白白得就送你手上了吧。

    邱氏和全氏这才放心了下来,认真地听李芙教她们。

    “鸭子肠子短,吃了走个过场就排出来了,里面还有很多东西喂鱼特别好,也养水,还有很多人钓鱼拿鸭粪去打窝呢!”

    “打窝?”

    “就是引鱼过来的圈套……”

    “娘,您怎么知道?”

    “一个朋友告诉我的……”

    娘还有朋友?

    李芙都是叫他们晚上去喂鱼的,还是一样的原因,也怕万一真的没成功,沦为了村里的笑柄,那以后她要再动员做什么就难了。

    芒种过后,雨一场接一场的下,庄稼一天一个样,李芙也拿起了蒲扇,好在背靠大山好乘凉,同时节古代就比现代凉快多了,就是蚊子也慢慢多了起来,家里已经挂上了满是补丁的蚊帐。

    李芙坐在檐下,看着雨水汇聚成水柱从屋角倾泻而下,琢磨着再做点儿什么好呢?养鱼是长期计划,一时也看不到收益,但家底已经空了,家庭财政已经毫无抗风险能力了。

    而且若想下半年就把铁柱和娇娇送进学堂,等鱼的收成就误了开学时间了。

    现在孩子们已经学会很多字了,基本算数也能快准稳地算出来,李芙时不时地给她们讲一些现代的名著故事,算是给她们启蒙过了,到时候直接跟着上正课便行。

    若是能买一些学习用品就好了,李芙发给她们的石板都已经写得乌漆麻黑的了,毕竟这里还是用毛笔写字,就算没有纸,能买几只笔蘸着水练练手感也好的。

    家里人对李芙的崇拜感在一次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示会上达到了顶峰。在家闲来无事,也为了稳定人心,李芙特意在某天吃完饭后让孩子们写了一些字,又算了一些数,还让她们围绕自己的爹娘写些关于他们的“小作文”,比如吾爹男,年三十八,乌发大眼……

    大家看着孩子们学得有板有眼的,都觉得做梦似的,谁能想自己在地里刨了一辈子食,以为自己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事实上大多数孩子一辈子就是沿着父母的痕迹走的。没想到得阎王爷保佑,老娘终于良心发现知道疼爱一下孩子了,给身在泥坑的他们递了草绳,以后能不能走出去就看她们自己了。总之有了跟命运搏斗的机会了。

    因此,大人们干活更有劲儿了,只觉得美好日子就在眼前,甚至时不时睡觉前让孩子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他们就感觉是对劳累的一天最好的总结了。

    又过了半旬,家里的事邱氏他们已经能完全处理好了,李芙便想再去镇上走一趟,她也没想出什么可以赚钱的好法子来,但一直窝在家里,肯定也不会有什么灵感。

    养鱼不也是来镇上走一遭所得吗?万一真有什么机会呢?刚好杨老三抽出空来准备去镇上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人家需要做工的,整整一个盛夏,他都有时间和力气。

    铁柱知道后,跑来请求一同前往,他不要零花钱还能提供拎东西服务,只求去看一看他魂牵梦绕的包子铺,看看包子铺老板过得好不好就够了。

    李芙念在他最近学习刻苦,便答应了,而且老三跟老大不一样,用脚趾头想就能知道一路上有多无聊,不如带上铁柱,给路途增加一点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