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仙藤
繁体版

第三章 徐伯的爱好

    想通关节,陈易当即打起精神,下炕出了睡房。

    此时后院中不知何时支起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个矮木盆和一副碗筷,木盆里面还冒出丝丝热气。曾友姜高几人就地蹲着,人手捧着盛满面条的瓷碗大快朵颐。

    “艹,开饭了也不叫我。”

    待陈易拿起桌上的碗筷准备盛面时,却发现盆里只剩清汤寡水。

    这时,一边吃的正香的曾友出声嘲讽:

    “吃饭都不积极,干啥能积极。”

    说完,边上几人都跟着大笑起来。

    陈易见曾友讥讽也不恼怒,只是诧异的看了一下他,难道这老流子也是从那个世界穿越过来的,怎么这句话像极了前世的风格。

    他把筷子伸进木盆,把黏在盆底的面条一根不落都夹进碗里,又盛了满满一碗面汤喝了个水饱。这才跟着去井边冲洗碗筷。

    曾友此时又把自己的碗筷随手给了陈易,这意思是也要把他的给洗了。陈易也没与他计较,俯下身子麻利的照办。

    一肚子汤水的陈易洗完碗筷正不知干啥,忽听院子外有伙计招呼几人出去卸货。他跟着走出后院,就瞧见巷子里前后停着十多辆马车,马车上均是装满药材的麻布袋。

    徐伯和一位一身短打扮的精瘦汉子正围着马车清点药材数量。

    只见徐伯从腰间掏出把小刀,刺开一捆麻袋,从里面抠出点药材放于掌中查看。一边还拿眼斜睨旁边满脸堆笑的汉子。

    “我说刘老满,这黄岐枝是从哪倒的货,品相怎地如此之差,这些次品要是从灵草堂卖出去,这不是要砸了招牌。”

    那叫刘老满的汉子抬手擦了擦鬓角的汗水回道:

    “回徐伯,从年初始,南边那几个产药的镇子就被流寇扰得不轻,我等兄弟下去收药,差点还折损了人手,此次不得已才绕路去更远的淮扬郡收药,还望徐伯和东家包含则个。”

    说着,又从怀里拿出一捆油纸包成的事物递给了徐伯。

    “此次路过淮扬郡,小的特地采买了当地特色山茶孝敬您,给徐老您尝个鲜,要是觉得还入口,小的回头再送上一些。”

    从刘老满手里接过那包山茶,徐伯脸色这才变的好看了点。

    “其他几车还好说,但是这黄岐枝还是要扣掉半成货款,不然小姐那也不好交代,你说是吧。”

    听到三十几种药材只有黄岐枝扣半成钱款,于整体收益影响并不大,这刘老满笑出一脸褶子,连连点头附和称是这么个理。

    接着,众人便卸起了马车上的货物,刘老满也招呼上车队的伙计们帮忙,自己则跟着徐伯出了巷子朝药铺正门而去,陈易知道两人这是上前堂找账房丁先生核对账目结款去了。

    看到徐伯验货的时候一锤定音,陈易暗忖在药铺想混的好,还得跟这么个实权人物攀上关系。

    很快机会就来了,货还没搬完,陈易就被徐伯叫到巷口。

    只见他从袖内掏出刚刚刘老满孝敬的那包山茶和五文铜钱递给了陈易,让他带去不远的春山茶行加工。

    陈易知道,这个世界的茶农都是采了新鲜茶叶上集市售卖。而繁杂的成茶加工方法只有一些大茶行才掌握,且这些茶行敝帚自珍。

    是以相同的茶叶,每家茶行的工艺却有差别,加工出来的成茶口味也就大相径庭。这徐伯估摸是喜好春山茶行那口味道。所以每每有了新茶,就会交与他送去春山茶行加工,

    穿过两条街巷,当听见不远处有朗朗读书声传来,陈易便知,记忆中的春山茶行到了。

    这茶行的东家与一墙而隔的私塾共同出资修整了一处简易校场,每家一半,茶行用来晾晒茶叶,私塾则用来操练学生。

    陈易拐过街角,就看到两排穿着劲衫的少年在校场内蹲马步。

    在这方世界里,御剑飞行的仙人都屡见不鲜,何况是那些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

    而当今大弘朝立国以来,北有次腊国屡犯边境,需常年屯驻重兵。南有海妖年年作乱沿海数省,导致大量流民聚集成寇。内忧外患之下,是以朝廷现下对武人的需求比文臣还要急迫。

    上有所求,下必效之。现今大多数私塾都是诗词文章与行马功夫一同教授。

    校场另一边,几人正围着一排簸箕议论纷纷。为首的正是那春山茶行的东家春庭生。仔细一听,像是在议论晾晒的茶叶品质问题。

    陈易上前向春庭生施礼,接着掏出徐伯的那包茶叶道出来意。

    待春庭生拆开纸包一瞧,当即感叹这是好茶,称还是徐老哥有口福。随即便架好一张新簸箕,把茶叶均匀铺上进行晾晒。

    陈易暗忖这个世界喝茶的方式还停留在如何搭配姜葱,胡椒粉等佐料,在他看来这种喝法如同牛嚼牡丹,哪能尝的出茶叶本身的香味。

    看见这茶行老板眉头依然紧锁,想起之前设法接近徐伯的计划,他开口和春庭生攀谈起来。

    现下校场内正晾晒的绿茶,是这个月份为皇宫所备,不料昨夜茶行里的伙计惫懒,竟忘记将晾晒的茶叶收回,岂料今晨的露水又重,这导致前两日的晾晒直接泡汤。

    陈易前世玩手机,也刷过几种茶叶的制作工艺,脑子里还是有些印象。正要好心提点茶行东家,谁知春老板背后突然跳出个女孩,指着陈易就呵斥起来:

    “你一个小小药童,岂会知晓这制茶之法,莫在此地信口胡诌,要是耽误了爹爹的生意,宫里来人训责,你吃罪的起吗?”

    陈易被这突然出现的小女孩一阵责骂,立马就闭了嘴,眯起眼睛打量起来。

    眼前这女孩约莫十三四岁年纪,穿着一身翠绿褶裙,皮肤雪白透亮,一张脸蛋秀美中带着些稚气。

    这应该就是春老板的闺女了,都说春老板家的媳妇长的如何美貌绝伦,闺女也是个美人胚子,不过看这礼数倒是差了些。

    他如此想着,却浑然忘了自己如今已不再是企业老总。一个小小药童,别说被这富家千金骂上两句,就是遣人把他打了出去,似他这样的身份也没处说理。

    一旁的春庭生却是个好脾气,呵斥住还待说话的女儿,向陈易抱拳告罪,示意他尽可直言。

    陈易瞄了眼春庭生边上矗立的几个伙计,却说法不可传六耳,他只讲与春老板一人听。

    几个伙计还没说啥,那秀美少女却柳眉倒竖冷哼出声,一根葱葱玉指就差点戳到了陈易的额头,她只以为这小药童还要和她甩脸色,气的当场就要赶走陈易。

    春庭生正为这月皇室的供货头疼不已,这会还要处理两个小辈的争执。好在他性情温和,当下伸手把气愤的闺女给扯了回去,对陈易又是一声告罪,示意陈易和他走远点说话。

    待二人走出校场,陈易拱了拱手直接问到:

    “不知春老板这批茶货可还来得及交付,如果来得及,那小的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春庭生心说这小子不是明知故问,当即也没了好言语。

    “情况二娃子你都看到了,有什么话赶紧说,老夫回头还要想办法补救。”

    陈易听到春老板此话,明白他如今也没有好办法,估摸着只能拿店里的陈茶交付。当即直言相告。

    “小的老家人喝茶均不喜添加胡椒此等佐料,但却能品出茶叶本味,如能搭配相应的炒制之法,这样炮制的茶汤入喉,才真个是唇齿留香,回味不绝。”

    接着,他便把前世炒茶的方法以及功夫茶的妙处简单讲与春庭生。

    起初这春老板听的不甚了了,但越听到后面,却越感觉这套制茶之法实是另有讲究。

    首先这炒茶之法如所言属实,那就可挽救校场那批货,让茶行能如期交付。

    而这功夫茶,听二娃所说,实是颠覆如今人们饮茶的习惯。如果这种新的喝法,能从他家的茶行推行出去并形成潮流。那岂不奠定了他春山茶行弘朝茶业龙头的地位。

    见春老板站在原地一声不吭,心知是在琢磨品位他的建言是否可行,暗忖这当老板的就没有一个脑袋不活络的。

    当下也不多言,只要求徐伯那包山茶也按之前他说的炒茶工艺如法炮制。当他拿出那几枚铜钱时,春庭生却连连摆手,忙说如果此法可行,这就承了二娃子的情,回头还要聊表谢意。

    两人又是一阵推谢,接着陈易就告辞离去。

    炒制之法没有多难,也不需要前世那些现代工具,一个灶台一口锅,再加一老师傅。多试几次自能掌握其中分寸。这点实验成本对于一家能在京城立足的老字号商铺实是洒洒水的事情。

    而他所希望的,也是把徐伯的茶炒制成功,再借着功夫茶那套手法和徐伯拉近关系。

    灵草堂在其他省份均有分号,徐伯能常年陪侍黄掌柜,那阅历和武功自然是不缺的。

    要是能跟他学习两手拳脚功夫,以后就是离开灵草堂去别处闯荡,也能多些自保之力不是,只是不知这具身体灵根如何,能否有机会踏入修仙的行列。

    一路做着春秋大梦,陈易也不直接回去,而是拐到一处集市,想去体验一下这异世界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