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诚与江城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英雄

    回江城前,江诚接到李秀电话,工程一部的寇喆牺牲在了豫南抗洪抢险的一线。

    李秀电话告诉江诚寇部长牺牲的消息后,江诚很难过。

    电视台也相继播放了寇部长牺牲的新闻:他是在抢修桥梁的过程中,在施工现场被砸死的。电视里不断轮回播放着寇喆生前的感人事迹。

    老实说,以前看到类似新闻,江诚内心是有点儿麻木的,甚至一度有嘲讽的念头:怎么英雄牺牲了以后,生前做的所有事都成了感人事迹了?但这次,他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这种震撼是灵魂上的。

    从先民遭遇大洪水开始,集体主义情节就深深地编辑在这个民族的基因里,不论其实现形式如何。为了他人牺牲的人,人们要把他奉成神,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自然就成了神迹。这是极其朴素也是极其崇高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她的魂!

    江诚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他看到电视里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各级官兵,顿时有一种使命感在心头萦绕。这是与抱着李秀时所察觉到的意义感不同的情绪,慷慨激昂。

    他想到娄远功的讲话,想到了寇喆牺牲时的瞬间、甚至想起了曹垦农入职培训时的沧桑脸庞。江诚在成长,他想要为大家做点儿什么。

    法务处给江诚放了几天假,他在回江诚前在BJ转了转。他挤了高峰期的地铁,经历了大热天一群陌生人前胸贴后背的感觉;去了集团承建的BJ冬奥会场馆,看到了工人们脚手架上的辛勤劳动;吃了国贸附近40多块钱一碗的牛肉面,里面飘着薄如蝉翼的两小片牛肉,他惊叹厨师的刀工,心里计算了自己一个月工资可以换二百多碗牛肉面;他去了国图,有一些书已经被翻得残破不堪了……他后来想在走之前见见柳彤道个别,突然反思起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呵呵笑后作罢。

    在回江诚的路上,江诚思考着这一年多的经历。他经历了集团改革的宏观设计、见识到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成长了许多。他现在不只是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成绩,希望证明自己。他现在有点儿像娄远功一样,想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留下自己存在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