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诚与江城
繁体版

第五章 父母的叮嘱

    刚入职的那一段儿,江诚的爸妈经常打电话过来或者微信视频。主要是问他工作忙不忙、跟同事处的怎么样、工资够花不花这些事情,挂断电话前,爸爸经常不忘说一句:“年轻人,在单位多干点儿活儿不吃亏。勤快点儿。”

    上学的时候听到父母的叮嘱,多半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工作以后听到爸妈的嘘寒问暖,江诚心头总是涌上一股暖意。他们的音调、音色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特别安心,特别是遇到难处的时候。找工作那会儿,江诚也参加了很多场校招,起初碰壁很多,听到爸妈的安慰总是能舒心很多,振作起来。

    我们寝室还有个娃,姓闳,在我们寝室年龄最小,大家叫他六子。六子的爸妈则是另一个极端。六子学习成绩好,年年拿奖学金,课余时间还做家教,大学的时候就不管家里要钱了。有一年,六子拿了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父母知道后打电话过来,寒暄一段后,就要借钱,说是家里没钱给弟弟妹妹买衣服。六子在电话里跟爸妈吵架以后,还是把钱打给了家里。大男生的,晚上一个人躲楼道里哭。家里条件不好,六子平时省吃俭用,爸妈也是辛辛苦苦把他供到大学,他对父母是既恨,又心疼。这样的事情不多,但是我们上学那时候还有。

    上学的时候大家颇有一种“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魄,不遗余力地对金钱的罪恶口诛笔伐,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知道金钱不是万恶之源,“穷”才是,它会损伤人之为人的尊严。

    几年之后,神州大地上掀起了针对“绝对贫困”的总会战,江诚及其所在的公司也参加到了这一史诗般的历史浪潮中去。当然,这是我们后文要说到的内容。

    江诚庆幸能遇上这样的好父母,他们是绝大多数父母的缩影。江诚的妈妈经常给他讲一对印度情侣和油灯的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印度有对坠入爱河的青年情侣。男的要去英国留学,临走前给了女友一盏灯,承诺她回国后这盏灯如果不熄灭他们就结婚。男子走之后,女方就整天守着这盏灯,给它添灯油,细心呵护,生怕它遭遇不测,以至于整个人都魔怔了,整天就望着这盏灯。过了很久后,男子回来了,女的居然不认识他了。他叫她、骂她、打她都没有回应,男子把灯扔到了河里,女的跟着就跳下去了。

    江诚小时候就看到了故事里女主角用情深,后来感觉到这个故事说的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金钱就是那盏油灯,它是为了便利人们的生活被创造出来的,不能遮挡了我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本心,而真挚的亲情和友情才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