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痣心白月光雨
繁体版

第八十二章 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茶。味香,形美。

    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

    玉雕成的碾用来碾茶,

    红纱制成的茶罗用来筛分。

    烹茶前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

    然后盛载碗中的浮饽沫。夜深之后与明月作陪饮茶,

    早上起来独自面对着朝霞也要饮茶。

    饮茶能够清除古今人身上的疲倦之感,

    特别是在醉酒后饮茶效果甚是好。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

    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

    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

    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

    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

    可谓有功社稷,

    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

    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

    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

    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

    早茶晚酒黎明觉。

    高山生漆低山麻,阳坡桐子阴坡茶。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闲茶闷酒湖涂烟。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茶好客自来。

    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茶是露水财,不肥自己来。

    茶是草,也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端起茶盏,轻浮,拨开那一缕缕升腾的白雾。

    轻闻,那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

    那橙黄鲜丽的的茶汤,

    赏心悦目。

    细品那香气馥郁的茶味,

    沁人心脾。

    一缕缕茶香游走唇齿之间,弥久不散。

    微烫的茶香刺激沁人心脾的甘甜,令人难忘。

    茶,几片,在茶盏中摇曳着,

    伸展着纤细柔韧的叶,

    谱出诱人的清香,在茶盏中丰润,

    茶的起源有着很多美丽的传说,

    有着无尽的美好梦幻。无可否认的是,千百年来,

    走过了古今,

    一直到我们散发着清香的幽兰。

    历史在时间的齿轮在转动,

    不曾间断。

    茶,

    不仅是一种解渴饮料,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

    形成了一种茶文化。喝茶,雅名为品茗,

    文人好茶,认为好茶是淡雅而已幽怨的,

    品茗便成了文人生活中的一大雅事,

    即便是品茶,品到得意处,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一杯清茶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我的修养。

    茶,要学会品。

    以茶献果然清芬扑鼻,

    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

    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

    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却又有同样的魅力。

    所以饮茶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

    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质,修炼身心,

    手中持一卷书,似乎时光也不忍惊扰这画卷,

    喝茶总是一幅怡然自得享受其中的样子,

    这倒茶要倒满七分,

    留得三分人情在。

    这茶具要清莹,人便也要如此。

    那时对于这些总是一知半解,

    也不是他为何了解如此之多,

    现在回想起来这茶,

    陪着走过了大半的人生,

    已是知己了吧。

    枯燥的时间便在一盏清香中变得怡然自得,

    不论心境如何,品上一口便能平心静气,

    淡看人生,令人跳脱出这世间的恩、怨、笑、怒、嗔。

    如今生活学习繁重,

    一杯茶令我们平心静气享受着忙中偷闲的时光

    ,茶不仅我们在品,

    更多的友人也在品。

    且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凝聚了人们智慧与汗水,

    蕴含的所特有的高尚品质。

    生根发芽,开出繁花,

    托一盏茶,嗅其味,赏其色,品其魂,会其神,传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