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I女主
繁体版

第11章 两次误判

    人更容易记住雨后彩虹的惊艳,而忽视晴天的日日如常。

    但恰恰是日日如常铺垫出生活的底色,能足够HOLD得住各种状况的跳脱。

    保姆阿姨回家过麦去了,这几天就我和儿子两人生活。我内心还是紧张,小心照看着儿子。

    昨天晚上带儿子出去玩得时候,有点儿风,虽然带了件长裤,在路上就给他穿上了,但站在那儿玩的时候还是感觉风有些大,对上身只穿短袖衫的儿子有些担心。

    回到家后,本不想再给儿子洗澡,但想到在幼儿园爬滚了一天,家里温度还可以,就又洗了澡。洗完澡,用浴巾把儿子包着送进关好门窗的卧室盖好薄被安顿好。

    想到许多活儿还没收拾完,紧搂了儿子一小会儿就给他换上了睡衣,让他自己先睡。后来听儿子打了两声喷嚏,又开始担心,想是不是先喂点药预防一下,但又不愿总给吃药。

    就这样一边犹豫一边收拾家务打扫卫生。后来儿子叫了我两声,让我过去。我因没收拾完便没过去,只答应着待会儿。等中间再去看时,儿子已经睡着了。看到孩子这么乖,我有些心疼。

    第二天早上,又想起给儿子吃药的事,因为还是有风,又想是不是给儿子加衣服,但看到外面阳光明媚,最终没加。

    没想到出了家门骑车走在路上的时候,天这么凉快,儿子总叫冷。摸摸他的身体,发觉起了鸡皮疙瘩。上学的路已走了一半,我没再回去,一边单手小心骑车,一边用另一手不停摩挲着儿子,以期赶走部分寒意。

    把儿子送进教室我直接去上班,担心了整整一个上午,给儿子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老师说没事儿后仍不能心安。

    因一直是和保姆、孩子我们三人一起生活,偶尔就剩我和孩子时,心理和精神上都紧张,又不愿因此而耽搁家务,导致紧张加剧。

    有保姆阿姨在时,对孩子照顾得很好,家里事情也不用我操心。但有一点,每到回家收获,说好的时间都不会回来,有时甚至要晚一周,为此我生了不少气,却也无奈。

    其实在这时候,如果时间紧事多的时候,我应该分出轻重,把家务事放在一边,全力照顾孩子,可自己偏偏要强证明保姆不在家自己料理的更好,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又是我和儿子两人共同生活的一天,儿子很乖,很听话,我也没冲儿子发过脾气,这样的日子是最好的时光,有点像记忆中和姥姥、姥爷生活的状态,平静温馨。感谢上天赐给我这么好的儿子,也感谢儿子带给我的幸福的感觉。

    好长时间以来,我好像并不快乐,只有单独和儿子在一起时,母性的责任感和对儿子的关爱、牵挂才能把不快赶到一边,因为我得照顾幼小的儿子,不能让他看到我的忧怨。儿子身边只有我,只有我才能给儿子这份最无私、最执着和最现实的爱。

    对于我的不快乐,曾经在观看电视连续剧《像雨像雾又像风》时,与母亲很轻松地谈论起这个话题。我告诉她,我觉得生活没意思,有什么意思呢?有何情趣可言呢?我感觉不到。

    母亲有些惊奇,但没表现出大惊小怪。她问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说生活不是为自己,我没有一点为自己而活的乐趣。妈妈依然是轻松地回答,她说人活着本就不是单单为自己而活。

    如果仅仅是从字面上理解,这道理我懂,可总该有自己的乐趣吧。我们的谈话就像开始时那样,又在不经意间转换了话题。

    收拾完上床,搂着已经睡熟的儿子,轻触他光洁的脸蛋。

    我不知道儿子那小脑袋瓜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有好几次我去接他,有的时候是吃饭,人家都吃完了,他仍安然地坐在那儿,不紧不慢地吃完自己的且旁若无人。

    有的时候是插积木时,别的小朋友都围桌坐在一起,他自己坐在旁边的一张桌子旁玩自己的,依然是旁若无人、我行我素。

    就个人而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和我行我素。那份不为外界所扰,不入凡尘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可我同样希望别人能像我一样来欣赏和注意儿子的这份美质。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最不能达到的恰恰是儿子的这种状态。虽然我也不是那种引人注意的人,但我希望被关注,就像现在希望儿子被关注、被欣赏一样。我希望自己被关注的虚荣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消退,现在的我,更愿意被人群淹没。

    我是我,我欣赏儿子。但又是矛盾的,我希望儿子能够拥有实力,而不仅仅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性情。甚至在和儿子生气后,当儿子主动先与我沟通时,也会患得患失。

    儿子性格并不孤僻,可幼儿园的邱老师,那个很有耐心的好老师,总说儿子内向,不爱与人交往,这也表现在她给儿子的评语上。

    对邱老师给儿子的评语,我总不能释怀,只有两句半,而其他小朋友的评语却很多,并且一直在添加,我儿子下面的评语很长时间了还是两句半,好像被忽视一般。

    可在我的观察中,与儿子经常在一起的那几个有好多评语的孩子并不比儿子强多少。我儿子八个月会叫“爸爸、妈妈”,九个月会正式说话,身边和他一起成长的同龄孩子都没有他的早慧。即便是现在,班中的小朋友也没有任何一个能比得上我儿子口吃清晰。

    儿子爱听故事,表达能力也很强。他听过的故事,可以从头到尾背诵着讲给我们听。

    但老师为什么发现不了呢?也许她们并不想发现。因为儿子不爱惹事吗?不惹事便不会被老师注意。我也会为此纠结。

    孩子小的时候,总在不自觉间拿儿子和别的小孩比,看到儿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心中会有些不舒服。

    后来逐渐变得坦然。自然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一样的,个人有个人的特点,只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就能成人。儿子从小到大都不是个外向张扬的人,但虽然内向,却并不孤僻,而且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棱角也开始展现,不再凡事顺从了。我们之间发生争执时,很多时候,还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变通一下。

    我不再担心孩子默默无闻,人群中的他总是与众不同,这不是我刻意追求得来的,而是孩子健康成长到当前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思绪如没有河道的溪水漫流……

    今夜有些淡淡的忧伤,想要有人陪我出去走一走,听一听夜晚的静籁和静籁外的虫鸣,也听一听小草成长的声音。

    我自己能做到吗?在这漆黑寂静的黑夜里,如果能,那我还想再多些要求。

    ……我应该睡觉去,太晚了。

    好长时间了,因为忙碌,为了第二天的正常,我按时作息,今天也应该这样。可我还是有些期许……

    其实,就算这样坐着,什么都不想,时间也会很快过去的,会直到天亮。不知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出于本能,我好像没有浪费过。

    但今天我突然想挥霍,什么也不做,只坐着听钟摆一声声走过。

    回放这段存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当时有点心疼自己。感觉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都需要我一个人承担,不是别人不关心,但都需要自己面对,强撑。

    十年后回放,没有了当时的感伤,都不想在此停顿。

    现在再看,内心满是鸡汤:幸亏当时努力过。“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就是用来挤压自己的潜能,用来奋斗的。NOPAYNOGAIN